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选节水高产型品种是农艺及生物节水的重要措施;试验在半干旱区大田条件下,选用生产上主推的10个密植型春玉米杂交种,对丰水年型下不同品种的耗水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差异较大,全生育期耗水量以潞玉36最高,利民33最低;各品种对拔节期至抽雄期的土壤供水能力最敏感,且此阶段是造成品种间耗水量差异的主要时期;不同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大丰30、富友968、先玉335为高产、高水分利用效率、低耗水型品种,迪卡M9和利民33为低产、低水分利用效率、低耗水型品种;康地4574、郑单958、潞玉36、晋单65、京科968则产量较为接近,但均为高耗水型品种。研究为该区选择节水、高产型玉米品种提供基础,并对灌溉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膜下滴灌不同玉米品种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近年来吉林省西部半干旱松原地区广泛种植的玉米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对膜下滴灌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20个玉米品种中,全生育时期内耗水高峰均出现在拔节—抽雄期和抽雄—灌浆期。其中,郑单958、先玉335、铁研24、良玉66和良玉99整个生育时期内耗水量较低,在465mm以下;农大364、禾玉3和宏育29耗水量较高,均在500mm以上。群体水分利用率(WUE)和籽粒产量以良玉99和良玉66较高,而穗位叶水分利用率(LWUE)则以先玉335和郑单958最高。在实际生产中,可优先选择良玉99和良玉66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玉米产业在吕梁市得到迅猛发展,为进一步挖掘玉米增产潜力,从2007年引进紧凑型先玉335玉米,进行大面积种植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出了较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为了给今后的大面积推广做好科技支撑,吕梁市农业科技人员根据生产实践经验,研究总结出一套先玉335玉米丰产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玉米品种先玉335在辽宁省台安县的栽培种植技术,进行了播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迟,株高、穗位、空秆率、茎折率和根倒率逐渐增高;产量逐渐降低,水分含量逐渐升高,米质下降,千粒重降低;先玉335在台安地区播期最迟不要超过5月10日.  相似文献   

5.
<正>常见的玉米病害主要有玉米大斑病、玉米粗缩病、玉米青枯病、玉米叶斑病等。认识并有效地防治这些病害,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1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也叫条斑病,各玉米产区都有发生,在该病爆发年份,染病区玉米可减产50%左右。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玉米的耐旱程度不同,因此用相似的灌溉制度对待不同品种玉米进行灌溉会降低灌溉水利用效率。试验选用在引黄地区主推的6个品种,研究了不同品种玉米在充分降雨条件下对不同灌溉制度(蒙头水;蒙头水+拔节水;蒙头水+拔节水+灌浆水)的响应。结果表明,玉米灌浆期的水分消耗土层分布在20~40 cm。不同品种玉米耗水量以中单909最高(434 mm),登海605(411 mm)次之,郑单958(352 mm)最低。先玉335和郑单958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均为28 kg/(hm~2·mm);中单909的最低,为23 kg/(hm~2·mm)。高灌水处理登海605和先玉335的产量分别为12.0和11.4 t/hm~2,较低灌水处理增产13.0%和14.2%;而郑单958和浚单20在高灌水处理的产量分别为10.1和10.2 t/hm~2,与低灌水处理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引黄地区充分降雨条件下,登海605和先玉335灌蒙头水+灌浆水可以获得高产,郑单958和浚单20仅灌蒙头水即可稳产。  相似文献   

