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讨论优先级CSMA/CD协议支持下,类似以太局部网中的话音和数据综合业务通信性能.文中根据建立的协议模型,模拟分析了话音和数据负载、话音质量等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CAN总线的非破坏性优先权逐位仲裁的规则,得出若采用建立在确定性系统模型基础上的静态优先级,当总线带宽利用率很高时,低优先级信息帧发送时延会大大增加,甚至造成数据的丢失,同时采用静态优先级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不能对调度分配进行修正.因此提出单队单拍(SQSA)和单队多拍(SQMA)的动态优先级晋升方法及数学模型,分析该模型的吞吐率,模型的最大延时及采用SQMA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提出的改进动态优先级的方法在网络吞吐率、平均时延和网络利用率都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线网络的多类业务提出了一种呼叫接入控制方案.该方案基于动态保护信道机制,根据优先级为各类业务设置相应的服务门限,服务门限能根据系统负荷的变化动态地调整.仿真结果显示:与已有静态方案相比,该方案不仅能够保证业务的优先性,而且能够跟随业务量的实时变化,保持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4.
实时中间件中高性能线程池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优先级的线程池模型为实时中间件提供控制处理器、网络和存储资源的手段和方法,是目前实时中间件中的研究重点.笔者从使用排队理论的分析模型对线程池进行模拟着手,分析了RTStarBus中基于优先级的线程池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高效可适配的线程池模型.测试结果表明,该线程池模型能够灵活地适应更大范围的突发请求,可大大提高实时中间件处理大量突发请求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产经营的全球化和管理全程化提高了对协同计算的需求,面向服务计算等网络计算技术推动了协同计算的发展,二者共同催生了服务协同技术思想,并使之逐渐成为满足农业领域计算需求的重要技术之一.服务协同通过规范化计算单元之间的协作满足用户的业务计算需求,其核心是协作联盟的动态构建与自适应运行,分别运用了面向服务计算、模型驱动架构等计算技术,以及问题求解、多代理系统、多本体集成等人工智能方法与手段.论文比较了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与多代理系统等协同计算类型,据此界定了服务协同计算技术思想的内涵,定义了其概念及概念模型,并以养殖业中奶牛场管理为例说明了其应用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文章最后讨论了服务协同的技术特点与优势,分析了其未来主要的研究内容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Additional策略被广泛应用于测试用例的优先级排序,其排序结果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较好的错误检测速率.但当遇到具有相同代码覆盖率的测试用例时,Additional策略采用随机选择方式,该方式降低了排序效果.基于此提出一种新的带使用标签的Additional策略,简称AdditionalUL策略.新策略根据捕捉到的测试用例的执行信息为测试用例添加标签,设定测试用例的优先级,以此优化排序效果.分别使用Additional策略与AdditionalUL策略对多组程序的测试用例集排序,并利用APFD评测指标衡量排序结果,实验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能够提高Additional策略的排序效果,具有更高的错误检测速率.  相似文献   

7.
优先级策略是最常用的资源分配方案,分析了优先级策略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临界值优先级资源分配方案,并建立了它的Petri网模型。  相似文献   

8.
IEC 61850协议实时通信要求较高。提出了4类优先级的分类方法,GOOSE报文为最高优先级,SAV报文为高优先级,时间同步报文为最低优先级,其余报文为低优先级。在发射机、交换节点和接收机的报文处理流程中均按照优先级顺序从高到低处理。在NS2软件环境下对仿真的各个组件进行建模。通过NS2软件仿真,GOOSE报文、SAV报文的性能都优于2个优先级的分类方式。为提高实时性报文的传输性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正确地进行武器装备体系需求分析,提出基于多视图的武器装备体系需求分析方法.该方法以多视图方法论的思想为基础,提出武器装备体系的需求描述框架,该框架包括能力需求、装备需求和保障需求等三个视图,每个视图又包括一系列的产品;介绍武器装备体系需求的分析过程,并分析每个过程的含义和任务.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用户对便捷办理档案业务和快速获取档案信息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传统档案服务模式已经与现代化社会不相适应。文章在分析用户需求、档案业务类型、业务流程、功能需求的基础上,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运用工作流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物流技术等,设计并构建了高校档案在线服务平台;实现了所有类型档案业务在线办理,提升了业务处理效率,规范了档案业务,方便了数据统计与分析,真正提升了档案远程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推广先进实用的栽培技术,对兴聚农业合作社社员和周边个体农户实地调查,比较两种生产方式下大豆生产技术需求的差异和投入产出情况。农业合作社技术需求次序为:农业机械和设施>新品种>栽培与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经济分析咨询、信息服务与政策扶持;个体农户技术需求的次序为:新品种>栽培与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农业机械和设施>经济分析咨询、信息服务与政策扶持。农业合作社和个体农户在同类技术的需求内容及最终效益方面亦有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依据不同生产规模种植户的技术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提高中国大豆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振兴乡村的大产业。在强化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各类农业服务,对于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体系、实现农业产业多元化、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而言是重中之重。本文从生产效益、农民素质、科技创新、农产品物流以及农业新形势5个方面对宿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下一步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粮食产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粮食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推动粮食生产有序开展,保障粮食安全,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粮食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发现,疫情之下农业用工难、农资供应紧张、传统的技术下乡服务停滞、跨区耕作受阻,加之今年病虫害呈重发态势,国际形势也更加复杂多变,稳定粮食生产的压力和挑战加大。建议将粮食安全当成“头等大事”来抓,支持春耕生产和双季稻面积恢复,保障重要物资运输通道畅通,开展多形式农业科技服务,健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预警机制,构建新型粮食生产支持体系,进一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和导向作用,其政策的效果值得特别关注。基于农机作业服务供给者的视角,构建了大型农机需求的理论模型,运用双对数模型和13个粮食主产省的面板数据,分析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效果,探讨大型农机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显著提高了农机作业服务供给者对大型农机的需求;然而,对大型农机需求的促进作用最为强烈的是农机作业收入,这与农机作业服务供给者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农机价格和农民购买农机的个人投入并没有显著影响大型农机需求。