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麻的播法与密度以窄行条播(7.5或3.75厘米行距),每亩留苗8—10万株为宜。因为单株营养而积大(66—83平方厘米),个体与群体发育协调一致,株高7—8尺,麻茎中部粗0.6—0.8厘米,现蕾前后的叶面积系数5—6以上,在合理供给水肥条件下,一般亩产纤维300斤左右,高的可达400斤。  相似文献   

2.
《中国麻作》1980,(4):23-25
脚麻(苎麻的无效分株)可以繁殖,而且第二年可以丰收。阳新县麻科所78年6月中旬用附近生产队的脚麻移栽10亩,并对其中东段4亩加强培育管理,79年头麻总产94斤,二麻总产215斤,三麻总产339斤,株高平均160厘米,茎粗O.9厘米,蔸有效分株8.25株,每亩有效株约1.7万株左右。全年总产648斤,平均亩产162斤。  相似文献   

3.
《中国麻业》1980,(4):23-25
脚麻(苎麻的无效分株)可以繁殖,而且第二年可以丰收。阳新县麻科所78年6月中旬用附近生产队的脚麻移栽10亩,并对其中东段4亩加强培育管理,79年头麻总产94斤,二麻总产215斤,三麻总产339斤,株高平均160厘米,茎粗0.9厘米,蔸有效分株8.25株,每亩有效株约1.7万株左右。全年总产648斤,平均亩产162斤。  相似文献   

4.
1959年我们农业部门的全体干部在地委红专农场种植棉花试验田5,39亩,由地委农工部、专署农业局、水利局和水利学校分区负责培育,获得了全面丰收,5.39亩棉田平均单产皮棉213斤,其中农工部与农业局管理的1.81亩,每亩3,554株,平均株高140厘米,果枝19个,单株平均结铃18.6个,平均皮棉250斤。这块地是1958年春季新开垦的旧飞机塌地。试验田经过进行整地作畦、选种播种(4月15日)、增施追肥、选苗密植(宽窄行距,行距2.4—1.6尺,密度3,554株)、中耕锄草、防病治虫、灌溉抗旱、精细整枝等一系列措施,因时因地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油菜不同密度立体结构,选栽培管理条件一致、不同密度的丘块进行调查(调查实际密度为每亩7,260株、8,333株和10,400株)。水平分层分为六层:Ⅰ层(0—60厘米);Ⅱ层(61—90厘米);Ⅲ层(91—120厘米);Ⅳ层(121—150厘米);Ⅴ层(151—180厘米);Ⅵ层(181厘米以上)。调查各层主茎节数、一次有效分枝数、角果数,然后按层分茎枝,果  相似文献   

6.
由全苏食用豆、米类作物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株高70~90厘米的快熟黍,在研究年份(1986~1988年)从播种至收获的生育日数分别为80、98、74天,比奥尔洛夫早熟黍早3~6天。为获得最高籽粒产量,必须了解该品种在最适密度下对营养元素的要求。为此,在暗灰色森林中壤土上,进行了田间试验。土壤腐殖质含量为5%,每100克土含有效磷和钾8~  相似文献   

7.
我们植棉组是一九七二年开始成立的。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连续几年试验推广棉花育苗移栽、研究移栽棉花的生长特点,探索棉花高产规律,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年我们全组140亩棉花全部育苗移栽,预计亩产在250斤左右,其中53亩丰产田可望达到300斤。一、产量结构几年来,我们植棉组移栽棉花产量稳定在二、三百斤,从产量结构上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相对稳定的密度。我组移栽棉花每亩株数一直稳定在四千株左右。一九七三年为四千一百五十株,一九七四年四千二百株,今年四千株。(二)比较低矮的植株和较多的单株铃数。一九七三年与一九七六年株高均控制在82厘米左右,留果枝12~14个,主茎节间长度5~6厘米。单株成铃一九七三年24.7  相似文献   

