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鸡传染性支号管炎SK9株的血清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鸡胚中和试验,将一株鸡肾脏型传支毒株SK9与H120、MA5等进行血清型比较,结果显示,SK9阳性血清能中和H120、MA5及强毒株,而呼吸型阳性血清只能中和MA5和H120,不能中和SK9,说明SK9和H120不是一种血清型.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肾脏型SK9株毒力稳定性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肾脏型SK9株通过鸡胚盲传10代,检测E1、E5、E10各代毒的病毒含量、安全性、免疫原性,用雏鸡回归5代,检测C1-C5各代毒的病毒含量、安全性等,说明SK9株是一株稳定性好的毒株。  相似文献   

3.
程泽华 《畜禽业》2003,(3):21-21
马立克氏病(Marek'sdisease,MD)是鸡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马立克氏病毒(Marek'sdiseasevirus,MDV)按其致病性和血清学反应不同分为三个血清型:血清I型(MDVl),包括致瘤致病性的强毒株(如HPRS-17、GAMd/5、BJ-1)及其失去致瘤致病性的弱毒株或变异株(如MDV11/75C、CVI988/R);血清II型(MDV2,如SB-1、30lB/1,Z4)为非致瘤致病性的自然弱毒株;血清Ⅲ型(ⅢMDV3)为火鸡疱疹病毒(HVT,如Fc-126),对鸡亦无致病性。在作为疫苗…  相似文献   

4.
从广东地区某养鸭场的患病雏番鸭群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能凝集鸡红细胞,且这种特性可被ND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但不能被减蛋综合征-76阳性血清以及禽流感H5、H7和H9阳性血清抑制。运用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能扩增出大约520bp长度的目的片段。毒力测定结果表明,MDT、ICPI、IVPI分别为56.0h、1.64、2.29,符合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的毒力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用本地分离株及标准株筛选出4个IBV强毒株(呼吸型和肾型)及7个E.coli强毒菌株(血清型为O1、O2、O78)作为制苗基础毒株和菌株,并加入发病鸡场的自家分离株,作为制苗毒种和菌种,并将制成灭活的尿囊液和菌液以及油佐剂配成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及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油乳剂苗.试验证明该油苗可使鸡产生坚强的免疫力,二免后10个月攻毒保护率达100%,IBV抗体的HI效价为1256,E.coli抗体直接凝集价为1128.该苗经多项检验,对鸡安全有效、免疫力强、免疫期长、性能稳定、易于存放.免疫鸡群健康状况稳定、死亡率下降、生产性能提高,对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及大肠杆菌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6.
朱子洁  苏霞  颜丽 《畜禽业》2010,(4):20-21
由山东某集团放养的817肉杂发病鸡群采集病料,通过鸡胚接种分离到一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命名为LC0626。死亡鸡胚尿囊液具血凝活性,血凝价为28。且不能被已知鸡新城疫(ND)阳性血清、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阳性血清、禽流感H5亚型阳性血清抑制,但能被禽流感H9亚型阳性血清抑制,血凝抑制价为29。该分离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鸡胚致死时间均在60 h之内,对所采集血清进行HI检测,结果显示,HI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病鸡群。将LC0626株病毒液静脉注射试验肉鸡,死亡率高达40%,并且发现其能显著降低试验鸡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7,(1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支气管炎病毒感染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病原血清型众多,致病力差异较大,感染的靶器官也不相同,临床常见的有呼吸型、肾性和腺胃型3种;实验室诊断该病常用的方法有病毒中和试验、荧光抗体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鸡群按程序进行免疫和加强管理可有效预防该病;治疗该病以中药调理+对症用药+防感染的方案为原则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苗翠萍 《畜禽业》2009,(8):87-88
从长治地区20个规模鸡场具有典型大肠杆菌病变的41只病死鸡内脏中,分离鉴定出大肠杆菌35株,定型33株,共测出9个血清型,其中O1(8株)、O2(6株)、O68(5株)、O78(4株)4种血清型占定型菌株的69.69%,为长治地区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这一结果为制备菌苗预防大肠杆菌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江苏宿迁某鸡场发病鸡群分离到3株毒株,经鸡胚盲传2代后,鸡胚出现典型的侏儒胚变化。分离毒株对鸡的红细胞无凝集性,但用1%胰蛋白处理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血凝性,雪凝价达7log2~9log2;毒株接种15日龄非免疫来航鸡,复制出典型的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特征性症状及病变。经过上述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用本地分离株及标准株筛选出4个IBV强毒株(呼吸型和肾型)及7个E.coli强毒菌株(血清型为O1、O2、O78)作为制苗基础毒株和菌株,并加入发病鸡场的自家分离株,作为制苗毒种和菌种,并将制成灭活的尿囊液和菌液以及油佐剂配成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及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油乳剂苗。试验证明:该油苗可使鸡产生坚强的免疫力,二免后10个月攻毒保护率达100%,IBV抗体的HI效价为1:256,E.coli抗体直接凝集价为1:128。该苗经多项检验,对鸡安全有效、免疫力强、免疫期长、性能稳定、易于存放。免疫鸡群健康状况稳定、死亡率下降、生产性能提高,对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及大肠杆菌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7,(Z1)
为了解肉鸡新城疫、H9亚型禽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感染状况,从山东省某肉鸡场采集组织样品120份,采用鸡胚尿囊腔传代接种法分离病毒,并利用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I)和RT-PCR试验对分离毒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各周龄ND的检出率:2号舍均为41.67%,4号舍分别为33.33%、25%、33.33%、41.67%和33.33%;各周龄H9的检出率:2号舍分别为41.67%、50%、33.33%、58.33%和41.67%,4号舍分别为50%、25%、50%、58.33%和50%;各周龄IB的检出率:2号舍均未检出,4号舍19日龄IB的检出率为8.33%。该结果为规模化肉鸡场有效预防和控制这3种主要疫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5,(10)
鸡传染性腺胃炎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腺胃型病症,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该病不同的毒株感染后,可出现如呼吸型、肾型、腺胃型等不同的临床症状。过去在德宏州未曾发现过腺胃型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例,因该州没有种鸡场,商品肉鸡和蛋鸡主要靠外地引进,2010年以来梁河、芒市的3个鸡场在引鸡而引发该病,给养鸡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由于冠状病毒的病原基因型变化很多,近年来所引起的症状和病理变化有很大的差异,同时各血清型之间的免疫学反应也不完全一致,在临床上表现为肾型、呼吸道性、肠道等症状,以下对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6,(2)
芒市风平镇是德宏州现代化养鸡场最集中的乡镇,现有8家建有鸡舍的养鸡场,鸡传染病的防控一直是每个鸡场的重点工作。鸡传染性腺胃炎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腺胃型病症。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该病不同的毒株感染后,可出现如呼吸型、肾型、腺胃型等不同的临床症状。过去在德宏州未曾发现过腺胃型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例,2007年由于向外引鸡而引入该病,导致近年来德宏州部分养鸡场零星发生此病。  相似文献   

