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湖北畜牧兽医》2009,(3):18-19
性别控制是指雌性动物通过人为地干预而繁殖出人们所期望性别后代的一种繁殖新技术。奶牛XY精子分离性别控制技术是指将牛的精液根据含X染色体和Y染色体精子的DNA含量不同而把这两种类型的精于有效的进行分离后,将含X染色体的精子分装冷冻后,用于牛的人工授精,而使母牛怀孕产母牛犊的技术;这种根据精子X、Y染色体的不同而分装冷冻的冻精就叫性控冻精。  相似文献   

2.
1奶牛性别控制的途径奶牛性别控制技术有以下3种不同途径,饲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性别控制技术加以实施,以提高经济效益。1.1人工授精前的性别控制奶牛染色体的数目为60条,其中58条为常染色体,另外2条为性染色体。由于Y染色体只有公牛才含有,因此,精卵结合时精子的类别就决定了奶牛的性别。X精子与Y精子之间存在着微弱的生物学差异,如X、Y精子在体积、密度、电荷、运动性和DNA含量、表面抗原等方面,从而为分离精子提供了理论依据。实施X和Y精子的分离再通过人工授精可以有效地达到性别控制的目的。1.2胚胎移植前对胚胎…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农业专家研制成一种能够准确鉴别牲畜精子性别的激光系统。该系统根据X精子染色体中的脱氧核糖核酸比Y精子染色体中的更明亮,由电脑记录其荧光亮度,然后在电场作用下分离X精子与Y精子。若选用X精子与卵子受精便生母畜,选用Y精子与卵子受精则生公畜。  相似文献   

4.
奶牛性别控制技术是指母牛通过人为地干预而繁殖出人们所期望性别后代的一种繁殖新技术。奶牛XY精子分离性别控制技术是指将牛的精液根据含X染色体和Y染色体精子的DNA含量不同而把这两种类型的精子有效的进行分离后,将含X染色体的精子分装冷冻后,用于牛的人工授精,而使母牛怀孕产母牛犊的技术,达到快速扩群的目的。最终使母牛数和产奶量都得到提高,从而提  相似文献   

5.
奶牛性别控制技术研究及其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奶牛的性别控制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在人工授精前通过对X精子与Y精子分离以控制性别;二是在胚胎移植前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鉴定以控制性别;三是通过控制外环境来控制性别。1人工授精前的性别控制奶牛染色体的数目为60条,其中58条为常染色体,另外两条为性染色体即X、Y染色体,一般认为雄性动物胚胎的性染色体为XY型,雌性动物胚胎为XX型。由于Y染色体只在公牛才含有,因此,精卵结合时精子的类别就决定了奶牛的性别。X精子与Y精子之间存在着微弱的生物学差异,根据精子的形态、DNA含量、比重、膜电荷、抗原性、体积等差异,实施…  相似文献   

6.
有关X精子与Y精子分离的研究,从本世纪初以来已有不少报道,但几乎都是一次性实验,没有能够重复。四年前日本庆应大学首次发表以渗滤法离心分离牛精液,人工授精后得母犊约80%(11:14)的结果。说明牛的性别能够预测和控制,并认为渗滤法是分离X精子的有效方法。作者以同样方法对牛、猪等动物进行实验,发现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目前有关X、Y精子研究的主要信息及其分离实验的最新动向,发表一些个人见解并介绍有关方法。 X精子与Y精子的区别关于X、Y精子间的差异,已在物理学、化学、尤其是生物学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性控精液品质鉴定方法,本研究选择牛X、Y染色体特异基因PLP与SRY,对其提取质粒,构建含有不同比例的PLP和SRY质粒模板,即X:Y为1:20、1:10、1:5、1:1、5:1、10:1、20:1,并将其作为性别相关DNA定量的参考模板,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对市售的3头公牛性控精液进行了性别比例检测。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检测的X-分选精液、Y-分选精液与未分选精液中X与Y精子比例与其所标注的X、Y精子比例(流式细胞仪重分析检测纯度)差异不显著。因此,本研究中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法可用于评估性控精液的纯度。  相似文献   

