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离体培养法观察平欧杂种榛品种的花粉活力,利用荧光显微技术对平欧杂种榛品种间杂交和自交亲和性进行研究,统计其田间坐果率。结果表明:新鲜采集的花粉活力都很高,品种间花粉活力差异不大;供试品种均表现为自交不亲和,不同品种间存在杂交不亲和。荧光检测结果与坐果率调查结果一致。因此,荧光显微技术检测品种间的亲和性可代替传统坐果率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不同苞片色地涌金莲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花粉育性检测、不同授粉处理结实调查,以及4种人工授粉组合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情况的荧光显微观察等方面,对不同花(苞片)色地涌金莲杂交亲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涌金莲花粉活力可高达95%,萌发率最高时可达23%.套袋不授粉处理下,结实率为0.开放授粉处理下,黄花植株结实率为93%,红花植株为90%.4种人工授粉组合,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正常,结实率为95%~97%,单果种子数19~35粒,与开放授粉相当.由此推断红、黄花植株间杂交亲和.  相似文献   

3.
以自交亲和的苹果品种早红香和自交不亲和的苹果品种斗南、富士、金冠为试验材料,对授粉后花粉管生长情况,花柱SOD,POD,CAT活性,MDA,蛋白质含量及4种内源激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交不亲和的品种异花授粉和自交亲和的品种白花授粉后花粉管能够正常生长并通过花柱基部.自交不亲和的品种自花授粉后0-24 h花粉管能正常生长,当花粉管生长到距柱头1/2时停止生长;自交亲和的苹果品种早红香自花授粉后0~48 h花柱SOD,POD,CAT活性相对稳定,自交不亲和品种白花授粉后24~72 h(花粉管已停止生长)3种酶活性及MDA含量变化较大;自交亲和的苹果品种早红香自花授粉后24 h花柱GA_3含量达到峰值而ABA含量下降,而自交不亲和的品种白花授粉后12-48 h花柱ABA含量开始大幅上升,自交亲和品种白花授粉后12-24 h(IAA+GA3)/ABA值急剧上升,之后开始下降,但(IAA+GA_3)/ABA值高于其他自交不亲和品种.  相似文献   

4.
以刺槐属20个优良无性系和1个品种多花刺槐为亲本进行杂交,采用离体培养法比较雄株的花粉活力,并统计各杂交组合的结实率、亲和指数及种子形态等,研究了刺槐属品种自交、种间杂交、种内杂交亲和性及种子特性。结果表明:刺槐花粉活力种间多花刺槐大于普通刺槐,而刺槐不同无性系花粉萌发率近似,刺槐花粉活力在低温下至少能够保持5d;多花刺槐自交不亲和,种内自交不亲和或较小;刺槐种间具有较高的杂交亲和性,22个杂交组合中,鲁刺152×多花刺槐亲和指数最高为2.833,其次是兴刺1×鲁刺68,亲和指数为2.719,杂交组合鲁刺57×兴刺15,亲和指数为2.148。种子饱满度以自然结实的普遍好于杂交的,杂交组合与母本自由授粉之间的种子形态差异不明显,有的几乎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插雄花枝法进行的控制杂交试验表明,平榛优系———平选1号同平欧杂种榛辽榛4号、辽榛1号、1-21等3个品种、品系杂交亲和性良好,正反交的花序座果率均在79.7%以上。平选1号同平欧杂种榛84-1、1-20、2-20等3个品系正反交均不亲和。以平选1号作母本,达维作父本的正交组合不亲和,以平选1号作父本,达维作母本的反交组合亲和性差,花序座果率14.4%。以平选1号作母本,B6、Butler、Royal和Casina等4个欧榛品种分别作父本的杂交组合的花序座果率依次为10.8%、15.6%、16.5%、21.6%。  相似文献   

6.
杂交榛子斜干定植高密度带状压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杂交榛子是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以平榛做母本、欧洲榛做父本通过远缘杂交培育而成的种间杂交种,也是目前我国唯一在生产上大量推广应用的榛子栽培种。杂交榛子由于栽培管理容易,经济效益较高而  相似文献   

7.
在平榛与龙榛的远缘杂交育种中F1代田间评比试验是杂交榛子新品种选育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了给今后杂交榛子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对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龙榛C.heterophylla×C.avellana杂交F1代进行了田间评比试验,并对其各项生长性状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在平榛C.heterophylla×龙榛C.heterophylla×C.avellana杂交F1代良种幼树各项生长性状指标值中,只有当年高有差异,其余各项指标值之间的差异则不显著,这说明,当年定植后苗木尚处于缓苗期,其生长缓慢,故各项测定值之间的差异不大;龙榛C.heterophylla×C.avellana×平榛C.heterophylla杂交F1代良种幼树各项生长性状指标的测定值,各杂交组合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评比试验结果还表明,今后依据对杂交F1代个体在抗寒、结实等方面表现出的优异特性的评比结果,可望选育出优质、高抗、丰产的杂交榛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川榛柱头可授性及花粉管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川榛为实验材料,以平榛和平欧杂种榛为对照,采用荧光显微法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不同授粉方式、不同花序形态、不同授粉时间柱头上花粉的附着数量、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的生长特性,以期确定川榛最佳可授期和授粉方式,掌握花粉萌发所需的适宜温湿度。结果表明:川榛不同花期柱头可授性大小为:盛花期末花期露红期;川榛疏散状花序的可授性优于直簇状,平刷授粉效率优于点授;在加双层湿滤纸的培养皿高湿度条件下,花粉管萌发和生长速度先于温室和田间条件,说明湿润温和的环境更利于川榛花粉的附着、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环境温湿度和种质对花粉管萌发具有重要影响,花粉管的生长速度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较大,与种质无关。  相似文献   

9.
地锦和五叶地锦种间杂交不亲和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地锦和五叶地锦杂交,未能获得杂交种。对人工辅助自交和杂交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情况进行了荧光显微观测。观察发现:人工辅助自交后,花粉粒可在各自柱头表面正常萌发,花粉管可伸入花柱内。将地锦和五叶地锦杂交时,多数花粉粒不能在柱头表面萌发,或者花粉管呈卷曲、先端膨大、破裂等异常现象。授粉后2~48h的花柱中,未观察到花粉管。由此推断,地锦和五叶地锦之间的不亲和发生在柱头表面。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亲和指数法对菘蓝花期、蕾期自交亲和指数进行了测定,发现花期人工自交授粉平均亲和指数为0.11,花期天然自交授粉平均亲和指数为0.078,而蕾期人工自交授粉平均亲和指数为0.821。以上结果表明,菘蓝具有明显的十字花科植物的花期自交不亲和特性,可用来培育自交不亲和系,蕾期授粉有明显的亲和性,具备了较好的繁殖自交不亲和系原种特性,自交不亲和性作为菘蓝杂种优势利用制种将是一个较有效的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