15.
通过人工感染雏鸡沙门氏菌鸡白痢血清型C79-13株,复制雏鸡鸡白痢。给雏鸡攻毒后通过饮水添加北京大北农动物保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艾莫先可溶性粉,药物按高、中、低3个不同剂量使用,同时设阳性和阴性对照组,考察不同剂量艾莫先对鸡白痢的治疗效果。结果证明,艾莫先对鸡白痢的治疗效果非常好,能极显著地降低雏鸡死亡率,用药雏鸡未见任何不良反应,故认为艾莫先是一种高效安全的兽药制剂,有良好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简称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的呼吸、泌尿生殖和消化系统。IBV往往引起混合感染,并可继发细菌性疾病,从而加重了对鸡群的危害。目前,IBV的血清型至少有29种之多,并且新的血清型和变异株不断出现。在实际生产中,免疫失败的现象时有发生,传染性支气管炎成为禽病防治中难于控制的“顽症”。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5,(12)
鸡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不同的毒株感染后,可出现如呼吸型、肾型、腺胃型等不同的临床症状。雏鸡发病多在5周龄以内,几乎全群同时发布,最初出现呼吸道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全身症状逐渐加重;产蛋鸡先出现呼吸道和全身症状,继而产蛋量下降,后产出较多的畸形蛋。一旦发生该病,将给养鸡场户带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组织嗜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InfectiousBronchitis,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自1982年邝荣禄报告了肾型IB以来,国内IB的发生已经遍布华北、华南、西北、西南和东北等大部分省、市和自治区。IBV抗原性异常复杂,不同毒株的结构是不均的,在毒力、致病性和组织嗜性上存在着很大差异。本文对目前国际公认的由IBV所致疾病的致病型(主要包括呼吸型、肾型、产蛋下降型及肠型,腺胃型)进行了综述,并从基因水平探讨了决定IBV组织嗜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试验对鸡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分离出的56株大肠杆菌中,共鉴定出47株菌株的血清型,分属O1、O2、O5、O35、O78、O1116种不同O抗原血清型,占分离菌株的83.9%。其中O1、O2、O78、O111最常见,占已定型菌株的83%。  相似文献   

20.
应用4周龄AGP及HI试验禽流感阴性健康的石岐杂黄鸡,选择禽流感毒株H5N1对新兽药“呼感清”进行实验性禽流感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呼感清对禽流感H5N1毒株的保护率明显优于国内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