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修剪与施氮量互作对板栗树体光环境、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明确适宜板栗的修剪与施氮量最佳组合。【方法】以13年生的板栗‘燕山早丰’为试验对象,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修剪强度(每平方米投影面积留结果母枝17~18、14~15和11~12个,分别记为X1、X2和X3)与施氮量(施氮量为0,375和750kg/hm2,分别记为N0、N1和N2,施磷量均为164kg/hm2,施钾量为311kg/hm2)互作对板栗树体光环境、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处理X2N1、X2N0与其余处理相比无效光区最低,其中X2N1的叶面积指数最高,树体内有效光区比例达83.33%,无截取散射最小,而且产量(3 528.0kg/hm2)最高,与X1N0处理相比增产效果(127.03%)最明显;果实可溶性糖(25.73%)、直链淀粉(15.03%)与支链淀粉(38.98%)含量最高,分别比X1N0提高了111.42%,23.30%和10.8%。【结论】综合分析光环境、产量及果实品质等指标得出,每平方米留结果母枝14~15个和施氮375kg/hm2是适宜板栗果实生长的修剪与施氮量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2.
针对水氮互作提高限量灌溉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理论依据薄弱问题,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不同水氮处理,研究了绿洲灌区不同灌水量和施氮组合对玉米光合特性及叶水势日变化的影响,以期为干旱地区以氮调水、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玉米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水势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叶片WUE随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在同一灌水量下,360kg/hm2的施氮量有利于提高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片WUE,施氮量达到540kg/hm2时玉米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较360kg/hm2施氮处理呈下降趋势.适于玉米高效进行光合作用的施氮量在360~540 kg/hm2之间.在低灌水量(5 700m3/hm2)的条件下,增施氮肥降低了叶水势;灌水量增加时,玉米叶水势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灌水量和施氮量对玉米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水势、WUE的互作效应明显,但二者对气孔导度的互作效应不显著;施氮量对WUE的影响大于灌水量的影响,水分胁迫导致玉米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降低可通过增施氮肥得到部分补偿.水氮协同调控是优化玉米光合特性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灌浆后期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及其对施氮量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郑麦366高产生理基础,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对郑麦366灌浆中后期旗叶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0~240 kg.hm-2增施氮肥能够提高旗叶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调节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改善不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下旗叶光合速率等光合性能,提高籽粒产量;施氮量大于240 kg.hm-2,不同程度地降低旗叶光合性能和籽粒产量。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宜施氮量约240kg.hm-2。  相似文献   

4.
以13年生‘3113’板栗为试验对象,在河北省迁西县板栗种植园内两种主栽密度下(密度Ⅰ,株行距3 m×4 m;密度Ⅱ,株行距4 m×6 m)分别进行3种修剪强度试验,分别是P1、P2、P3,每平米树冠投影面积留母枝数为8、10、12个;测定了板栗冠层不同部位叶片的叶绿素质量分数、比叶质量和光合特征(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两密度中冠层各部位叶绿素质量分数均随着修剪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由小到大的顺序均表现为P1、P2、P3。密度Ⅰ中比叶质量、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均随着修剪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1、P2、P3;密度Ⅱ冠层各部位比叶质量最高值均出现在P2中,达到了140.55 g· m-2,在冠层上部P2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高于P1、P3。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差异较小,密度Ⅰ中P1冠层中部与内膛最低,其他部位无差异;密度Ⅱ中,除内膛无差异外,P3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  相似文献   

5.
