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利用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大连国家基本气象站称重式和人工式观测降水量的2份数据,通过不同级别的差值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降水量≥10 mm时,平均差值百分率为3.15%;在降水量<10 mm时,平均差值为-0.3 mm,总体差值较小。并就分析结果找出差异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2.
称重式降水传感器与雨量筒降水量误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称重式降水传感器的测量原理是通过对质量变化的快速响应来测量降水量的,本文根据辽源市气象站3个月称重式降水传感器自动观测降水量与人工雨量筒降水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降水量≤4.0mm时,自动观测降水量相对偏大,差值百分比最大达60%的分析结果,并分析了出现误差及产生异常降水的原因,从而为加深了解引起差异原因并找出缩小误差的方法,提高观测工作的质量,使观测全自动化更好的进行。  相似文献   

3.
根据1961~2008年辽宁气象观测站的降水和气温资料,研究了辽宁年降雨量、季降水量和气温的变化,利用小波变换和一元线性趋势估计对辽宁降水和气温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年降水呈现减少趋势,各季节变化幅度差异较大,人工增雨在春季的效果比较明显;48年降水量变化是“稳中有降”,平均降水量减少1.3mm/年;平均气温趋于升高,各季节变化不一,平均气温为9.3℃,温度上升速率为0.34℃/10年,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温度上升趋势明显;冬季温度上升速率为0.53℃/10年,对年均温度上升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4.
利用本溪地区1955~2014年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对近60年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及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来本溪地区年降水量平均为66.1 mm,年降水量呈现逐年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23 mm/10 a;7、8月降水较多,占全年降水量的48.7%;12、1和2月降水较少,3个月之和仅占全年降水量的4.0%。各年代平均降水量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总体是减少的。春季和夏季的降水呈现上升趋势,秋季和冬季的降水呈下降趋势;降雨大多集中在主汛期,夏季降水是本溪地区降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冬季降水量最少,其次是春季、秋季。  相似文献   

5.
利用1961—2018年焉耆国家基准气候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多项式拟合、M-K等方法对近58 a焉耆月、季和年降水量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焉耆历年平均降水量为76.1 mm,且呈增加趋势,速率达到2.70 mm/10 a;四季降水量变化从多到少的顺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历年平均降水量近6成,而冬季降水量占历年平均降水量不到1/10;各月降水量变化呈“单峰型”分布,最大值出现在7月,最小值出现在11月;利用M—K法对四季和年降水量进行突变分析,发现年降水量发生突变在1979年,四季发生突变的年份分别是1997年、1974年、1975年和1973年,且年和四季降水量发生突变时都是由少到多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利用博克图地区1971 ~2010年的各月降水量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对博克图近40年来的年平均降水量和各季节平均降水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1 ~2010年博克图地区降水量是持续减少的,递减率为16.5 mm/10a,夏季、秋季降水量呈递减趋势,递减幅度为26.2、9.3 mm/10a,与年降水量递减趋势相同,春季和冬季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分别为2.8、1.6 mm/10a;博克图地区40年来轻旱出现在1974、1979、1992、1995、2000~2001年,中旱出现在1999、2004年,特旱出现在2007年,其他年无旱灾,1999 ~ 2001年连续3年出现不同程度干旱.  相似文献   

