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蓉油13号是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蓉油系列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之一,2005年通过四川省审定和国家审定。蓉油13号属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双低三系杂交种,具有双低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熟期较早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试验目的主要是鉴定各参试品种在我地的早熟性、适应性、丰产性、抗病性,为我地区推广种植“双低”早熟优质油菜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绵油11号、绵油12号由四川国豪种业油菜有限公司提供。蓉油4号、蓉油8号、蓉油10号、蓉油11号由成都蓉科油菜种业有限公司提供。秦优7号(ck)由  相似文献   

3.
蓉油7号是成都市第二农科所选育的蓉油系列杂交油菜新品种之一,于2001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确定为四川省主推油菜新品种。蓉油7号属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  相似文献   

4.
蓉油8号是成都市第二农科所选育的蓉油系列杂交油菜新品种之一,于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蓉油8号属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含油量高、熟期早、抗逆  相似文献   

5.
蓉油9号是成都市第二农科所选育的蓉油系列杂交油菜新品种之一,于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蓉油9号属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具有优质、高产、抗性强、熟期早、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农家致富》2006,(12):25-25
宁油12号是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双低高产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03-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苏审油200303。  相似文献   

7.
蓉油11号是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蓉油系列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之一。2003、2004年分别通过四川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相似文献   

8.
"双低"油菜是指菜油中芥酸含量低于5%、菜籽饼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于30微摩尔/克的油菜,如油研8号、中油杂2号、华皖油1号、2号、蓉油6号、湘杂油1号、2号等. 芜湖曾在1999年推广"双低"油菜面积18.42万亩,占全县油菜播种面积的60%,双低油菜示范区平均亩产达157.5千克,推广面积、单产水平和最高攻关产量,不仅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也居先进水平.发展"双低"优质油菜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黔油18号是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于2003年8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贵州省重点推广的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蓉油10号是成都市第二农科所选育的蓉油系列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之一,于2003、2004年先后通过四川省和国家级审定,2003年推荐为四川省主推  相似文献   

11.
豫油5号是河南省农科院棉油所选育的雄性不育三系双低油菜杂交种,1998年4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获国家“攻关后补助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由于其适应性强、产量高、抗逆性好而成为豫南发展双低油菜的主推品种。为了加快豫油5号的推广应用,现将其产量性状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科学》2007,(8):42-42
华油杂10号(原代号H9905)是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武汉改良分中心杨光圣教授用双低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8110A作母本、双低恢复系8759作父本配制而成的半冬性双低甘蓝型油菜杂交种,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双低"油菜品种的生育特点及高产优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双低”油菜的年推广面积已占全国油菜播种面积的近 70%。生产上已经推广应用的“双低”油菜品种主要有中油杂8号、中油杂 2号”、川油21、中双9号、华杂4 号、华双3号、湘油15号、蜀杂6号、油研7号、沪油15、蓉油6号、湘杂油 1号、湘杂油2号、秦优7号等,其中以中油杂8号、中油杂2号和中双9号尤其  相似文献   

14.
双低油菜品种湘油13号选育及品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选育双低油菜新品种,采用杂交育种方法,以湘油11号为母本,湘油10号为父本,育成了双低油菜品种湘油13号,湘油13号种子含油量达40%,芥酸1.35%,硫代葡萄糖苷26.1μmol/g,属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该品种冬前长势强,生育期中熟偏早,抗性好,产量高而稳,适合湖南和江西等长江中游地区栽培,1994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A35是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种子管理站从"双低"油菜"84001"变异植株中,采用系统选育方法育成的甘蓝型"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已于2000年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编号为"滇油23号".  相似文献   

16.
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镇油2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镇油2号(原名镇9502)是我所育成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1999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 镇油2号的选育经过1987年我们用综合性状突出的常规油菜品种宁油7号作母本,德国引进的双低油菜品种CHR1617作父本杂交,经多年自交分离定向选育,于1992年育成3个双低株系,1993~1994年进行株系比较试验,1995年选一个丰产性好,抗逆性强,且各主要性状已基本稳定的株系(代号9502)升入品系比较试验,1995~1996年参加镇江市油菜区域试验,1996~1998年参加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1998~1999年度参加江苏省优质油菜生产试验。2 镇油2…  相似文献   

17.
中油杂2号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1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油2001004),被国家农业部推荐为长江流域双低优质油菜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8.
蓉油11号是成都市第二农科所选育的双低优质丰抗高油质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双低优质、高产稳产、含油率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2003年通过四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适应我市大面积种植的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在大量引种的基础上设计本试验. 1参试品种 "宁杂3号"、"油研9号"、"杂选1号"、"陕油6号"、"两优586"、"蓉油6号"、"沪油15"、"史力丰"、"扬油4号",其中前6个是杂交双低,后3个是常规双低,对照为我市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沪油15".  相似文献   

20.
苏油4号是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低芥酸、低硫苷品系为主体亲本,与本地区育成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品系组配杂交,F2再用主体亲本进行回交而育成的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于2004起参加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苏审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