此外,大型农机的需求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华北、华中、华东、东北对大型农机需求都显著高于西南地区。基于培养农机作业服务供给主体、促进农机作业服务供给的目的,提出:一是农机购置补贴向农机服务供给主体倾斜,更加注重向大型农机调整,同时要注意中央补贴和地方补贴的联合配套使用;二是提供农机作业补贴及相关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生物多样性、固碳、产水以及文化四类生态系统服务进行测算,使用多属性决策方法进行区域最优保护范围的选取,为研究区生态平衡的维护及生态建设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渭河流域关中-天水经济区(关天段)为研究区,通过InVEST模型测算生物多样性及固碳服务,SWAT模型划分子流域并计算产水服务以及SoLVES模型量化文化服务,在此基础上利用OWA(Ordered Weighted Averaged,有序加权平均)多属性决策方法建立11种情景,筛选出优先保护区。【结果】 (1)研究区在子流域尺度上产水量分布不均,整体情况为东部最高,中部地区小于西部地区,平均产水量约为95 mm;子流域固碳量范围为5.041—10.284 t·hm -2,单位面积固碳量较高的子流域多为秦岭地区,位于关中平原地区的子流域是城市聚集地区,建设用地密集的区域碳储存十分受限;生物多样性主要由生境质量指标衡量,研究区生境质量范围0.222—0.921,关中平原地区植被覆盖较少,人类活动频繁和城市发展导致威胁因子分布密集,因此生境质量较低,平均值在0.22左右,秦岭地区属于高植被覆盖且距离生境威胁因子较远,生态适宜性高且生物多样性保持良好;研究区文化价值总指数1.298—5.667,审美和精神价值集中在森林公园及秦岭山脉地区,但城市区域的历史文化底蕴浓厚且娱乐设施丰富,因此综合来看城市区域文化服务价值最高。(2)通过设立不同风险值和权重计算OWA算子,共得出11种风险情景及其保护效率。最终选取权衡值最高的风险情景6的覆盖范围为最优保护区范围,其保护效率约为1.499,覆盖范围多位于南部秦岭地区、天水市和宝鸡市交界处等。 【结论】 结合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分析与评价,通过OWA算子平衡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并选择最优保护区,为提升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The Arctic Research and Policy Act of 1984 was designed to advance arctic research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 Some of the research fields that require attention are weather and climate; national defense; renewable and nonrenewable resources; transport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spacedisturbance effec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ealth, culture, and socio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 research framework recommended by the Arctic Research Commission includes, in order of priority, integrated investigations to understand: (i) the Arctic Ocean (including the marginal seas, sea ice, and seabed) and how the ocean and atmosphere operate as coupled components of the arctic system; (ii) the coupled atmosphere and land components and how their interaction governs the terrestrial environment; and (iii) the high-latitude upper atmosphere and its extension into the magnetosphere with emphasis on predicting and mitigating effects on communications and defense systems. A separate recommendation is for high priority research to resolve the major health, behavioral, and cultur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arctic environment. Recommendations are also made concerning support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年来频频遭受来自美国发起的反倾销,反倾销的案件数量和税额都在不断增加,这不仅对中美 贸易构成严峻的挑战,更是破坏了中国贸易公平竞争的环境。以实证方法分析,通过计量经济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并用E-views 软件进行分析,得出了引发美国对中国蜂蜜出口实施反倾销的具体因素,进而论述反倾销给进口方以 及出口方所带来的贸易效应(包括调查效应、限制效应、转移效应)以及非贸易效应(包括价格效应、福利效应)。最 后,为了蜂蜜产业能够得到相对公平的贸易环境,提出相关合理的意见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护环境和提供生态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采用由国家林业局发布的统一评估体系和计算公式,利用第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对全国各省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多边形综合指标法进行综合评价与分级。结果表明: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00 147.61亿元/a;各省区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主要分布在4.00万~5.00万元/(hm2•a)之间;我国各省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水平分布不均,各省区间差异较大;低纬度和高纬度省区的综合评价指数较高,中纬度地区的省区综合评价指数较低。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有效供给不是随之增长反而相对萎缩,说明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缺陷,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制度层面分析,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单纯性机构扩张是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经济发展体系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改革路径应当是功能优先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为研究对象,对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产业结构及效益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3年,该镇农业生态系统产品生产力、经济生产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人均产菜增长了近4.46倍,粮食与蔬菜单位面积产值分别增加了近2.7倍与1.09倍,人均纯收入增长了45.7%,达1 820.9元;种植业纯收入及其组分优势度呈升高趋势,而种植业效益却呈降低趋势;养殖业基础比较薄弱、效益低下,虽目前表现入不敷出,但因其日益受到重视,将逐渐成为继种植业后的第二大经济收入来源;果业纯收入与其组分优势度稳中有降,而果业效益在逐年提高;工副业纯收入、组分优势度及效益均呈下降趋势,并在2002年出现波谷。就农业生态系统整体而言,系统总体优势度呈上升趋势,系统稳定性指数在波动中下降,表明系统结构趋于不合理,稳定性较差,需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