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邢湘臣 《农业考古》2001,(1):267-271
绿毛龟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观赏动物。其身上的“绿毛”,实质上是附着于龟体的绿色丝状藻类,当绿毛龟在水中缓慢游动时,在阳光照射下,那飘逸的丝状藻类如璞玉,似翡翠,犹如“绿衣天使”,令人赏心悦目。 绿毛龟与白玉龟、蛇形龟、二头龟等,共被誉为“四大奇龟”。在日本等国,常把绿毛龟作为吉祥、长寿的象征,用来馈赠亲友,寄托祝愿。 一、绿毛龟产地考述 据考:绿毛龟原产于古代越国南阳,自唐、宋以来久负盛名。依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绿毛龟出南海之内乡及唐县。今惟蕲州以充方物,养 者取溪涧,蓄水缸中,饲以鱼虾。冬则…  相似文献   

2.
徐云峰 《农业考古》2002,(1):275-279
《甲骨文编·附录上》收一篆三体,编号4831 作待问字。以《佚》656为例:此篆外形似龟,但不相同。第一,龟头鼻端伸出成尖状;此篆头部俯视近圆。第二,龟之四肢几近等长伸出;此篆身躯两侧以弧线示两长肢贴身。第三,龟肢往往有爪形示意;此篆不见肢端有分歧之爪。第四,龟有短尾伸出甲外明显;此篆尾部作两足相邻平行而无尾。由于形状奇独,是为何物,历来无人译破。仅有人释为“员”字,行家以为“不确”。《甲骨文字典》第1439页亦云:“所象形不明。”而“释义”以为:“人名或神祗名。”作者寻思良久,认为此篆实为玳瑁…  相似文献   

3.
养龟业的兴起,引进好的龟种及龟苗显得十分重要。曾经一些养殖户在高利润诱惑下,利用金头龟冒允金钱龟出售,将臭龟(草龟的一种)说成香龟和麝香龟,把热带龟充当温带龟,健康龟里面混入病龟;更有人甚至出售用激素养大的龟,还有的把吞下鱼钩的野生龟作为驯养龟卖给养殖户,造假者以涂颜色、修尾巴、整裙边冒充良种龟,使购买者蒙受损失。目前世界上有近300个龟种,我国饲养也有近50种,外貌特征有很多相似之处,让别有用心者有机可乘。  相似文献   

4.
蒲松龄的遗憾宋宪章菠萝何时传入我国,已难翔实考证,但在清代大文豪、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笔下,已经有对此果的记载了。写于清代盛世康熙年间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之中,有一篇题名叫《凤仙》的爱情故事里说到,有一个名叫刘赤水的男青年与美丽、善良的狐狸姑...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的云南自然灾害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永继 《农业考古》2004,(1):233-238
灾害,是具有破坏性的自然力通过非正常方式释放出来,在一定范围内给人类生活造成祸害的现象。观察和记录自然灾害,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之一,在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中,已有关于自然灾害的记载。从《汉书》开始,历代正史多列“五行志”或“天象志”、“灾异志”之类篇目,集中记录当时自然界中发生的重大异常现象;宋元以后基本定型的各地方志,也多以“灾祥”、“样异”等类栏目记载同样内容。  相似文献   

6.
大蒜古今谈     
大蒜古今谈上海市水产养殖总场邢湘臣大蒜性温,味辛。能开胃健脾,消风水,破冷风,治痨症,解瘟疫,消痈肿。我国民间用大蒜治病由来已久,单方秘方广为流传。大蒜的药用价值早为古代科学家所肯定。明代李时珍《本草纲木》卷二十六记载,有人“病噎,食不得下”,后听华...  相似文献   

7.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6世纪的农业科学巨著,它也是中国古代肥料科学史籍记载的分界线。《齐民要术》记载了大量中国古代北方地区肥料科学知识,且其所述并非仅局限在北魏时期,也兼具了秦汉以来的北方地区肥料科学史籍资料。本文兼采《汜胜之书》《王祯农书》等史料中有关肥料的篇章,从而尽可能客观地展现中国古代肥料科学知识和应用的发展水平,以期为当前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实施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6世纪的农业科学巨著,它也是中国古代肥料科学史籍记载的分界线。《齐民要术》记载了大量中国古代北方地区肥料科学知识,且其所述并非仅局限在北魏时期,也兼具了秦汉以来的北方地区肥料科学史籍资料。本文兼采《汜胜之书》《王祯农书》等史料中有关肥料的篇章,从而尽可能客观地展现中国古代肥料科学知识和应用的发展水平,以期为当前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实施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有人曾说,走进广东省南雄市乌迳镇新田村,就如同走进红楼梦的大观园。这里青砖瓦房鳞次栉比,庭院池塘数不胜数,村内现存着晋、唐、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有晋代古井、唐代石鼓、明代祠堂……这座古名叫新溪的新田村,根据《新溪李氏三修族谱》记载,建村时间为公元315年(即西晋建兴三年)。在1700年的岁月流转中,一座座古建筑"密码"揭开了这座老村的历史更迭和奇妙之处。  相似文献   

10.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7,(2):205-213
一.茶书定义与分类茶书定义典籍本指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也泛指古代图书。茶文化典籍是指古代记载有关茶文化内容的图书,简称为茶书。茶书是指专门论述茶叶种植、加工、冲泡、品尝的古代茶学著作,也包括许多专门论述历代茶政、茶法和茶叶贸易的著作。但后者大多属于社会经济史和法制史范畴,如宋代的《本朝茶法》、《茶法易览》和明代的《茶马疏》、《茶马志》、《历朝茶马奏议》等,与茶艺专业没有直接关系,故就专门学习茶艺的作者来说,可暂不涉猎此类茶书。古代还有一些农学著作,如唐代《四时纂要》、元代《王祯农书》、明清的《农政全书》…  相似文献   

