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马铃薯由于被病毒单独或复合感染引起的病害称病毒病害。病毒侵染马铃薯植株后,逐渐向块茎中转移,并在块茎中潜伏和积累,通过无性繁殖,世代传递,导致产量逐年降低,品质变劣;同时表现出各种畸形症状,最终失去种用价值。一般可使马铃薯减产20%~30%,重者减产50%以上。一、发病症状大多数病毒病在得病当年症状不明显,但在温度较高的地区,症状逐年严重。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毒病症状:叶片颜色深浅不一,但叶片平展,不明显变形,叶脉不坏死。马铃薯  相似文献   

2.
正马铃薯由于被病毒单独或复合感染引起的病害称病毒病害。病毒侵染马铃薯植株后,逐渐向块茎中转移,并在块茎中潜伏和积累,通过无性繁殖,世代传递,导致产量逐年降低,品质变劣;同时表现出各种畸形症状,最终失去种用价值。一般可使马铃薯减产20%~30%,重者减产50%以上。一、发病症状大多数病毒病在得病当年症状不明显,但在温度较高的地区,症状逐年严重。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毒病症状:叶片颜色深浅不一,但叶片平展,不明显变形,叶脉不坏死。马铃薯  相似文献   

3.
正马铃薯由于被病毒单独或复合感染引起的病害称病毒病害。病毒侵染马铃薯植株后,逐渐向块茎中转移,并在块茎中潜伏和积累,通过无性繁殖,世代传递,导致产量逐年降低,品质变劣;同时表现出各种畸形症状,最终失去种用价值。一般可使马铃薯减产20%~30%,重者减产50%以上。1.发病症状大多数病毒病在得病当年症状不明显,但在温度较高的地区,症状逐年严重。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毒病症状:叶片颜色深浅不一,但叶片平展,不明显变形,叶脉不坏死。马铃薯  相似文献   

4.
正马铃薯由于被病毒单独或复合感染引起的病害称病毒病害。病毒侵染马铃薯植株后,逐渐向块茎中转移,并在块茎中潜伏和积累,通过无性繁殖,世代传递,导致产量逐年降低,品质变劣;同时表现出各种畸形症状,最终失去种用价值。一般可使马铃薯减产20%~30%,重者减产50%以上。1发病症状大多数病毒病在得病当年症状不明显,但在温度较高的地区,症状逐年严重。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毒病症状:叶片颜色深浅不一,但叶片平展,不明显变形,叶脉不坏死。马铃薯条斑  相似文献   

5.
正马铃薯诱发病毒病害的主因是由于被病毒单独或复合感染所引起的。病毒侵染马铃薯植株后,逐渐向块茎中转移,并在块茎中潜伏和积累,通过无性繁殖,世代传递,导致产量逐年降低,品质变劣;同时表现出各种畸形症状,最终失去种用价值。一般可使马铃薯减产20%~30%,重者减产50%以上。1病发症状1.1花叶病毒病。大多数病毒病在得病当年症状不明显,但在温度较高的地区,症状逐年严重。马铃薯普通花叶  相似文献   

6.
正马铃薯由于被病毒单独或复合感染引起的病害称病毒病害。病毒侵染马铃薯植株后,逐渐向块茎中转移,并在块茎中潜伏和积累,通过无性繁殖,世代传递,导致产量逐年降低,品质变劣;同时表现出各种畸形症状,最终失去种用价值。1.发病症状大多数病毒病在得病当年症状不明显,但在温度较高的地区,症状逐年严重。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毒病症状:叶片颜色深浅不一,但叶片平展,不明显变形,叶脉不坏死。马铃薯条斑花叶病症状:在不同品种上症状也有所不同,大多数品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由于被病毒单独或复合感染引起的病害称病毒病害。病毒侵染马铃薯植株后,逐渐向块茎中转移,并在块茎中潜伏和积累,通过无性繁殖,世代传递,导致产量逐年降低,品质变劣;同时表现出各种畸形症状,最终失去种用价值。一般可使马铃薯减产20%~30%,重者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是我当地每家每户都要种植的一种蔬菜,近几年马铃薯病毒病又叫马铃薯退化病,在我当地发病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从冷凉地区调来马铃薯种薯,第一年还能高产,以后则逐年减产并伴随着植株矮小、畸形等现象。下面把病毒病症状的识别与综合防治介绍给广大的农民朋友们。一、症状识别常见的马铃薯病毒病有三种类型(一)花叶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的高产作物,对产量影响最大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黑胫病等.马铃薯由于被病毒单独或复合感染引起的病害称病毒病害.病毒侵染马铃薯植株后,逐渐向块茎中转移,并在块茎中潜伏和积累,通过无性繁殖,世代传递,导致产量逐年降低,品质变劣:同时表现出各种畸形症状,最终失去种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马铃薯蚜虫是马铃薯的主要虫害之一,蚜虫可以取食马铃薯叶片和块茎中的汁液使马铃薯失水造成损失,而更大的损失在于马铃薯蚜虫可以传播多种引起马铃薯退化的病毒病。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原因是病毒病在体内的积累。如马铃薯S病毒根据品种和环境的不同,可造成10%~20%的减产,马铃薯Y病毒甚至可以造成50%~80%的减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相似文献   

