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晶须与偶联剂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硅烷偶联剂KH560作为改性剂,对碳酸钙晶须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经KH560改性的碳酸钙晶须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胶黏剂粘接性能和耐水性的影响,考察了KH560用量和碳酸钙晶须用量对胶黏体系性能的影响.利用万能试验机测试对胶黏剂体系的剪切强度进行了测试,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胶黏剂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KH560用量为4%(wt)、碳酸钙晶须用量为2%(wt)、SPI含量为10%(-at)时体系的粘接性能和耐水性最好,与未改性SPI胶黏剂相比,干剪切强度提高了28.88%,浸泡后剪切强度提高了71.41%,湿剪切强度提高了76.68%;变性温度与未改性SPI胶黏剂相比有所下降.此外,利用FYIR和光学显微镜对体系内部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大豆蛋白胶黏剂相对分子量高、黏度大以及改性剂用量多等问题,需要制备一种由碱性蛋白酶改性的新型大豆蛋白胶黏剂,使其满足室内使用胶合板及胶合制品的要求。本研究以脱脂大豆蛋白粉为主要研究对象,碱性蛋白酶作为改性剂,探究不同酶添加量、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大豆蛋白胶黏剂胶合强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大豆蛋白胶黏剂适宜反应条件为碱性蛋白酶添加量10 000 U·g-1、pH9.5、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100 min。改性胶黏剂与未改性的大豆蛋白胶黏剂相比,黏度由2 400 s降低为13 s,胶合强度由0.74 MPa提高为0.98 MPa,符合国家标准GB/T 9846—2004Ⅱ类胶合板要求。试验表明碱性蛋白酶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在胶合板生产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利用大豆分离蛋白制备胶粘剂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改善大豆胶黏剂的耐水胶合强度,采用表面活性剂θ改性大豆分离蛋白(SPI)制备胶粘剂,研究了配方及热压温度对大豆胶的胶合性能的影响,利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别分析了大豆胶的热学性能和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当SPI/水(质量比)为1/10、0的添加量为SPI的0.5wt%、热压温度为160℃时,胶粘剂表现出最佳的胶合强度;大豆胶胶合过程中主要的热反应在160℃以下完成;经表面活性剂θ处理后,胶粘剂结构中的O-H和N-H键减少,大豆基胶黏剂的耐水胶合强度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以甲醇、十二烷基磺酸钠、尿素为原料,研究了它们对大豆分离蛋白改性后胶黏性的改观作用。结果表明:随着甲醇含量的增加胶合强度先增后减,当甲醇含量占总体质量分数15%时胶合强度最好。取该条件下的大豆蛋白胶黏剂进行有关反应次序的对比试验。研究表明其部分干态胶合强度略有下降,湿态胶合强度有提升,且反应次序为SDS、甲醇、尿素所得的胶黏剂胶合强度达到最优。DSC、SEM图像和IR图像分析结果说明经此方法改性后的蛋白质展现出更多的二级结构从而大幅度的提升了其胶粘性,与此同时改性后的大豆蛋白玻璃化转化温度降低,从而降低了热压温度,说明经甲醇联合改性后的大豆蛋白胶黏剂不但能更加适应规模化的工业生产还可以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5.
接枝改性大豆蛋白胶粘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利用疏水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改性大豆蛋白以期获得耐水性较好的大豆蛋白胶粘剂.大豆蛋白(SP)经过3 mol·L-1尿素溶液预处理变性后,以GMA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APS-NaH-SO3)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体系,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接枝改性大豆蛋白胶粘剂.用红外表征纯接枝物,结果表明接枝成功;研究了预处理时间、反应时间、引发剂加入量、单体加入量、反应温度对接枝改性大豆蛋白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和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说明接枝反应的确能够提高耐水性,并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得出较佳的反应条件为:wsp4 g,wCM 3.39 g,WNaHSO<.3 0.2 g,WAPS:0.44 g,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70℃.  相似文献   