8.
爬地兰(又名印度牧草,学名Indigofera endecaphylla),原产于印度,属于豆科多年生匍匐性草本植物.适应能力较强,耐旱、耐瘠、耐寒,繁殖容(?),不缠绕主作物,是一种优良的复盖作物.根据福安茶科所报导,一年生亩产鲜茎叶量为1036.0斤,二年生亩产鲜茎叶量1530.1斤,三年生亩产鲜茎叶量最高达2072.96斤,每亩地下根系重约671斤,占全株重量的24.45%,根系分布在不同深度土层中,有较大差异,0—20厘米占总根系重80%,20厘米以下仅占14.5%,有一定数量的根瘤菌,每亩1167970个,重3911.88克,但分布较浅,其中80%是在枯枝落叶层至10厘米土层内,10厘米以下仅占15.29%,30厘米以下基本上没有.爬地兰茎叶幼嫩,肥效高,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及N、P、K,其中含N量0.58—0.616%,比牛粪中的含N量(0.3—0.4%)还高,是优质的有机肥.我所于一九七九年九月底,从福安茶科所引入爬地兰枝条进行扦插繁殖,通过二年  相似文献   

9.
大豆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通过相关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大豆品种8个数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它们的复相关系数为0.7155,决定系数为0.512。其中百粒重、株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剐为0.5238~(**)和0.4410~(**)。株粒数、株荚数与产量呈弱的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351~*与0.2347~*。株荚数对产量的作用是通过株粒数而表现的,本身对产量的通径系数为P_(y14)=0.1472,直接作用很小。株高在90厘米以内与产量呈正相关,在100厘米以内呈不明显的正相关,从全部供试材料(株高50~180厘米)看,株高与产量呈负相关。结荚高度与产量呈不明显的负相关。分枝数与产量呈不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1982—1984年六个高赖氨酸杂交玉米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高赖氨酸杂交玉米的籽粒产量平均亩产为697.2—993.1斤,与对照种湘风单一号(亩产924.3斤)和中单二号(亩产988.0斤)产量接近,而赖氨酸的产量每亩比对照种高49.8—120.1%,从营养价值看,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七七年,我们大队以揭批“四人帮”为纲,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务棉,全大队植棉140亩,平均亩产皮棉203.8斤,其中指挥田53亩,亩产280.7斤。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一生长发育动态(一)生育进程:3月16日苗床下种,22日出苗,4月15日移栽,6月5日达到现蕾期。25日达到开花期,8月15日达到吐絮期。全生育期达153天。(二)株型结构:1.株高:第一果枝着生高度9.5厘米。真叶期,平均每日增长0.07厘米;现蕾期,平均每日增长0.46厘米;开花期,平均每日  相似文献   

12.
东山龙眼生产大面积发展主要有两个时期:即89年县政府采取种植“三、三制”和96年县财政对新建果园进行贴息贷款。至今约1.8万亩。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出现很多速生快长丰产优质示范户:如樟塘村张进添92年4月种植122株,93年再种100株,95年产量达4000斤;96年由于气候异常,在普遍减产和绝收的情况下,仍收成2000斤。每斤出售7元以上。又如东沈村沈武添gi年4月种植的龙眼,95年株产40斤,现株高3.25米,冠幅4.85x3.80米。由于他们栽培的龙眼速生高效益,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东山能否发展龙眼的看法。为使我县龙眼幼树栽培推广技术日趋成…  相似文献   

13.
我们于1981年作了苎麻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长沙产,含氧化钾34.85%,五氧化二磷51.72%)的试验。品种:黄壳早,土壤为沙壤土,小区面积0.1亩,2次重复,每亩用250倍肥液100市斤,分别于封行期和黑杆始期喷在麻一叶上,以不喷为对照。结果喷肥的除株高(184.5厘米)比对照矮5.4厘米外,其他经济性状均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4.
四甲人民公社东南大队位于海门县四甲镇东南角。全队共有347户,1275人,耕地1282亩,平均每人1亩多一些,是粮棉夹种地区。1959年在粮棉生产上取得了特大的跃进。夏熟三麦710亩,亩产207斤,较1958年亩产136斤,增长52.2%,棉花436亩,预补亩产皮棉可达140斤,比大跃进的1958年亩产89斤增加49.4%。今年棉花丰产的特点1、产量比较平衡,队队都增产。2、棉株紧凑,单株给铃多而大。据田间调查,株高均在2—2.4尺,果株平均节距为5厘米左右,单株结铃12—14个,每110—120个铃即有籽棉1斤,而去年每斤为150个铃左右。3、成熟早品质好。今年棉花的成熟比往年早得多。在8月中旬已普遍开始吐絮,比去年早15天左右,同时籽棉的品质也比较高,去年5级花占多数,今年4级花占多数。  相似文献   

