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葡萄透翅蛾的发生与防治邓余良(安徽霍山城关农技站237200)葡萄透翅蛾(ParathreneregalisButler)是安徽霍山城关庭院及园栽葡萄上的主要害虫,为害严重。为害1~2年生枝蔓及嫩梢造成嫩梢枯萎,枝梢和侧蔓生长停滞甚至枯死,落果、落叶...  相似文献   

2.
钱开胜 《植物医生》2004,17(2):20-20
近年来,南方板栗产区的板栗透翅蛾为害逐年加重,一些果园经济损失惨重.板栗透翅蛾成虫很象黄蜂,又称为"串皮蜂".该虫主要危害板栗,以幼虫在树干或枝干韧皮部内取食为害,主干嫁接口附近为害频繁.  相似文献   

3.
正猕猴桃是剑河县的特产作物之一,据笔者调查,目前猕猴桃主要害虫有准透翅蛾、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黄守瓜、斑衣蜡蝉、葡萄天蛾、小绿叶蝉、黑尾大叶蝉、吹绵蚧和蝼蛄等,严重影响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防治害虫的为害,笔者介绍猕猴桃主要害虫的防治方法,供生产上参考。1主要害虫种类  相似文献   

4.
白杨透翅蛾防治技术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tabaniformisRott.)为害杨树苗木及成年树1-2年生枝条,十分严重防治技术急待解决1988-1993年作者在山东沂水县进行试验提出以下方法供选用:1 成虫羽化期喷药 苗圃以40%氧乐果...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大埔县地处岭南的粤东北,属南亚热带气候区域。近年首次发现苹果透翅蛾(ConopiahectorButler)在新兴果树毛叶枣上严重发生,给生产造成了损失。1发生为害情况苹果透翅蛾又名苹果透羽蛾、苹果小透羽。属鳞翅目透翅蛾科。多在长江以北的温带地区发生为害。据文献记载,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华北、东北及山东、陕西等地。曾是苹果的主要害虫之一,也为害桃、李、海棠、樱桃、花红等。在南方较少发生,仅江苏、浙江有发生为害的记载。但在气温高、雨量充沛的岭南地区未见该虫发生的报道。近年来,我们已证实该虫在大埔县发生为害。目前已在毛叶枣…  相似文献   

6.
葡萄透翅蛾(ParanthreneregalisButler)属鳞翅目巢蛾总科透翅蛾科。国内广泛分布于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吉林、山东、安徽、四川、江苏、浙江等省、自治区。寄主主要是葡萄,其次为苹果、梨、桃、杏、樱桃等(朱承美等,1995)。葡萄透翅蛾是葡萄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蛀食一二年生枝蔓髓部及木质部,轻者造成嫩梢、果穗枯萎,产量和品质下降,树势衰弱;重者致使大部枝蔓干枯,甚至全株死亡,对庭园葡萄发展造成严重损失。近10a来研究报道较多,主要研究进展如下:1生物学特性1.1生活史葡萄透翅蛾在我国的生活史…  相似文献   

7.
2018年7月在重庆市万州区首次发现毛叶木姜子上的一种新的钻蛀性害虫——吉氏亦透翅蛾,调查地内的为害率高达31.0%,致死株率达8.0%。本文对其鉴定特征、为害特征等进行了阐述,为控制该害虫的严重发生及传播蔓延,提出了相关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性诱剂诱杀葡萄透翅蛾效果显著蒋耀培,钱光莲(上海市植保植检站200051)(闵行区农科所)用性引诱剂诱杀葡萄透翅蛾雄虫,是减少雌成虫交配率,减轻葡萄透翅蛾危害的重要途径。根据多年来的试验和观察,葡萄透翅蛾雄虫90%以上一生仅能交配l次。因此,用性引诱...  相似文献   

9.
周祖琳 《植物保护》1993,19(6):45-46
1988年前,为调查葡萄透翅蛾对葡萄的危害情况,从受害葡萄枝蔓中曾剥查到形态与透翅蛾不同的钻蛀性幼虫。 1989年6月,在检查葡萄透翅蛾化蛹率和羽化率时发现有一个形态与透翅蛾稍异、还没羽化的活蛹,7月14日羽化成蛾。蛾体长18毫米,灰白色,胸背有3对蓝黑斑点,腹部有规律的排列蓝黑色斑块,前后翅上密布着蓝黑色点纹,此蛾形态与葡萄透翅蛾大不  相似文献   

10.
葡萄透翅蛾的习性与防治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葡萄透翅蛾足1年发生1代,一生只交配1次。其羽化、求偶、交配、产卵、孵化等生理活动都在白昼进行。初孵幼虫在孵化后2小时左右蛀入葡萄嫩茎,此后在茎内生长、越冬、化蛹直至羽化,防治困难,是葡萄生产的大患。本文根据葡萄透翅蛾习性特点,提出运用性引诱剂测报蛾情、抑制交配,把幼虫消灭在发生或为害之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昆虫病原线虫对白杨透翅蛾控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报道了昆虫病原线虫对白杨透翅蛾控制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卷蛾线虫的Agri-otos和Beijing品系对白杨透翅蛾的侵染力较强。  相似文献   

