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省中东部农户地膜应用及回收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解甘肃省中东部地区农户地膜应用、回收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于2019年3月26日—4月1日采用手机问卷方式,在甘肃中东部开展了地膜应用及回收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区域主要种植有玉米、小麦、蔬菜和马铃薯等作物覆膜面积占种植面积的73.2%;种植不同作物的调查农户中,99.3%玉米种植户采用覆膜技术,28.5%、77.1%、57.9%和52.1%种植户分别对小麦、蔬菜、马铃薯和其他作物采用覆膜技术;甘肃省中东部地区地膜回收方式主要为人工捡拾,占调查对象的89.3%;回收残膜的农户中47.7%的农户将残膜交给回收网点,28.3%在地头焚烧,13.8%将其堆放田间,7.9%进行填埋处理,还有2.2%采取其他方式处理;调查作物的地膜回收作业率均在80.0%以上,其中蔬菜高达99.3%;按照人工回收作业的地膜离田率为80%和90%分别估算,2018年甘肃省中东部地区地膜回收率达74.2%和83.5%,其中蔬菜上地膜回收情况最好,分别为79.4%和89.4%。目前甘肃省中东部地区地膜回收工作仍存在回收难度大、回收机械化强度不够、回收地膜处置不当,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地膜新国家标准宣传及执行力度,制定相关扶持和奖励机制,提高地膜回收的机械化程度,快速推动农膜回收及资源化利用工作,为合理应用地膜及农膜污染防控提供数据支撑。此外,手机调查地膜应用及回收系统的启用,能快速有效地获得一手数据,为未来全面快速获取中国地膜应用回收的基础数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生态农场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态农场作为生态农业的落地载体,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市场灵活性,在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绿色化生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新形势下,各地已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农场典型案例。2016-2017年,作者重点围绕面源污染防控与农业清洁生产,以我国东部15个省市的468家生态农场为研究对象,制定调查问卷开展典型案例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90%的农场成立时间在15年以下,生态农场经营者的平均年龄为47.5岁,土地面积在6.6~16.6 hm2的农场占到40%,土地平均租金为11 040元·hm-2·a-1;以公司、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组织形式的农场各占23%、40%和30%;进行了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农场占到73%;生态农业措施采用率排在前5位的是有机肥/堆肥、人工/机械除草、轮作、清洁田园、杀虫灯/秸秆还田;养殖农场的生态意识较为淡薄,生态措施的采用情况也不乐观。在农场投入方面,种植农场的肥料投入和养殖农场的饲料投入最高,劳动力工资平均在3~4万元·cap.-1·a-1;种植农场收益率为-21%~70%,养殖农场为13%~337%,种养结合农场为-21%~152%;50%的农场获得过农业补贴。从调研结果看,我国生态农场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相应的指导。文章在调研的基础上还从技术应用、产业融合、成本收益、销售途径及补贴政策等方面分析了生态农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生态农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科技创新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升我国农业生产质量、效率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针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阐述了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拓展农业功能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科技创新的重点需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外有应用吡喹酮治疗牛囊尾蚴病,国内有应用吡喹酮、丙硫苯咪唑治疗猪囊尾蚴病的报道,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其疗程较长(治疗后需饲养4~5个月后再宰杀)。为了探索能够推广应用且又有较好经济效益的治疗途径,我们从1987年6月至1989年6月应用丙硫苯咪唑和盐酸左旋咪唑对自然感染囊尾蚴病的36头病猪进行了治疗试验。结果治愈34头,收到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介绍宁波地区的5种乡土藤本植物清风藤、清香藤、大籽猕猴桃、木通、香花崖豆藤的生物学特性和扦插育苗技术,为乡土藤本植物在宁波城市园林应用和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沈茄2号是以S12-为母本,S06-为父本育成的一代杂交种。具有早熟,丰产,抗黄萎病,商品性好等特点。果实椭圆形,果皮嫩绿色,有光泽,果肉白色,口感好,单果重250克以上,生长势较强,一般667平方米产5000千克左右。适于春保护地,露地及秋延晚栽培。至2001年在国内累计推广40多万亩。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1987年8月至1988年5月间,先后诊治了两群因食过量垫草所致腺胃及肌胃阻塞病的病鸡50余只,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病鸡群一:我市城区居民于××,饲养的星杂579成母鸡31只,有14只鸡发病,其中死亡2只;主诉病鸡发蔫、不吃食。  相似文献   
8.
沈茄三号是以018,N44为父母本育成的一代杂交种。具有中早熟、高产、抗病、商品性状好等特点。果实长形,顶端尖,紫黑色,有光泽,果肉白色,口感好,单果重180克,生长势强等。一般667米2产4500千克以上,比对照增产10%以上,适宜在紫长茄产区进行保护地、露地栽培。到目前为止已在东北三省、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经连续30年成为世界化肥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也长期居世界高位水平,化肥的过量施用既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也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收集了美国、加拿大等12个典型国家1961—2015年的人均GDP和化肥消费量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法得出各国人均GDP与化肥消费量显著相关(P<0.05),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在8000~13 000美元区间时,化肥消费量由增长阶段进入稳定或降低阶段。从我国目前人均GDP(>8000美元)的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化肥的历史消费轨迹来看,我国的化肥消费量已经具备了从增长阶段转变到稳定阶段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视角下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分析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并就目前的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反思,剖析农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供需不平衡等多方面的压力,指出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市场需求发生新变化的客观要求,解决农业生产所面临资源环境压力的必然选择,以及对发达国家农业持续发展经验的理性借鉴。在对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七个一批"的发展建议,即编制一批发展规划、出台一批扶持政策、培育一批生态产业、发展一批生态农场、壮大一批生态农庄、培养一批生态农民、构建一批信息平台。以此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农村环境宜居及农业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更好满足城乡人民群众对农产品安全优质、营养健康的消费需求,同时提升生态农业"养眼、洗肺、悦心"的生态价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更好促进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乃至世界性的农业清洁生产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