11.
由于马铃薯是块茎留种而不是种子留种,所以各种病毒类病毒极易在块茎中积累,并逐年加重。据近几年新野县植保植检站调查,该病发病率为5%~8%,严重田块可达到30%,病指一般为2~5,一般损失为2%~5%,重者损失在35%以上。实践证明,采取综合技术措施,防治马铃薯病毒病是增加马铃薯产量和提高其品质的有效途径。现将其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马铃薯病毒鉴定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病毒病是马铃薯的重要病害之一,经4的疃调查和鉴定,明确了河北省马铃病毒病主要表现类型有花叶型、卷叶型、皱缩花叶型、束顶型和矮小株型5种。经指示植物、抗血清和化学鉴定,发现侵染我省马铃薯的病毒有: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毒(PVX)、马铃薯重花叶病毒(PVY)、马铃薯潜隐花病毒(PVS)、马铃薯轻花叶病毒(PVA)、马铃薯副皱缩花叶病毒(PVM)、以铃薯卷叶病毒(PLRV)和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病毒病是造成马铃薯减产的主要因素,为了解中国马铃薯种薯质量及生产中病毒病发生情况,在马铃薯主产区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河北等地采集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样品、疑似病毒样品和随机无症样品,包括试管苗样品248个,原原种样品93个,大田种薯样品621个,共计962个。应用DAS-ELISA方法检测6种马铃薯主要病毒:PVX、PVY、PVS、PLRV、PVM和PVA。结果表明,219份样品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PVS检出率最高,PVY次之。有10个样品是由多种病毒复合侵染造成。不同级别种薯质量情况为试管苗PVS病毒发生较多,原原种质量较好,大田种薯PVY病毒发生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病毒种类很多,全世界有30余种病毒和1种类病毒,我国发生较普遍的有7种,马铃薯品种种植年限越多,体内积累的病毒也越多,发病越来越重,结果造成了马铃薯退化。卷叶病毒引起的卷叶病遍布各马铃薯栽培地区,北方各地尤其严重。感病品种因病减产幅度一般为30%~40%,严重的达到80%~90%。多种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的花叶病,国内分布普遍,由于高温可降低马铃薯的抗病性。重花叶减产50%以上,轻花叶一般减产在15%以下,矮化和提前枯死,减产50%~80%不等。马铃薯纺锤块茎病由类病毒引起,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内才有发生。该病严重降低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感染强毒株系,马铃薯减产60%以上,感染弱毒株系也减产20%~55%。在我国马铃薯一季作区的一些省区发生严重,已成为种薯生产和实生种子利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项目填补了西藏马铃薯病毒检测的空白,应用DAS-ELISA方法对西藏种植的7个马铃薯品种的块茎和28个马铃薯品种叶片进行了针对PVX、PVS病毒检测。结果表明,2个老龄薯块携带以上2种病毒,幼龄薯叶片13个品种带病毒,其中4个品种携带以上2种病毒。西藏马铃薯品种病毒侵染越来越严重,将会导致急剧减产、品种退化,丧失了继续使用和种植的价值。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马铃薯病毒监测工作,为我区马铃薯质量安全生产和农牧民增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主要病毒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病是危害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球广为传播。马铃薯主要病毒病有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毒、马铃薯重花叶病毒、马铃薯S病毒、马铃薯A病毒、马铃薯M病毒、马铃薯卷叶病毒,该文综述了上述马铃薯常见病毒病的表现症状及传播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昭通市马铃薯种薯质量及生产中病毒病发生情况,在马铃薯主产区昭阳区、大关县、鲁甸县、镇雄县、彝良县、巧家县采集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样品、疑似病毒样品和随机无症状样品共计90个。应用DAS-ELISA方法检测6种马铃薯主要病毒PVX、PVY、PVS、PLRV、PVM和PVA。结果表明,各县区样品普遍有病毒感染,其中PVA检出率最高,PVS最低。不同级别种薯病毒发病率最高的为PVA,最低的为PVS。其中感染率表现为原原种<原种<商品薯。因此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是马铃薯病毒病防治的重要方法,同时在生产中主要以预防为主,通过减少蚜虫等传毒媒介对病毒的传播来减少病毒对马铃薯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快速检测马铃薯叶片及块茎内的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检测叶片的最高稀释倍数为1/128,检测块茎的最高稀释倍数为1/64。马铃薯病株的顶部叶片和底部叶片的病毒含量不同,而又没有一定的规律性。马铃薯感染PLRV后可表现为底叶卷叶、部分全株卷叶或顶叶卷叶,有的品种无症;还有一部分植株虽然表现出各种卷叶症状,但并不是由PLRV所致。我院马铃薯育种圃内常用的杂交亲本的带毒率为31.21%;在黑龙江省的几个主栽品种上均可检测到PLRV。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块茎坏死环斑病(potato tuber necrotic ringspot disease,PTNRD)是新发现的一种马铃薯病毒病,可引致马铃薯块茎坏死环斑,不但降低马铃薯产量,而且影响马铃薯品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该病害在中国虽有报道,但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PTNRD的症状、分布、病原及其分子特征、鉴定方法、病毒与寄主互作关系及病害防治等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并且人口数量仍然呈显递增状态,相应的对于粮食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铃薯作为常见的农作物,近些年来马铃薯病毒病肆虐,由于病毒的侵蚀导致产量下降。故此,为了确保产量,做好马铃薯病毒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尤为关键的。本文主要就马铃薯病毒病防治措施展开分析,并阐述马铃薯病毒种类、症状表现,以求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