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千岛湖竹岛建设的建议及竹岛的作用,并提出一些保障措施,以期为千岛湖竹岛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千岛湖古树名木资源的现状,分析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包括加强宣传力度;加强管理养护;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层设施建设与健全机制等,以期为千岛湖景区的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千岛湖区山地景观林构建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森林旅游事业的发展,作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千岛湖山地景观林建设显得非常重要。千岛湖区树种结构不合理、林相单调、缺乏季相变化和震撼性景色,不能满足人们对森林资源景观的观赏要求,近年来,选择部分千岛湖景点周围山地建设林相改造示范点,通过生态疏伐、定向劈山抚育、大苗补植等营建技术,以及乔灌结合、色彩与花季协调的园林艺术,构建千岛湖区多彩生态山地景观林,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为构建完善的森林景观安全格局,根据千岛湖的自然条件、森林景观现状及景观功能,将千岛湖森林景观规划为4个建设区块:即通道森林景观带建设区块;城镇周边生态保健型景观林群建设区块;景区生态休闲型景观林群建设区块;生物防火林网景观建设区块.对森林景观的建设方法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千岛湖生态林现状及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分析千岛湖生态林现状着手,对千岛湖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的国家扶持政策,森林生态补偿费,林相改造,经营方针和林业执法等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彩色叶植物的概念及彩叶植物的选择标准,从叶色变化时期的角度对千岛湖彩叶植物资源进行分类,推荐具有一定观赏性、代表性、管理粗放、适应性强,在千岛湖园林景观建设中取得较好景观效果的彩叶植物12种,并提出了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应用原则、方式。  相似文献   

7.
淳安县以打造“世界山水公园、东方休闲名湖”为目标,整合千岛湖滨水景观资源,倾力打造滨水景观飘带,全方位提升绿化质量和水平,推进千岛湖城市绿化进程,提高千岛湖城市品位,提升千岛湖旅游休闲度假品牌及城市旅游休闲服务功能,进一步推动千岛湖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转型跨越,为营建生态淳安,构建全县大景区,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市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千岛湖位于有着"鱼米之乡"称号的浙皖南交界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养鱼条件.千岛湖的有效水面大约为5.33万hm2,占整个浙江水系的50%以上,湖区森林覆盖率达93%,生态条件十分优越,能够满足鱼类的生长发育.在千岛湖渔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过网箱养鱼能够提高鱼的品质,确保千岛湖网箱养鱼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千岛湖水环境目标和污染防治措施的AHP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千岛湖水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水环境目标、水体质量、污染来源和污染治理措施4个层次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千岛湖主要水质指标符合Ⅱ类《国家地表水水环境质量标准》;有机物污染、农田地表径流面源污染、沿岸城镇水污染、水土流失和旅游业等是千岛湖最主要污染来源;应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搞好水资源规划管理、建设生态示范区、保护上游水源和沿岸植被、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增施有机肥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农业旅游已成为浙江省农业发展的新业态,通过研究千岛湖农业旅游创新发展过程中的现状与不足,以期为千岛湖农业旅游创新发展提供新的角度,加快千岛湖"秀水富民"的进程。【方法/过程】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研究千岛湖农业旅游创新发展,分析千岛湖农业旅游的创新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对策。【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千岛湖存在政策环境有待改善;公共交通设施不够健全;农业旅游项目开发深度不够;高端人才少、从业人员素质低等问题,建议千岛湖应建立行业发展标准,完善相关农业政策;完善的公共交通设施;利用文化打造特色农业旅游;积极培养高端农业旅游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千岛湖镇的自然景观优势,结合目前城区绿化美化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打造"两条飘带"、改造"三座公园"、美化"四条大街"规划建设方面的几点建议,为绿化美化千岛湖,提升城市品位,促进旅游城镇向城镇旅游转型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吴郭泉  张晶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027-10029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文章分析了千岛湖丰富多样的休闲农业资源,优越的开发区位条件以及前景广阔的客源市场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千岛湖休闲农业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3.