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杂棉32(选育代号SCH43)是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以含mscl不育基因的优质抗病抗虫核不育系GA18作母本,抗虫丰产新品系R343作父本,采用核不育“一系两用法”配制的高优势F1杂交种,于2010—2011年参加并通过四川省区试,2012年通过四川省生产试验,并获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证书编号:农基安证字(2012)第133号。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棉2013005。  相似文献   

2.
川杂棉14系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以抗病核不育两用系GA5为母本、抗虫品系R27为父本,采用“一系两用法”配制的抗虫杂交一代种。1998年测配组合,1999-2000年进行新组合筛选评价试验,2001-2002年参加并通过四川省区试,2003年通过四川省生产试验,2005年通过四川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川审棉2005002。1特征特性川杂棉14生育期133天,与对照川棉56相当,中熟;植株塔形,生长稳健,茎秆粗壮,叶片中等大;结铃性强,铃卵圆较大,铃重5.8g,吐絮畅,纤维洁白;衣分41.01%,衣指6.95g,子指9.72g。2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355…  相似文献   

3.
高产抗病虫杂交棉新品种川杂棉22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病核不育杂交棉新品种川杂棉22,是以新育成的含mscl不育基因的优质抗病核不育系GA18为母本,抗病恢复系00-268为父本,采用“一系两用法”测配而成的抗病、抗虫、优质、高产的F1代棉花杂交种。2006—2007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参试代号为RVH02,2008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试验表明该品种抗病虫性好、产量高、杂种优势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4.
川杂棉16是以新育成的含msc1不育基因的优质抗虫抗病核不育系GA18为母本,以高产品系HB为父本,采用“一系两用法”测配而成的F1代种,于2003-2005年通过四川省区试和生产试验,2006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川审棉2006001。川杂棉16在各类试验中高抗红铃虫和抗棉铃虫,抗病性好,具有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技术可控性强等突出特点。由于制种时母本GA18抗棉铃虫,其制种效益比利用不抗虫母本制种提高30%,有较强的产业竞争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川杂棉16正在参加国家长江流域区试。1特征特性生育期133天,中熟;植株塔形,茎秆粗…  相似文献   

5.
川杂棉21是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利用优质转基因抗虫核不育系GA18作母本、高产恢复系R193作父本,采用核不育“一系两用法”配制的抗虫核不育F1代杂交种。2006—2007年参加四川省区试,2008年通过四川省生产试验,并获得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8)第203号]。2009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棉2009001]。  相似文献   

6.
<正>川杂棉36(区试代号SCH26)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以转基因抗虫核不育系GA18为母本,新品系R206为父本,采用核不育"一系两用法"选育的F1核不育杂交种,于2008-2009年参加并通过四川省区试,2011年通过四川省生产试验,2013年获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证书编号:农基安证字(2013)第086号。201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  相似文献   

7.
1选育过程川棉 82 (原代号 D82 )是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的优质、丰产、抗病新品种。该品种是利用川杂 3号经多代自交纯合的优良可育系为母本 ,以丰产、抗蚜、抗病品种川棉 1 0 9作父本进行杂交 ,综合定向系选而成。 1 998- 1 999年进行品系比较试验 ,2 0 0 0 - 2 0 0 1年参加并通过四川省棉花 A组区试 ,2 0 0 2年通过四川棉区生产试验 ,2 0 0 3年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2丰产性2 0 0 0 - 2 0 0 1年四川省区试试验结果 :川棉 82皮棉平均产量 1 35 8.85 kg· hm-2 ,比对照川棉 5 6增产 7.0 7% ,白花皮…  相似文献   

8.
川杂棉26号是以新育成的含mscl不育基因的优质抗病核不育系GA18为母本,抗病恢复系00-160为父本,采用"一系两用法"测配而成的F1代棉花杂交种,具有抗病性好、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特点.2006-2007年参加湖南省区试,2007年参加湖南省生产试验,2008年3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棉2008007).  相似文献   

9.
施尚泽 《中国棉花》2008,35(10):22-23
川杂棉20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虫杂交种.该品种是利用本所新育成的抗病虫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2-28A作母本,用选育的抗病虫恢复系GH255作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2005-2006年参加四川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2007年进入四川省棉花生产试验.于2008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川杂棉20号.  相似文献   

