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探讨夏季牧区肉羊圈舍内环境参数变化对肉羊育肥效果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笔者自2014年7月27日始,在内蒙古海拉尔市谢尔塔拉农牧场种羊场,对封闭式轻钢结构羊舍内外环境参数及肉羊生理指标和育肥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自然通风换气条件下,舍内平均温度比舍外环境高3.0℃。高温时段为每日14∶00,舍内温度达到33.3±4.4℃,比环境温度高5.6℃。低温时段在凌晨2∶00,舍内温度比环境温度高3.6℃。舍内温度及湿度变化趋势与舍外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相同。舍内空气中CO2平均含量1 086±204 mg/m3,NH3及H2S未检测出,空气质量达到T388要求。夏季舍内温、湿度变化对育肥肉羊体温、脉搏等生理指标没有影响,但呼吸次数有所增加。育肥羊平均日增重207 g,料重比5.85∶1,扣除饲草料费用,每只肉羊期内增重平均收入63.5元。  相似文献   

2.
利用全株玉米青贮配制鲁西黑头肉羊全混合日粮(TMR),在研制的实用专利轻钢结构组合式羊舍进行育肥,结果肉羊平均日增重达到237 g以上,试验组间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以试验3组日粮配方实用经济效果最好,可优先在肉羊育肥生产中推广。研制的组合式轻钢结构羊舍不仅投资少、结构简单、组装拆卸简便,而且饮水、喂料方便,通风性好,适宜于夏季肉羊育肥生产。  相似文献   

3.
对砖混结构单列式和双列式封闭舍及轻钢结构开放式棚舍分别进行夏季温湿度测定,并分析不同温湿度变化对鲁西黑头肉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羊舍日均温度均以15时最高,早6时最低。羊舍湿度随温度上升而降低。开放式棚舍15时平均温度分别比封闭式双列舍和单列舍高1.1℃和1.9℃,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低3.5个百分点和8.2个百分点。9~18时,开放式棚舍平均温度高于封闭式羊舍,平均相对湿度小于封闭式羊舍。开放式棚舍温度升降幅度大于封闭式羊舍。不同类型羊舍温湿度变化对鲁西黑头肉羊体温、心跳没有影响,但随气温升高呼吸次数增加,15时比9时每分钟增加呼吸7~9次。综合比较,在自然生产环境条件下,济南地区夏季养羊棚舍饲养效果高于封闭式羊舍,搞好通风降温是提高肉羊夏季生产性能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精确掌握温室型奶山羊舍冬季舍内外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对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的温室型奶山羊舍冬季羊舍内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了连续测试。结果表明测试期间舍内平均温度为0.48℃,平均相对湿度为61.84%,舍内外平均温差12.12℃。温室型奶羊舍的温湿度环境参数能够满足生长所需的环境要求,建议采取增加机械通风等方式适当加强羊舍的通风换气。  相似文献   

5.
不同羊舍类型及饲养密度对山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羊舍类型及饲养密度对山羊主要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分析其与舍内小气候环境参数的关系,选择单坡顶漏缝地板半开放羊舍、双坡顶漏缝地板有窗封闭式羊舍和移动式羊舍共3种羊舍以及单坡顶漏缝地板半开放羊舍3个饲养密度组,分别测定所饲养的安徽白山羊各项血清生化指标及舍内的部分小气候环境参数。结果显示,移动式羊舍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半开放羊舍组和封闭羊舍组,移动式羊舍组所测的舍内小气候环境参数均较优于其余2组。封闭羊舍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及舍内氨气浓度极显著高于半开放羊舍组和移动式羊舍组(P<0.01)。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羊舍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氨气浓度及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羊舍类型及饲养密度对所测安徽白山羊的各项血清生化指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各羊舍组别羊群的血清生化指标和舍内小气候环境参数的测定数据,研究认为以移动式羊舍内小气候环境较优,更利于羊只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为测定鲁西黑头羊育肥性能,以小尾寒羊为对照,利用中等营养水平颗粒料进行70天育肥试验,并进行屠宰测定,结果在育肥环境平均温度26.88℃、相对湿度44.16%条件下,鲁西黑头羊公羔平均日增重317±34 g,母羔平均日增重236±27 g,与小尾寒羊相近;公羊和母羊料重比分别比小尾寒羊降低1.92%和4.94%。平均屠宰率(56.63%±1.83%)比小尾寒羊提高8.28个百分点(P0.05),胴体净肉率(82.55%±0.89%)比小尾寒羊提高4.40个百分点(P0.05),眼肌面积显著大于小尾寒羊(P0.05),屠宰性能显著高于小尾寒羊。鲁西黑头羊皮张面积与小尾寒羊相近(P0.05),鲜皮的综合质量显著好于小尾寒羊(P0.05)。育肥每只鲁西黑头羊比小尾寒羊平均增加收入255.06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正>1.建舍。羊舍应选择在地势高燥、向阳背风的地方,羊舍前留10~20平方米的饲养区,安装固定饲槽和饮水器具。舍外要有排水沟,舍内要铺竹垫子或水泥地。在冬季,寒冷地区要用塑料薄膜扣棚,可以提高羊舍温度4~7℃,利于羊只生长。要轮换选用不同类型的消毒剂,如20%石灰乳、10%的漂白粉溶液等对羊舍、运动场、饲槽、饮水器皿、饲养工具及圈舍等定期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8.
《农村实用技术》2014,(4):36-37
<正>1、建舍羊舍应选择在地势高燥、向阳背风的地方,羊舍前留10~20平方米的饲养区,安装固定饲槽和饮水器具。舍外要有排水沟,舍内要铺竹垫子或水泥地。在冬季,寒冷地区要用塑料薄膜扣棚,可以提高羊舍温度4~7℃,利于羊只生长。要轮换选用不同类型的消毒剂,如20%石灰乳、10%的漂白粉溶液等对羊舍、运动场、饲槽、饮水器皿、饲  相似文献   