12.
黄栀子咖啡透翅天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咖啡透翅天蛾犤Cephonodeshylus(Linnaeus)犦在金溪县主要为害黄栀子。黄栀子属茜草科,栀子属植物。它的果实既是1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利湿、泻火解毒、凉血散瘀等功效,又是提取国际市场抢手的植物色素的重要原料。近年来,随着黄栀子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咖啡透翅天蛾发生为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2002年全县暴发为害面积达1200hm2,占种植面积的60%,受害严重的叶片、嫩枝全被吃光,严重影响开花结果,有的甚至枯死,为近几年所罕见。为此,笔者对黄栀子咖啡透翅天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3a的观察和探索。1各代发生期咖啡透翅天蛾在金溪…  相似文献   

13.
葡萄透翅蛾的发生与防治何传相,陈通翘,陈满根,刘传敬,贾传恕(四川省内江市农业局植保站641000)葡萄透翅蛾(ParanthreneregaleButler属鳞翅目透羽蛾科,是葡萄栽培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市威远县,多数家庭葡萄园被其蛀食后造成严重...  相似文献   

14.
刘德全  唐洪 《植物医生》2002,15(1):41-41
葡萄透翅蛾(ParanthreneregalisButlev)是葡萄上重要虫害之一。近几年随着岳池县葡萄栽植面积逐年增加 ,葡萄透翅蛾的危害也有逐年加重趋势 ,严重影响着葡萄的产量和质量。为此 ,通过近两年的观察 ,对葡萄透翅蛾在全县的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有了初步认识 ,现归纳如下 :1为害特点该虫仅危害葡萄 ,幼虫蛀食嫩梢及1~2年生枝蔓。初孵幼虫从新梢叶芽或前顶的叶梗腋处钻入 ,蛀食嫩梢的髓部 ,致使嫩梢枯萎 ;幼虫成长后转移到较粗壮的枝蔓中危害 ,被害部增粗肿大 ,呈瘤状 ,叶片枯黄 ,果实脱落 ,枝条易折断枯死 ,并且从…  相似文献   

15.
檫树透翅蛾 Synanthedon sp.属鳞翅目透翅蛾科,是檫树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危害树干,蛀食韧皮部和木质部。据我县初步调查,危害轻者影响材积的生长和品质,重者造成全株死亡。为了能有效地控制此虫,我们于1978—1981年在铜鼓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荞麦钩翅蛾(Spicaparallelangula Meyer)属钩翅蛾科,是荞麦的主要害虫,在延安市北部发生普遍且严重。1为害情况调查荞麦钩翅蛾以幼虫为害荞麦的叶、花、子粒,对产量的影响极大。1983~2003年在本市吴旗县金佛坪山地荞麦田调查,平均被害株率10%~15%,个别田块高达35%以上。根据多年调查分析,荞麦钩翅蛾为害一般年份减产20%左右,大发生年份减产50%以上,甚至出现绝收田块。如1983、1985、1995、1997、1998年大发生,使吴旗、志丹、安塞等县70%的荞麦田块绝收。2生活习性观察荞麦钩翅蛾在本市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越冬蛹6月下旬至8月上…  相似文献   

17.
鄂南茶树新害虫——碧蛾蜡蝉与柿广翅蜡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6月上旬,笔者一行几人到咸宁温泉几个茶场调查茶树病虫害,调查中发现:碧蛾蜡蝉与柿广翅蜡蝉严重为害茶树。碧蛾蜡蝉主要为害茶树,还可为害柑桔、梨等多种果树,但在鄂南茶树上属第1次发现;柿广翅蜡蝉主要为害果树,特别是柑桔,该害虫以前未见过为害荼树的报道。碧蛾蜡蝉与柿广翅蜡蝉均以成虫及若虫以吸汁方式为害茶树上部的枝条及嫩梢,初孵若虫lOh后出现白色蜡丝,2龄前群集叶背危害,3龄后稍分散到嫩枝及叶片上危害,还可跳跃到周围其他寄主上,同时也危害茶果。  相似文献   

18.
黄维正 《植物检疫》2006,20(5):308-310
本文对锈色粒肩天牛、双条杉天牛、蒙古木蠹蛾、白杨透翅蛾、中华松梢蚧、苹果绵蚜、板粟疫病和根结线虫病等8种河南省补充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在当地的寄主、分布、发生规律和防除技术进行了描述,以对检疫和防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葡萄透翅蛾(ParanthreneregaleButler)又称葡萄透羽蛾。近几年,已在内黄县上升为葡萄的主要害虫。据调查,2002年葡萄因此虫为害造成落果率50%以上,1~2年生枝蔓被害率70%以上。由于2002年枝蔓被害死亡,致使2003年减产60%以上,严重的达80%。由于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2003年落果率下降到28%,枝蔓被害率为30%。2004年落果率下降到25%。根据近3年对此虫的系统观察,对其生活习性有了进一步了解,并据此总结提出了人工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有效防治措施。1生活习性及为害特点葡萄透翅蛾在本县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枝蔓内越冬。翌年5…  相似文献   

20.
白杨透翅蛾的生物学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 tabaniformis Rottenburg)属鳞翅目,透翅蛾科,又名杨树透翅蛾.近几年来,辽宁丹东市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速生杨树丰产林,随着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此虫在丹东市普遍发生,现已成为当地速生杨树上的重要害虫.1999~2001年对此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防治技术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