减氮增密对烤烟光合特性及烟叶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减氮增密措施对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光合特性和烟叶结构的影响,为生产上减少氮肥施用量,优化烟叶结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设置4个处理:传统种植模式CK(种植密度13 500株·hm~(-2)、施氮量150 kg·hm~(-2))、减氮模式T1(13 500株·hm~(-2)、施氮量135 kg·hm~(-2))、增密模式T2(16 500株·hm~(-2)、施氮量150 kg·hm~(-2))和减氮增密模式T3(16 500株·hm~(-2)、施氮量135 kg·hm~(-2)),研究不同部位烟叶的光合特性、物理特性及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的响应规律。[结果]T1、T2和T3处理均显著降低了烤烟中上部叶净光合速率,降低幅度为8.1%~30.7%,但对下部叶净光合速率影响却不一致,其中T1处理净光合速率降低,T2处理净光合速率增加,而T3处理则对净光合速率影响不显著。T3处理的烤烟上部叶叶面积、叶片厚度、叶质重分别降低了25.8%、7.3%和19.4%,对开片度没有显著影响,而下部叶的叶质重则提高了8.9%,含梗率降低了8.6%。T3处理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均价、中上等烟比例分别提高了4.7%、0.6万元·hm~(-2)、1.4元·kg-1、4.7%;在烟叶结构方面,上部叶比例显著下降,中下部叶比例有所提高,尤其是中部叶比例提高了6.8%。施氮量和密度互作对烟叶的光合特性、物理性状和经济性状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部叶的光合特性受密度影响较大,物理特性受施氮量和密度互作影响较大。[结论]适当的减氮增密组合措施有利于协调各部位烟叶净光合速率,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可用性。  相似文献   

6.
烤烟新品种PVH1452优质适产栽培技术筛选及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烤烟新品种PVH1452优质适产的配套栽培技术。【方法】通过L27(313)正交试验,分析了施氮量、株距、留叶数和打顶时期等4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产量产值的影响,构建了最优回归模型。【结果】施氮量、(株距×留叶数)和(施氮量×株距)显著影响PVH1452品种的产量,(株距×留叶数)和施氮量影响显著产值,打顶时期对产量和产值均无显著影响,此时产量和产值包含了56.8%和45.7%的因变量变化情况。PVH1452品种产量最高的组合为施氮量6.5 kg、株距0.55 m、留叶数18片;产值最高的组合为施氮量6.5 kg、留叶数18片;筛选得到产量最优模型为Y产量=179.804+16.406 X_1+15.9 X_2X_3-13.961 X_1X_3,产值最优模型为Y产值=3 569.956+452.367 X_2X_3+441.883 X_1;其中,X_1为施氮量,X_2为株距,X_3为留叶数。【结论】构建的2个模型残差频率符合正态分布,能为PVH1452配套栽培技术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早熟棉中棉所50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施氮量(0 kg/hm~2、75 kg/hm~2、150 kg/hm~2、225 kg/hm~2和300 kg/hm~2)和施用次数(1次和2次)对麦后直播棉光合性能、生物量、氮素累积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麦后直播棉功能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生物量和氮素累积量及果枝数、果节数和节枝比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功能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果枝数、果节数和节枝比在初花期以施用1次处理较高,吐絮期则以施用2次处理较高;生物量在盛花期前以施用1次处理较高,其后以施用2次处理较高;氮素累积量初花期以施用1次处理较高,初花后以施用2次处理较高。施氮量与施用次数互作分析结果显示,吐絮期功能叶SPAD值与净光合速率、果枝数、果节数及皮棉产量均以150~300 kg/hm~2、施用2次处理较高。理论生物量和最大累积速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施用2次处理较高,且以施氮量150 kg/hm~2、施用2次处理生物量快速累积起始期较早、持续期较短而速率较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初花后氮素累积有利于提高生物量快速累积期的最大速率和最终的生物量,初花后生物量和氮素累积量与吐絮期果枝数、果节数及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氮肥运筹显著影响麦后直播棉光合性能、生物量和氮素累积,以施氮量150 kg/hm~2,施用2次处理生物量累积特征值较优,有利最终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为推动优质特色烤烟的生产,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材料,研究减施化肥对烤烟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提高了中部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ΦPSⅡ,但降低了中部叶的SPAD值,总施氮量为39.75和32.25kg·hm-2的处理提高了烤烟中部叶的水分利用率,而总施氮量低于32.25kg·hm-2的处理降低了烤烟中部叶的水分利用率;上等烟率、中上等烟率、橘色烟率、均价、产量和产值均以减施化肥总含氮量为39.75kg·hm-2时最高,总施氮量为2.25kg·hm-2的处理降低了烤烟中部叶的橘色烟率、产量和产值。说明减施化肥总含氮量为39.75kg·hm-2时为最适当,有利于提高烤烟中部叶的光合能力、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叶片的产质量,过少的施氮量则降低烤烟叶片产质量。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两种粒径保水剂,结合不同施氮水平,研究保水剂与氮肥配施对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66.7m2施纯氮10 kg和20 kg条件下,高氮处理显著增加小麦产量;氮肥与保水剂配施处理较不施用保水剂的等氮量处理小麦均增产显著;大粒径保水剂与氮肥配施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小粒径保水剂与等氮量配施处理。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中期以及灌浆末期大粒径保水剂处理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均大于等氮量的小粒径保水剂处理。施氮量相同情况下,大粒径保水剂处理旗叶净光合速率高于小粒径保水剂处理,并且在灌浆末期仍能保持高于其他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施氮量与保水剂粒径均一致情况下,每666.7m2麦田施用保水剂0.5 kg和1.0 kg旗叶净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光合水分利用效率在整个小麦灌浆期内的变化规律同光合速率变化规律一致,呈逐渐下降趋势;大粒径保水剂结合氮肥施用处理其光合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小粒径保水剂配施等氮量处理。本试验结果表明,N20+LA0.5为最优处理,即每666.7m2施纯氮20 kg结合使用粒径1.6~4.0 mm的保水剂0.5 kg能够改善小麦生育后期的群体状况,提高旗叶光合速率和光合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0.