9.
两种不同塑料暖棚羊舍养羊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斜面式和垂直式塑料暖棚羊舍内环境与羊生产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经t检验表明,两种羊舍内环境指标及成年羊和羔羊增重差异均显著(P〈0.01);产羔率差异显著(P〈0.05),羔羊成活率及繁育率差异极显著(P〈0.01)。两舍内气温相差0.3℃~2℃,其羊毛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全混日粮对舍饲鲁西黑头羊育肥效果的影响,从山东省临清市的一个规模化肉羊养殖场中选择鲁西黑头羔羊40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开展舍饲育肥养殖。每组公羊和母羊各10只。试验期间,对照组按照养殖场原来的饲料配方进行饲喂,试验组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为期45d。试验结束后,统计羔羊增重情况,并计算饲料成本。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全混合日粮的母羊和公羊增重率分别提高27.82%和18.47%。因此,饲喂全混合日粮能大大提升舍饲鲁西黑头羊的育肥成效,经济效益更好,值得在今后养殖期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附加阳光间型鸡舍保温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缓解冬季通风与保温的矛盾,结合散养模式设计附加阳光间型鸡舍,冬季利用太阳辐射清洁能源提高舍内环境温度,同时增加舍内的通风换气量,有效降低舍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有害气体浓度。分别选取12月份打开公共墙上门洞和1月份整体密闭的方式,对鸡舍环境温湿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打开门洞方式下舍内的平均湿度比密闭方式下低8.5%;在晴天10:00—16:00鸡群外出时间段,阳光间内平均温度基本维持在15℃以上,完全符合鸡的适宜生产温度条件,避免了散养鸡冬季外出活动因低温气候条件带来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3种不同结构及墙壁厚度的牛舍保温对比试验,对牛舍保温性能影响最大的是墙壁厚度,在舍外气温为-20℃的情况下,与墙壁厚度24、37和50cm相对应的舍内最低温度分别为-6.97、-2.03和5.57℃,极差达12.5℃,其作用强度占全部因子作用总和的59.78%;棚顶类型是第二因素,极差为5.67℃,其影响强度占27.05%,其中以塑料膜暖棚顶(夜间加保温层)的保温效果最好;试验误差的影响很小,只占全部因素总和的3.96%。经方差分析检验,墙壁厚度对畜舍保温性能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对斜面式和垂直式塑料暖棚羊舍内环境与羊生产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经t检验表明 ,两种羊舍内环境指标及成年羊和羔羊增重差异均极显著 (P <0 .0 1) ;产羔率差异显著 (P <0 .0 5 ) ,羔羊成活率及繁育率差异极显著 (P <0 .0 1)。两舍内气温相差 0 .3~ 2℃ ,其羊毛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4.
半开放卷帘式鸭舍冬季保温性及其对产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科学养鸭、提高鸭群产蛋性能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樱桃谷种鸭为试验鸭,通过在饲养试验中测定鸭舍温度和计算产蛋率评价鸭舍的保温性及其对鸭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舍外温度降至-9℃时,舍内温度仍然在1℃以上。鸭舍内外同一时间点的温度呈高度正相关,除12:00外,其他时间点的鸭舍内外温度均有极显著差异。1栋与7栋鸭舍21:00的舍外温度有显著差异。1栋和7栋鸭舍种母鸭在1月20日~2月20日间的产蛋率分别为71.88%~87.25%和70.21%~88.63%,平均产蛋率分别为80.51%和80.10%。日平均气温及21:00的气温与产蛋率呈极显著正相关。21:00时的舍温越高,鸭产蛋率越高。