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玉芳 《种子科技》2023,(10):118-120
随着水稻种植面积增加,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概率逐年升高,并且呈现流行性和暴发性特点,为此必须加强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才能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文章阐述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为害症状、发病规律和发病原因,论述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稻在我国种植面积较大。掌握水稻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能提高水稻产量,助力种植户增收。文章主要分析了水稻种植技术、细菌性条斑病防治技术,提出水稻增产增收需要处理好种子、注重苗期管理、做好移栽与插秧工作、加强水肥管理等,同时提出防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应了解其为害症状、发病条件,有效运用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措施,以期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3.
刘桂孙  王琴 《种子科技》2024,(2):110-112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为害水稻生长的严重病害,直接造成水稻减产,不利于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以水稻的发病原因(种子、品种、气象、栽培管理)为切入点,分析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和特点,重点论述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稻中后期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我国部分地区单季稻面积大量上升。由于单季稻生长季节长,条件适合多种病虫为害,因此,单季稻的病虫比双季稻要严重。目前对水稻生产构成威胁的中后期主要病虫,仍以水稻螟虫(以二化螟为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稻瘟病、稻曲病,以及杂交稻后期综合症等。根据近年各地防治水稻病虫害的经验,要有效地控制病虫为害,保证水稻丰收和生产出安全稻米,对水稻中后期主要害虫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镇宁县)已有13年的发病史,对水稻种植产生较大的危害.为进一步做好水稻细条病的综合防治工作,通过跟踪调查及相关试验,对该县水稻细条病发生规律进行系统性梳理.根据相关数据,研究探索水稻细条病在镇宁县发生规律及相应的防治技术,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暴雨后须重点防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由黄极毛杆菌属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是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此时适逢暴雨、冰雹或洪涝侵袭,造成叶片大量伤口,极易造成细条病的发生与流行。发病轻的田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田可减产40%60%。危害特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侵害叶片,病斑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斑点,后逐渐沿叶脉方向扩展,扩展时受叶脉限制,病斑呈细线状或短虚线状,黄褐色。田间湿度大  相似文献   

7.
正茂名市是广东省最大的粮油高产创建基地,也是该省最大的粮食主产区,年水稻生产面积超过380万亩。近年来随着劳动力费用的上涨,水稻的种植成本大幅提升,人工成本占到种植总成本的40%以上,劳动力主要集中在种植、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几个关键环节上。要提高水稻的单产,除了采取引进良种、配套先进的种植技术外,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也是重要的技术保障之一。危害茂名市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有纹枯病、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主要虫害有稻纵卷叶螟、三  相似文献   

8.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过去仅在部分地区零星发生,近年来由于杂交稻的推广和频繁南繁调种,加之检疫措施不严,致使此病蔓延,现已成为我地中晚稻种植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水稻发病后,叶片枯黄,空秕率上升,千粒重下降,从而影响米质和产量,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水稻病虫害发生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3000万ha,约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3,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5%。生物灾害是影响中国水稻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全国每年因水稻病虫害为害虽经防治仍然造成经济损失400-500万t。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稻瘟病、纹枯病是中国水稻生产上为害严重的几种重要的病虫害,2001-2004年全国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超过8500kha次,其中2003年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发生面积占总发生面积的72。5%。近年来水稻病虫在全国的发生特点表现为:一、大部地区病虫害发生较重,重大病虫暴发强度大。发生危害严重的病虫有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发生程度中等以上的有稻飞虱、水稻纹枯病;二、次要病虫上升,为害加重。一些过去偶发性的次要病虫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等,发生面积扩大,发生程度明显上升,已经或正逐渐上升为重要病虫害;三、发生面积较大,波及面广。2004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厄尔尼诺事件将进一步发展,将有利于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近年来,随着粮食种植效益的提高,早稻面积将继续回升,单双季稻混栽面积将进一步加大,对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有利;部分地区部分高产、优质但易感稻瘟病的水稻品种种植,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10.
高春庭 《科学种养》2012,(12):29-30
近年来,受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田间茬口多样,气候变化无常,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等因素影响,永丰县水稻病虫害呈现高发态势。其主要病虫害如卷叶虫、二化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等,常年发生面积大、数量多、为害严重;次要病虫害如黏虫、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等,间歇成灾,防不胜防;还有近年入侵的福寿螺、黑条矮缩病等病虫,来势凶猛,暴发性强,防治困难,如果不加强控制,这些病虫害很可能上升为主要病虫害。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该县病虫害的高发原因和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指导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西瓜果斑病、马铃薯环腐病、番茄细菌性叶斑病、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生物学症状及病原菌的鉴定特征进行了介绍,并对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上述检疫性细菌病害病原菌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特约记者郑庆伟)我国南方水稻孕穗期即将到来。截至2015年7月14日,在我国取得登记用于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并在有效期内的农药产品共14个。现将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农药产品的登记名称、生产厂家、登记证号、剂型等相关信息整理如下,供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13个省(区)水稻主产区农药销  相似文献   

