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大岩桐组培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种植大岩桐,研究移栽于3种不同基质大岩桐组培苗的生长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移栽后30d基质为腐殖土∶泥炭土∶河沙∶蛭石=1∶1∶1∶1处理的大岩桐组培苗成活率最高,达93.33%,其次是基质为腐殖土∶粗沙=1∶1的处理;基质为腐殖土∶河沙∶蛭石=2∶1∶1的处理成活率最低,为87.42%。移栽后相同时间内基质为腐殖土∶泥炭土∶河沙∶蛭石=1∶1∶1∶1的处理的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根数、根长和根系活力均为最高,且基质为腐殖土∶泥炭土∶河沙∶蛭石=1∶1∶1∶1的处理的根数和根系活力与基质为腐殖土∶粗沙=1∶1的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因此,在大岩桐组培苗的移栽基质中适当加入泥炭土有利于其生长。  相似文献   

2.
针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大规模生产中的大棚基质问题进行了不同基质调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专用基质和松针土表现好,苗的成活率、农艺性状和成薯产量远较其他旧基质及调配基质好;旧基质经过调配后产量及其他性状也较旧基质好;专用基质较松针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在无菌条件下培养祁术种子和根状茎的芽,出苗后移植在松针土、有机土和混合土(有机土+蛭石+珍珠岩按照5:1:1)中生长。结果表明,混合土中种子苗叶片数和叶面积最大,分别比有机土中增加34.8%和50.3%,比松针土中增加47.8%和58.5;混合土中种子苗根系长比有机土中提高42.2%,比松针土中提高11.1%,根系直径分别提高29.2%和54.2%;混合土中种子苗鲜重为松针土的2倍、有机土的2.9倍。同样的趋势也表现在芽殖苗生长中:混合土中的芽殖苗叶片数和叶面积比松针土中分别增加了26.9%和40.1%,根  相似文献   

4.
野生中药祁术人工栽培基质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菌条件下培养祁术种子和根状茎的芽,出苗后移植在松针土、有机土和混合土(有机土 蛭石 珍珠岩按照5:1:1)中生长。结果表明,混合土中种子苗叶片数和叶面积最大.分别比有机土中增加34.8%和50.3%,比松针土中增加47.8%和58.5:混合土中种子苗根系长比有机土中提高42.2%,比松针土中提高11.1%,根系直径分别提高29.2%和54.2%:混合土中种子苗鲜重为松针土的2倍、有机土的2.9倍。同样的趋势也表现在芽殖苗生长中:混合土中的芽殖苗叶片数和叶面积比松针土中分别增加了26.9%和40.1%,根系长和根系直径分别提高38.1%和64.3%.鲜重则达到松针土的3.6倍。因此,在有机土中加入少量蛭石和珍珠岩而制成的混合土是祁术人工栽培较为理想的基质。  相似文献   

