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胚胎工程技术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对胚胎数量、质量要求都在增加。超数排卵、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等增加了卵母细胞利用率,但卵巢内大腔卵泡非常有限。因此小腔卵泡作为一种巨大的卵母细胞来源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关注。研究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发育机制,有利于提高小腔卵泡卵母细胞的发育力。  相似文献   

2.
从两方面探讨了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效果,即对不同级别和不同卵巢卵泡直径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进行成熟培养,测定其成熟率。COCs级别不同,培养成熟率之间存在很大差异,A级COCs成熟率为63.81%,B级为47.81%,显著高于C级和D级(P〈0.01)。卵母细胞的成熟率与采集COCs时的卵泡直径关系密切。中等卵泡的卵母细胞的成熟率为61.82%,显著高于小卵泡和大卵泡(P〈0.01)。试验结果表明:A级和B级COCs是卵母细胞体外培养的主要资源;在卵母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宜选择卵泡发育水平基本正常的中等卵泡采集COCs,而不宜选择发育过大或过小的卵泡。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胚胎移植、体外受精、核移植、转基因等胚胎工程技术在理论和生产应用上已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所有这些技术是建立在具有完全发育能力的卵母细胞的基础之上的.大量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是这些技术的限速步骤之一.目前采用的有腔卵泡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和超数排卵,不能提供充足的卵母细胞以支撑胚胎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卵巢中的卵母细胞绝大多数以无腔的形式存在于卵巢皮质内,有腔卵泡所占比例不到1%,屠宰场屠宰羊只后的卵巢内含有大量的腔前卵泡.如果建立腔前卵泡的体外培养体系,获得大量的具有成熟和受精能力的卵母细胞,一方面将会最大限度地挖掘保存卵巢上遗传资源;另一方面将极大的促进胚胎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还有利于研究卵泡和卵母细胞的生长和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驴在繁殖与非繁殖季节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孤雌激活胚胎发育情况,试验以3—9月份为繁殖季节,其他月份为难繁殖季节,从屠宰场采集驴卵巢,统计分析不同繁殖季节卵巢形状的差异,采用抽吸法和切割法获取卵母细胞,并对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诱导,对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分析激活胚胎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繁殖季节与非繁殖季节卵巢形状差异明显。在繁殖季节,卵巢内卵泡液增多且卵泡体积变大,导致卵巢体积增大,总卵泡、中卵泡、小卵泡数量显著多于非繁殖季节(P0.05);繁殖季节卵母细胞回收率为85.38%,非繁殖季节卵母细胞回收率为72.18%,两者差异显著(P0.05);繁殖季节驴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率为50.10%,非繁殖季节时成熟率为34.74%,两者差异显著(P0.05);繁殖季节卵裂率为31.0%,非繁殖季节卵裂率为29.0%,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繁殖季节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情况优于非繁殖季节,非繁殖季节较难获得成熟卵母细胞,但是获得成熟卵母细胞激活发育后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影响牛卵母细胞体外发育能力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影响卵母细胞成熟发育能力的制约因素:(1)通过分析卵母细胞核成熟和胞质成熟的过程及成熟时各细胞器的状态,指出在体外培养系统中卵母细胞的核成熟,并不代表胞质的成熟,推迟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恢复能够有效促使胞质成熟;(2)针对母牛卵巢的功能结构和形态变化,卵泡发育程度及母牛发情周期的不同阶段等有关内容的实验材料,分析了卵泡发育过程中的几种关键因素对卵母细胞发育能力的影响,为了获得较多具有发育潜力的卵母细胞,提出了采集母牛卵巢的适宜情期阶段;(3)根据卵母细胞发育的不同的阶段,提出改善培养体系能提高卵母细胞的发育力。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屠宰场绒山羊卵巢为材料,采用抽吸法收集不同直径卵泡卵母细胞,研究卵泡直径对卵母细胞回收效果和体外成熟、体外受精的影响。结果表明,卵泡直径直接影响卵母细胞的回收效果及随后的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卵母细胞的回收率和可用卵的比率及成熟率与卵泡直径呈正相关;直径2.1~5 mm卵泡的卵母细胞由于处于生长旺盛期,受精率和卵裂率分别为59.15%和42.50%,显著高于直径5 mm卵泡和≤2 mm卵泡,适合体外胚胎的生产,而直径≤2 mm卵泡的卵母细胞因未发育充分体外发育潜能最差;直径5 mm卵泡的卵母细胞可能因体外培养成熟过度而老化导致受精率和卵裂率降低,缩短其体外成熟时间可能会提高其体外发育潜能。  相似文献   

7.
