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出高产优质桑树新杂交组合69×伦109和69×选四二个组合比生产品种塘10×伦109,桑叶产量分别增加17.1%和10.7%,万头蚕产茧层量分别增加7.6%和6.7%;优质桑树新杂交组合60×851,桑叶增产3.6%,万头蚕产茧层量增8.2%。  相似文献   

2.
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粤桑2号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人工诱导和杂交育种的方法 ,育成优质高产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粤桑 2号 ,已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该杂交组合的桑叶产量比对照组合塘 10×伦 10 9增加 11 1%,万蚕收茧量增加 6 4 %,万蚕茧层量增加7 8%,5 0kg桑产茧量增加 7 6 %,6 6 7m2 桑园产值增加 2 5 4 %。  相似文献   

3.
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粤桑2号育成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东桑特点,开展多倍体桑树杂交优势的利用研究,育成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粤桑2号,并创下头年1/15公顷产种子59.75kg的高产纪录。粤桑2号具有三大特点:高产、优质、多籽。以塘10×伦109为对照,桑叶产量增产11.05%,万蚕茧层量提高7.61%,单蛾产卵量增加25.98%,单果实粒增加58.88%,而且抗青枯病性能提高1.47倍。  相似文献   

4.
桑树杂交组合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0年至2002年共配制414个桑树杂交组合,建立7个杂交组合试验圃进行优良杂交桑选育研究。第1至第3试验圃用广西地方品种、鲁桑、白桑品种与广东桑品种杂交选育的品种(株系)、广东省等地引进的品种共106份材料作亲本,配成135个杂交组合进行桑叶产量、叶质和花叶病抗性的比较鉴定,其中产叶量比“沙2×伦109”增产5%以上的二倍体杂交组合只有16个。从中选育成的“桂桑优12”、“桂桑优62”已在广西等地大面积推广。以人工创造的四倍体桑为亲本,以2n×4n、4n×2n和4n×4n形式配成三倍体杂交组合和四倍体杂交组合共219个,结果有37个三倍体杂交组合和26个四倍体杂交组合产叶量比对照增产10%以上,其中增产20%以上的组合有32个,初步育成“特优1号”、“特优2号”、“特优3号”等优良三倍体杂交组合,已进入区域试验审定和生产应用试验示范阶段。  相似文献   

5.
以四倍体桑为亲本选育高产杂交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工创造的四倍体桑为亲本,以2n×4n、4n×2n、4n×4n形式配成三倍体杂交组合和四倍体杂交组合共219个,以沙2×伦109为对照建立试验圃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有37个三倍体杂交组合和26个四倍体杂交组合产叶量比对照增产10%以上,其中增产20%以上的组合有32个。初步育成“特优1号”、“特优2号”、“特优3号”等优良三倍体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6.
四倍体、三倍体及二倍体桑杂交结实性及种子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89份人工四倍体桑,38份二倍体桑及某三倍体桑人工授粉杂交,研究三倍体杂交组合、四倍体杂交组合及三倍体桑与二倍体、四倍体桑杂交的结实性和种子的粒重、发芽率。结果表明:三倍体组合中。2n×4n有77%的组合、4n×2n有60%的组合,其每椹种子达15粒以上,极大部分(90%)的三倍体组合的种子发芽率达到85%以上,四倍体杂交组合(4n×4n)中,有71.9%的组合每椹种子15粒以上,有69.6%的组合其种子发芽率达到85%以上,每棋种子15粒以上,且种子发芽率85%以上的组合占56.1%。证明选配到繁殖系数达到二倍体杂交组合水平的四倍体杂交组合是可能的。多数4n×4n的种子较大、较重;同一母本,与四倍体父本杂交的种子稍重,大部分三倍体桑有一定的可孕性,但结实粒数很少;三倍体桑“9446-7”与四倍体、二倍体父本杂交共6个组合,平均每椹种子为2.7-8.6粒,种子成苗率最高达59.8%。  相似文献   

7.
用四倍体七个雌性品种与二倍体六个雄性品种和二倍体五个雌性品种与四倍体五个雄性品种分别进行杂交,调查其种子结实性,从中选出结实性能较优的雌性或雄性品种和三倍体杂交组合。并通过对67个杂交组合的果实调查统计,得出桑椹重与每椹种子粒数为正相关,每椹种子结实粒数与种子千粒重为负相关。选育优良的三倍体桑树杂交组合,不仅要求具有优质、高产或抗逆等性能,产籽量多也是重要的一方面。特别多倍体品种,孕  相似文献   

