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西南山区平均海拔超过2500米,属高寒阴湿气候,畜牧业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中绵羊养殖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寒阴湿地区进行绵羊养殖的过程中,常受到寄生虫病的困扰,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畜牧养殖工作.为此,今天我们就要简单阐述一些关于高寒阴湿地区绵羊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寒阴湿区,高寒即海拔高或纬度高而寒冷的地区;阴湿即阴冷潮湿,是内陆高纬度地区由特殊地形导致的.甘肃省高寒阴湿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甘南、临夏、定西、陇南等市(州),海拔在1 800~3 100 m,年均气温在2~6℃且昼夜温差大,年均降雨量550 mm以上.甘肃省高寒阴湿区由于受到特殊地理和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3.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的过度地带,平均海拔3000m左右,年气温在1℃~13℃之间,年平均湿度在58%~436%之间,年均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减少,西北和东北一般为400~800mm,东南部一般为500~700mm,属于高寒阴湿地区,全州可利用草场面积为3848.02万亩,畜牧业是本州的基础产业及特色产业。据统计,到2003年底,全州羊存栏数为167.91万只,畜牧业生产占农业生产总值的62%。  相似文献   

4.
中西结合治疗高寒阴湿地区绵羊腐蹄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羊腐蹄病是由腐败梭菌及坏死杆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类特殊的传染性疾病。甘肃省岷县属典型高寒阴湿地区,春秋季节阴雨绵绵,圈舍潮湿,是绵羊腐蹄病高发时期,不同年龄的绵羊均易感,羔羊比成年羊易感,但病情较轻。趾间皮肤受草籽或尖锐物刺伤,地面潮湿等均可诱发本病。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绵羊腐蹄病121例,治愈119例,治愈率为98% 。  相似文献   

5.
牦牛牛皮蝇病调查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皮蝇病是我县牦牛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严重影响着牦牛的生长发育及产品质量。为给防治本病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我们在大岔牧场对牛皮蝇病作了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试验,报告如下:一、流行病学调查1.自然概况大岔牧场位于我县南部,与青海省祁连县相接壤。高寒阴湿,海拔3000—3500m,年均气温为-3—0℃,年内平均气温为-3℃,1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高寒牧区绵羊内寄生虫季节消长规律,选择了代表草原草场类(干旱草原类型)和灌丛草甸草场类(潮湿草原类型)的乡各1个,对111只羊逐一编号,每月定期用绵羊蠕虫学全身剖检9~10只,对所获全部寄生虫分类鉴定,最后统计结果.通过调查明确了两类草场地区绵羊感染内寄生虫种类,基本掌握了绵羊内寄生虫感染季节消长变化情况,提出了当地绵羊内寄生虫的最佳驱治时间,为拟定当地绵羊寄生虫病防治措施提了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克东县从1995年开始引进绒山羊。年底在对绒山羊进行饲养状况的跟踪调查时,发现羊群不同程度地发生疥癣病,为摸清其感染情况和危害程度,开展了本次调查及防治。流行病学词查我县地处高寒地区,年均气温1.ZC,有可牧草原18.4万亩,适宜发展绒山羊。1995年先后分二批从辽宁省引进育成羊为主的绒山羊1100只,建立了绒山羊繁殖基地,主要分布在9个乡镇5个农林牧场。由集体饲养或户养,饲养规模为30~150只,个别群绒山羊与少量绵羊、山羊混牧。昼放牧,夜舍饲.喂给豆壳、玉米秸、槽渣饲料等,并补充精料。从饲养状…  相似文献   

8.
临夏县地处甘肃省东部,临夏州西南部,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海拔2700 m以上,是典型的高寒阴湿地区,加之临夏县尹集、麻尼寺沟、刁祁等西南部乡镇多为放牧饲养,绵羊寄生虫病较为多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县养羊生产的发展。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和当地实际,提出了驱虫和药浴两种防治寄生虫的方法,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高寒牧区绵羊大肠杆菌病的发病规律,为本病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本研究对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绵羊育种试验场及周边地区18个羊场大肠杆菌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发现:(1)该地区绵羊大肠杆菌病发病率为4.92%,病死率为9.38%;(2)初步证实该地区绵羊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3~6周龄的羔羊,发病率高达69.2%;(3)春季发生率明显高于夏秋季节;(4)饲养管理失宜、水质不洁等也是该病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张家川地处高寒阴湿地区,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家畜“夏壮、秋肥、冬瘦、春死亡”的现象较为普遍。为改变这一现象,作者于1996年11月到1997年2月底开展了本试验,用2 ̄3岁膘情中等的西杂阉牛40头,分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头,采用单因子作对比试验。试验组为塑膜暖棚,对照组为常规圈舍,试验期120天,两组牛饲养管理条件相同,结果表明:试验组温度平均为9.4℃,对照组圈内温度平均为-1.8℃,头平均日增  相似文献   

11.
高寒地区羔羊肉生产配套技术项目,主要内容是通过绵羊优良品种的选择与杂交、优良草场放牧、草料补饲、暖棚养羊、羊病综合防治、加强饲养管理、短期育肥和适时出栏等技术措施,使绵羊在短期育肥后,达到明显的增重而提高产肉量,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项目在海晏、刚察两县实施。在实施区的行政领导和业务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下,经过两年的努力,完成和超额完成了项目的各项任务指标。  相似文献   

