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坑道养殖皱纹盘鲍摄食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坑道内3-5cm皱纹盘鲍(HailiotisdiscushannoiIno)的摄食习性,结果表明:随海水温度变化,鲍日摄食量呈明显曲线关系,以春末夏初日平均摄食量最大;光线长期在黑暗(光强50Lux)条件下,鲍能改变自然习性而昼夜摄食;在坑道内,3.5cm规格皱纹盘金属鲍生长最快,饵料系数最低,鲍对不同海藻饵料表现明显选择性,按喜好程度诊次排列为裙带菜,海藻,石莼,鼠尾藻和羊栖菜,鲍较食  相似文献   

2.
为通过杂交育种解决南日鲍种质退化问题以促进鲍养殖效益,分别选取2012年10月份开展的南日鲍(♀)与皱纹盘鲍大连群体(♂)、盘鲍日本群体(♂)杂交所得的苗种以及南日鲍自交所得的3种苗种,于2013年3月份在海区水质情况良好的同一渔排吊笼养殖进行对比试验,试验分为3组,每组2 500个鲍苗,试验390d左右,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测定鲍的体长、体重,分别统计每组鲍的数量。结果表明:分苗前,杂交鲍苗的生长速度、度夏养殖成活率均显著高于自交所得鲍苗(P0.05);而南日鲍(♀)×盘鲍(♂)杂交所得鲍苗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成活率略高于南日鲍(♀)×皱纹盘鲍(♂),但差异不显著(P0.05);当年秋季分苗后,养殖鲍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成活率依次为:南日鲍(♀)×盘鲍(♂)南日鲍(♀)×皱纹盘鲍(♂)南日鲍(♀)×南日鲍(♂),且3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在鲍养殖生产中,采用杂交育种改良和优化鲍种质是切实可行的,可显著提高鲍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2005年在福建省平潭县对日本西氏鲍(H a liotis siebold ii)与皱纹盘鲍(H a liotis d iscus hanna i)进行了杂交试验。结果表明,皱纹盘鲍♀×西氏鲍♂和西氏鲍♀×皱纹盘鲍♂的受精率分别为14.5%和13.8%,西氏鲍和皱纹盘鲍自交的受精率分别为80.5%和75.3%。杂交鲍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和越冬成活率均略低于日本西氏鲍,而明显高于皱纹盘鲍,显示出了良好的生产性状和一定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4.
鲍属海产珍品 ,早在 1 943年日本的学者就开始对鲍的生长和生理方面进行了研究[1 ] 。随后 ,进一步对鲍的生态、苗种生产、放流增殖等方面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2 - 5] ,七十年代日本养鲍产业到达了鼎盛期 ,年产量达到 640 0多吨。后来 ,由于陆上养鲍业的挫折 ,使鲍的产量大幅度下降。我国鲍的人工育苗和养殖开展于 1 980年前后 ,养殖的主要品种是我国北方的皱纹盘鲍 ,随着对皱纹盘鲍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6 ,7] ,使皱纹盘鲍的养殖从海区笼养、底播增养发展到陆上全人工养殖[8,9] 。但是 ,陆上全人工养殖的不少厂家存在着经济效益差 ,甚至亏损现…  相似文献   

5.
鲍属海产珍品 ,早在 1 943年日本的学者就开始对鲍的生长和生理方面进行了研究[1 ] 。随后 ,进一步对鲍的生态、苗种生产、放流增殖等方面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2 - 5] ,七十年代日本养鲍产业到达了鼎盛期 ,年产量达到 640 0多吨。后来 ,由于陆上养鲍业的挫折 ,使鲍的产量大幅度下降。我国鲍的人工育苗和养殖开展于 1 980年前后 ,养殖的主要品种是我国北方的皱纹盘鲍 ,随着对皱纹盘鲍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6 ,7] ,使皱纹盘鲍的养殖从海区笼养、底播增养发展到陆上全人工养殖[8,9] 。但是 ,陆上全人工养殖的不少厂家存在着经济效益差 ,甚至亏损现…  相似文献   

6.
在福建省莆田市南日东岱海区,利用现有海藻养殖设施,进行海藻与皱纹盘鲍混养周年试验.结果表明:海区筏式单养、混养生长率无显著差异,但混养的成活率、肥满度比单养分别高8%、2.24%;2种养殖模式的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62、1∶1.9.同时,鲍和海藻处在海洋生态系统的不同生态位,互利共生,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物质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皱纹盘鲍是高档海珍品。目前鲍鱼人工养殖有3种方式:①海上筏式笼养;②陆地工厂化养殖;③潮间带网箱养殖。前两种方式由于投资大,适宜规模生产,而第3种养殖方式投资小,管理简单,适宜分散经营。潮间带网箱养鲍,由于没有解决好附着基(adhesivebed)的问题,鲍鱼存活率很低。作者根据鲍鱼的生活习性,对鲍鱼附着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两年的试验,解决了附着基的问题,提高了鲍鱼的成活率,达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地点为山东省荣成市木也岛海区。海水水温变化范围为1.8~25.ZC,盐度为30.00~31.…  相似文献   

