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特用大豆吉育116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2006年以吉林小粒6号为母本、吉育10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粒型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平均百粒重7.7 g,蛋白质41.4%,脂肪18.2%,适合生产芽豆、纳豆,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人工接种抗性鉴定表明对大豆花叶病毒1号株系、3号株系均中抗,中抗大豆灰斑病。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508.8 kg/hm2,较对照增产5.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724.9 kg/hm2,较对照增产10.6%。于2020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适于在吉林省东部早熟区有效积温≥2 200℃以上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2.
浙春5号 (原代号6895 )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与衢州市农科所合作,以灰33作母本、78C35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后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春大豆新品种。2001年1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   浙春5号1999~2000年两年参加衢州市春大豆区试。平均产量分别为1731kg hm2 和2100kg hm2,比对照品种浙春3号增产5.58%和6.48%。2000年参加衢州市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774.5kg hm2,比对照浙春3号增产8.83%。该品种1997年衢县云溪乡锦桥村地膜覆盖高产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3.
佟斌 《中国种业》2023,(4):79-83
根据品种志和选育报告分析了1974-2020年辽宁省大豆育种产量品质进展。结果表明:辽宁省47年间共审定265个大豆品种,随着年代推移,育成品种数量逐渐增加,2011-2020年审定151个大豆品种;大豆产量从20世纪70年代的2104.2kg/hm2提升到2011-2020年的3008.1kg/hm2,与20世纪70年代平均产量相比,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及2001-2010年、2011-2020年大豆产量分别提高10.4%、13.8%、33.3%、43.0%。审定品种脂肪含量超过22%的品种有34个,抚豆17号脂肪含量达到24.10%;蛋白质含量超过45%的品种有8个,辽豆16号蛋白质含量达到46.28%。  相似文献   

4.
苏玉 (糯 )4号原名98W4,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谢孝颐研究员主持选育的早熟糯玉米杂交种,2002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产量表现   该组合1999~2000年参加者江苏省特用玉米区试,鲜果穗平均单产分别为12756.0kg hm2 和11875.5kg hm2,比对照种增产4.5%和11.2%。2001年参加江苏省特种玉米生产试验,鲜果穗平均单产14199.0kg hm2,比对照增产12.08%。鲜子粒平均单产9180.45kg hm2,比对照增产27.46%,……  相似文献   

5.
熊豆1号 (熊952 )大豆品种是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1990年用选系熊9099(铁丰19×熊岳白花野生大豆 )作母本,引自公主岭的公交8347作父本,采用有性杂交方法,选育而成。2001年12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产量表现 1995~1996年品比试验平均单产2455.8kg/hm2,比对照辽豆10号增产28%。1997~1998年区域试验,平均单产2400kg/hm2,比当地对照增产15.2%,比统一对照增产14.6%,居复试品系第一位。1999~2000年在适宜地区……  相似文献   

6.
吉育606是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47A,恢复系为JLR100。吉育606的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品质较好,抗病性强。预备试验平均产量2801.2kg/hm2,比对照增产22.8%;两年区试平均产量3367.2kg/hm2,比对照增产9.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361.4kg/hm2,比对照增产16.9%。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1、3号株系、抗混合株系,高抗大豆灰斑病。田间自然诱发鉴定,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高抗大豆灰斑病,抗大豆霜霉病,高抗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子粒脂肪含量21.51%,蛋白质含量40.11%,蛋脂总量61.62%。杂交大豆吉育606制种必须选择干旱少雨,有灌溉条件,天然昆虫群体多的地区。父母本同期播种,种植比例为1∶2或1∶4,密度为15~18万株/hm2。利用蜜蜂进行传粉,整个生育期严格去杂去劣,确保种子纯度。  相似文献   