7.
利用1980-2014年辽阳县逐月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辽阳县夏季降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阳县夏季降水量年际间变化幅度很大,夏季降水量最多达869.5 mm,出现在1985年;夏季降水量最少仅189.3 mm,出现在1989年,极差达680.2 mm。1980-2014年夏季平均降水量为439.2 mm,35年中有15年夏季降水偏多,20年夏季降水偏少。近35年,辽阳县夏季降水量呈弱增多趋势,增多速率为4.832 mm/10年。近15年夏季降水量呈弱增多趋势,增多速率为78.460 mm/10年。应密切关注后期降水趋势,科学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8.
利用1980—2014年辽阳县逐月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辽阳县夏季降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阳县夏季降水量年际间变化幅度很大,夏季降水量最多达869.5 mm,出现在1985年;夏季降水量最少仅189.3 mm,出现在1989年,极差达680.2 mm。1980—2014年夏季平均降水量为439.2 mm,35年中有15年夏季降水偏多,20年夏季降水偏少。近35年,辽阳县夏季降水量呈弱增多趋势,增多速率为4.832 mm/10年。近15年夏季降水量呈弱增多趋势,增多速率为78.460 mm/10年。应密切关注后期降水趋势,科学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9.
张云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423-19426
利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等方法,对商丘站1954~2010年的年、汛期、非汛期降水量资料进行趋势分析、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年、汛期和非汛期降水量线性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年、汛期降水量总体分别以6.74 mm/10 a和12.3 mm/10 a的速度在增加,非汛期降水量以5.57 mm/10 a的速度在减少。从年代上看,年、汛期降水量21世纪以来最多,年降水量20世纪80年代最少,汛期降水量90年代最少,年代平均降水量最多与最少分别相差122.9 mm和119.9 mm,非汛期降水量50年代和70年代均较多,80年代最少,年代平均降水量最多与最少相差32.0 mm。年、汛期和非汛期降水量存在不明显的突变,年、汛期降水量突变的时间基本一致在2003年前后,非汛期降水量在1970年和2004年前后。  相似文献   

10.
孟庆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713-6715
根据1961~2010年新巴尔虎左旗国家基本气象站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重现期分析、变率分析、距平分析等方法,研究新巴尔虎左旗的降水特征。结果表明,50年来新巴尔虎左旗平均降水量为271.8 mm,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40 d,年最大降水量590.5 mm年最小降水量125.7 mm,夏秋季降水较多,冬春季降水较少;新巴尔虎左旗50年的降水总体为波动中减少的趋势,降水总趋势以-0.69mm/10a变化率减少,春、冬季降水分别以0.60、0.90 mm/10a变化率增多,夏、秋季降水分别以-0.20、-0.18 mm/10a变化率减少。  相似文献   

11.
将宝天曼保护区人工气象站1996~2000年、2006~2010年这10年气温与降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宝天曼保护区气温和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996~2010年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平均气温逐渐升高,2006~2010年平均气温比1996~2000年高出0.40℃,其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t=0.23,P=0.6417),但夏季温度有降低的趋势;宝天曼年降雨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2006~2010年平均降雨量比1996~2000年减少了9.56 mm,其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t=0.51,P=0.4961),但夏季降雨量有增加的趋势;降雨量的变化与气温变化一致,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最冷月、最热月、生长季的温度与降雨量相关分析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全年数据达到了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利用枣庄市1971—2010年的秋季(9—11月)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估计、5年滑动平均以及降水距平百分率等方法,分析近40年枣庄市秋季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枣庄市秋季降水减少趋势明显,通过显著性检验;枣庄市秋季降水年代际变化较明显,其中1971—1987年为多雨期,1988—2010年为少雨期;枣庄市秋季平均降水量距平百分率为偏旱、偏涝的年份占65%,季平均降水量一般在73~110 mm,大旱年份大于大涝年份10%。枣庄市秋季平均降水量近10年比前30年减少了35%,秋季各旬仅9月中旬较常年偏多108%,其他各旬减少12%~68%,秋季阶段性干旱和连年秋季干旱明显。  相似文献   

