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阐述了以AlCl3·6H2O、Ca(OH)2、漂白精和稳定剂M为原料研制新型混凝-氧化剂(简称ROJ)的制备方法及其作用机理.ROJ用于处理合乳化油废水的实验结果表明;CODcr去除率达80%~85%,油和浊度去除率达90%~95%,与目前常用的混凝剂Al2(SO4)3、PAC、PFS及FeSO4相比,ROJ具有处理效果好,处理费用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定位施肥对黑垆土无机磷组成及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长期施M、P、NP、NPM能够增加黑垆土中Ca2-P、Al-P、Fe-P的含量,且Ca2-P、Al-P、Fe-P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Ca2-P、Al-P、Fe-P与作物吸磷、土壤速效率密切相关,是作物的有效磷源。因此,长期施M、P、NP、NPM将提高磷素的有效性。施N则与上述结果相反。  相似文献   

3.
水分和秸秆对石灰性土壤磷素形态转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和加秸秆对石灰性土壤磷素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指出,淹水促进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特别是外加磷向Fe-P和O-P转化,而拟旱则使土壤维持较高的Ca2-P和Ca2-P;淹水-回旱的土壤以Ca2-P和Ca8-P较高,淹水后回旱比淹水更能使土壤拥有较多的Ca2-P和Ca8-P,而拟旱后淹水比拟旱有较高的Al-P,Fe-P和O-P。  相似文献   

4.
盆栽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潮土、黄棕壤和红壤淹水后磷的有效性均提高,回旱后则降低,其中红壤最显著,这与土壤中Fe氧化物含量不同有关;淹水使3类土壤的磷肥肥效为均降低,其中顺序为红壤>黄棕壤>潮土;外加磷肥在潮土中主要转化为Ca-P,O-P和Al-P,红壤中则主要转化为Fe-P,Al-P和O-P。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垦区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及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垦区石灰性土壤中磷石灰(Ca10-P)占无机磷总量的80%-90%;耕层中磷酸二钙(Ca2-P)和磷酸八钙(Ca8-P)占无机磷总量的8.0%,底层占3.0%;耕层中铝结合态磷(Al-P)和铁结合态磷(Fe-P)占5.5%,底层占2.6%,耕层中无机磷含量高于底层。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磷酸二钙(Ca2-P)和铝结合态磷(Al-P)是有效磷源,磷酸八钙(Ca8-P)和铁结合态磷(Fe-P)是缓效磷源,闭蓄态磷(O-P)及磷灰石(Ca10-P)是潜在磷源。  相似文献   

6.
扬州砂壤土对水溶性磷吸附与固定的示踪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应用分级提取法测定了水溶性 标记磷在水田和旱田条件下的扬州砂壤土中,吸附态磷和固定态磷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1)吸附态磷和Al-P含量随时间的推移首先迅速上升并在几天内达到高峰,然后逐步下降,而Fe-P-、O-P及Ce-P则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减小。(2)在同一耕作条件下,吸附态P和Al-P含量一般高于Fe-P、O-P的含量,且Ca-P的含量很小。本研  相似文献   

7.
猪粪和磷肥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组分及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室温培养一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猪粪和磷肥后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变化以及不同无机磷组分对黑麦草吸磷量的贡献。结果表明,施用猪粪和磷肥显著地提高了石灰性土壤Ca2-P、Ca-P含量,Al-P和Fe-P也有一定的增加,其中磷肥的影响大于猪粪;Ca2F和Ca8-P对黑麦草吸磷总量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都大于Al-P和 Fe-P。  相似文献   

