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棘胸蛙俗称石蛤、石鸡、山鸡、石冻、石鳞、石蛙、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等。目前市场上棘胸蛙销售价格高达300元/千克左右。但目前棘胸蛙养殖业主要存在着现有养殖模式对养殖环境要求高、种蛙种质差、活饵料供应难、病害严重等四大因素,制约了棘胸蛙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适合棘胸蛙生活习性的养殖新模式,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此,我们在三明市梅列区列西村龙源养殖场进行了棘胸蛙仿生态方形池养殖试验,并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2.
龙连玉 《淡水渔业》2002,32(1):41-43
1 人工生态养殖棘胸蛙的意义 :棘胸蛙又称石蛙、石棒、岩蛙、石鸡等 ,成蛙体重一般为 2 0 0~ 4 0 0g ,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它不但营养丰富 ,味道甘美 ,而且还具有健肝润肺、清心明目、乌发驻颜、治疗疳疾等药用功效。由于人们对棘胸蛙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和野生资源的日渐匮乏 ,棘胸蛙的市场价格也随之上升。人工仿自然养殖棘胸蛙则是利用现有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养殖 ,不但减省了大量的建池投资 ,而且生长迅速、少生疾病。所以人工仿自然生态养殖棘胸蛙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十分广阔的前景。2 场地选择和建造因棘胸蛙具有怕高温干燥和…  相似文献   

3.
一、人工仿自然养殖棘胸蛙的意义棘胸蛙 ( Rana spinosa)又称石蛙、石棒、岩蛙、山鸡等。成蛙体重一般在 2 0 0~ 40 0 g,是我国的大型野生蛙。它不但营养丰富 ,味道甘美 ,而且还具有健肝润肺、清心明目、乌发驻颜、治疗疳疾等药用功效。随着人们对棘胸蛙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和野生资源的日渐匮乏 ,近几年棘胸蛙的市场价格急剧上升。人工仿自然养殖棘胸蛙则是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进行养殖 ,不但可以省却大量的建池投资 ,而且可使棘胸蛙生长迅速、少生疾病。所以人工仿自然养殖棘胸蛙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十分广阔的前景。二、场地的选择和建造…  相似文献   

4.
棘胸蛙俗名石顿、石磷、骨栋,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开展棘胸蛙人工繁殖,为人工养殖提供充足的种苗,对发展人工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建省古田县“清源棘胸蛙生态养殖场”通过10多年的潜心摸索,积累了丰富的人工育苗经验,2004年采用人工饲养的亲蛙进行人工繁殖、育苗获得成功,培育出变态幼蛙1万多只,为内陆山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提高淡水养殖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供了一条致富的好途径。现就棘胸蛙人工育苗的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一、亲蛙的培育与选择1.亲蛙池的场地选择与结构养殖棘胸蛙应选择…  相似文献   

5.
舒妙安 《水利渔业》2000,20(4):12-13
介绍了棘胸蛙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场址选择、蛙池建造、繁殖与孵化、蝌蚪及幼(成)蛙人工饲养等方面的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6.
纪任宗 《内陆水产》2003,28(1):23-24
棘胸蛙俗称石鳞、石鸡、峪冻,隶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是一种野生大型经济鱼类,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极高,且经济价值愈来愈高。近年来,各地出现仿生态人工养殖棘胸蛙热,仅本县养殖面积就达4660米2,但由于棘胸蛙品种繁杂,生产速度差异甚大。为此,笔者从本县群众采集野生蝌蚪变态成幼蛙的5种不同特征和棘胸蛙中,根据经验及群众实践反映,初选出3个品种,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人工饲养对比试验,拟优选出刺胸蛙养殖良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蛙池条件在我县坂面棘胸蛙养殖场内建造1米×1米×1米,池底用鹅卵石垒…  相似文献   

7.
棘胸蛙人工养殖始于 80年代初 ,近年来我市山区不断扩大养殖规模 ,养殖技术日臻完善 ,简介如下。1 养殖场地选择根据棘胸蛙自然栖息条件 ,养殖场地要有所选择 ,这是养殖成功与否的一大关键。因此 ,养殖场宜选在农村森林覆盖好 ,空气清新 ,有山涧、小溪的地方 ,四周较安静 ,有建场所需土地等 ,还要考虑水、电及交通便利等因素。2 养殖技术2 1 建池。蛙池一般在 4~ 5m2 ,高 1 2m ,蓄水 2 0~30cm ,要做到进排水方便 ,使池水呈微流状态。饵料台约占蛙池 1/ 2 ,可砖砌 ,一面靠墙 ,三面临水 ,临水边坡 1∶1,饵料台高 2 5~ 30cm ,做成…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不同养殖密度、不同光照强度、不同清洗水泥池的方法和不同生长阶段四个实验来观察棘胸蛙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50尾/池个体长速最快,90尾/池总体增重最多;光照强度为(40-60)×100Lux时,棘胸蛙生长最快;一星期清洗一次水泥池和不清洗放养鲤组棘胸蛙长势好、发病率低.刚变态幼蛙增重率最高,青年蛙(第二年越冬)绝对增重最多.  相似文献   