13.
<正>为筛选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生防菌株,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云南农业大学农科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合作通过平板对峙试验、温室及田间试验,测定了4个菌株对水稻促生和防治细菌性条斑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基因芯片检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相关基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鉴定细条病的抗性基因,我们利用Affymetrix的基因芯片对抗病品种Acc8558和感病品种H359中受细条病菌侵染调控的基因进行高通量的检测.在两品种中共检测到95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2个基因在两品种中一致上调,54个基因在两品种中一致下调,20个基因在两品种中表达变化方向相反.对差异表达基因的基因本性、代谢路径和启动子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有30个差异表达基因的位置与已报道的控制水稻细条病的QTL吻合.本研究为水稻细条病抗性基因的克隆提供了线索,为揭示水稻细条病抗性的分子遗传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 Oryzicola Fang et al,下称细条病)在我县始见于1987年,从1990年开始上升为杂交水稻的主要病害。轻病田块损失5%~20%,重病田块损失30%~40%,且随着高感品种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病害发生有不断加重趋势。为了遏制病害的流行趋势,我们对水稻品种抗病性进行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水稻抗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目前水稻的病害愈加严重,而目前水稻抗性品种不多。本综述回顾了多种水稻抗病基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实现水稻抗病的分子育种提供参考。主要涉及水稻病毒病,如黄斑驳病毒病、东格鲁病毒病、矮缩病毒病的抗性,细菌性病害,白叶枯病、条斑病、立枯病的抗性,真菌性病害,如稻瘟病、纹枯病抗性,及稻胡麻叶枯病抗性。  相似文献   

17.
正问:每亩用3%噻霉酮90克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效果如何?对杂交籼稻生长有没有不良影响?答: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为全国植物检疫性病害。该病近年在江苏省徐州、宿迁、淮安等地零星发生,发生面积较小,主要在籼稻老病区发生。该病主要是由带菌种子、田间病残体传播。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斑点,后扩展成褐色短条状病斑,病斑多时可连成长条斑,对着阳光看叶脉处可见透明长斑,严重时可造成全叶枯死。从苗期到抽穗期都可发生,但以分蘖末期到抽穗前期发病为多。发病以后,严重时影响水稻灌浆,  相似文献   

18.
运用双向电泳分析高抗水稻品种“佳辐占”受强毒力细菌性条斑病病原菌侵染2 d后的叶片蛋白质组变化,共发现38个蛋白质发生差异表达,其中32个上调,5个下调,1个新增。用MALDI-TOF-MS分析和数据库检索鉴定出其中的33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并将它们分为4个功能类群,即信号转导相关蛋白、防卫相关蛋白、代谢相关蛋白和蛋白质稳定相关蛋白。这些蛋白分别参与了信号识别、信号传递、抗氧化、糖代谢、细胞壁加固、植保素合成等抗病生理反应。研究表明,水稻对细菌性条斑病病原菌的侵染存在着一个复杂的抗病信号应答和代谢调控网络,其作用机理可以通过差异表达的蛋白质(酶)反映出来,其中差异表达的8个R蛋白和3个PR蛋白可能与水稻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病性密切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水稻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机理及相关抗病基因的功能克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及其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在病原菌鉴定、水稻抗源筛选、抗性生理遗传以及抗性的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水稻细条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由于受高温高湿天气影响,湖南道县晚稻上突发细菌性条斑病。近日,据该县9个病虫测报点调查,在营江、蚣坝、四马桥、寿雁等乡镇均有发生,其中营江芒头寨村、曾家村、白地头等村重病田块病叶率高达100%,全县发病面积已达3600余亩,呈局部重发态势。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又称细条病、条斑病,属检疫性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