8.
利用流式细胞仪分离奶牛精液的性别控制效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常见的牛性别控制方法有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法和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X、Y精子分离法两种。流式细胞仪精子分离法是根据X、Y精子在DNA含量上的差异来分离精子。分离后的X、Y精子用于人工授精或显微授精可在授精之前就控制其性别,因而被认为是更具有实用价值的方法。此次研究通过对分离后精子的人工授精效果和性别控制效果进行试验观察,以期为该方法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公牛及采精公牛为大庆田丰生物有限公司饲养的荷斯坦牛,共12头。饲以全价营养日粮,每天喂给鸡蛋1枚。采用常规的假阴道法采集精液。1.2精液的处理将采…  相似文献   

9.
用流式细胞仪分选有正常繁殖力的公牛(n=3)、公鹿(n=3)、公山羊(n=1)的精液,获得高纯度(≥91%)X和Y细管冷冻精液,对解冻后的X和Y精子进行常规染色制片,采用Motic Images Advanced 3.2软件自动测量X精子和Y精子头部面积。结果显示,公牛X精子的头部面积35.84μm2±4.12μm2,极显著高于Y精子(34.81μm2±3.72μm2)(P<0.01);梅花鹿X精子的头部面积33.29μm2±2.93μm2,极显著高于Y精子(32.90μm2±3.25μm2)(P<0.01);山羊X精子的头部面积28.53μm2±3.16μm2,也极显著高于Y精子(28.07μm2±3.19μm2)(P<0.01);不同分选纯度的公牛精液X精子之间、Y精子之间头部面积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牛、梅花鹿、山羊X精子头部面积均极显著高于Y精子。  相似文献   

10.
根据性染色体X与Y所含DNA量的差异和电荷的不同,使精子通过电场而达到分离的目的。首先,将精子进行化学处理,除去尾部和膜,使其失去运动能力,然后用荧光物质标记DNA。由于X染色体比Y染色体携有更多的DNA,因而能标记上更多的荧光物质。这样,精子在通过激光束时,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也就更亮。然后用电脑记录每个精子的荧光量。此后,在振动中放出的非常细而均匀的精子流,便穿过激光束。由于振动,精子流形成一个个微滴,每滴中含有一个精子。携有X染色体的精子带微弱的正电荷,携有Y染色体的精子带微弱的负电荷。精子流穿过激光束后进入电场,由于静电引力,带有两种  相似文献   

