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云浮地区4个气象站(市区、新兴、罗定和郁南)1965—2011年降水量、暴雨日数等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讨论分析云浮地区降水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云浮地区降水量呈较明显下降趋势;夏季降水量最多,其次是春季、秋季,冬季最少;夏季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呈较显著上升趋势,其他3个季节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均呈现较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利用1961—2017年循化县气象站的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57a来的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7a循化年降水量为266. 5mm,以2. 16mm/10a的气候趋势呈微弱增加,降水年际变化较大,20世纪80年代开始降水量小幅上升,但各年代间增减不明显;春夏秋冬四季降水量分别为45. 0mm、165. 1mm、55. 4mm、1. 0mm。年内分布不均匀,夏季降水量最大,冬季最小,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7月最多,8月次之;春秋季降水呈增加趋势,夏季呈减少趋势,冬季降水无明显变化趋势;用M-K突变检验法对循化县1961—2017年年降水量进行突变检验分析,得出1970年为年降水量突变年。  相似文献   

3.
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区降水多时间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区1971—2007年的降水资料,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保护区内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11月到翌年3月降雨量很少;降水量变化存在转折,分别在1974—1975年和1989—1990年发生较大转折,而且降水量阶段性变化较大,多雨和少雨阶段较为明显。小波分析得出,37年内降水在小尺度上有2~4、4~6 a的小周期振荡。较大尺度上有8、14、24 a的周期振荡,夏季降水小波分析与总降水小波分析相似。  相似文献   

4.
利用1961—2010年庄河地区的逐月降水量数据,分析庄河地区降水年、季、月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庄河地区近50年来降水特征为降雨量呈微小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29.83 mm/10年。季节降水变化特征为围绕均值上下波动,夏季降雨量最多,冬季降雨量最少。庄河地区降水月变化呈抛物线变化趋势,1—7月降水量逐月增加,7月降水量最大,达207.6 mm;7—12月降水量逐月减少,12月降水量最小,不足10 mm。  相似文献   

5.
1952—2016年营口市熊岳镇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2—2016年营口市熊岳镇降水观测资料,分析熊岳地区的年、季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5年熊岳地区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春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其余3个季节降水量呈减少趋势,降水量减少主要表现在夏季和秋季,夏季和秋季降水量主导全年降水量的变化。通过开展降水特征变化分析研究,以期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西北四省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利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北四省区113个地面观测站1961~2008年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对该地区48年降水空间格局的变化、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和周期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西北地区四省降水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季节变化特征;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春、秋季降水量变化趋势与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一致,其变化幅度小于年降水量的变化幅度,夏、冬季的降水量逐年略有增加,变化趋势不明显。西北四省降水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增加幅度明显的区域在唐古拉山地区、柴达木盆地、祁连山东部山脉两侧,减少幅度明显的是在陇东和陕南、陕北地区。西北地区四省的东、西部区域降水呈反位相变化的特点,东部地区的降水呈减少趋势,而西部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呈增多趋势;全区、东区、西区的降水波动普遍存在3~5年的短周期,且为主要周期;一些区域也存在8年周期和15年左右的中周期;不同时间尺度上,干、湿交替和突变点有所差异。[结论]该研究为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1957—2010年北票本站的月平均气温、降水,分析了北票地区1957—2010年气温、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北票地区1957—2010年的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率为0.026 95℃/年,即上升了1.2℃,其中冬季气温的上升占主要贡献,增长率为0.044 25℃/年;北票地区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匀,主要降水集中在6—8月,其降水量占全年的70.0%;北票地区1957—2010年的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速率为1.300 7 mm/年,即减少了70.2 mm。其中春季、秋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分别为0.646 24、0.028 21 mm/年。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分别为1.964、0.011 07 mm/年,相对于春季、秋季、冬季,夏季的变化趋势最为明显,对年降水量的减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盖地区1960—2005年降水量资料分析该地区降水量与牧草生长的关系,探讨了降水量变化对乌拉盖地区牧草生长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乌拉盖地区年降水量大部分集中在6—8月,牧草生长期内月降水量的累积效应明显,乌拉盖地区降水量波动变化对牧草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其中6—8月累计降水对量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青州市近40a(1971-2010年)降水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青州市降水空间分布明显,西南山区降水量明显高于北部平原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十分明显,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有时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0.
利用格尔木地区4个气象站1961—2015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分析了该区域气温、降水量及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气候生产潜力对气温、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格尔木地区年平均气温呈明显升高趋势,升温率为0.47℃/10 a;年降水量呈略增加趋势,增加倾向率为8.2 mm/10 a;格尔木地区气候生产潜力增加趋势明显,增加倾向率为18.0 g/m2·10 a,2001年为增加突变点。格尔木地区气温、降水对气候生产潜力均有正影响,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有利于气候生产潜力提高,降水量对气候生产潜力影响较气温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