正哺乳动物卵巢中含有大量的腔前卵泡,但是在发育到有腔卵泡前大约99.9%的卵泡都走向闭锁、退化,这无疑是动物繁殖领域内巨大的浪费。卵母细胞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动物克隆和转基因等胚胎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不可或缺的材料,然而卵母细胞来源十分匮乏成为其发展的一个制约性因素,无疑腔前卵泡的体外培养技术为其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目前,在动物卵泡体外培养实验中仅有小鼠的原始卵泡经培养后,卵母细胞发育成熟并获得了活体后代。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小卵泡液、放线菌酮(CHX)对卵母细胞预成熟、囊胚滋养层细胞囊泡(TVS来源于体外受精培养14 d的滋养层细胞)、维生素对牛体外胚胎质量的影响。在B超仪下进行牛活体取卵(OPU),从牛活体卵巢采集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体外受精、早期胚胎体外培养。结果表明:10%小卵泡液及8%CHX的卵母细胞预成熟4 h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在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培养液CR1aa中添加10μg/m L维生素C组与TVS共培养组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均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体外胚胎与TVS共移植受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活体采集的卵母细胞经体外预成熟处理,可以达到核质同期化的目的,早期胚胎的培育过程中加入TVS、抗氧化剂等可以克服早期胚胎的发育阻滞,提高体外胚胎的囊胚发育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马产业的发展,马发挥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大。辅助生殖技术有利于发挥优良马匹的潜在价值。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是辅助生殖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卵母细胞的获取是体外成熟的前提,切刮法能从离体卵巢中获得较多的马卵母细胞,而活体采卵技术(OPU)则能持续地获得卵母细胞,并能较好的保存马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扩张型卵母细胞的成熟率高于紧密型卵母细胞,母马的年龄会影响到其卵母细胞的质量。马卵母细胞体外存放较长时间不会影响其发育能力,现在已有较为成熟的体系能使马卵母细胞在体外保存24 h以上而不影响其成熟率。在马卵母细胞成熟体系中常用的基础培养液是M199,添加胎牛血清(FBS)、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物质能显著提高成熟率,常用培养环境为38~39℃,5%CO_2饱和湿度下培养,培养时间30 h。成熟的卵母细胞有扩张的卵丘细胞和极体,且成熟的卵母细胞的细胞骨架及微管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本文针对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体外成熟培养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重点阐述了不同采集技术的回收率以及影响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的关键因素,以期对今后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进一步研究及后期体外受精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马产业的发展,马发挥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大。辅助生殖技术有利于发挥优良马匹的潜在价值。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是辅助生殖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卵母细胞的获取是体外成熟的前提,切刮法能从离体卵巢中获得较多的马卵母细胞,而活体采卵技术(OPU)则能持续地获得卵母细胞,并能较好的保存马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扩张型卵母细胞的成熟率高于紧密型卵母细胞,母马的年龄会影响到其卵母细胞的质量。马卵母细胞体外存放较长时间不会影响其发育能力,现在已有较为成熟的体系能使马卵母细胞在体外保存24 h以上而不影响其成熟率。在马卵母细胞成熟体系中常用的基础培养液是M199,添加胎牛血清(FBS)、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物质能显著提高成熟率,常用培养环境为38~39℃,5%CO2饱和湿度下培养,培养时间30 h。