8.
皱纹盘鲍潮间带网箱床式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皱纹盘鲍是高档海珍品。目前鲍鱼人工养殖有3种方式:①海上筏式笼养;②陆地工厂化养殖;③潮间带网箱养殖。前两种方式由于投资大,适宜规模生产,而第3种养殖方式投资小,管理简单,适宜分散经营。潮间带网箱养鲍,由于没有解决好附着基(adhesivebed)的问题,鲍鱼存活率很低。作者根据鲍鱼的生活习性,对鲍鱼附着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两年的试验,解决了附着基的问题,提高了鲍鱼的成活率,达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地点为山东省荣成市木也岛海区。海水水温变化范围为1.8~25.ZC,盐度为30.00~31.…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虾与缢蛏投饵混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4 个50 m × 50 m ×18 m 的陆基围隔中分别放入缢蛏 (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0 ,250 , 375 和500 只( 0 , 10 ,15 和20 只/ m 2) , 壳长为 540 cm ±035 c m , 再放入等量 (6 尾/ m 2) 的中国对虾 ( Penaeus chinensis) , 体长为285 cm ±016 c m 。投饵饲养3 个月结果表明, 缢蛏放养密度为20 只/ m 2 时, 对虾的成活率 (740 % ) 和产量 (4136 kg/h m 2) 最高, 分别比单养对虾的成活率(650 % ) 和产量 (3054 kg/h m 2) 高138 % 和354 % , 氮的绝对利用率提高了53 % 。缢蛏密度为10 只/ m 2 时, 其成活率和产量最高, 为904 % 和316 kg/h m 2 ; 密度为20 只/ m 2 时, 降至 782 % 和92 kg/h m 2。本系统中对虾的生产潜力为124 g/ ( m 2·d) , 缢蛏的极限配养量为1500 kg/h m 2 左右。  相似文献   

10.
鲍俗称鲍鱼,属单壳类螺科,是珍贵的海产软体动物。鲍软体部发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被誉为海味之冠,是我国名贵的海珍八品之一。莆田市秀屿区南日镇水产技术推广站干1998年承担了由省科委下达的“南日岛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的“海上鲍鱼养殖技术开发”课题,经过认真实施,目前已养殖皱纹盘鲍500万粒.占莆田市的80%以上,繁育鲍鱼苗1000多万粒,成为海岛高产高效养殖拳头产品,被人誉为“南日鲍”。南日岛浅海浮筏式网箱养鲍填补省内空白,海上鲍鱼养殖技术开发走在全国前列、经过5年多的养殖,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皱纹盘鲍浅海浮筏式网箱吊挂养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海区的选择该项目地点选择在南日岛娘屿海区,水深在15—30米之间,透明度大部分时间保持在0.5—2米,水流畅通,流速50—60米/分;水面水温1—28℃,生长最适水温为14—22℃。pH值8.0—8.2,比重1.019—1.024,溶解氧不低于4毫克/升,氨态氮不大于100毫克/升,有机耗氧在0.5—1毫克/升以下。水质清新,无污染,附近无河流,海藻资源丰富,受台风影响小。 二、养殖方式采用海上筏架吊挂养殖。皱纹盘鲍养殖的  相似文献   

