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绿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绿豆的病害也逐渐增多,绿豆的病害是造成绿豆减产,品质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解决绿豆的病害问题,  相似文献   

2.
绿豆是医食两用的重要经济作物。对国内外绿豆育种及遗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展望了今后绿豆育种和遗传研究需要借鉴的方向和思路,充分挖掘绿豆种质资源,加强绿豆遗传学研究,为科研工作者在绿豆育种及遗传研究中提供参考,以期提高国内绿豆育种及遗传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3.
绿豆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豆已成为白城市主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00万亩,占全省绿豆播种面积的60%以上。是吉林省绿豆主产区。近几年,由于绿豆高产栽培技术和优质绿豆生产栽培等技术措施的推广,绿豆栽培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标准化栽培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还存在着品种退化,施肥比例不合理,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因此,针对白城市绿豆生产的实际情况,推广实施绿豆标准化栽培技术,将使白城市绿豆栽培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绿豆已成为白城市主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00万亩,占全省绿豆播种面积的60%以上,是吉林省绿豆主产区.近几年,由于绿豆高产栽培技术和优质绿豆生产栽培等技术措施的推广,绿豆栽培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标准化栽培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还存在着品种退化,施肥比例不合理,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因此,针对白城市绿豆生产的实际情况,推广实施绿豆标准化栽培技术,将使白城市绿豆栽培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5.
主要分析1995年以来中国绿豆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情况与现状,探讨了制约绿豆国际贸易发展的因素,并对未来绿豆国际贸易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1995—2012年,中国绿豆出口年际波动明显,进口量不大而且年际间波动不明显,进出口平均价格呈上涨趋势,绿豆贸易保持了净出口的格局。中国绿豆出口的主要市场在亚洲,其中日本是中国绿豆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制约绿豆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绿豆品质下降、出口竞争无序、进出口市场较为集中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绿豆生产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慧 《农业展望》2012,8(6):36-39
从绿豆产量和面积、绿豆产区分布、绿豆品种和价格以及绿豆的种质资源研究4个方面对中国绿豆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客观指出中国绿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认为随着国内绿豆需求的稳定增长和国家对小作物产业发展越来越重视,绿豆生产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7.
比较5种不同病毒病防治药剂对绿豆田间病毒病的防治效果,选出绿豆病毒病田间防治效果最好的药剂,为辽宁省绿豆病毒病田间绿色防治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5种病毒病防治药剂不同程度地对绿豆田间病毒病起到防治作用,其中甾烯醇和宁南霉素能够激活绿豆抗病毒相关反应,对绿豆田病毒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为81.7%和66.7%。同时,2种药剂处理显著提高了绿豆产量,分别达1 124.5、1 088.5 kg/hm~2,其中甾烯醇对绿豆植株叶片和根的生长促进作用最明显。通过分析不同药剂对绿豆病毒病防治效果、产量、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发现,甾烯醇和宁南霉素对绿豆田病毒病的防治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提高绿豆产量。  相似文献   

8.
玉米绿豆间作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适宜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的玉米与绿豆的间作模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绿豆、玉米间作对玉米产量、绿豆产量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绿豆和玉米分别单作相比,绿豆、玉米间作模式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和明显的经济效益优势,当绿豆与玉米的间作比例为2∶1时,其复合群体的总经济效益最高;绿豆与玉米间作模式的边际效应使玉米的一些农艺性状得到改善,而绿豆的一些性状得到减弱,这是受到负边际效应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木薯间套作模式下绿豆适宜的播种时期,旨在为木薯间作绿豆提供科学参考。2014、2015年以绿豆品种中绿5号、桂绿豆L74号为试验材料,在木薯/绿豆间作模式下,开展绿豆的5个不同播种时期试验。2014年试验3月31日播期的绿豆子粒产量最高,中绿5号908.37 kg/hm~2,桂绿豆L74号832.92kg/hm~2;2015年试验3月17日播期的绿豆子粒产量最高,中绿5号1 384.56 kg/hm~2,桂绿豆L74号1 335.22kg/hm~2。在木薯间套作模式下,3月中旬播种中绿5号、桂绿豆L74号收获子粒产量最高,间套作效益最好,为最适宜播期。  相似文献   