5.
无病毒百合组培种球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铁炮百合(Lilium Longiflorum)感病种球为材料,对热处理后的种球进行了培养基附加物和移栽基质的优化,建立了无病毒组培种球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当附加植物激素NAA和KT时能促进子球再生,再生率达86%以上, 在0.2mg?L-1NAA和 0.4mg?L-1 KT的培养基中平均再生子球数显著增多;附加5mg?L-1多效唑培养基能促进子球增大,3mg?L-1多效唑有利于子球再分化;活性炭对子球增大无明显影响,但适当浓度的活性炭能提高培养子球的品质;高浓度蔗糖能促进子球增大,但对子球再分化有抑制影响。蛭石:土、珍珠岩以及珍珠岩:土作为基质时,均能达到较高的成活率和株高,但在珍珠岩:土为3:1作为基质移栽组培球,其成活率和生长状况最佳。37℃热处理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处理后培养鳞片的成活率和子球再生率显著下降,但处理20天子球再生率只能达40%左右,但LSV检出率明显低于未处理的种球,脱毒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6.
四倍体酸枣组培苗移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四倍体酸枣生根组培苗为试材,研究炼苗天数、基质种类、空气相对湿度、组培苗高度、根条数及移栽时间对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应在4月底至6月进行,在此时期选择高度大于5 cm,根7条以上的组培苗,经炼苗3天,移栽至纯蛭石或珍珠岩与土(1:1)或蛭石与土(1:1)中,移栽前期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移栽成活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7.
松针和椰糠无土栽培基质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飞  罗学刚  赵健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2):164-169
为开发松针资源作为高附加值植生袋基质材料的新途径,以松针为材料,对松针和椰糠的理化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松针的总孔隙度为88.64%,持水能力为293%,pH 6.12,电导率为1.10 mS/cm,都处于无土栽培的适用范围;松针阳离子交换量(59.8 cmol/kg)略小于椰糠(67.1 cmol/kg);与椰糠相比,松针的矿质元素含量更为丰富,能够一定程度上为植物提供养分;松针的酸、碱、盐缓冲容量分别为0.0689、0.1033、0.1202 mol/kg,椰糠为0.0567、0.0842、0.1394 mol/kg,两者相差不大。松针可以作为有机栽培基质。研究既对无土栽培和植生袋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又为可再生林下资源松针的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扦插是一种简单并且常用的樱花苗木繁殖方法,喜马拉雅樱花作为一种优秀的樱花种类,关于其扦插繁殖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开展了喜马拉雅樱花的嫩枝扦插试验,主要目的是研究栽培基质和同一枝条不同部位的插穗等因子对喜马拉雅樱花生根率、成活率以及新梢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栽培基质对插穗生根、成活和新梢生长影响显著,以细河沙、珍珠岩(1∶1)为栽培基质插穗平均生根率最高为92.0%,以草炭土、珍珠岩(2∶1)为栽培基质插穗成活率最高,可达到85.3%,插穗在草炭土、珍珠岩(3∶1)基质中新梢生长最快,平均长度可达11.5 cm;插穗部位方面,中部插穗平均生根率和平均成活率最高分别可达97.3%和92.7%。本研究对促进喜马拉雅樱花的规模化繁殖,加速该樱花种类在中国的普及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永登地区马铃薯脱毒苗适宜快繁基质和繁育密度,通过试验分析不同基质条件及不同种植密度模式下的马铃薯生长情况。试验结果显示,在纯沙+营养土(比例3:1)基质条件下,马铃薯脱毒苗表现出最佳生长状态,成活率高达95%。此外,种植密度为250株/m2时,产量和成活率表现最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纯沙+营养土(比例3:1)基质相较传统基质具有明显优势,降低了生产成本,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试验结果为永登地区马铃薯种植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农业生产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采用3种不同体积配比的基质进行移栽试验,比较6个马铃薯品种脱毒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结薯总数等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蛭石和草炭土按1∶1比例混合最适宜微型薯生长,成活率最高,结薯总数最多,其中克新13号的成活率和结薯总数分别达到97.67%和843粒。但由于该处理成本较高,生产上可以使用与其产量差异不显著的砂和草炭土按1∶1比例混合的基质来代替。  相似文献   

11.
甘蔗组培裸根苗小拱棚大田移栽技术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甘蔗组培裸根苗在不同季节的大田移栽成活率,通过搭建小拱棚对‘新台糖22号’甘蔗脱毒组培裸根苗进行栽培。比较不同增殖苗处理方式和小拱棚顶部不同透气孔的设置、不同假植天数及不同季节对甘蔗组培裸根苗大田移栽成活生长的影响。研究缩短甘蔗组培苗育苗周期的同时又能提高甘蔗组培苗的大田移栽成活率及生长速度的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增殖苗处理方式之间的成活生长差异不显著;移栽当天在小拱棚顶部设置直径1~2 cm的透气孔,裸根苗移栽成活率可高达93.5%,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假植天数为20~40天,每年的2月至10月均适合运用小拱棚进行甘蔗组培裸根苗的大田移栽。从根本上达到了缩短育苗周期,减少中间生产环节,降低育苗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不同苗质与移栽条件对新丰生姜组培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新丰生姜组培苗按不同苗质与移栽条件组合成24种处理。移植结果表明,壮苗、炼苗、蘸生根粉和蛭石与草炭土1:1有利于新丰生姜组培苗移栽后的成活。在各种组合中,壮苗的平均成活率比弱苗高8.33%,炼苗的平均成活率比不炼苗的高18.75%,蘸生根粉的平均成活率比不蘸生根粉的高6.25%,蛭石与草炭土1:1的比1:2和1:3的分别高6.25%和14.06%。炼苗提高移栽成活率的作用最大,壮苗和炼苗的组合结果最好,移栽成活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3.
以山杏茎尖继代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生根培养基类型,以及移栽时基质配比和木醋液喷施浓度等因素对组培苗生根和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山杏组培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1.5 mg/L IBA+木醋液(稀释2 000倍),生根率达到100%,平均根数为5.589,平均根长为2.644 cm,植株生长良好。移栽时的基质配比为蛭石:珍珠岩:泥炭土=1:1:1,对生根组培苗的成活和生长效果最好,成活率可达79.41%。在移栽苗的叶片上喷施稀释1 500~2 000倍的木醋液对其生长效果较好。本研究可为山杏优良品种的工厂化育苗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应用创新的“三即时”、“饱水土培”技术措施,研究不同品种的沙棘硬枝插穗的生长调节剂应用、育苗基质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以及移栽时期与移栽成活率的关系,并且调查移栽后苗木的苗高和新梢长度,旨在为提高沙棘扦插成活率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00 mg/L ABT生根粉浸泡4 h处理对硬枝插穗效果最好,可使‘首都’扦插成活率达到89.67%,使‘蒙俄杂14’达到93.67%;田土+有机肥(3︰1)作为扦插基质可以显著地提高硬枝扦插成活率,提高幅度最高达到50%;生根后20天扦插苗的移栽成活率最高;扦插苗呈“慢-快-慢”的生长趋势,移栽后75天,‘首都’和‘蒙俄杂14’的苗高分别达到23 cm和19.5 cm;新梢长分别为21.2 cm和18.1 cm。  相似文献   