13.
辽宁人工增雨试验区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旭  高杰  杨青  房彬  赵姝慧  李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095-17096,17151
利用辽宁省1961~2008年5~9月人工增雨作业季节的日降水资料,从48年的降水资料中选出5~9月各月中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作为基础,以人工增雨试验区平均值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人工增雨试验区48年的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各月的平均变化趋势率5、6月呈上升趋势,增幅分别为0.120和0.123d/10年;7、8、9月的趋势率呈下降趋势,分别为-0.236、-0.034和-0.079d/10年。由此体现出辽宁省在5月的人工增雨作业对于试验区最长连续降水日数的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无棣县大监站及区域站1971-2010年40年降水资料,利用非参数检验法以及线性回归拟合法分析40年来无棣县的年总降水量、季节降水量以及年降水日数的变化规律以及突变性、稳定性等特征.结果表明,1971-2010年40年内无棣县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波动较大,不存在突变.年降水日数总体呈微弱的减少趋势,年均降水日为65 d.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季节差别明显,夏季平均降水量比冬季多367.81 mm.春季降水量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夏、秋、冬季降水呈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按时段划分,4~10月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6~8时.无棣县的大雨、暴雨日数增多,该强度降水量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中西部半干旱地区近50年的降水与空气湿度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吉林省中西部半干旱地区(以长岭为例)1953—2001年实测降水和空气相对湿度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季节降水量、年空气相对湿度和季节相对湿度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是夏、秋季下降趋势更加显著。20世纪90年代是最干旱的10年.降水较50年代减少了113.4mm,减少率达21.0%;较49年的平均值低38.0mm.减少率为8.3%。降水变率呈明显增大趋势,表明降水稳定性降低,干旱与洪涝灾害更加频繁。气候温暖化与干旱化呈同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根据北京1900~1958年降水资料先对承德降水资料进行订正延长,再用承德降水资料对朝阳订正延长,使朝阳具有百年降水资料。结果表明,朝阳百年降水量序列随年代变化具有减少趋势,同时存在明显的周期变化,即每隔30年将出现10年左右降水量偏多期,其降水量平均在525.0mm左右;而30年降水偏少期雨量平均为460.0mm左右,二者多年平均相差65.0mm左右。另外,还存在非常明显的每20年出现1次的2~4年的连年大旱。  相似文献   

17.
胡伟  杨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748-15750
利用锦州1961~2010年5、6、7、8、9月农作物生长季的日降水资料,从50年的降水资料中选出5~9月各月中最大连续降水量采用一元线性趋势估计和小波分析等方法进行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锦州最大连续降水量的平均变化趋势率总体是上升的。锦州站5~9月最大连续降水总量的总趋势是呈现缓慢上升的,在1994年出现历史最大值,达511 mm。在2003年出现历史最小值,仅为101.6 mm。锦州5~9月最大连续降水总量存在着2a左右的时间尺度周期。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气象站1973~2014年降水量数据以及鸳鸯池水库径流量资料,通过最小二乘法、Mann-Kendall法、小波分析法等统计方法,对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关系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42年里金塔县年降水量呈现出缓慢上升的变化趋势,降水量趋势倾向率为3.65 mm/10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降水量趋势倾向率为-0.02、-0.47、0.51、0.62 mm/10年。四季当中夏季降水量占到全年的比例为62%,该季节降水量的减少必定会影响全年降水量变化。鸳鸯池水库1984~2004年径流量处在偏少时期,2004年之后径流量处在相对较多的时期。通过对径流量的季节分析来看,夏季平均径流量为1.01×108 m~3,为四季中最大,占到全年径流量的32%。年降水量与年径流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52,四季当中夏季降水量与径流量以及秋季降水量与径流量的相关性均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2)Mann-Kendall法,对鸳鸯池水库年平均径流量序列做突变检测分析发现,2009年是径流量由减少转为增加趋势的突变点,对鸳鸯池水库径流量序列进行Morlet小波变换特征分析,在15年左右的尺度以及32年左右的时间尺度,径流量变化周期显著,小波方差进一步确认32年是径流量序列变化的第一主导周期,表现出的能量最大,而15年是第二主导周期。(3)对年降水量与径流量建立关系模型,选择三次方程(Cubic)作为建模需要,通过降水量来反映出径流量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鄢志宇  杨桂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78-10779
根据锦州地区1960~2007年4月下旬~5月上旬日降水资料,应用马尔可夫概型分析方法,建立春季10mm以上有利春播降水预测模型,通过对4月下旬、5月上旬日降水资料将降水分为有和无2种状态,计算各状态转移概率并对未来时刻的降水状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从1997~2008年预测效果检验来看,其正确率达58%。马尔可夫概型分析应用在春季10mm降水预测中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梁玉红  蒲廷超  叶小丽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86-288,303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巴马气象站1960-2006年共47年的温度和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47年来巴马温度及降水的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巴马县47年来,年平均气温以0.14℃/10年的趋势变暖,进入21世纪,巴马县年平均降水量总趋势以15.7mm/年的变化率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