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通过在网棚生产脱毒马铃薯原种时在不同时期施用草木灰,发现草木灰对提高马铃薯产量效果明显,尤其以用草木灰作底肥在移栽时施入增产效果显著,平均亩产1194.5 kg,比对照增产46.6%.结果表明:网棚生产脱毒马铃薯原种中,早使用草木灰,一方面能提供植株所需钾素和磷素等养分;另一方面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使土壤疏松、通透性好,从而增加产量,降低烂薯率,种薯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2.
<正> 在马铃薯脱毒良种繁育体系中,一般把从隔虫温网室中繁育出来的脱毒微型薯叫作原原种,而把用微型薯播种后生产出来的种薯叫原种。因此,脱毒马铃薯的原种繁殖技术,实际上就是脱毒微型薯的播种及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应用是目前国内外解决马铃薯病毒型种性退化的最有效措施之一,用脱毒马铃薯作种薯可增产30%以上。将脱毒苗在网棚定植,严格控制病毒再侵染的栽培管理,生产出高质量的脱毒原原种的过程,是由繁苗阶段转入繁薯阶段的重要环节,也是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的一个关键性技术环节。原原种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生产用马铃薯脱毒种薯的质量。本文将多年指导生产实践当中总结出的一套马铃薯网棚原原种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西吉县马铃薯种薯脱毒技术与应用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吉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从1998年起,经过8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了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脱毒技术、病毒及类病毒检测技术、试管苗切断扩繁技术、扦插快繁生产原原种技术和脱毒薯4年4级繁殖生产等5大技术体系,园区年生产马铃薯脱毒试管苗300万株,生产原原种1000万粒,年生产原种3000 t、一级种30000 t,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脱毒原种一年制供种技术是根据马铃薯植株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利用与组培室脱毒试管苗切段繁殖相同的原理和技术及巧妙利用当地高、中、低海拔地理气候条件,以脱毒试管苗、温室水培苗和水培薯、高海拔基地大面积栽培水培苗的方式一年内生产批量脱毒原种。应用此项技术解决了组培基础种苗繁殖和源头种薯生产量少的瓶颈难题,使最新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在生产上能尽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栽培基质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薯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艾玛土豆2号"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栽培基质对西藏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薯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木屑、羊粪与蛭石按体积比为2∶1∶1的比例混配作为栽培基质时,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薯单株结薯数最多,为2.93粒,较对照(蛭石单独作为栽培基质)增加0.30粒;单株种薯合格率较高,为78.5%,较对照降低1.0百分点;小区平均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薯粒数最多,为310.63粒/1.2 m~2,较对照增加12.09粒/1.2 m~2;小区平均生产原原种薯合格率为78.4%,仅较对照减少0.1百分点,且其株高、茎粗、叶片数等性状均最优。建议在西藏地区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薯生产中应用以木屑、羊粪、蛭石按体积比为2∶1∶1的比例混配的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7.
我国每年马铃薯播种面积都在300万hm2以上,由于应用脱毒种薯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近年来,全国马铃薯生产区对脱毒种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常规的脱毒种薯生产方法中,原原种的生产周期长,繁殖倍数低.同时,由于网室中基质多年不更换或消毒不彻底,常常导致土传病害的大量流行,使原原种尤其是脱毒小薯的生产成本偏高,质量变差.  相似文献   

8.
<正> 脱毒微型薯的生产与利用,是马铃薯种薯走向工厂化生产的一项新技术。马铃薯微型薯是采用生物技术脱除病毒的试管苗茎段,扦插在严格隔离毒源的条件下,实行高密度的集约化栽培,使用化学激素控制矮化植株,促进块茎早膨大,培育出直径5~15毫米微型种薯,它具有大种薯生长发育的特征特性。大田直播出苗率100%,一般用于扩繁原种生产,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如1990年本所种植罗兰德早熟脱毒微型种薯0.025亩。收获35公斤,1991年使用上年微型种薯生产的原种,平均亩产1525公斤,大田试种平均亩产1260公斤。1990年大同市南  相似文献   