15.
湿地松半同胞家系净光合速率的比较研究及季节变异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湿地松半同胞家系间净光合速率的差异及其季节变异规律,应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湿地松优良半同胞家系一年中各月净光合速率、最大净光合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年中湿地松各半同胞家系1龄针叶、2龄针叶净光合速率、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季节变异规律呈‘双峰’型,家系内不同单株同龄针叶的净光合速率值没有显著差异,而家系间相同年龄针叶的净光合速率值则存在着显著差异。一年中1龄针叶以家系464、609、1077的净光合速率较高、普通种最低,其值分别为8.17、7.91、7.88和5.46μmol•m-2•s-1,而2龄针叶以家系1077、609、46的净光合速率较高、普通种最低,其值分别为5.47、5.42、5.37和3.65μmol•m-2•s-1。湿地松各家系1龄针叶的净光合速率值、最大净光合速率值显著高于2龄针叶的净光合速率值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值。各家系1龄针叶的净光合速率值仅为最大净光合速率值的64.41%、2龄针叶的净光合速率值仅为最大净光合速率值的54.44%。表明湿地松高光效育种的改良潜力较大,通过合理利用和调整育林措施,可提高湿地松优良家系的生长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6.
甘蔗脱毒健康组培裸根苗大田移栽成活生长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减少组培苗苗圃培育时间,延长种苗大田生长时间,提高单位面积产蔗量,提高种苗繁育速度,促进健康种苗的繁育与推广,为甘蔗脱毒健康组培裸根苗直接移栽大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以新台糖22号茎尖脱毒健康组培丛栽苗为材料,比较移栽前不同水肥炼苗条件、移栽时间、移栽方式及移栽后的光照条件等对单株裸根苗大田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移栽前对丛栽苗进行控水控肥炼苗10天左右,裸根苗大田移栽成活达89.5%,与对照达极显著水平,蔗苗成活后其长势优于对照;丛栽苗分单株后移栽时间越快成活率越高,一般不超过4小时为宜;移栽深度2-3cm为宜,过浅成活率下降,过深分蘖苗数减少或没有分蘖苗;利用遮光率为70%以上的遮荫网遮光,成活率可达95.8%-97.2%;春季移栽、仿水稻栽培插秧式移栽等利于甘蔗裸根苗的成活;【结论】在丛栽苗圃中培育健壮、抗逆能力强的组培苗,移栽过程中加强水分、光照管理,甘蔗脱毒健康组培裸根苗可直接进行大田移栽。  相似文献   

17.
以月季切花品种Daiana带芽嫩茎为外植体,研究了激素等因素对其无性繁殖系建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其诱导分化以B5+BA1.0mg/L(单位下同)+IBA0.25效果较好;继代增殖以B5+BA1.0~2.0+IBA0.25+GA0.3效果好,增殖系数可达5.8~6.2以上;生根以50㎎/LNAA或50mg/LIBA溶液浸泡嫩茎切口基部0.5~1d后,接种于无激素1/2MS基本培养基中效果好,生根率达100%;在基质珍珠岩或蛭石中驯苗,成活率可达94.1%以上。  相似文献   

18.
何俊龙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3):208-213
松针是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富含丰富的养分,是一种具有特色的有机肥原材料。为了深入了解松针堆肥的使用情况及潜在价值,以大理州鹤庆县松桂镇为调查地点,针对10 个村82 个社2450 户农民展开调查。调查发现:松针堆肥在鹤庆县应用广泛,堆肥农户占到调查总农户的91.76%,其中使用松针堆肥的农户达到96.82%,堆肥总量达到7493730 kg,平均每户堆肥达到3333.51 kg。堆肥方式多样,但主要以松针和牛粪堆捂为主。堆肥控制条件较差,堆肥过程中加水农户仅有39.82%,翻堆农户仅有15.70%,增温农户仅有49.07%,无害化处理农户仅有16.13%。主要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松针的快速降解,松针堆肥的条件控制以及松针堆肥的合理配方。松针堆肥受到农民的广泛认可,是一种潜值巨大的绿色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19.
泰山黄精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泰山黄精野生资源分布与生态环境考察分析,种子催芽床土消毒,以700倍代森锰锌和20g/m2辛硫磷粉剂拌土消毒效果好,出苗率和存苗率分别达到81%和76%,虫害防治以600倍辛硫磷+1000倍敌百虫配合施用,效果最好可达90%。移栽时以施6.0kg/m2混合肥效果好,定植规格以行距25cm,株距15~20cm为宜,移栽第一年应遮光65%,药材以移栽3年的泰山黄精收抱为宜,质量好产量高,干品产量达441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