[结论]半开放卷帘式鸭舍有一定的保温性,21:00时的舍内温度和日平均舍内温度与产蛋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降温措施及其配套设备选择对猪场建设和运营经济性产生的影响,采用以能质平衡为基础的vba模型,以海口地区规模1 000头的密闭式育肥猪舍为研究对象,在确定猪舍结构及围护结构隔热的基础上,根据海口地区全年温湿度变化,对风机系统、湿帘风机系统、空调系统3种不同降温方式下的降温效果、舍内环境适宜度、能耗水平及成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猪舍外环境温度27℃时,风机系统不能满足猪舍内适宜温度需求,干球温度≥30℃时,湿帘风机系统不能满足舍内的适宜温度需求,空调系统能够使舍内温度维持在27℃及以下;环境适宜度以空调系统最好,湿帘风机系统最差;高温环境下3种降温方式的能耗差异较大,风机系统的能耗最低,空调系统的能耗最高。综合考虑,湿帘风机系统是最适合海口地区育肥猪舍的降温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讨最小通风模式对层叠笼养肉鸭舍内环境参数的影响。选择秋季肉鸭育肥后期(32~35日龄)进行试验,通过检测鸭舍内温度、湿度、风速、NH_3质量浓度、CO_2质量浓度,构建鸭舍CFD模型,模拟并分析温度场与气流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连续测试4 d,舍外温度6.31~26.12℃,舍内气温15.98~24.85℃;舍外相对湿度13.74%~91.49%,舍内相对湿度28.94%~79.68%;舍内风速波动范围0.30~0.81 m/s,CO_2与NH_3质量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1 462~2 798 mg/m~3、0.05~0.87 mg/m~3。模拟试验鸭舍温度场与气流场,模拟仿真值与实测值间相对误差为0.8%~1.3%,说明所建CFD模型数值模拟与试验数据间高度吻合。每层鸭笼水平剖面温度场与气流场分布模拟结果分别揭示了各层面纵向中部温度均高于两端区域,以及各层中部至风机处气流流速均大于其他区域;此外,南北两侧对称分布通风小窗进入气流形成对冲并汇聚,致使气流分布不均。该研究可为层叠笼养鸭舍结构优化设计与环境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肉羊的秋季短期育肥是指商品羊在出售前3个月进行舍饲、添加优质牧草进行催肥,以提高商品羊的个体重、屠宰率和经济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现介绍如下。1做好育肥前的准备1.1羊舍的准备因为要舍饲,故必须要有羊舍,饲养密度每只羊占0.4~0.5米2,以利于限制羊只运动,增加育肥效果。羊舍的地点应选在便于通风、排水、采光、避风向阳和接近牧地及饲料仓库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正>肉羊的短期育肥是指商品羊在出售前3个月进行舍饲、添加优质牧草进行催肥,以提高商品羊的个体重、屠宰率和经济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现介绍如下。1.羊舍的准备。因为要舍饲,故必须要有羊舍,饲养密度每只羊占0.4~0.5平方米,以利于限制羊只运动,增加育肥效果。羊舍的地点应选在便于通风、排水、采光、避风向阳和接近牧地及饲料仓库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北方冬季严寒时期11月、12月、1月,猪舍非供热采用塑料保温育肥猪,已解决了"三九"不长猪问题.王景芳(1997)报道高温条件下,高温对生产育肥猪影响不明显;在低温条件下,如3℃±3℃,相对湿度65-86%时,湿度越高增重越低.LeDiVdich(1994)认为高温在环境温度适宜时,不会对仔猪增重或能量转换产生不良影响,但高湿会加重高温时仔猪生产性能的不利作用.通风可在一定程度上排除舍内水蒸气和有害气体.也有报道猪舍内部的气温不低于10℃,能得到较好效果;对高水平营养的猪在冬季平均气温6.1℃不影响其增重.黄太器等报道试验期外界气温平均为-4.1℃;保湿猪舍(平均4.2℃)比外界气温高8.3℃.据报道光照对猪生产的影响不明显.在模糊弱光中饲养的猪群,还可以减少咬尾行为.北方严寒季节,在大规模机械养猪场非供热自然保温的育肥猪舍内,对温度、湿度、氨的含量及育肥猪增重效果,进行了测定和试验.  相似文献   

20.
<正>密闭式蛋鸡舍又称无窗鸡舍,这种鸡舍保温性能好,四面无窗,舍内环境主要通过人工或仪器控制进行调节,造成舍内"人工小气候"。1温度的控制与管理1.1高温的控制与管理1.1.1高温时的控制密闭式鸡舍内气候可以调整和控制,对生产的控制也有效,人工控制舍内气候的成本较高,需要可靠的电力供应。蛋鸡最适合的舍内温度是25℃。当舍内温度升高到30℃时,母鸡通过自身的调节适应温度的升高。若温度30℃,则需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