6.
大豆基胶黏剂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蛋白的凝胶性能够使大豆分离蛋白具有较高的粘度、可塑性和弹性,由大豆分离蛋白形成的胶黏剂不会释放甲醛等有害气体,是高环保型胶黏剂.但是普通大豆胶黏剂耐水性差、胶合强度低,而且耐腐蚀性差、易于生物降解,所以需要进行改性处理以期提高耐水性以及胶合强度.常用改性方法包括:物理改性、化学改性、仿生改性、酶改性等,通过对大豆蛋白改性处理方法的归纳,介绍了大豆胶的最新研究动态,以及国内外大豆胶改性的先进技术,从而总结出适宜的改性方法,为实际的生产与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纸板用大豆蛋白胶粘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尿素改性大豆分离蛋白(SPI)粘接单面涂布白板纸的最佳工艺.用尿素溶液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改性,并用白板纸进行粘接,确定了其最佳工艺条件:尿素浓度3 mol·L-1、SPI含量10%、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5 h,测得粘接强度为69.5125N·cm-2.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尿素浓度对改性SPI胶的粘接强度影响最大,其次是SPI含量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的影响最小,尿素改性后豆胶的粘接强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乙醇改性大豆蛋白制豆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乙醇改性大豆蛋白对木材用豆胶的胶粘性能的影响.乙醇可使大豆蛋白发生部分变性,使蛋白分子中疏水性基团暴露出来,以提高豆胶的耐水性.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最佳条件:乙醇浓度30%,蛋白与水质量比1:9、改性时间45 min、改性温度75℃.将上述最佳条件下制得的豆胶施在胡桃木样品上,经三个循环的48 h水浸泡和48 h空气干燥后剪切强度由未浸泡前的81.6 MPa降至73.9 MPa,仅下降了9.4%.结果表明:乙醇改性后的豆胶的粘接强度和耐水性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大豆蛋白在非食品用途中的应用与研究概况,包括在胶黏剂、织物纤维、可食性包装膜和塑料中的应用,以及为了达到各种应用要求进行的大豆蛋白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氢氧化钠和乙醇改性剂处理豆粕粉(SBM),用硫脲作交联剂,选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表面活性剂制备出具有较好耐水性能的木材用胶黏剂。研究p H、乙醇、硫脲及SDS用量对杨木胶合板耐水胶合强度的影响,并结合浴比(物料质量比)因素,探讨退粘剂(硫酸)对反应体系黏度和胶合强度的作用机理。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手段阐明退粘剂对豆粕粉胶黏剂黏度及耐水性增强效应。结果表明:当p H13、乙醇用量15%、硫脲用量7%及SDS为5%,浴比为1∶3.5(豆粕粉质量为基准)时,耐水胶合强度可达0.98 MPa,当加入0.5%退粘剂后,黏度由84 520 m Pa·s降低至1 239 m Pa·s,胶接强度增加18.07%。SEM结果发现豆粕粉胶黏剂固化断面胶接致密,有效改善了胶液黏度和耐水胶合性能。  相似文献   

11.
戊二醛改性提高大豆胶粘剂耐水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脱脂大豆粉(SF)为原料,选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戊二醛(GA)作为改性试剂,制备出具有较好耐水性能的木材用胶粘剂,并应用于杨木胶合板,分别研究了pH值、戊二醛用量、反应时间以及最终改性胶粘剂贮存时间对耐水胶合性能及表观粘度的影响,并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傅屯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手段探讨了改性胶粘剂耐水性能增强机理.结果表明:较佳合成工艺为:pH值为12.0,GA添加量0.80wt%(基于脱脂豆粉质量),反应时间1.0 h,反应温度30.0℃.按照GB/T 9846-2004胶合板中Ⅱ类板标准检测,耐水胶合强度可达0.68MPa.SDS-PAGE谱图说明蛋白质分子间形成化学键交联,FT-IR分析表明有环状吡啶结构生成,这些可能是改性胶粘剂耐水性能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试验材料,优化糖基化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工艺并研究经过葡萄糖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溶解度、凝胶强度、乳化性以及热稳定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基化大豆分离蛋白最佳制备工艺为反应温度69.49℃、反应时间46.64 min、糖的添加量10.64%,凝胶强度最高为76.03;在相同p H下,经葡萄糖处理后的大豆分离蛋白溶解度较大,沉淀较少,而未糖基化的大豆分离蛋白沉淀量增加。糖基化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稳定性(emulsifying stability,ES)和热稳定性均有所增强。糖基化改性过程可显著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溶解性和乳化性能,这为拓宽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试验优化了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方法,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实验室提取、测定异黄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标准体系。优化后建立的提取条件为:脱脂大豆样品粉末,加入体积浓度为80%的色谱级甲醇10 mL,室温下放置2 h,置于超声功率200 W条件下80℃水浴12 h,12 000 r·min~(-1)离心15 min,取上清液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待测液4℃保存。优化后的HPLC法:流动相选择甲醇-水(体积比30∶70),柱温设置40℃,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 mL·min~(-1),进样体积10μL,进样时间26 min,采用峰面积法计算。结果表明:优化的HPLC法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效率高、精度高,可为实验室内高效提取大豆异黄酮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路清  杨光  杨波  隋宁 《大豆科学》2011,30(2):344-346
提出了大豆蛋白胶胶膜概念,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乙酸甲酯对大豆蛋白胶胶膜快干性及胶膜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甲酯可以显著提高胶膜的快干性,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快,综合考虑乙酸甲酯大豆蛋白胶膜的干燥速率及胶合强度的影响,100 g大豆蛋白胶添加15 mL乙酸甲酯为最适添加量.  相似文献   

15.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研究纳米微粒对大豆蛋白胶粘剂的干态胶接强度、耐水强度及防腐性能的影响。添加纳米TiO2、SiO2、Al2O3均可提高大豆蛋白胶粘剂的干态胶接强度、耐水强度及防腐性能,其中添加纳米Al2O3对提高胶接强度、耐水强度效果最好,最佳添加量为0.8%;添加纳米TiO2对提高防腐效果最好,最佳添加量为0.8%。并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大豆蛋白基纳米复合胶粘剂的微观形貌。  相似文献   

16.
以脱脂低温大豆粕为原料,采用乙醇复式萃取器,双螺杆高湿挤压机挤压脱溶的连续生产工艺制取大豆浓缩蛋白.确定了最佳生产工艺条件.在制取大豆浓缩蛋白的基础上,在乙醇提取液的浓缩物大豆糖蜜中,提取分离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大豆异黄酮、皂甙和低聚糖,生产出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