11.
动物精子的性别可通过流式精子分选仪和DNA标识进行鉴定,而利用鉴定性别的精子(即性控精子)并借助人工授精技术或其它授精技术产生的后代,在过去5年中估计已多达30000个(其中大多数是母牛)。有关文献资料证明,能有效地区分X精子和Y精子的唯一标记物是精子染色体中的DNA。众所周知,目前世界各地采用的方法是Beltsville精子分选技术,该技术根据X精子群和Y精子群中DNA相对含量上的差异,用荧光染液(Hoechst33342染液)标记精子,随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经荧光标记的精子,从而达到分离精子的目的。目前,X精子或Y精子正常的生产速度是每小时1500万个,该项技术已在家畜、实验动物和动物园动物中应用,如果将该技术应用在人上,在预选后代性别比例上可达90%~95%的成功率。因动物品种不同,性控精子在动物体内的授精部位也不相同。常规的人工授精技术、宫内授精技术、输卵管内授精技术、用于胚胎移植的体外受精(in-vitro fertilization,IVF)技术或子宫角深部授精技术均能有效地使动物怀孕,至于利用哪种技术进行性控精子的精则取决于动物品种。尽管所有动物都能获得高纯度的分选精子,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利用低剂量精子还难以让母猪怀孕。子宫角深部授精技术每次授精0.5~1.00亿个性控精子已能产生可喜的效果:利用特制的输精管,输入常规人工授精所需精子量的五十分之一的性控精子,足以使动物怀孕。性控精子通过常规的授精技术能够被猪成功利用前,还需重新设计输精管,同时输精的次数和每次授精时精子数量也需作进一步的研究。分选精子的低温保存技术已被牛人工授精普遍采用。尽管已能利用冷冻的性别分选精子生产小猪,但是性别分选精子经冷冻和解冻处理后在常规生产中的应用还未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本文将讨论猪精子性别分选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发展趋势,并重点探讨将性别分选技术应用于养猪生产中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12.
根据牙釉质基因在牛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存在的差异设计巢式引物,对牛静脉血基因组DNA样本以及10枚牛早期胚胎DNA样本进行巢式扩增和电泳分析,以鉴定性别。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法能够对牛10 pg量血液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鉴定性别,雌性产生1条片段长度为311 bp的源于X染色体的条带,雄性产生1条源于X染色体的条带(311 bp)和1条片段长度为251 bp的源于Y染色体的条带,对10枚胚胎进行鉴定,6枚为雄性,4枚为雌性。说明牙釉质基因巢式PCR扩增鉴定牛早期胚胎性别方法可靠,准确性和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哺乳动物精子性别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别鉴定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畜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精子性别鉴定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这一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目前最常用的精子性别鉴定技术是流式细胞分选法,此法依据X-精子及Y-精子DNA含量的不同将两种精子分开,还可以用作分类后精子物检验。因流式细胞分选法存在一些不适于大规模应用的缺陷,人们希望能依据分类后的精子之间的对比研究找出特异的蛋白制成抗体,设计出高效免疫的精子性别鉴定技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旨在分析荷斯坦公牛X和Y精子核形态(包括精子大小和形状)及其差异,探究流式分选及分选后冷冻对公牛X和Y精子核形态的影响.本研究使用荧光显微镜拍摄15头年龄相当、健康状况良好的荷斯坦公牛X和Y精子冷冻前后及新鲜精液分选前后共6类精子核图像,利用Image J插件Nuclear Morphology Analysis分析3...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利用牛牙釉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牛血液、成纤维细胞和胚胎DNA,旨在优化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方法。结果表明:实验利用两温度PCR扩增母牛DNA样品获得1条来自X染色体458 bp产物,PCR扩增公牛DNA样品获得2条产物,其中395 bp扩增产物来自Y染色体,458 bp扩增产物来自X染色体,60头已知性别牛样品鉴定的准确率为100%。实验优化了一种两温度PCR快速鉴别奶牛及其早期胚胎性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美国农业研究中心的动物生理学家劳伦斯·约翰逊最近研制成功一种激光系统,用荧光染料能分辨出带有 X 染色体的精子和带有 Y 染色体的精子。这项技术是通过测定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精子细胞中脱氧核糖核酸(DNA)或遗传分子的不同含量进行分辨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染色体牙釉蛋白基因(AML)对牛肌肉基因组进行性别鉴定,为应用此基因进行胚胎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应用奶牛染色体牙釉蛋白基因的DNA序列,设计了牛染色体特异性引物P1和P2,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牛肌肉组织中的X和Y染色体上的牙釉蛋白基因内第五内含子。最后依据其分子量的差异对电泳后的性染色体所呈现的不同区带进行区分,从而达到性别鉴定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性别控制是指雌性动物通过人为地干预而繁殖出人们所期望性别后代的一种繁殖新技术。奶牛XY精子分离性别控制技术是指将牛的精液根据含X染色体和Y  相似文献   

19.
马鹿X/Y精子分离及人工授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鹿X/Y精子进行分离、冷冻保存和人工授精,探讨马鹿鲜精保存运输、精子分离以及性控冻精的受胎及后代性别控制准确率.结果表明:①马鹿鲜精中加入三联抗生素、18℃恒温保存最有利于精子活力的保持.②马鹿鲜精死精率与X/Y精子分离速度有明显相关性,死精率越低,分离速度越快.③来自同一马鹿供体的3组样品分离精子解冻后活力(0.61 vs 0.60 vs 0.65)及4 h时活力(0.30 vs 0.30 vs 0.32)无显著差异(P>0.05).④应用马鹿性控冻精对80只发情母鹿进行子宫角深部输精,有55只母鹿妊娠期满产下仔鹿,情期受胎率67.5%,均为雄性,性别控制准确率100%.结论:分离马鹿X/Y精子的冷冻保存、人工授精,在技术上已达到产业化应用水平,通过进一步改善后,可以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近几十年来人们对动物的性别控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X精子和Y精子的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哺乳动物性别的控制。论述了哺乳动物X精子和Y精子分离的方法,并简述了X精子和Y精子分离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