8.
我省七十年代曾推广天然形成的三倍体桑“伦教40号”,栽植面积达全省桑地的23%左右,一般增产20%以上,对提高蚕桑生产有显著成效。但由于需用无性繁殖,成活不稳定,速度慢,成本高,与我省密植栽培,用苗数量不大相适应,因此人工培育桑三倍体杂交组合(简称三倍体杂交桑),用种子繁殖,以适应生产需要,是急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自1986—1987年人工育成广东桑四倍体材料后,为开展人工培育桑三倍体杂交  相似文献   

9.
用多倍体桑杂交组合粤桑2号(2X×4X)、粤桑8号(4X×4X)、粤桑9号(2X×4X)饲养原蚕品种7·湘,结果万蚕产茧量分别增6·0%、2.7%和5.1%,万蚕茧层量分别增4.8%、1.3%和4.9%,单蛾产卵量分别增4.2%、4.8%和3.0%,百头雌蚕产卵量分别增5.8%、6.5%和3.9%,说明选育优质高产的多倍体杂交组合,应用于原蚕生产,能够提高蚕种产卵量和质量,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以优质,高产,适应性强和大叶易探为育种目标,将塘10×伦109 F1杂交桑诱导为四倍体J-402,此为母本,与二倍体地方种四川花桑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择,优选育成三倍体桑品种圌桑13号.经实验园和田间品比试验,该品种与二倍体对照种湖32号相比,全年平均产叶量增产41.55%,养蚕的万头蚕茧层量提高6.84%,100kg桑产茧量提高8.35%;抗旱性强,抗黑枯细菌病;并表现发芽率高,枝叶生长旺盛,叶质优,叶片肥大,秋叶硬化迟,探叶效率高等优良的三倍体桑特性.  相似文献   

11.
桑树优良杂交组合选育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比对照“沙2×伦109”产叶量增产5%以上:叶质达到或优于对照;抗花叶病能力较强;适应性广等作为桑树优良杂交组合的选育目标。用广西地方品种、鲁桑品种与广东桑品种杂交选出的品种和品系、外省引进的品种和人工四倍体桑共106份材料作亲本,配成135个杂交组合进行桑叶产量、叶质、花叶病抗性等的比较鉴定,从中选出一批优良组合,其中桂杂优62、桂杂优12、桂杂优114等优良组合已在全区进行区试.并建立了制种桑园繁殖优良杂交桑种籽,供生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人工四倍体桑与二倍体桑杂交F,代10个组合共100株雌性植株的结实性和细胞染色体倍数。结果表明:10个三倍体组合中,诱桑11号桑椹无种子,细胞染色体检查为100%的三倍体(3X)植株,另外9个组合每椹下沉种子数为O~22粒,三倍体植株占检查株数的40%~80%,说明人工四倍体与二倍体桑杂交后代并非全部是三倍体植株。认为要提高三倍体组合后代中三倍体桑的纯度,关键在于四倍体亲本的诱变、选择和防止制种过程中外来花粉的混杂。  相似文献   

13.
杂交桑区试总结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六十年代后,不少单位对桑树杂种优势利用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我们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从1978年开始先后配制了64个杂交组合,并引进两个广东的组合参加评比.在小区试验评比的基础上,选出五个增产幅度大而稳定的组合于1981年起,分别在区蚕业所、柳州地区蚕种场及灵山县蚕种场进行扩大试验鉴定.目标是选取产量比对照增产15%以上,质量及抗性达到或超过对照的优良组合供生产上应用.现将区蚕业所三年区试结果及协作点产量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利用优良母本31个、父本19个共组配个236个杂交组合,有213个组合收 获了种子,对平均单果结实粒数20粒以上、种子结实率70%以上且发芽率达80%以上的141个组合播种育苗,苗期淘汰了12个组合,有129个组合进入品种比较试验,进行连续两年的产量调查,结果比对照种塘10×伦109增产的组合有76个,其中增产10.0~20.0%的有16个,增产20.0~30.0%的有13个,增产30.0%以上的有6个。  相似文献   