10.
川杂棉40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用核不育两用系GA18作母本、抗病新品系H3作父本配制的转基因抗虫棉花杂交种,于2016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杂交种在区域试验中皮棉产量为1 614.30 kg·hm-2,较对照显著增产,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高抗棉红铃虫,纤维品质较好。本文总结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川杂棉28是由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以新育成的含mscl不育基因的优质抗虫抗病核不育系GA18作母本,以优质、早熟、抗螨、抗病虫品系B36为父本,采用“一系两用法”测配而成的杂交种,于2007—2009年通过四川省区试和生产试验,2010年7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四川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该杂交组合表现出综合性状好,高产稳产,纤维品质优良,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高抗红铃虫,适应性较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优质丰产抗病高优势杂交棉川杂1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杂 1 1号系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采用新育成的抗枯、黄萎核不育新两用系抗A2作不育系 ,墨西哥半野生棉转育后代 (川 73— 2 7×墨西哥棉 ) F10 优系 2 0 69作恢复系。该组合 (原代号 930 5)于 1 993年进行品比试验 ,1 994年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预备试验 ,1 995~ 1 996年参加并通过四川省棉花 B组区试 ,1 997年通过生产试验 ,并列入四川省科委 1 997~ 1 998年资助的优良新品种配套栽培研究及高产潜力示范品种 ,1 999年 5月通过四川省审定 ,并推荐为主推品种。1 品种特性1 .1 丰产性。川杂 1 1号皮棉产量优势突出 ,产量…  相似文献   

13.
鲁RH- 1是由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主持,棉花杂优利用协作组选育的抗虫杂交棉品种。该品种1 997- 1 998年参加全国抗虫棉区域试验,1 999年参加全国和山东省生产试验,2 0 0 1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1选育方法利用抗A1核不育系为基础材料选育出新的核不育两用系2 1 A,以2 1 A作母本,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转基因抗虫棉选系作父本,经组合测配,一代品比试验筛选,育成的抗虫杂交棉品种。2特征特性鲁RH- 1属中熟品种,生育期1 2 9天,株高1 0 0 cm左右,植株呈塔型,叶片深绿,中等大小,根系发达茎秆粗壮,结铃上、中、下均匀。单株…  相似文献   

14.
川杂棉17是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利用世界首创的棉花“核不育二级法”结合抗虫转基因技术而培育出的转基因抗虫优质核不育杂交种,于2005—2006年参加四川省区试,2007年通过四川省生产试验,2008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棉2008002],并获得转基因安全应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7)第216号。  相似文献   

15.
鄂杂棉28号,2007年3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2005-2007年参加了长江流域区试和生产试验,在试验中表现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抗虫.是目前综合性状较好的抗虫杂交棉品种.  相似文献   

16.
鄂杂棉 5号 (原代号楚杂鄂杂棉 5号 )是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棉花研究所选育。该品种为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棉新品系。2 0 0 2 - 2 0 0 3年参加了安徽省棉花新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 ,表现突出 ,2 0 0 4年 3月 30日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楚杂 1 80。 2 0 0 2 - 2 0 0 3年同时参加了湖北省棉花新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 ,增产显著 ,2 0 0 4年 4月 2 0日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鄂杂棉 5号。1选育经过本品种是从鄂抗棉 6号中优选茎秆较硬、株型适中、结铃性好、抗逆性强的抗病株系 2 0 4作母本与美国引进…  相似文献   

17.
川杂棉41为转基因抗虫核不育杂交种,202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主要介绍川杂棉4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抗虫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川杂棉29为转基因抗虫核不育杂交种,2010年4月通过四川省审定.该品种的选育得到了国家转基因专项、四川省育种攻关等项目的支持.川杂棉29与常规棉品种及人工去雄品种相比,具有抗虫高产、制种技术简化、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在棉花产业化生产中有较强竞争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新陆早1 9号(原名新石K6) ,是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于1 996年以优质品系“91 - 2”为母本,自育优良、抗病、早熟品系“90 0”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在枯、黄萎病圃进行抗性筛选鉴定,抗性较好的单株种入杂种圃、选种圃、株行圃,经南繁加代、品质检测、多年连续定向培育选择而成。1 999-2 0 0 0年参加本所品种(系)比较试验,表现早熟、优质、抗病。2 0 0 2 - 2 0 0 3年参加自治区早熟陆地棉区域试验,2 0 0 3年参加生产试验。2 0 0 4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特征特性新陆早1 9号生育期1 2 4~1 2 7天,植株…  相似文献   

20.
邯郸 1 0 9是邯郸市农科院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虫棉新品种。1 999— 2 0 0 0年参加黄河流域抗虫棉品种区域试验 ,2 0 0 0年同时参加黄河流域生产试验 ,表现高产、稳产、品质优良 ,抗病虫性能强 ,经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测定 :综合评比位于参试品种之首 ,与抗虫杂交棉中棉所 2 9产量相当。该品种 2 0 0 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3年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邯郸 1 0 9。1选育经过邯郸 1 0 9的亲本组合 :邯 41 0 4×泗棉 3号抗虫系 ,邯 41 0 4是邯郸农科院育成的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