11.
生姜祛病保健的方法由来已久。现存最早的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温脾.肠辟下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推崇姜的妙用:“姜,辛而不劳,可蔬,可和,可果,可药。”生姜熬的汤还有一个别名叫“还魂汤”。民间也有“朝含三片姜,不用开药方”,“冬有生姜,不怕风霜”等说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了蜜蜂,从殷墟出土的甲骨中就发现了最早的“蜜”字。我国历代对养蜂的记载,可以说举不胜举。目前发现最早的字记载是《山海经》中的“平逢之山,蜂蜜之庐”一语,这是与蜜蜂有关的确切记载。我们的祖先对蜂蜜在医疗上的应用也了解得非常早,《神农本草经》就把蜂蜜列为“百药”中“多  相似文献   

13.
肖克之 《农业考古》2001,(1):279-280
《菊谱》著者颇丰,自宋以降延清达十几位。至今存谱约半。笔者知见宋菊谱四存三,明菊谱四存二,清菊谱七存四。存者宋:刘蒙菊谱,史正志菊谱,范成大菊谱;明:黄省曾菊谱,周履靖菊谱;清:叶天培菊谱,秋明主人菊谱,吴升菊谱,爱菊山人菊谱(此本笔者未见据《中国农学遗产文献综录》记载,只有抄本)。佚者宋:马辑菊谱(据《降云楼书目》记载);明:文应鲁菊谱(据《湖南通志,艺文志》记载),吕天遗菊谱(《艺菊志》中提到“钱谦益题吕天遗菊谱”);清柳灏菊谱(光绪《山东通志·艺文志》记载),张汉超菊谱(光绪《山东通志·艺…  相似文献   

14.
冯玉琼 《中国农资》2011,(44):F0004-F0004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卢沟渡,摆渡船,渡走春秋渡秦汉;金中都,烟云散,留下古桥写江山;元明清,七百年,卢沟晓月照大川……”《卢沟谣》旋律清新。歌词写实又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笔者听了这首童谣,久久不忘。《论语》记载,子在齐闻《韶》,  相似文献   

15.
“鬼屎”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考证了中国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鬼屎”(Kwei hi.i.e.Demon′s droppings)即是粘菌,其最早记载出自唐代陈藏器所撰《本草拾遗》(公元739年左右)一书中,而非其后段成式所撰的《酉阳杂俎》(公元860年左右)一书。  相似文献   

16.
岳麓书院藏秦简《质日》的四枚漏简的归属原来不清,现在透过分析简背划线等物质因素,可以确定它们应附于《廿七年质日》的末尾,是一位名叫“爽”的小吏的履历。综合履历和三卷《质日》的内容,可知“爽”极有可能是《质日》拥有者的下属;另外,《质日》的拥有者很可能曾任江陵县丞。又因岳麓秦简很有可能出自墓葬,所以拥有者应该就是墓主。  相似文献   

17.
沟洫这一古代中国农业经济中重要的水利设施,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最初的用途和意义若何?又在古代农业生产中究竟占着何等的地位?古今学者的探索是不乏其人的。它的起源,有人根据春秋末年,我们著名的思想家孔丘说:夏“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论语·泰伯》),和禹的自述:“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沟洫)距川”(《尚书·益稷》)等记载,认为“夏禹是原始灌溉工程的发明者”。至于沟洫的用途,向来也是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是农田灌溉系统,但也有人说是除水害防涝的排水工程。意见颇不一致。由于沟洫有灌溉之利:有人联想到它与古代中国“井田制”的关系,从而认为“井田制”的产生是在夏代,据说在夏的“少康时期业已存在”了。对于这些千百年来史家的看法和探索未决之问题。我虽不敢妄说,但也不敢贸然苟同。感到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时期有三:《九章算术》时期,《缀术》时期,《数收九章》时期。中国古代数学衰落的原因有三:独尊儒术,蔑视逻辑,轻视数学知识;崇尚玄学,迷信数术,歪曲数学思想;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拒绝数学符号。  相似文献   

19.
茶,钟山川之灵禀,集天地之风露,含华咀华,吐香韫玉.宋徽宗《大观茶论》"夫建茶擅瓯闽之秀气,臻山川之灵禀."为草木之灵芽,本是大自然之杰作,天赋予人类的最佳饮料.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中国茶学史上,一般认为在唐代中期(约公元8世纪)以前,"茶"写成"荼"读作"tu".据查荼字最早见于《诗经》,在《诗·邶风·谷风》中记载着:"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但对《诗经》中荼,有人认为指的是茶,有人认为指的是苦菜,至今看法不一.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的多功能水轮系统,是利用水流冲击一个立水轮的转动并通过其长轮轴上的各种机械作用而推动多数工作机同时行进机械运动的一种水力机械系统。由于它可以收到一举数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在古代以手工技术促使自然力推动机械操作的时代里,应是一项重大的科学发明。它对粮食加工或农田灌溉等方面,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陆敬俨、高申兰先生在《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年第2期上发表了大作“中国古代多用水轮及其复原”一文(以下简称陆文),对中国古代的多功能水轮系统的起源,内容以及对《天工开物》所记载的“一举而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