7.
玉米果穗根部和穗柄拉伸力学特性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玉米收获机械摘穗作业完成的力学条件,对郑单958和先玉335果穗根部和穗柄的拉伸力学特性进行测试。郑单958果穗根部的抗拉强度为1.067±0.063kPa,能耗为0.358±0.212J,穗柄的抗拉强度为1.480±0.030kPa,能耗为0.505±0.197J,先玉335果穗根部的抗拉强度为1.209±0.101kPa,能耗为0.293±0.092J,穗柄的抗拉强度为2.307±0.206kPa,能耗为1.467±0.226J。实验表明,在摘穗过程中玉米果穗在其根部位置更易发生分离,证明其实现摘穗过程的力学条件更高。玉米果穗根部的拉伸力学特性小于穗柄,先玉335的拉伸力学特性高于郑单958。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整播期,研究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气候因素,尤其是高温条件。试验选取京农科728、登海618、郑单958和先玉335共4个主栽玉米品种为材料,分别在2019年6月5日(T1)、6月15日(T2)和6月25日(T3)3个播期处理种植。结果表明,4个玉米品种的生育期,随着播期的推迟均不同程度延长。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4个玉米品种的叶片和茎秆在不同的播期没有明显差别,但籽粒和穗4个品种干物质积累量早播处理比晚播处理积累量大,可能是因为早播处理比晚播处理时段的温度要高。在玉米穗粒数、百粒质量和产量上,品种和播期处理对其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品种和播期处理对穗粒数、百粒质量和产量表现出极显著的交互作用。京农科728、登海618、郑单958和先玉335品种的穗粒数、百粒质量和产量最大值均为T2处理,最低均为T1处理,在产量性状上可能是因为T1处理在开花授粉阶段正好遇到连续高温天气,导致T1处理结实性较差。由此可见,在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时,高温对其影响较大,在没有遇到高温的情况下,适时早播对玉米产量的提高将更有利。   相似文献   

9.
灌水方式对华北不同品种玉米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发展华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探索华北地区主栽玉米品种的产量与水分利用对灌水量和灌溉方式响应,筛选不同灌溉模式下抗旱稳产玉米品种。【方法】设置了3种灌溉方式(地面灌溉、滴灌和微喷灌)、3种灌水量(高、中、低灌溉水平)和5~6个玉米品种处理,研究了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灌溉模式和灌水量条件下的产量与水分利用特征。【结果】地面灌溉模式下,低灌水处理产量显著低于中灌水和高灌水处理,低灌水和中灌水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大于高灌水处理;农华101品种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为浚单20和郑单958。微喷灌溉模式下,高灌水处理产量显著高于中灌水和低灌水处理,但后二者差异不显著;灌水处理对水分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农华101品种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其次为先玉335和郑单958。滴灌灌溉模式下,灌水处理对夏玉米产量影响不显著,对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显著,低灌水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高灌水处理;浚单20、先玉335和登海605品种夏玉米产量显著高于中单909和郑单958品种的。因此,低灌水量可显著提高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但3种灌溉模式下低灌水处理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结论】综合来看,华农101较适于地面灌溉和微喷灌,浚单20、先玉335和登海605适于喷灌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玉米品种先玉335生物性状、经济性状及增产机理的分析,结合该品种在山旱地不同生产条件下的生育表现,提出了该品种在山旱地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由于玉米价格持续低迷 ,故广大农民对种植玉米的事忧心忡忡 ,特别是农机种植大户 ,如何适应市场需要 ,调整好种植结构 ,发展玉米生产呢?以下提出几点意见供作参考。(1)种植高产抗病品种。虽然玉米价格走低 ,但只要在单位面积内能获得较高产量 ,还是可以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因此 ,在品种问题上首先要选择高产品种 ,其次还要针对近年来多发的玉米矮花叶病、粗缩病等 ,选择一些抗病性强的品种 ,如农大108、农大3138、晋单36、晋单37号、晋单34号等。(2)种植优质特用玉米。某些要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的地方 ,应淘汰和压缩普通…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以不同整地方式对先玉335玉米产量等性状的影响为目的,结果表明:秋整地可以提高先玉335植株株高,降低穗位,增加百粒重,提高土壤容重,提高产量,增强抵抗病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10个在售玉米品种康农玉868、隆平509、正兴6号、瑞康玉18、宜单629、成单716、嘉乐玉828、台沃655、同玉609、垦丰169,以及大豆品种川农夏大豆3号为研究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个重复,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玉米品比试验。试验测定了10个玉米品种农艺性状、抗逆性、穗部性状及小区产量。试验结果表明,选取的10个玉米品种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抗性好,但产量各有差异。试验对10个品种产量进行了排序,并分级。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种子产业市场化的进程加快,每年各大种业公司及科研单位都有大批审定玉米的新品上市,经过种子经营网络,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每年10余个系列200多个新品上市流通,供农民选择,极大地丰富了种子市场,也为新品种的普及,推广应用提供了货源。农民种植的玉米品种多,五花八门,只要市面上有的就有人种植,新品种种植面积约占玉米播种面积的50%以上,相比之下,先玉335、先玉508、32d22等一大批优质  相似文献   