10.
绿豆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该地区气候、土壤、光照及温度等自然条件和绿豆产业发展形势,引进了多个绿豆新品种与当地绿豆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筛选适合该地栽培的绿豆优良品种,解决绿豆生产上品种混杂的问题,改善品质,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探讨甘蔗/绿豆套种模式及绿豆秸秆还田的肥力效应,寻求最佳绿豆播种、秸秆还田期。【方法】开展大田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不同处理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套种(甘蔗播种期播种绿豆+绿豆结荚期还田)处理的绿豆干物质、氮磷钾养分累积量最高;绿豆秸秆还田后,初期秸秆表面覆盖处理和深埋处理的氮、磷、钾养分降解率基本相同,后期表面覆盖处理的降解率高于深埋处理;套种绿豆对甘蔗出苗、分蘖有一定负面影响,且套种时间越早影响越大;套种绿豆各处理的绿豆秸秆在任何时期还田都可提高甘蔗株高、茎径、单茎重,甘蔗播种期播种绿豆+绿豆结荚期还田处理的甘蔗产量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套种绿豆对蔗糖锤度无显著影响。【结论】甘蔗套种绿豆和绿豆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肥力和甘蔗产量,且对蔗糖锤度无显著影响,以甘蔗播种期播种绿豆和绿豆结荚期进行表面覆盖还田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该文着重分析了绿豆的生长发育特性与产业增值潜力。分析了山东省发展绿豆产业的可行性,并为山东省大面积种植绿豆及可持续发展绿豆产业提出了关键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山东农业科学》2021,(1):137-142
盐胁迫是影响绿豆生长和产量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本文从绿豆不同生长阶段耐盐性、耐盐生理及分子机制方面概述绿豆响应盐胁迫的研究进展,并进行总结与展望,为深入开展绿豆耐盐性研究、筛选培育耐盐绿豆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绿豆是我国重要杂粮作物之一,随着绿豆的广泛种植和开发,湖北省绿豆生产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有效提高湖北省绿豆的种植水平,特总结了本无公害绿豆生产技术,包括环境条件、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整地施肥、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田间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湖北省无公害绿豆生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绿豆在泌阳县种植普遍,但病虫害影响着绿豆生产,近年来绿豆叶斑病、根腐病、白粉病、病毒病、豆野螟、蚜虫危害较重。介绍了泌阳县绿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并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该县绿豆病虫害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鉴定及筛选适宜黑龙江地区种植的优良黑绿豆地方品种,并为当地绿豆育种改良提供优异亲本。本研究对黑龙江省7份黑绿豆地方品种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及芽用加工品质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表明:望奎黑绿豆BB-3的粒长以及粒宽最大,分别为0.55 cm和0.39 cm;肇东黑绿豆BB-5的百粒重最大,为5.54 g;黑绿豆的豆芽生物产量在106.33~113.44 g之间;黑绿豆的蛋白含量在25.13%~28.48%之间;黑绿豆BB-4、BB-5及BB-6缺失66 kD亚基。综上分析,黑绿豆的营养及外观品质优于普通绿豆对照品种。其中望奎黑绿豆BB-3,肇东黑绿豆BB-6和BB-7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商品性好,具有良好芽用特性,可作为现代工厂化豆芽产业应用的首选原料,也可作为优良亲本参与黑绿豆育种工作。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黑绿豆和普通绿豆种子贮藏蛋白的电泳图谱基本一致,66 kD功能蛋白亚基组成在黑绿豆品种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绿豆的品质特性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豆是中国主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其营养品质及加工品质直接影响着绿豆加工产业的发展。为了推动绿豆加工产业的发展,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归纳了绿豆品质特性的研究进展,包括物理品质、营养品质、药用价值及加工品质,总结了绿豆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抗性淀粉、黄酮类化合物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加工利用现状。认为应该加强绿豆品质特性、功能成分研究,注重保健产品的开发,加强加工工艺和技术的研究,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豆加工龙头企业,促进绿豆加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间作对绿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绿豆产量偏低,在生产实践中如何提高绿豆单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实验通过对绿豆、玉米、谷子间作的试验研究,探讨间作对绿豆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甘蔗间套种模式下绿豆适宜的播种期,完善绿豆间套种技术相关数据,为生产上间套种合理种植提供参考。在甘蔗-绿豆间套种模式下对绿豆品种中绿5号和桂绿豆L74号进行连续2年播期试验,调查其全生育期、田间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并进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甘蔗-绿豆间套种模式下,绿豆播种时间越早越能获得高效益,B1(甘蔗种植当天)播种绿豆能获得最高绿豆籽粒产量和较高的综合效益,是甘蔗-绿豆间套种最适宜的播期,在甘蔗种植后14 d内尽早播种绿豆才能达到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20.
药食两用的绿豆能防治较多病症。它常被用来作为消暑解热的饮料或食品,如绿豆糕、绿豆汁、绿豆冰棒、白糖绿豆粥等,在暑热或秋燥时尤为人们所爱吃。绿豆为豆科草本植物绿豆的种子,于夏秋季采收,除供食用外,还可洗净打碎入药,也可研成粉末用。一般用量为40~80克,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功效。绿豆的种子皮即绿豆衣,系将绿豆用水浸泡后取皮、晒干而成。绿豆衣一般用量5~10克,有解热毒、退眼翳的效用。绿豆治病简易方如下:头面丹毒、风疹块生绿豆40克,生研服,每日二次。亦可捣敷外用治痈肿。痄腮、两腮红肿热痛绿豆160克,黄豆80克,红糖120克,水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