9.
<正>昆明云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9月,集科研生产和开发经营于一体,以云南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为技术依托,致力于马铃薯新品种选育,核心苗脱毒快繁,原原种工厂化生产和脱毒种薯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开展马铃薯核心种苗繁殖,原原种规模化生产,马铃薯原种、一级种和二级种生产和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脱毒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种薯生产技术,它通过茎尖培养获得无病毒植株,能从根本上解决马铃薯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的退化问题.脱毒原原种生产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的关键环节,近几年我们在生产实践中进行了探索.现将主要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脱毒微型薯栽培技术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微型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为试管苗-原原种-一级原种-生产良种体系.茎尖脱毒试管苗的培育、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网棚脱毒微型马铃薯原种生产繁育技术,为广大马铃薯生产种植者及消费者理清脱毒马铃薯的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组培快繁及脱毒种薯的生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热处理马铃薯块茎,使茎尖剥离并经病毒检测获得脱毒苗,经脱毒试管苗的快速繁殖,选择生长健壮的试管苗作扩繁材料; 在温网室采用无土栽培法在严格隔离条件下生产微型薯(原原种),再生产一、二级原种及一级良种(生产种).生产中应注意种薯的分级、种薯田的田间管理和收获贮藏、包装运输等过程.本体系将脱毒种薯生产时间缩短为4年,减少了病毒感染的机会,提高了脱毒种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昆明云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9月,集科研生产和开发经营于一体,以云南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为技术依托,致力于马铃薯新品种选育,核心苗脱毒快繁,原原种工厂化生产和脱毒种薯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开展马铃薯核心种苗繁殖,原原种规模化生产,马铃薯原种、一级种和二级种生产和经营,承担马铃薯新品种示范推广和科技示范服务。  相似文献   

14.
提高新疆冷凉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量,加快马铃薯优质化进程,关键环节是快速繁殖大量优质马铃薯原原种。本文从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快繁准备、防虫网室建设、脱毒试管苗移栽、网室水肥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原原种收获及贮藏等方面总结新疆冷凉地区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以期为马铃薯种薯繁育提供产量和品质保证。  相似文献   

15.
天水市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铃薯是天水市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7.0万hm2左右,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0年全市共推广脱毒种薯3.60万hm2,201 1年达6.47 hm2,种薯需求量逐年增大.但目前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体系比较落后,脱毒种薯普及率低,严重制约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为此,我们加强了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的研究,以促进天水市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满足市场对马铃薯脱毒种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热处理马铃薯块茎,使茎尖剥离并经病毒检测获得脱毒苗,经脱毒试管苗的快速繁殖,选择生长健壮的试管苗作扩繁材料;在温网室采用无土栽培法在严格隔离条件下生产微型薯(原原种),再生产一、二级原种及一级良种(生产种)。生产中应注意种薯的分级、种薯田的田间管理和收获贮藏、包装运输等过程。本体系将脱毒种薯生产时间缩短为4年,减少了病毒感染的机会,提高了脱毒种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脱毒原种一年制供种快速高效低成本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一般采用三级和四级生产体系,即采用温室网室生产脱毒种苗和原原种,进而生产原种、商品种薯(一级种薯、二级种薯)。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这种体系存在周期长、成本高等弱点,严重制约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步伐。为解决种薯生产中的供种难题,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脱毒种薯高效掰苗快速繁殖是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地理位置研究的一项技术,从选用脱毒原原种或原种进行育苗、移栽、扩繁技术体系,使我市脱毒种薯尽快普及。  相似文献   

19.
我市近年马铃薯种植面积0.3万hm2左右,种薯来源主要从北方马铃薯繁殖基地调进,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且难以保证种薯的及时供应.为开辟马铃薯良种供种途径,逐步改变我市马铃薯北种南调的局面,2000-2001年我站从中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脱毒马铃薯"中薯3号"原原种在桂北高寒山区资源县进行繁殖试验,获得了成功.基本掌握了"中薯3号"繁殖技术.2000年引进脱毒种"中薯3号"秋繁面积0.1hm2,单产14350kg/hm2.2001年春季扩繁0.5hm2,单产19620kg/hm2,当年秋季扩繁1.64hm2,单产达15750kg/hm2,个别田块单产22500kg/hm2,总产2.583万kg,2002年冬用所产种薯在平乐县种植,增产效益较明显,且生产潜力较大,深受农民欢迎.现介绍脱毒马铃薯"中薯3号"繁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就是以脱毒组培苗为母苗,在人工隔离防蚜和良好的栽培条件下繁殖的种薯,它是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网室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管理技术进行生产栽培,不但能提高产量而且还能提高经济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