11.
李建鑫 《饲料博览》1999,11(8):35-36
1 设 备人工养鲍一般采用多层式水槽,水槽用高压聚丙烯、玻璃或钢筋混凝土制成,规格因地制宜,一般长3~10cm,宽70cm,深40cm,水槽一端为进水管,另一端设溢水管,并设排污口一处。水槽设置为3~6层,水循环以2~3层作为一个系统较适宜,可加大流量,网箱规格56cm×65cm×30cm,用网目对角线长12~15cm的聚乙烯网制成,黑色波纹板应选用无毒玻璃钢,规格比网箱略小即可。为便于鲍摄食爬行,波纹板上应钻若干圆孔。2 养殖密度应根据鲍的个体大小与活动余地,确定每个鲍在波纹板上的最小占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六种特有松科植物核型及细胞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的麦吊云杉、峨眉冷杉等4种2变种松科植物属我国特有种,主产中国西部,观察到的根尖细胞核型有5种为首次报导。麦吊云杉(Piceabrachytyla)和变种油麦吊云杉(P.b.var.complanata)为2A核型,K(2n)=24=20m+4sm;天山云杉(P.schrenkianavar.fianshanica)为2B核型,K(2n=24=16m+8sm;峨眉冷杉(Abiesfabri)为2A模型,K(2n)=24=14m+8sm+2st;红杉(Larixpotaninii)为2A核型,k(2n)=24=12m+10sm+2st;高山松(Pinusdensata)为1A核型,k(2n)=24=24m。试材来源于原始林区的自然居群,根据核型资料,结合各种的生态、地理分布,进行了遗传变异及进化程度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采用皱纹盘鲍与九孔鲍进行杂交,并与两亲本自交进行育苗比较.结果表明:自交组的受精率、孵化率以及存活率显著高于杂交组(P〈0.05);皱纹盘鲍(♀)×九孔鲍(♂)和皱纹盘鲍(♂)×九孔鲍(♀)杂交的受精率分别为0.9%和3.2%,受精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孵化率分别为12.4%和13.1%,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之间幼体存活率的差异也不显著(P〉0.05);自交组和杂交组之间的鲍生长速度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杂交组合的生长速度明显比自交组合的要快;但杂交组中稚鲍的存活率和自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虾夷马粪海胆筏式人工养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道了由日本北海道引种的虾夷马粪海胆大连海区进行筏式人工养殖的试验情况,结果表明:(1)采用扇贝笼、鲍鱼笼放塑料筐在大连近海水域进行筏式效果良好,虾夷马粪海胆在该海区可正常生长、并达性成熟;(2)饵料以海带,裙带菜等为主,间或投喂马尾藻、石莼等;(3)海区水温在-1.0-25.2℃范围内,该海胆均可正常生活;(4)在大连海胆的生长速度比原分布区快一倍左右;(5)养殖1.5-2.0年壳径可达5.0di  相似文献   

15.
板栗于1-2月播种育砧,当年夏季(5-7月)砧木地径达0.4cm以上,嫁接部位(离地面5.0cm)直径0.3cm以上时,采用硬枝贴接技术嫁接。11月调查结果表明,成活率在85%以上,嫁接苗地径在0.6cm以上。苗木高度与品种和嫁接时期相关;长枝型如魁栗生长量大,嫁接可在7月20日以前;短枝型如短刺毛板红生长量少,嫁接应在6月20日之前。当年嫁苗平均高生长量为71.8cm,达到出国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超声剂量对血液流变性质的影响。方法:对10只大鼠心脏穿刺取血;以0W·cm^-2(作为对照组)、0.5W·cm^-2、1.0W·cm·^-2和1.5W·cm^-2超声剂量在25.0±0.5℃下固定式辐照5min;在25.0±0.1℃下用锥板式粘度计等测量全血高切变率表观粘度等9项指标。结果:超声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全血高切率(225s^-1)表观粘度(P〈0.01)、全血低功率(11.2  相似文献   

17.
成鱼塘套养加州鲈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塘每亩套养全长5.2cm的加州鲈鱼种40尾,年底养成商品鱼的成活率为86.8%,平均每亩生产成鱼12.5Kg。平均规格361g/尾,最大个体500g/尾。仅加州鲈一项每亩平均获利489.33元。  相似文献   

18.
按青虾摄食、栖息生态习性设计池塘青虾养殖工艺,养殖实践表明:(1)采用虾苗一次放养,每1000m^2池塘面积投放4.5-7.5万尾虾苗,饲养期间采用地分期分批捕捞的方法,青虾养殖池塘每1000m^2净产为90-150kg,其中60-70%的商品虾规格可达2.0-2.5g以上。(2)采用一年二茬养殖青虾的方式,每1000m^2净产可达204.3kg左右,但操作较为复杂。(3)青虾高产养殖池塘以面积6  相似文献   

19.
池养青虾的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青虾摄食、栖息生态习性设计池塘青虾养殖工艺,养殖实践表明:(1)采用虾苗一次放养,每1000m^2池塘面积投放4.5-7.5万尾虾苗,饲养期间采用地分期分批捕捞的方法,青虾养殖池塘每1000m^2净产为90-150kg,其中60-70%的商品虾规格可达2.0-2.5g以上。(2)采用一年二茬养殖青虾的方式,每1000m^2净产可达204.3kg左右,但操作较为复杂。(3)青虾高产养殖池塘以面积6  相似文献   

20.
在福建莆田进行了不同密度皱纹盘鲍和刺参与海带筏式混合养殖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皱纹盘鲍的放养密度为10个/箱时,其养殖平均产量和产值均最高;当刺参的放养密度为3头/箱时,其养殖平均产量和产值也最高。以皱纹盘鲍和刺参的养殖产量为指标,建立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皱纹盘鲍和刺参的最适放养密度分别为11.3个/箱和3.4头/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