匀播和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光合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匀播方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光合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选用'新冬22号'('XD 22')和'新冬46号'('XD 46')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播种方式设匀播(UN)和常规条播(DR)2个处理,副区施氮量设0(N_0)、150(N_(150))、300(N_(300))、450(N_(450))和600(N_(600))kg/hm~2 5个水平,测定冬小麦分蘖成穗、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干物质转运、分配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一定范围内,随着施氮量增加,小麦单株茎数、成穗数和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增大;与DR相比,UN小麦单株茎数、成穗数、群体叶面积指数也增大,尤其增大了灌浆期叶面积指数。2)随着施氮量增大;匀播提高了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尤其提高了冠层中、下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3)随着施氮量增大,小麦花前茎鞘、叶片干物质积累量、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植株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穗数、穗粒数及产量均先增大后减小;与DR相比,UN提高小麦植株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穗数、穗粒数和产量,2个品种于N300和N450水平下产量达到最大;在N_0、N_(150)、N_(300)、N_(450)和N_(600)水平下,'新冬22号'UN比DR分别增产11.79%、5.36%、4.55%、5.24%和8.73%;'新冬46号'分别增产10.98%、7.07%、14.81%、14.55%和16.10%。综上所述,匀播方式改善了群体结构,提高群体中、下层的光合特性,促进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及向籽粒中的转移,进而提高产量,尤其施氮量为300和450kg/hm~2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以板栗主栽品种‘燕山早丰’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不同计算方法(单位质量叶片养分含量、单位面积叶片养分含量及单位叶片养分总含量)研究产区有机废弃物堆肥与无机不同配施比例对板栗叶片氮磷含量、氮磷比、产量、品质及其相互作用影响,为产区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和施肥结构调整提供依据。结果表明,F0.5M0.5(50%有机堆肥+50%无机肥)处理单位质量、单位面积以及单位叶片氮磷总含量、单粒重均最高,CK(不施肥)最低,F_(0.75)M_(0.25)(25%有机堆肥+75%无机肥)和F0.5M0.5处理中N/P14且显著高于F(纯无机肥)和M(纯有机肥)处理,F_(0.25)M_(0.75)(75%有机堆肥+25%无机肥)最低;与F和M处理相比,F_(0.5)M_(0.5)、F_(0.75)M_(0.25)与F_(0.25)M_(0.75)处理分别表现促氮促磷、促氮抑磷与抑氮抑磷相互作用效应,且F_(0.5)M_(0.5)处理增产提质效果最显著,其次为F_(0.75)M_(0.25)处理;板栗产量、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及蛋白质含量均与单位叶片N、P总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有机无机混施效应因配比不同而异,在等氮磷钾条件下F_(0.5)M_(0.5)即50%有机堆肥+50%无机肥配施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不同调控技术对板栗根系构型的影响和对板栗生长发育的作用效果,以期为培育高质量板栗苗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大田板栗苗木为对象进行切根(切根深度分别为12、8、4 cm、CK)及不同形态氮素(尿素、硝酸钠、CK)追肥试验。结果表明:苗高生长量最大的处理为X2N2,地径生长量最大的处理为X4N1,不同处理苗木地径生长量差异性不显著;在同样切根深度的处理下,施用尿素的苗木在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上均大于施用硝酸钠的苗木,也即NH^+4较NO^-3对板栗苗木根系生长发育具有更好的促进效果;X1N1、X2N1、X2N3处理在不同径级侧根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上分别达到最高,差异性显著(P<0.05)。综合考虑苗木根系指标和形态指标,X2N1即切根深度8 cm结合施用尿素为板栗苗木根系的最佳调控处理。  相似文献   

13.