8.
由简单方法合成了PVC,CPVC和Al2O3纵轴固载的氧桥连金属卟啉TPPM(Ⅲ)OL(M=Fe,Mn;L=PVC,CPV和AlO3)并将它们用于温和条件下催化PhIO氧化环己烷的反应。实验结果表明,与未固载金属卟啉TPPM(Ⅲ)Cl比较,纵轴固载金属卟啉TPPM(Ⅲ)OL具有催化效率高,对产物的选择性强和重复使用性能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从水蜡果实中提取红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水蜡果实为原料,用pH=1的HCl-H2O溶液常温下浸泡4h,经抽滤,浓缩得到紫红色色素。该色素用硅胶桩,以乙酸乙酯-丙酮作流动相可初步得到提纯,最高得率可达22.3%。该色互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对热稳定,对光较稳定,遇氧化剂,还原剂均不稳定,能与Fe^3+和Al^3+发生颜色反应。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应用分级提取法测定了水溶性标记磷在水田和旱田条件下的扬州砂壤土中,吸附态磷和固定态磷(包括Al-P、Fe-P和Ca-P)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1)吸附态磷和Al-P含量随时间的推移首先迅速上升并在几天内达到高峰,然后逐步下降,而Fe-P、O-P及Ca-P则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减小。(2)在同一耕作条件下,吸附态P和Al-P含量一般高于Fe-P、O-P的含量,且Ca-P的含量很小。本研究还应用对土壤中标记磷的连续提取示踪动力学分析法,定量研究了吸附态标记磷和固定态标记磷在提取剂中的溶解度随时间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1)随时间的推移,吸附态和固定态磷的溶解度均逐步下降。(2)在旱田条件下,吸附态标记磷的解吸速度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下降幅度大于水田条件,而固定态磷的溶解度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下降幅度略低于水田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土沉香幼苗对硝普钠(SNP)—酸铝(AlCl3)互作的生理响应,为探讨土沉香的耐AlCl3胁迫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以不同浓度AlCl3胁迫土沉香幼苗并进行SNP-AlCl3互作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幼苗的光合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同时采用隶属函数模糊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土沉香幼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0.2 mmol/L AlCl3胁迫下均出现最大值,在0.8 mmol/L AlCl3胁迫下均出现最小值;丙二醛(MDA)含量在0.2 mmol/L AlCl3胁迫下最低,在0.8 mmol/L AlCl3胁迫下最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反.添加SNP后,土沉香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等均明显高于未添加SNP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等指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低浓度(0.2 mmol/L)AlCl3胁迫可促进土沉香幼苗生长,外源添加SNP对高浓度(0.8 mmol/L)AlCl3胁迫土沉香幼苗产生的毒害具有一定缓解作用,可在土沉香幼苗培育及抗性研究等相关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国贞  李倩  朱慧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379-16380
[目的]研究改性活性炭对饮用水中氟离子的去除效果。[方法]用AlCl3对常见的煤质活性炭进行改性,并考察了AlCl3浓度、不同活性炭、吸附剂用量及吸附时间对氟离子吸附去除的影响。[结果]经0.5mol/LAlCl3溶液改性的煤质活性炭,用量为8g/L时,其在24h内对10mg/L氟离子的去除率达96%以上。[结论]该吸附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生物絮凝剂(普鲁兰)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72-1973
[目的]确定生物絮凝剂普鲁兰处理印染废水的最佳絮凝条件,开发有效地处理印染废水的新技术。[方法]用新型微生物絮凝剂普鲁兰作为生物絮凝剂,AlCl3溶液作为助凝剂,对印染废水分别进行条件试验和混凝正交试验,寻找最佳絮凝范围和条件,并对不同的普鲁兰用量、助凝剂用量、pH值等6个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条件试验表明,普鲁兰与AlCl3的最佳配比为2∶6。CODcr去除率正交分析表明,6个因素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依次为:混合时间>普鲁兰用量>反应时间>AlCl3>沉淀时间>pH值。最佳絮凝条件为:3g/L普鲁兰、12 g/L AlCl3溶液、pH值6.5、混合时间30 s、反应时间15 min和沉淀时间40 min。[结论]在最佳絮凝条件下,印染废水中CODcr去除率达81%。  相似文献   

