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灰色系统理论在澜沧县松脂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书文  杨婧  李荣 《绿色科技》2015,(2):186-187
在简要介绍灰色系统基本理论及最常用的灰色系统GM(1,1)模型的基础上,以澜沧县松脂产量为例,将松脂产量视为灰色系统,运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未来年份产量做出预测。计算结果表明:灰色系统GM(1,1)模型在澜沧县松脂产量预测中有比较高的预测精度,能为松脂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该文利用泗水县近几年的森林资源面积统计数据,通过灰色模型GM(1,1),对未来几年的森林资源面积进行了预测。经过模型检验发现,灰色模型GM(1,1)的预测效果较好,可以用作森林资源面积的短期预测,预测数据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方法,对 GM(1,1)灰色模型与指数曲线 Ae~(ak)拟合进行比较。经实例证明,GM(1,1)模型不是唯一的最佳预测方法,当原始数列呈较强的指数变化时采用指数曲线 Ae~(ak)拟合预测,计算简单,精度高。  相似文献   

4.
以永泰县城峰镇1986~1999年历年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数据为基础,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以城峰镇“十五”期间的有林地面积与森林蓄积量进行预测。经检验,有林地面积GM(1,1)模型(1986~1999年)预测值的平均误差2.23%,森林蓄积量GM(1,1)模型(1986~1999年)预测值的平均误差1.16%,预测精度较高,可以对“十五”期间城峰镇有林地面积与森林蓄积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简略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的特点,详细阐述灰色GM(1,1)模型建模过程,并利用此模型对凤城市2014年柞蚕茧价格进行预测,通过模型精度检验:精度较高,预测误差较小,预测价格符合未来价格走势。  相似文献   

6.
应用积分GM(1,1)模型进行杉木炭疽病预测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积分生成代替传统的累加生成方法 ,并用双向差分建立积分GM (1,1)灰色预测模型进行杉木炭疽病预测预报的研究 ,结果表明积分GM (1,1)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杉木炭疽病在三明市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毛白杨树干解析木资料,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1)模型和Vcrhulst模型,对毛白杨生长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GM(1,1)模型优于Verhulst模型;根据树木生长变化规律,分段建模,效果很好;提出了毛白杨树高、胸径及材积的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的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论述了森林病虫害灾变预测的建模方法,并建立了大袋蛾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经检验模型精度较高,利用该模型对未来10年内大袋蛾的灾变时间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根据景谷县2007年至2012年林产工业产值数据,应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2013年景谷县林产工业产值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基于景谷县林产工业产值灰色预测GM(1,1)模型,2007年至2012年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接近,精度符合预测要求,2013年和2014年景谷县林产工业产值预测值分别为22.15亿元和25.37亿元。  相似文献   

10.
应用灰色理论与方法,以福建省生态旅游2001—2006年度经营情况数据为基础,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福建省生态旅游主要指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精度好,可信度高,可为福建省生态旅游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两种主要森林害虫发生面积预报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马尔可夫链和灰色系统GM (1,1)预测模型对宁化县 2种主要森林害虫—马尾松毛虫和黄脊竹蝗的年度发生面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 :马尔可夫链对马尾松毛虫和黄脊竹蝗发生面积预测效果较好 ,灰色系统GM (1,1)预测模型对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预测效果较好 ,而对黄脊竹蝗发生面积预测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黑龙江省对日贸易的预测精度,对灰色系统和马尔科夫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建立黑龙江省对日贸易额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该模型融合灰色系统与马尔科夫理论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预测精度。在实例应用中,建立贸易额GM(1,1)灰色预测模型,在获得预测值和残差检验的基础上,将原始数据划分为3个状态,计算状态转移概率,利用灰区间中位数建立贸易额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对黑龙江省对日贸易额进行预测,将预测的结果与GM(1,1)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不仅可以预测贸易额,而且其预测精度明显高于GM(1,1)预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1983~1989年秦皇岛市赤松毛虫预测预报资料,在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对赤松毛虫发生面积,应防面积,以及越冬幼虫上(下)树始见期、始盛期关联度较大的主导因子,分别建立了赤松毛虫发生面积、应防面积的GM(1,1)、GM(1,N)预测模型,及赤松毛虫越冬幼虫上(下)树始见期、始盛期的GM(1,1)和GM(1,N)模型,并利用实测数值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运用常规GM(1,1)模型群的基础上,采用新息GM(1,1)模型群分段选优进行预测的方法,对森林公园客流量进行中短期预测,所选模型均为Ⅰ级,其预测精度均高于99%,预测结果可为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十五"期间征占用林地数量为基础,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对我国"十一五"期间征占用林地趋势进行预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了分析和检验。建立的GM(1,1)模型经精度检验(C=0.50,P=1.00)判为合格,预测的"十一五"期间林地征占用数据,可作为编制我国"十一五"期间林地定额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上海市黄浦江水2004~2012年的监测数据,采用灰色理论模型GM(1,1)对黄浦江水中放射性核素226 Ra、90Sr、总U、总Th浓度变化进行模拟预测,并利用Matlab语言编程计算模型中的预测值、均方差比值及小误差概率,验证了该模型在预测河流放射性核素浓度方面的可行性,表明灰色理论模型可用于河流放射性污染的预警。  相似文献   

17.
张延利 《绿色科技》2023,(16):116-119+149
空气质量指数具有数据波动大、样本数量相对较少、统计特征并非十分明显的特点。基于灰色建模理论,对传统的GM(1,1)模型建模过程进行改进,得到小样本数据的振荡序列新陈代谢GM(1,1)模型。该模型既能克服传统GM(1,1)建模过程数据不能实现更新的弊端,又能对原始数据进行针对性平滑处理,使处理后的数据更加符合GM(1,1)建模需求。实证得出,GM(1,1)模型、无偏GM(1,1)模型、新陈代谢GM(1,1)模型、振荡序列GM(1,1)模型的均方误差分别为:19.3494、14.2197、13.5573、11.0905。结果说明:当数据相对较少时,振荡序列GM(1,1)模型能有效提升空气质量指数预测精度,其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根据实际调查资料,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 GM(1,1)模型,对陕南栎类资源消耗状况进行了预测,并将生长量与消耗量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栎类资源严重超伐的现实,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确立了武昌县柑桔生产在整个经济林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其关联系数为0. 9070。应用灰色系统预测理论,建立了武昌县柑桔产量的 GM(1,1) 预测模型,预测到2000年武昌县的柑桔产量将达到17 425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利用1970~1987年全国鲜果总产量的统计资料,建立了我国鲜果总产量的GM(1,1)-S模型:预测了1988~2000年的全国鲜果产量。为发展我国鲜果生产,给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