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自然风景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风景质量的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利用5个旅游团体的现场评价资料,建立了5个数量化评价模型。讨论了8个风景要素对千岛湖风景质量的相对重要性,分析了千岛湖风景区6个主要景点的美景度和千岛湖风景区所属风景级,并初步讨论了旅游团体生活地域差异与风景审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千岛湖水体叶绿素浓度高光谱遥感监测研究初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千岛湖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光谱地物光谱仪在库区进行了反射光谱测量和同步水质采样分析.通过研究水体藻类叶绿素浓度与其高光谱反射特征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叶绿素a的遥感定量模型, 结果表明:光谱反射率比值R701 nm/R516 nm、IKONOS的红光与蓝光波段反射率之比与叶绿素a线性相关程度都比较高,决定系数分别为0.87和0.83,可以用来估计叶绿素a浓度;而微分光谱、单波段以及其它波段比与叶绿素a的相关性不及前两者.所以,遥感估算千岛湖叶绿素a浓度,采用比值法最准确.由于TM波段与IKONOS波段范围几乎完全相同,而分辨率不同,从经济实用的角度考虑,可以用TM数据对整个库区进行大范围遥感监测,而对其支流和小范围水面,用分辨率较高的IKONOS数据才能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千岛湖叶绿素a浓度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千岛湖各常规监测点1999~2000年叶绿素a含量及水质理化指标的逐月监测,分析了千岛湖叶绿素a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千岛湖叶绿素a含量在湖心区和出水区随季节变化不明显,但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河流区和湖边区随季节变化明显,其含量明显高于湖心区和出水区.影响千岛湖叶绿素a含量变化的主要因子有氮、磷、水温、透明度和降水等,这些生态因子对叶绿素a含量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但不同区域各影响因子所起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6.
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对2011年9月至11月期间利用浙江千岛湖主要渔具之一的刺网采集的渔获物开展了食物源和营养级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千岛湖鱼类主要食物源的δ13C值跨度范围较大(-29.7‰~-23.9‰),其中浮游植物的δ13C值最高,颗粒有机物(POM)的δ13C值最低。食物源的δ15N值变化范围较小,以浮游植物最高(8.5‰),颗粒有机物最低(5.1‰)。与食物源的同位素值分布趋势相反,消费者的δ13C值浮动范围相对较小(-29.7‰~-21.6‰),而δ15N值的浮动范围相对较大(5.1‰~14.8‰)。消费者的营养级从1.9到3.6,分属于3个营养等级,鱼类的营养级全部分布在第3到第4营养级之间,且与其食性特征有较好的一致性,但是两种外来种鱼类中的一种草食性鱼类团头鲂的营养级却高达3.4,而肉食性的斑点叉尾的营养级则仅为3.0,说明其在千岛湖的食性均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的结果还表明千岛湖水体中的碳源主要是浮游植物。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全国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资源分布与主产地资源现状,确定前胡药材最适种植区域以及白花前胡最佳种植方法,本研究对白花前胡的安徽、贵州、四川、浙江、重庆、湖南和湖北等主产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并收集了46份样品进行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含量检测。结果表明:目前,全国各大产区白花前胡质量达标情况及稳定性差,其中以安徽千岛湖、贵州地区稍好;以安徽千岛湖产区的仿野生种植和贵州产区的新开林地人工种植为当前较适宜的种植方法,所产前胡药材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8.
对千岛湖姥山岛次生林的群落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千岛湖姥山岛天然次生林有蕨类植物3科3属3种,裸子植物3科4属4种,被子植物34科62属84种。其中,双子叶植物30科56属77种,单子叶植物4科6属7种。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8种类型,以热带、亚热带分布最多,其次是温带分布,再次是世界广布;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13类,以热带性成分为主,也兼有相当比例的温带性成分。根据Raunkiaer的生活型统计,该群落的生活型高位芽植物最多;群落中叶的性质以小型、单叶、草质、非全缘为主。群落垂直结构可以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相似文献   

19.
为丰富贵阳市两湖一库区的竹种多样性,从多个地方引进6个竹品种进行了3年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桂竹的多项指标表现均好,是选定的、可以推广发展的竹种.结论:斑苦竹、大明竹和实肚竹可作为备选竹种,合江方竹和金佛山方竹目前还不能进行大量的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