15.
以优质,高产,适应性强和大叶易採为育种目标,将塘10×伦109 F1杂交桑诱导为四倍体J—402,此为母本,与二倍体地方种四川花桑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择,优选育成三倍体桑品种圌桑13号。经实验园和田间品比试验,该品种与二倍体对照种湖32号相比,全年平均产叶量增产41.55%,养蚕的万头蚕茧层量提高6.84%,100kg桑产茧量提高8.35%;抗旱性强,抗黒枯细菌病;并表现发芽率高,枝叶生长旺盛,叶质优,叶片肥大,秋叶硬化迟,採叶效率高等优良的三倍体桑特性。  相似文献   

16.
桑树人工三倍体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桑树的人工三倍体,通常由四倍体和二倍体桑杂交获得。无性系品种的四倍体,可以用照射剂量为5000拉特左右的γ-射线辐照刚膨大或休眠的冬芽,或者用浓度为约0.2%的秋水仙碱处理诱导获得。在这些方法中,用2ppmBA(激动素)配制的约0.2%的秋水仙碱溶液注射膨芽最有效。在产生三倍体的两种杂交组合中,由4x×2x组合获得的杂交种子发芽率差,将种子冷藏在2℃7天以上,可以提高发芽率。人工三倍体也可以由二倍体植株的雌花,与用2ppmBA配制的0.05—0.1%的秋水仙碱溶液,每天一次,连续处理7—10天而加倍的雄性配子杂交获得。  相似文献   

17.
查明了二年来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三倍体桑杂交组合的果实生长期长短与气候、品种有关。其对积温的要求,品种之间有差异,但年份之间基本上一致。不良气候对种子的结实性和质量有影响,特别授粉期遇低温袭击,影响种子的结实性更大。广东七十年代曾推广从自然形成的三倍体桑伦教40号,全省推广面积达23%左右,对提高当时蚕桑生产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需用无性繁殖,致生产上使用受到限制。八十年代以来,推广圹10×伦109和沙2×伦109等杂交桑,由于能用种子繁殖,育苗数量大,速度快,成本低,对加速良种的推广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桑树四倍体杂交一代选育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桑树多倍体大多是具有优质、高产优良性状的天然形成和人工选育的三倍体品种以及三倍体杂交一代(又称三倍体杂交组合或杂交桑),三倍体杂交一代能用种子繁殖,更适蚕桑发展的所需。桑树以二倍体为主,间有少数天然形成的三倍体,除野生桑中如华桑发现有四倍体之外,桑的栽培品种中尚未发现天  相似文献   

19.
人工三倍体桑品种丰田2号的育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将鲁桑系二倍体桑品种桐乡青用秋水仙碱诱导成四倍体,以此为母本与广东桑二倍体伦教109号为父本杂交育成人工三倍体品种丰田2号。与二倍体桑品种荷叶白相比,其单位面积产叶量提高36.9%;桑叶养蚕的万蚕茧层量提高10.8%,种茧育单蛾良卵数提高18.3%;中抗桑疫病,农艺性状好,表现出优良三倍体优质高产的典型特性。  相似文献   

20.
新疆人工三倍体桑树品种9204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倍体有性杂交(2X×4X),单株系统选育,定向选择和定向培育,区试鉴定,育成适宜干旱蚕区栽培的人工三倍体桑品种9204,经多年实验室鉴定和多点区试结果:(1)9204桑树品种每公顷产叶量比新桑1号增产45.61%,公顷产茧量增加38.26%;比湖桑32号产叶量增产70.78%,产茧量增产151.81%。(2)9204桑品种万蚕茧层量比新桑1号高3.97%,比湖桑32号高31.72%;9204桑品种种茧育成绩产卵数高于湖桑32号、与新桑1号相仿;良卵率均高于湖桑32号和新桑1号。(3)9201桑品种秋叶硬化期为9月下旬,比湖桑32号晚20天、比新桑1号晚30天;枝条枯梢率比新桑1号高3.94%,比湖桑32低11.12%。人工三倍体桑品种9204在多年不同区域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生长势旺、产叶量高、叶质优、抗性强,增产幅度大,遗传性能稳定,可在新疆干旱蚕区栽植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