12.
羊鼻蝇蚴病是羊最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如不予重视,对畜牧业影响极大。为了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我们1998年春在湟中县盘道乡进行了羊鼻蝇蚴病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概况湟中县盘道乡是以牧为主的半农半牧地区,海拔高度在3 002~3 040m之间,年平均气温在0~2℃。该地区植被覆盖度大,草场类型以疏林和灌丛草场为主,气候宜于养羊。2  材料与方法2.1  调查对象:本次所调查的羊为湟中县盘道乡一村三社18群绵羊。2.2  方法2.2.1  从18群羊中选出有…  相似文献   

13.
采用粪便虫卵减少试验对宁夏地区所属灵武、贺兰、盐池、吴忠、中宁、中卫、永宁和银川市郊8个县(市)的12个绵羊场、6个山羊场进行了丙硫苯咪唑和阿维菌素抗药性的随机调查。结果表明:在用丙硫苯咪唑调查的10个绵羊场和6个山羊场中,虫卵减少率在95%以下和95%的置信域下限在90%以下的有山羊场2个、绵羊场2个,证明对丙硫苯咪唑有抗药性;1个绵羊场和1个山羊场的虫卵减少率是96.3%、95.9%,但95%置信域的下限在90%以下,具有抗药性可疑;山羊群中丙硫苯咪唑的抗药性为33.3%,绵羊群为20.0%。用同样的方法调查了1个山羊场和5个绵羊场(其中有4个羊场曾执行了丙硫苯咪唑的试验),查出1个山羊场和1个绵羊场对阿维菌素具有抗药性可疑,其虫卵减少率分别为97.3%和95.5%,置信域下限在90%以下。揭示了宁夏地区羊消化道线虫对现行驱虫药的抗药状态,为今后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甘肃高寒阴湿区引进10种国外优良牧草,通过3年的生育期和产草量测定,结合抗病虫害能力、家畜适口性评估以及牧草营养成分的分析,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的优良牧草品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苏丹草、俄菜抗病虫害能力较强,丰产性好,适口性佳,适宜在高寒阴湿地区推广。其中,俄菜年平均产量(干重)为69500kg/hm^2,粗蛋白含量为20.1%;紫花苜蓿年平均产鲜草产量折合干重为15500.0kg/hm^2,粗蛋白含量为18.6%;苏丹草年平均产鲜草产量折合干重为18800kg/hm^2,粗蛋白含量为14.8%。  相似文献   

15.
高寒地区冷季时间200d以上,平均气温在-15℃左右,风力4级以上的天气180d以上、尤其是夜间气温更低,是造成绵羊能量消耗,体重下降的主要因素。一般个体体重下降19kg左右。目前推广的砖木结构钢架玻璃暖棚,在11月到翌年2月冷季时间,棚内温度达到10℃以上,基本满足绵羊生产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据辛春春对暖棚内环境的监测,结果为棚内氯浓度夜间在5.11~6.76mg/m^2,上午在6.66~8.22mg/m^2;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羊泰勒虫病的调查及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病原检查、蜱感染试验和除脾激发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甘肃省13个地区(州、市)45个县对2168只绵羊和山羊的泰勒虫病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甘肃省酒泉、张掖、金昌、兰州、定西、天水、陇南、临夏、甘南、庆阳和平凉12个地区35个县均有羊泰勒虫病的分布,其传播媒介为青海血蜱,它主要孽生于阴湿灌丛草原,具有代表性的陇南和天水两地区羊泰勒虫的感染率高达47.0% ̄86.6%。  相似文献   

17.
结合S305线翻浆产生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和探讨,提出了高寒阴湿地区对路基冰冻翻浆的处置及预防。  相似文献   

18.
母羊流产和羔羊死亡是全国多数地区长期存在的问题,是制约养羊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影响农民的养殖积极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临夏州高寒阴湿地区舍饲肉羊中的造成母羊流产和羔羊死亡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防治母羊流产和羔羊死亡的措施,为临夏州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绵羊丝状网尾线虫(Dictyocaulus filaria)即肺丝虫是引起绵羊肺线虫病的主要病原,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新疆是高发区,对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绵羊丝状网尾线虫流行病学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通过12个月连续调查发现,在检查的643只绵羊中丝状网尾线虫的感染率为37.38%,感染强度(每10g粪便)为1~300条,较1975年~1988年新疆统计的丝状网尾线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有所下降。此次调查发现,从12月份至来年的3月份绵羊丝状网尾线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比较高。对此以及一些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丝状网尾线虫是引起绵羊肺丝虫病的主要病原 ,属于大形肺线虫 ,阿勒泰地区曾经在 1 975~ 1 988年对绵羊肺丝虫的流行学做过调查 ,感染率为 4 7.92 %。但是多年来由于养殖状况的变化及驱虫工作的进行 ,其流行危害情况发生了变化。为掌握流行现状自 2 0 0 3年 1 1月~ 2 0 0 4年 3月间对阿勒泰地区部分县市的绵羊随机抽样用贝尔曼氏幼虫分离法进行了粪便检查 .检查结果发现感染率有所提高 ,为 5 5 .1 7%。根据调查情况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时间感染情况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并提出了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