9.
棘胸蛙人工繁殖及蝌蚪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棘胸蛙 (Rana spinosa David) ,俗称石蛙、石鸡、石坑、岩蛙等 ,隶属于两栖纲蛙科蛙属 ,其肉质鲜美 ,营养丰富 ,具有清凉滋补和药用功能。近年来 ,由于山区生态条件破坏和过渡捕捉 ,致使自然界中的野生棘胸蛙数量越来越少 ,不少地区濒于灭绝 ,而其市场需求量却不断增加 ,价格上扬。近年来我校建有棘胸蛙养殖示范场 ,对其人工繁殖与养殖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成功。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1 亲蛙培育1 .1 亲蛙场址选择亲蛙场址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以及通路通电的地方。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 ,室内要求通风、凉爽 ,室外可搭凉…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养殖经验的积累和对病原研究的不断深入,人工养殖技术越来越成熟,棘胸蛙养殖规模也逐渐扩大。然而,在棘胸蛙养殖过程中,随着外界环境变化和养殖数量的增加,蛙群出现了新的病症。2019年6月上旬,某棘胸蛙养殖场出现养殖水体发臭、大量变态期蝌蚪变态上岸死亡病情。  相似文献   

11.
棘胸蛙养殖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棘胸蛙(Rana spinosa)又名石鸡、石冻、石蛙、石坑蛙等,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食用蛙,具有药食同源的功能,是名贵的山珍之一。棘胸蛙养殖投资少、经济效益高,是山区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门路。棘胸蛙对生活环境要求较高,在人工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水域水质恶化、饲养管理不善等原因,常发生一些病害,给养殖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颇具争议的棘胸蛙养殖政策终于明朗。5月28日,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蛙类保护管理的通知》,明确棘胸蛙由渔业主管部门按照水生动物管理。棘胸蛙养殖历史较长,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日趋成熟,本文系统介绍了棘胸蛙工厂化养殖技术。开展棘胸蛙增养殖,可把蛙类保护与当地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有机结合,对棘胸蛙栖息地及分布区域的监测和保护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棘胸蛙又名石蛙、石鸡,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深受大家的喜爱。随着野生资源的日渐匮乏,棘胸蛙的人工养殖近年来得到较快的发展。但由于棘胸蛙养殖历史短,其人工养殖和病害防治技术仍处在摸索阶段。棘胸蛙病害已被诊断的有十多种,包括烂皮病、歪头病、白内障病等。笔者今年发现一例棘胸蛙蝌蚪胀肚死亡的病例,尚未见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14.
棘胸蛙作为集药用和食用价值于一体的养殖品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市场价值较高,参与企业日渐增多,养殖规模逐渐扩大.但传统繁养殖过程中,存在产卵量少,孵化率、变态率和成活率不高,成本较高等问题.通过在棘胸蛙繁养殖过程中引入物联网技术,能大大降低棘胸蛙繁养殖人工成本,可使棘胸蛙产卵量、蛙卵孵化率、蝌蚪变态率和幼蛙成活率得...  相似文献   

15.
棘胸蛙性腺发育及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棘胸蛙俗称石蛙、石鳞、水鸡等,属大型经济食用蛙,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本文作者在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现有养殖和天然采集的棘胸蛙中,观察其性腺发育的不同阶段,并采取不同季节、不同激素、自然繁殖与人工催产进行孵化试验,现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蛙池的建造产卵池4米×4米和1米×1米两种,池埂90厘米,水深15~20厘米,四周砖砌水泥粉刷,池底铺鹅卵石或一层砂石厚2厘米,池中设石头垒成的岛,大池种有石菖蒲。产卵池兼作孵化池和蝌蚪培育池。2.养殖水源(1)水温:繁殖水温18~2…  相似文献   

16.
陈新华 《中国水产》2016,(7):112-113
正近年来,安徽宁国市部分养殖户成功开展人工养殖繁育棘胸蛙,当地养殖户利用皖南山区有利的山溪自然资源条件,通过仿生态的方式发展棘胸蛙养殖,取得较好的成效。为此,本文从养殖条件、不同发育期的培育方法、病害防治、越冬管理等便面详述了棘胸蛙养殖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正>棘胸蛙作为一种集药用和食用价值于一体的新型养殖品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参与企业日渐增多,养殖规模也迅速扩大,然而规模化养殖过程中,遇到较多问题。文章以英德市盈信农业有限公司棘胸蛙养殖基地为例,分析了棘胸蛙产业发展困境,并对所面临困境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棘胸蛙(paa.spinosa)又名石蛙、石鸡,属两栖无尾蛙科、蛙属,是中国特有野生蛙,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它是我国特有名贵的野生动物,也是山区维持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物种。人们的乱捕滥杀和大量使用农药,致使环境恶化,造成野生棘胸蛙资源日益减少,由于经济价值高,近年来人工集约化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但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和密度增大,易引起疾病发生。一、现场检查1.基本情况:三明市三元区龙泉棘胸蛙养殖  相似文献   

19.
<正>棘胸蛙(Rana spinosa David)在我国湖南、湖北、贵州、江苏、浙江、安微、江西、广东、福建等省长江以南地已均有分布,数量较多。棘胸蛙体大肉鲜,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丁汉波等在研究福建的两栖动物时,曾有过关于棘胸蛙的报道,但目前对福建棘胸蛙生态研究尚未很好的开展调查。2014年南平市蛙类养殖总产量为630t,养殖品种多为古巴牛蛙,而棘胸  相似文献   

20.
虎纹蛙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金水 《内陆水产》2002,27(1):14-15
虎纹蛙俗称田鸡,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虎纹蛙属,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2~28℃,温度在4℃以下或35℃以上时,易引起死亡。温度低于12℃即停食冬眠。春季温度上长到16℃结束冬眠。当年繁殖的幼蛙经6个月(5~10月)饲养体重可达150克左右。该蛙的营养和肉质可与野生棘胸蛙相媲美,现野生棘胸蛙数量较少,人工养殖较难,在此将有关养殖技术奉献给同行。1场地选建1.1蛙池建造养殖场地应选择环境安静、进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安全、便于管理之处。面积以20米2为佳。1.2越冬池越冬池保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