以烤烟K326品种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氮肥用量和株距对烤烟大田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产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胞间CO2浓度以M2N2(中密中氮)最高,M1N1(低密低氮)最低,且二者差异极显著;净光合速率以M2N2处理最高,M3N3最小。团棵期和现蕾期,株距相同时各处理随着氮肥用量增加,根系干重呈增加趋势,茎则无明显规律,叶干物质积累呈现慢快慢的节奏。同一生育期内叶的干物质积累均高于茎和根,随着生育期的进行,烟叶所占全株比值逐步减小且变化明显,但一直都占50%以上比例。综合考虑产量、质量、产值等因素,得出以处理M2N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不同施氮量下春玉米产量形成的光合机制,分析不同施氮量对氮肥利用率、土壤氮素盈余量等的影响,为当地合理施用氮肥,促进春玉米高产高效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玉米品种仲玉3号为试验材料,分别于2019、2020年在四川农业大学雅安试验农场的肥效长期定位试验地进行田间试验,设置5个供氮水平,分别为0(不施氮)、90 kg·hm-2(低氮)、180 kg·hm-2(适量氮)、270 kg·hm-2(农民习惯施氮)、360 kg·hm-2(高氮),记为N0、N1、N2、N3、N4。于拔节期、吐丝期和灌浆期测定叶面积,分别计算叶面积指数、光合势;于灌浆期测定穗位叶净光合速率等光合参数以及吐丝期、灌浆期测定叶绿素含量;吐丝期、灌浆期、收获期测定地上部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收获时测定产量,分析各部位氮含量,计算土壤氮素盈余量、春玉米氮素利用效率和施氮经济效益。【结果】(1)春玉米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先升后持平,2019、2020两年都是N2处理的产量最高,平均为9 746 kg·hm-2,相较于N0、N1处理分别增产179%、28.7%(P<0.05),而N2与N3、N4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两年产量经线性+平台拟合,平台施氮量为134.8 kg·hm-2,平台产量为9 604 kg·hm-2,此时产投比也最高(12.6)。(2)适量施氮(N2)相比不施氮均显著提高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及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等,继续增施氮肥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甚至显著降低。(3)结合光合特性与收获期产量的相关性分析及偏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春玉米光合势、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面积指数、叶绿素a+b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且影响春玉米产量的主导因素是叶绿素a+b。(4)收获期籽粒氮素积累量和地上部氮总积累量两年都是随施氮量增加先显著上升,在N2处理后(超过180 kg·hm-2)微弱上升或基本持平;经拟合表明土壤氮素盈余量为0时施氮量为139 kg·hm-2;春玉米氮肥表观利用率两年都是N2处理最高,平均达73.7%,较N1处理提高10.8%(P<0.05),继续增施氮肥,氮肥表观利用率则显著下降,N3、N4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相较于N2处理分别降低32.9%和48.1%(P<0.05)。【结论】适量施氮能明显提高春玉米叶片光合性能,延缓穗位叶总叶绿素的降解,延长光合作用持续期,优化总叶绿素、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在春玉米产量形成中的作用。同时,适量施氮能显著增加地上部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促进玉米对氮素的吸收与积累,降低土壤氮素残留,提高氮肥表观利用率。综合产量、施肥经济效益、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素盈余量等因素,试验区(四川雅安)氮素投入量为139—180 kg·hm-2能维持春玉米的高产高效目标。  相似文献   

15.
板栗低产园改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生繁殖、经营管理粗放是造成板栗产量低、品质差的重要因素.通过采取良种高接换冠,结合树体修剪、抚育施肥、栗粮间作、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对10~12年生低产栗园实施改造,产量由改造前的108.6kg/hm^2提高到1260.45kg/hm^2;2年生幼树经过嫁接改造提早2~3a结实.  相似文献   

16.