14.
转柠檬酸合成酶基因苜蓿耐铝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对渝苜1号转柠檬酸合成酶(CS)基因和对照株的根尖进行耐铝性试验,旨在找到转基因苜蓿耐铝性的适宜条件,明确转基因株较对照株表现出来的耐铝效果。【方法】以对照株和转CS基因4号苜蓿为材料,设计0、5、15、30和50μmol·L-15个氯化铝浓度梯度,每个处理3个重复,测量前3d根尖的伸长情况。【结果】在5个氯化铝浓度下,对照株和转基因株在第1天的根尖伸长都显著的高于第2天和第3天;转基因株第2天在15、30和50μmol·L-13个氯化铝浓度下的根尖伸长显著高于第3天,而对照株的根尖在第2天和第3天基本停止伸长。随着铝浓度升高,根尖伸长受阻越严重。对照株在15μmol·L-1铝处理的第1天根尖还能基本正常伸长,但在第2天即使5μmol·L-1铝处理,根尖伸长已严重受阻,这说明对照株耐铝浓度低于15μmol·L-1。而转基因株当氯化铝浓度达到30μmol·L-1时,根尖伸长才开始明显受阻(P0.05)。【结论】渝苜1号CS转基因苜蓿的耐铝条件为氯化铝浓度15-30μmol·L-1,处理2d;转基因苜蓿相对于对照株表现出明显的耐铝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验Steedman’swax包埋切片DAPI染色法是否适用于观察花生根尖细胞核形态。【方法】分别采取100μmol/L AlCl3处理不同时间(0、4、8、12 h)后两个花生品种(铝敏感型中花2号和耐铝型99-1507)的根尖,经过Steedman’s wax包埋切片等一系列过程,利用荧光染料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结果】100μmol/L AlCl3可引起花生根尖细胞核形态发生改变,核质浓缩、核边缘化、呈新月状等,具有明显的PCD特征。花生根尖细胞在铝胁迫下发生PCD,PCD程度与花生耐铝性呈负相关,与处理时间呈正相关。【结论】Steedman’swax包埋切片DAPI染色法是一种快速、高效的适用于观察花生根尖细胞核形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铝胁迫下白苦瓜的生理变化机制,研究了不同浓度(50 mg/L、100 mg/L、250 mg/L、500 mg/L、800 mg/L)的铝胁迫对白苦瓜幼苗生长状况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g/L的AlCl3溶液胁迫20 d,并未对白苦瓜的幼苗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铝胁迫浓度的增大,铝胁迫对白苦瓜幼苗的抑制作用逐渐加大。在800 mg/L的铝胁迫下,白苦瓜幼苗受到显著抑制,其株高仅为对照的20.16%。相比于生理指标,白苦瓜幼苗的生长指标(株高和鲜重)对铝胁迫更为敏感。铝胁迫下,白苦瓜能够通过提高POD活性来抵抗铝胁迫所带来的危害。铝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的下降是白苦瓜生长受到抑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分光光度法测定凤仙花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能够准确测定凤仙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分别以芦丁、山柰酚为对照品,可见分光光度法是采用AlCl3显色,在412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0 nm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以芦丁、山柰酚为对照品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得总黄酮含量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2%、99.72%,RSD分别为2.38%、3.14%;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总黄酮含量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3%、98.75%,RSD分别为2.71%、2.86%。[结论]以山柰酚为对照品、采用AlCl3为显色剂的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凤仙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黄酮类物质特异颜色反应和可见分光光度法,筛选产黄酮的灯盏花内生真菌,研究灯盏花产黄酮内生真菌在PDA和查氏培养基上的产黄酮能力。结果表明,28株灯盏花内生真菌中,7株菌的镁粉+浓盐酸、氯化铝、浓氨水3种颜色反应均呈阳性,能够产生黄酮。灯盏花产黄酮内生真菌的生长、菌丝体黄酮含量和产量在PDA培养基上均高于在查氏培养基上。7株灯盏花产黄酮内生真菌中,菌株ELF3-1和ERF3-1的生长较好,菌株ELF′3-1、ELF3-2和ERF3-1菌丝体黄酮含量较高,菌株ERF3-1菌丝体黄酮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朱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563-10565,10616
以滇池水体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了天然状况下水体水质的基本特性后,以FeCl3,AlCl3,FeSO4和聚合氯化铝为絮凝剂,分别探讨了4种絮凝剂对滇池水体COD和总磷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剂量絮凝剂的加入对滇池水体COD和总磷去除的影响规律。该研究成果对滇池等湖泊水体的污染物去除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植物淀粉酶活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不同萌发时期的小麦中提取淀粉酶,研究在小麦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力的变化,并在测定酶活力的过程中加入不同的化学试剂研究化学环境对2种淀粉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钙和氯化铝对2种淀粉酶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