15.
黄兴荣 《中国麻作》1983,(2):20-20,13
我区以麦收后夏播红麻为主,生长期短,纤维产量较低。从播种到收获一般只有120-130天,亩产纤维280斤左右。为挖掘夏播红麻增产潜力,我们于1982年对其密度及播种方式进行了试验。供试品种为青皮3号,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20平方市尺,重复4次。密度试验设1.1、1.4,1.7,2.0和2.3万株/亩5个处理,播种方式设横条播(东西行向,  相似文献   

16.
闽糯580是省农科院稻麦所和龙岩地区农科所以(IR2061×K·P·t)后代杂种材料中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丰产籼型糯稻新品种。一、主要特征特性闽糯580属基本营养生长型,株高95-100厘米,茎杆粗壮,丛有效穗8.8-16.0穗,穗长22.2-23.8厘米,结实率86.9-91.3%,千粒重27.0-30.7克,一般亩产为800-650斤,最高达1211.6斤。经连续两年进行抗性鉴定的结果表明,其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稻虱,中感稻曲病。  相似文献   

17.
一位共产党员的夙愿──记全国劳动模范、共产党员刘再飞科学植棉的事迹朱兰山,刘生,刘汝林在湖北省人民大垸农场杨洲分场三队,竟有人在近些年里接连创出了这样的奇迹—棉花一年早、晚两熟、亩产皮棉375.68斤;“棉花王”株高3.20米,单株成桃1042个,被...  相似文献   

18.
旱作大豆高产综合技术对根系发育及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产综合技术采用了垅作、深松、分层深施肥、垅上双条精量播种等综合性措施,全面改善了土壤水、肥、气、热等条件,促使大豆根系向纵深发展。与对照田相比,下层根量增加一倍左右,根茎长度比值提高34%,根系分枝增多,出现了罕见的5—6级根,根系生理活性提高,根系总吸收面积达18.87平方米/株,比对照提高8.43平方米/株,活跃吸收面积提高57.5%,总根量增大83.6%。据相关分析,亩产400斤以内时,10厘米土层表层根量与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r=0.783。当亩产达400斤以上产量水平时,表层根量与产量不呈直线相关,这表明要获得亩产400斤以上产量应提高10厘米以下根量来夺取更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对420份红麻种质资源的研究表明,全生育天数的变幅为86—240天,株高为200—428厘米,茎粗为0.8—2.3厘米,鲜皮厚为0.6—1.9毫米,束纤维强力为28—52kg/g,束纤维支数为215—388支,纤维亩产60—220公斤。鉴定出一批高产、抗病、优质及特异类型品种。文中分析了不同类型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及其变化规律,提出种质资源利用意见等。  相似文献   

20.
1.昆仑1号为六棱裸大麦,属 Nudipy-amidutum kore 变种。采用多亲本复合杂交的方法,经连续定向单株选择培育而成。2.昆仑1号在我省不同生态地区进行高产稳产形态结构的观察和生产力测定,水地亩产八百斤以上,高肥水平超千斤。半浅半脑山地区五百至六百斤。参加全省区域试验,水地增产幅度18.4—70.8%,半浅半脑山地区增产幅度11.1—13.9%。表现了在水地和半浅半脑山地区的适应性,肯定了在生产上的利用价值。3.昆仑1号叶片宽,直立向上,叶色浓绿。半矮秆,株高95厘米,茎杆粗壮,生长势强,穗圆锥型,每穗结实50—54株,千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