15.
玉米通用剥皮机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玉米联合收获机的重要部件——玉米剥皮装置通用性差等问题,设计了可更换不同辊型、调节转速以及调节两辊相对位置角的玉米通用剥皮机构。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剥皮辊配置形式、转速和两辊相对位置角的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参数对剥皮性能:玉米苞叶剥净率、籽粒破碎率、籽粒损失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组合方案:剥皮辊配置形式为螺旋橡胶辊与凸棱螺旋橡胶辊交替排列;剥皮辊转速为350r/min;两辊相对位置角为30°。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受体材料、不同诱导系及不同地域条件对玉米单倍体育种诱导率的影响。利用4种不同诱导系做父本,6种成熟的玉米杂交种做母本,分别在海南地区和吉林地区开展玉米单倍体诱导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受体材料、不同诱导系和不同地域条件对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影响显著,海南基地的玉米诱导率最高,先玉335为诱导率最高的受体材料,吉高诱3号为诱导率最高的诱导系材料。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污灌区土壤中施用菌肥(0 g/盆、50 g/盆、100 g/盆、200 g/盆)对不同品种玉米(晋单56号、长玉16号、大正2号)土壤中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不同用量的菌肥后土壤中的可交换态锌、碳酸盐结合态锌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锌量均比对照低,有机结合态锌和残留态锌量高于相对应的对照。其中可交换态锌和碳酸盐结合态锌量在施加菌肥后差异显著(p0.05),降幅分别为24.66%~45.83%和31.71%~56.01%。铁锰氧化物结合态Zn量降低幅度为0.15%~31.66%,降低最大的是菌肥用量为200 g/盆的晋单玉米土壤,比其对照降低了56.9%。施用菌肥后有机结合态锌量提高22.98%~154.97%,菌肥用量为50 g/盆的晋单玉米土壤有机结合态锌量最高,比其对照提高154.97%。施用菌肥后残留态锌量提高3.29%~24.9%。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沈阳地区玉米的主要发病特点及原因的调查,重点介绍玉米大斑病及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特点、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为防治沈阳地区的玉米病害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亚男  崔金虎 《农业工程》2011,1(1):115-117
试验以先玉335和军单8两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4个行距处理(分别为70、65、60和50cm),分别在生育后期测定了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70和50cm行距处理在生育后期较其它处理提高了叶面积指数,保持了较大的绿叶面积,并且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叶片衰老延缓,生理活性和光合速率较高。70、50cm行距较65、60cm行距在生育后期具有更大的光合生产潜力,有利于高产。   相似文献   

20.
黄淮海地区玉米品种适宜性精细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数据和方法所限,对作物品种适宜种植区进行划分时,往往不考虑不同品种间的表现差异,且环境单元的尺度较粗,导致品种定位不准而经常引发种植事故。为提高作物品种定位准备程度,以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以县域为基本决策单元,以黄淮海夏播玉米区为研究区,进行玉米品种适宜性精细区划的探索性研究。通过对区试数据和调查数据的分析,筛选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发生频率高、与环境因素相关性强的因子,确定积温、种植密度、倒伏、大斑病、空秆5因子的玉米品种精细区划指标体系;建立了玉米品种各指标及综合指标适宜度的定量化表达方法;利用面状要素属性空间一体化聚类方法进行玉米品种适宜性精细区划。同时以玉米品种秀青73-1为例,计算了该品种的单指标和综合指标适宜度,分析了其在黄淮海地区的适宜性精细分区结果。在县域精细尺度下,兼顾不同种植环境和品种间差异,同时考虑空间邻接关系,研究作物品种种植适宜性精细区划方法,有助于"因地制宜"准确选用品种,充分发挥新品种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