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甬籼975最佳氮肥施用量.[方法]设5个氮肥施用量处理和1个空白对照,小区净面积13.4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结果]各施氮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施纯氮210.0 kg/hm2时穗、粒、重较为协调,增产潜力大;施纯氮270.0 kg/hm2时实割产量最高,收益最好,但其肥料利用率较差,同时病虫害和倒伏风险加大,生态负担重;施纯氮150.0 kg/hm2时肥料利用率最高,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结论]综合考虑高产、稳产、效益,在高肥力大田中甬籼975纯氮施用量控制在150.0 kg/hm2左右为佳;当天田肥力中等或偏低时纯氮施用量可增至180.0 kg/hm2左右;为发掘其高产潜力,在高产攻关田纯氮施用量可增至21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2.
水稻在沙壤土上精确施用氮肥可有效增加水稻产量,提高肥料的当季利用率,降低施肥成本。试验结果表明:射阳县一类田高产10050kg/hm2,需施纯氮量257.55kg/hm2;二类田高产9600kg/hm2,需施纯氮262.2kg/hm2;三类田高产9690kg/hm2,需施纯氮384.3kg/hm2。  相似文献   

3.
宁夏南部低温阴湿区马铃薯覆膜栽培肥料配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南部低温阴湿区马铃薯覆膜栽培肥料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对产量影响最大,以施纯氮150kg/hm2为宜,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合施入适量磷肥(纯五氧化二磷75kg/hm2)和适量钾肥(纯钾225kg/hm2),产量最高为26.625t/hm2。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肥对鄂东南双季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施用量在早稻、晚稻之间的合理配比及对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增施钾肥、晚稻增施氮肥增产效应明显,早稻施K2O 112.5 kg/hm2和晚稻施纯N 247.5 kg/hm2时可分别获得最高产量,分别为5 974 kg/hm2和8 627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0.9%和29.3%。早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早稻施纯N 165.0 kg/hm2时的氮肥贡献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13.8%和4.9 kg/kg;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施P2O530.0 kg/hm2时的磷肥贡献率和磷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5.9%和11.5 kg/kg;在不同施钾水平下,施K2O 112.5 kg/hm2和37.5 kg/hm2时的钾肥贡献率和钾肥农学利用率分别达到最高,为9.9%和7.9 kg/kg。晚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在不同氮水平下,晚稻施纯N 247.5 kg/hm2时的氮肥贡献率最高,为22.7%,施纯N 165.0kg/hm2时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9.9 kg/kg;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施P2O560.0 kg/hm2时的磷肥贡献率最高,为7.1%,施P2O530.0 kg/hm2时的磷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11.7 kg/kg;在不同施钾水平下,施钾75.0 kg/hm2时钾肥贡献率和钾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9.9%和11.0 kg/kg。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陕南小麦氮肥追施最佳时间和最佳用量,为陕南地区小麦生产中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汉麦6号为供试品种,分别在冬灌期、拔节期进行1次或2次追施氮肥,通过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和经济系数等指标,研究不同施用时间和不同纯氮施用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同等纯氮施用量下,1次追肥,以拔节期追肥效果最好,其中,追施纯氮69.00 kg/hm2时,产量最高,达8 751.90 kg/hm2,其次为追施纯氮103.50 kg/hm2时,产量为8 623.20 kg/hm2;当纯氮施用量高于69.00 kg/hm2时,拔节期1次追肥效果优于冬灌拔节2次追肥。追施纯氮34.50 kg/hm2时,2次追施的小麦产量高于拔节期1次追施。[结论]拔节期1次追施纯氮69.00 kg/hm2时,小麦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不同生态区栽培措施对青稞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菁  迟德钊  吴昆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573-14577
[目的]探讨青海省不同生态区栽培措施对青稞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昆仑12号青稞品种为试材,采用3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青海省西宁市和门源县两地青稞产量与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和播种量3项栽培措施应用水平的量化关系。[结果]西宁市各试验因素对青稞产量的影响依次为磷肥施用量、氮肥施用量、播种量,因子间互作效应表明氮肥施用量和播种量对产量的影响较强,最佳栽培方案组合为纯氮施用量、纯磷施用量和播种量分别为77.250~114.450 kg/hm2、35.100~52.650 kg/hm2、150.000~187.500 kg/hm2;门源县各试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播种量、氮肥、磷肥,因子间互作效应表明对产量的影响因素为氮肥施用量和磷肥施用量,最佳栽培措施方案组合为纯氮施用量、纯磷施用量、播种量分别是49.050~99.600 kg/hm2、44.100~65.700 kg/hm2、262.500~318.750kg/hm2。[结论]为青藏高原青稞高产优质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氮高效组合协优9019的氮肥运筹规律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施氮时期和施氮量对协优9019的氮肥利用率、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方法]设施化学氮素时期和施氮量8种处理,采用L8(4×24)正交设计,以不施化学氮素为对照,进行施氮时期和施氮量对协优9019的氮肥利用率、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协优9019的适宜施氮量在172.5~243.45 kg/hm2,以施纯氮172.5 kg/hm2的处理增产较高,增收效益最明显,氮肥利用效果最好。在施172.5kg/hm2纯氮的合理运筹下,其氮素农学利用率为25 kg/kg氮素,每生产100 kg稻谷只需施纯氮1.76 kg,比对照增加产值7762.5元/hm2,每千克纯氮增收45.00元,单位面积增收7012元/hm2,增效相当可观。[结论]协优9019氮肥合理施肥模式应是:基蘖肥各施纯氮69.0kg/hm2,保花和齐穗期各施纯氮34.5 kg/hm2。再次验证协优9019是氮高效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氮肥运筹对节水高产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以形成最佳的氮肥底追比例,保护有限水资源。[方法]在统一施用270 kg/hm2纯氮条件下,选取节水高产冬小麦品种衡4399为材料,研究了底施与追肥比例3∶7、5∶5及7∶3这3种氮肥运筹方式对其产量、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氮肥运筹方式与产量及水分利用率高度相关,种植衡4399等节水高产冬小麦品种采用底追比3∶7的施氮方式,平均产量最高,为7268.21 kg/hm2,水分利用率最大,为21.56 kg/(hm2·mm)。[结论]在黑龙港地区施用270 kg/hm2纯氮条件下,种植衡4399这类分蘖能力较强的节水高产冬小麦品种宜采用底追比3∶7的施氮方式。  相似文献   

9.
以淮稻5号为供试材料,开展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姜堰水稻土区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氮肥用量255.0 kg/hm2水平下,产量分别比127.5 kg/hm2处理和382.5 kg/hm2处理增加15.1%和4.5%,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4.5、14.6个百分点。在实际生产中,姜堰水稻土区水稻氮施用量应控制在255.0 kg/hm2左右,最高施用量不宜超过294.5 kg/hm2。  相似文献   

10.
双季早稻“3414”测土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选择适合庐江县的水稻施肥配方。[方法]通过对早稻进行"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探索双季水稻高产栽培的N、P、K肥料效应函数模型,选择最佳的水稻施肥配方。[结果]早稻产量与N、P、K施用量有明显关系,得到的最佳产量施肥量为纯氮159 kg/hm2、五氧化二磷81 kg/hm2、氧化钾174 kg/hm2。估算出最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为202.50 kg/hm2、磷肥施用量为90.00 kg/hm2,钾肥施用量为135.00 kg/hm2,对比不施肥料的田块,产量增长74.43%,增长显著。[结论]研究结果为庐江县双季早稻的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