以板栗‘燕山早丰’(Castanea mollissima‘Yanshanzaofeng’)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花芽分化前期不同次数(1、2、3、4次,分别记为T1、T2、T3、T4,CK为对照)的叶面喷肥对展叶期和花期板栗地上器官氮、磷分配和雌雄花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花期板栗营养枝叶片的氮质量分数外,在展叶期、花期经T3处理板栗地上器官的氮、磷质量分数均高于其他处理的,且经T3处理的雌雄花序比最高。展叶期氮质量分数总体由大到小表现为花、叶片、顶梢、枝条,且花的磷质量分数也最高,N质量分数/P质量分数总体由大到小表现为叶片、花、顶梢、枝条;而花期以叶片氮质量分数最高,雌雄花的磷质量分数最高,叶片的N质量分数/P质量分数最高。且花期板栗地上各器官的氮、磷质量分数均低于展叶期,花期雌雄花、枝条的N质量分数/P质量分数也小于展叶期的,但叶片的N质量分数/P质量分数较展叶期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展叶期板栗花与枝条的氮、磷质量分数,花期雌花簇与雄花序的氮、磷质量分数,雌雄花序比与展叶期花、花期雌花簇的氮、磷质量分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雌雄花发育与营养状况尤其磷质量分数密切相关。总之,T3处理,即在花芽分化前期叶面喷施3次对当地板栗地上器官氮、磷营养积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以常规中籼滇屯502和中粳合系39两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水稻灌浆结实期减源疏库对水稻剑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下,减源处理使水稻剑叶的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羧化效率增加,表现为反馈促进效应;不同源库类型的水稻品种对疏库的反应不同,疏库源限制型品种剑叶的净光合速率的反馈作用较小,而源库协调型或库限制型品种则较大。  相似文献   

18.
氮肥运筹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济麦22和鲁麦21为材料,研究了氮肥运筹对小麦光合特性,群体透光率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施氮量范围内,小麦叶面积指数、旗叶光合速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而群体透光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2浓度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追氮时期后移有利于减缓后期群体叶面积的下降速度,但对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及光合速率等的影响较小。两个品种的籽粒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为225kg/hm2的3个处理中,拔节期追氮处理的产量高于其它两个追氮处理。在本试验条件下,获得高产的适宜施氮量为300kg/hm2,高产主要是通过较多的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且追氮时期后移对籽粒产量所带来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以云南卫国林业局小黑江大花序桉实生林为研究对象,以不修枝作为对照,分别采用修掉1/3树高以下分枝、1/2树高以下分枝及修掉主干径粗5 cm以下分枝的方式进行修枝试验,分别在第2.5年和4.5年开展生长性状数据调查,通过对其蓄积生长和效益分析比较,评价不同修枝处理间的差异,并选择出效益最优的修枝方式。结果表明,不同修枝处理对林分生长和效益有显著的影响。2.5年生时,大强度修掉1/2高度以下分枝可以使每公顷木材蓄积达到最高,表明修枝能快速促进林木生长,而4.5年生时修枝与不修枝生长差异不显著,以不修枝木材蓄积最高;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在4.5年时,修掉1/3树度以下分枝时每公顷蓄积利润率达到1.77,比不修枝提高了4.12%,修枝促进了木材质量和价格明显提升,而该修枝处理可使每公顷木材净收入达45 497.72元,经济效益最好,是值得推广种植的定向培育模式。研究结果为大花序桉大径级培育和经济效益提升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种植密度对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水稻广两优47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水稻群体质量以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株行距为13.3 cm×30.0 cm(D2)的种植密度,经济产量达到9.9 t/hm~2,产量分别较株行距16.7cm×30.0 cm(D4)和10.0 cm×30.0 cm(D1)处理的提高14.5%和7.3%;与D3无显著差异;D2具有较优的群体质量,主要表现为群体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LAI)适中,冠层功能叶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比叶重较大,群体透光性好,下部黄叶少。值得关注的是D3处理种植密度与D2相似,D3处理只是采取了宽窄行的种植规格(宽行40.0 cm、窄行20.0 cm),其群体质量也表现出与D2相似的规律。研究结果还表明,构建适当规模的群体,发挥杂交水稻个体分蘖能力强的优势,提高冠层的光合功能,是发掘杂交水稻生产潜力、取得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