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Hadoop技术为核心,构建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该平台能够自动收集某一区域内四季的农业作业生长、繁殖、市场需求、营销等方面的信息,并生成详细的管理信息化报表,为农业管理部门和农户提供标准化的生产销售预警、智能决策等数据信息,实现农业大数据信息的可靠存储、智能管理,提升农业生产的精确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采用Java、Web技术,遵循JavaEE框架规范和MVC设计模式,建设基于B/S结构的设施农业"两体系"(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应用管理平台,集公共信息服务、协同办公、知识资源共享、成果推广、在线交流和动态跟踪等功能于一体。经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应用证明,该平台能为加快区域农业产业化进程和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转化率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档案是提高农产品质量、改进生产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一手资料,对这些档案进行有效的电子化管理对于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农产品质量的可追溯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介绍了UML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农产品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中,利用各种图对系统进行了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建模设计,清晰地把握了农产品档案的逻辑和框架结构,有利于各种人员之间的沟通,从而为成功完成农产品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物流是以脱离农业生产领域的农产品为中心而发生的一系列物质运动过程、相关的技术信息流动过程及组织管理等活动,现代物流的发展为农产品物流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和经验.为此,综述了我国物流现状和信息化物流发展趋势,并初步构建了基于WebGIS技术的农产品物流优化平台,整个平台由网站信息平台、GPRS/3G平台、短信平台、移动客户端软件组成,为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管贤俊 《河北农机》2023,(17):97-99
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农业领域,互联网的应用也为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在“互联网+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优化和农产品产销对接的促进显得尤为重要。过去农产品的销售往往面临着信息不对称、渠道狭窄、品牌认知度低等问题,而互联网的应用为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建立电商平台和线上销售渠道,农产品可以直接与消费者对接,打破了传统销售渠道的限制。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进行研究。首先指出“互联网+精准扶贫”的优势,分析“互联网+精准扶贫”对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影响和意义。其次提出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希望为农产品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李伟娟  于观成  王贞 《农业工程》2019,9(7):118-121
发展现代农业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中的重要措施之一。选取东营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互联网+”时代下面临的机遇,从完善农产品的流通模式和夯实基础设施,实现技术创新、培育新农人及信息平台的搭建,并为传统农业金融改革方面提出资源型城市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机科技档案编研是按照档案编研方法,对农机科技档案进行分析研究,编写成各种信息资料,为科研部门和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8.
刘芳 《农业工程》2018,8(4):135-137
科学化和标准化是管理现代农业科研档案文献资料的前提,有利于传播及总结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精华,最大程度发挥农业科学信息数据库的作用,进一步推进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阐述了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科学管理农业科技文献资料的内涵,深入分析农业科技文献资料领域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建议,旨在加大我国农业科技文献资料的利用率,推进农业科技文献资料信息化建设,为农业科研单位文献资料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信息农业的发展及其需要设计一款能够符合实际生产需求的移动载具平台,以实现农业信息的采集。平台能够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的高度来调节平台的高度。也能够根据不同地区作物行间距不同调节宽度。该平台以轮毂电机为动力采用履带方式以减小体积和重量,增强其适应性。平台简化了电子差速转向部分的控制系统以适用于信息农业的需要。本就平台的设计结构,转向控制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农产品“滞销”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没有实质对接。在研究农产品营销现状的基础上,以VS2013为开发平台,以C#为软件开发语言,利用SQLServer2008实现数据存储和处理,设计并开发了农产品营销系统。该系统为普通用户提供注册、产品搜索和浏览等功能,为会员提供登录、加入购物车、评论和购买的功能,为后台管理员提供商品信息的添加、删除和修改、评论管理、订单管理以及管理员等管理功能。该系统的实现对于扩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韩鹏 《农业工程》2018,8(9):21-23
云计算因超强的计算能力、可靠性高和虚拟性等特点,在农业信息服务中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云计算为农业信息服务提供了海量的数据资源,大大提高了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速度。云计算技术在农业信息服务中的大力推广是农业信息服务的研究重点。该文对云计算技术在农业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做出了调查研究,对其在农业科技创新、农户推广与使用等各个方面进行介绍。利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创新农业信息服务,为其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民、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杨阳 《农业工程》2018,8(5):43-44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农业生产。把计算机技术引入到农业生产管理中,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将计算机技术与农业信息化管理结合在一起,能够对农业生产起重大帮助作用。信息化农业是将农业信息和农业技术知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农业,农业信息化可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计算机技术与农业信息化管理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农业信息化管理中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聂鹏程  董涛  吴迪  何勇 《农业工程》2017,7(5):25-30
要发展智慧农业,实现高产、优质、安全地可持续发展,必须借助科学的手段,充分利用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技术建立农业生产、加工和流通的规范化管理体系。该文以农业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分别介绍了农业物联网在车载式监控系统、基于CFD冷链车厢温度监控现代物流、设施农业、果园种植业和水产养殖方面的相关应用推广。应用效果表明:物联网技术可有效降低农业生产资源的消耗,并能够有效降低和合理应用水、肥和药。农业物联网技术对精细农业和智慧农业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显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及很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智慧农业的持续发展。无线通信及智能等多种技术的应用使得物联网智慧管理平台得到了不断地更新与完善。该文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农业系统研究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信息化建设和人才缺乏的问题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晶 《农业工程》2017,7(3):44-46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VR+”的可定制化服务将拓展到各个领域。对于农业领域来说,虚拟现实技术与农业产品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农产品的推广,而且对农业科普、农产品增产增值和农业旅游等都有促进作用。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在茶树领域的展示进行探讨,挖掘虚拟现实技术对茶产品推广、增产增值和茶园旅游等方面的潜力,同时就虚拟现实在茶叶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农机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在粮食减损增产、畜禽水产机械化养殖、农产品高效加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综述国内关于农业科技服务、农机社会化服务、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从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模式等方面梳理我国农机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展,并指出当前我国农机科技社会化服务存在服务标准缺乏、服务效果参差不齐、服务对象和需求不明确、服务机构内生动力不足、市场化服务力量粗放发展等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要加大相关政策支持、搭建科技协同综合服务平台、构建服务标准规范、推进农机科技服务信息化进程等发展建议,为农机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车自力 《农业工程》2019,9(2):25-27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在农业领域,不仅可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简单概述了GIS概念和构成,GIS在农业环境检测、农业资源管理和水电工程等方面的应用,以及GIS未来发展前景,对推进GIS信息技术在农业资源环境领域的应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董兰阁 《农业工程》2019,9(6):142-14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唯有加快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才能夯实农业发展的根基,确保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通过对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新型农业转型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新型农业模式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并在此基础上预测现代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和推广策略,坚持走优质、高效和绿色的农业生态道路,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