7.
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禾源15是以H05为母本、H0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杂交种。2005~2008年进行初级鉴定和品种多点试验示范;2009年预备试验平均产量10489.5kg/hm2,比相部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505.5kg/hm2耐增产10.4%;2010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609.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8872.5kg/hm2增产8.3%;2011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861.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063.0kg/hm2增产8.8%;2012年河北省春播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225.5kg/hm2,比对照增产12.2%。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出很好的杭病性、杭逆性、丰产性和稳产性,活秆成熟,品质优良,生育期116~118d,适宜在河北省春播早熟玉米种植区及有效积温≥2300℃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高油高产高效大豆品种合丰50的创新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创新大豆品种和探讨育种技术,此研究采用回交育种方法,以合丰35为母本,与合交95-1101(合丰34×合丰35)为父本配制组合育成了合丰50号。该品种油分含量22.57%,蛋白质含量37.41%,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06.1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4.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60.8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7.4%;国家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355.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10.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88.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6.3%,中抗灰斑病、抗疫霉根腐病、抗病毒病SMVⅠ号株系,2006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同时申报国家审定品种。结果表明,合丰50为既高油又高产、抗病、广适应性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豫花14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于1985年以抗青10号为母本。鲁花3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抗早熟花生新品种,199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 :1995~1996年参加河南省优质白沙型花生区试,两年15点平均荚果产量2960.5kg/hm2,子仁产量2241.7kg/hm2,分别比对照白沙1016增产8.19%和13.62%,均居试验第一位。1996~1997年参加河南省夏播花生试验,两年15点平均荚果产量3322.5kg/hm2,子仁产量2423.8kg/hm2,分别比对照白沙……  相似文献   

10.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旱地作物研究所以创制抗旱、耐瘠、绿色、优质的玉米种质资源为核心。自主创制并选育出玉米优良自交系G11-1-1和P209,并用两亲本测配出抗病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玉米新品种红单22号。红单22号参加2020—2021年西南春玉米(中高海拔)组联合体区域试验,2020年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产量为10 155 kg/hm2,比对照增产8.5%;2021年区域试验复试平均产量为11 085 kg/hm2,比对照增产7.8%;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0 620 kg/hm2,比对照增产8.1%;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1 235 kg/hm2,比对照增产5.9%。红单22号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220438。  相似文献   

11.
高油、高蛋白大豆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的品种必须符合国家规定二级良种以上标准,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于13%,出苗率在98%以上。高油大豆品种:垦农18、垦农19、合丰40、合丰41、垦鉴豆3号、红丰8号、红丰9号、东农434、东农163等。高蛋白大豆品种:黑生101、黑农35、黑农34等。兼用型大豆品种:合丰41、绥农11等。  相似文献   

12.
糯玉米乳熟期的鲜果穗营养丰富,适宜鲜食,因其特有的香、糯、甜风味和营养,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糯玉米生产具有时间短、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糯玉米生产开发必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近2年我们引进日本黄玉洋葱,它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长势旺,球茎丰圆坚实,耐储藏性佳,口感好,产量和品质具佳,适于无公害洋葱生产与出口。一般产量为7.5万kg/hm^2以上。为进一步推广这一新品种,适应无公害蔬菜生产和出口需要,提高其产量和品质,经过实验研究,提出以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花生优质、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品种更新、配方施肥、地膜覆盖、间作套种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可有效解决目前花生生产中存在的低产、低效及病虫危害等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鲁磊 《种业导刊》2011,(4):11-12
通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总结提出了培肥地力、一播全苗及加强田间管理等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小麦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冀黄13号、冀豆12号、陕豆125、陕豆152、周豆12号、开豆4号、洛选1号(对照)。  相似文献   

17.
对杂交玉米制种高产优质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约我国北方玉米杂交制种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是干旱缺水,土壤肥力瘠薄,伏天干旱与高温,特别抽雄期的干旱与高温持续时间长,产后技术服务与管理措施不到位等。本文结合我国北方雨养旱作农业区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对上述主要制约因素的解决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金银蜜脆,又名金银甜脆,因其果穗、籽粒黄白相间,如金粒中镶嵌银珠而得名。植株呈柱形,秋栽全生育期73d左右,株高185cm左右,穗位高约64cm。出苗期到抽雄穗植株生长势弱,茎秆较细,叶色较淡。果穗长圆锥形,穗长18cm左右,粗5.5cm左右,行数14~18,行粒数25~35,裸穗籽粒排列整齐致密,精细管理穗顶基本无秃,商品性好。秋栽金银蜜脆平均单穗重220g左右。  相似文献   

19.
黄华占是由广东省农科院选育的优质高产常规籼稻品种,200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耐寒耐旱、耐肥抗倒、适应性广、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米质优良、出米率高等优良综合特性,在浙江地区可兼作中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20.
1种子及处理 1.1播前晒果 能促进种子后熟,提高生活力和渗透压,使吸水速度快而一致,有利于种子萌发出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