成熟的卵母细胞有扩张的卵丘细胞和极体,且成熟的卵母细胞的细胞骨架及微管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本文针对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体外成熟培养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重点阐述了不同采集技术的回收率以及影响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的关键因素,以期对今后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进一步研究及后期体外受精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体外受精过程中,绵羊卵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率和胚胎发育率.影响卵母细胞成熟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卵泡大小、卵巢的发育阶段、培养基、激素生长因子等.试验从屠宰场采集屠宰后的绵羊卵巢,抽取卵巢表面卵泡中的卵母细胞,选择一级和二级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试验证明,绵羊卵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时间以24h为佳,FCS浓度以20%最适宜.试验还发现无菌条件、温度、湿度以及在体外对卵母细胞的操作时间对试验的结果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试验初步探明了适宜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一些基本条件,为全面掌握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以至整个体外受精技术的完善和规范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5,(11):61-63
为了进一步探索陕北白绒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方法,试验以屠宰场陕北绒山羊卵巢为材料,采用抽吸法收集直径大于2 mm卵泡的卵母细胞,研究卵泡数量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孤雌发育的影响。根据卵泡数目的差异分为3组,其中卵泡数目大于15个的设为Ⅰ组,卵泡数目在8~14个之间的和卵泡数目在1~7个之间的分别设为Ⅱ组和Ⅲ组。对山羊卵母细胞及孤雌激活后胚胎进行体外培养后,进而根据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孤雌激活胚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来分析卵泡数量对其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卵泡数目在8~14个之间的Ⅱ组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这3组间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山羊卵泡数目的过多或过少降低了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率,且对孤雌激活胚的发育能力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卵巢质量和保存液对牛卵母细胞孤雌发育能力的影响,本实验将采集卵巢按其质量分为A、B 2组,于生理盐水中运输到实验室,利用切割法采集卵巢表面卵泡中的卵母细胞培养,成熟后孤雌激活;将采集牛卵巢随机分到D-PBS保存液与生理盐水中,运送到实验室后采集卵母细胞培养。以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孤雌胚的卵裂率、囊胚率来评价卵巢质量、保存液对卵母细胞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A组卵巢平均获得的卵母细胞数(2.1枚)显著低于B组卵巢获得的卵母细胞数(5.5枚),从A组卵巢上获得的卵母细胞成熟率(56.98%)、卵裂率(42.86%)及囊胚率(9.52%)显著低于B组卵巢上获得的卵母细胞成熟率(84.38%)、卵裂率(70.17%)及囊胚率(31.50%)(P<0.05);使用含离子丰富的D-PBS溶液,较对照组保存液生理盐水,其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卵裂率及囊胚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随着体外受精、克隆与转基因动物等基础研究快速发展,对卵母细胞的需求越来越多,科学家们不得不寻求能够获得大量优质卵母细胞的新途径。原始卵泡作为生长卵泡的来源,其初始容量影响哺乳动物的繁殖性能,是整个雌性生殖期中各阶段卵泡及卵子发育的源头。哺乳动物的卵巢在出生时由一定数量的卵泡组成,大多数原始卵泡处于休眠状态,只有极少数的原始卵泡被激活并进入生长卵泡池中。因此合理开发卵巢里尚未激活的原始卵泡对提高动物繁殖率、加速优良牛种的遗传改良、阐明动物卵泡发生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目前哺乳动物原始卵泡体外激活的国内外进展做一综述,为研究动物和人类卵泡激活的生物学过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哺乳动物体外受精、细胞核移植技术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成熟卵母细胞以及哺乳动物胚胎需求量日益增加,卵巢内丰富的卵泡资源是胚胎工程迅速发展的基础。本文从卵巢因素、供体、体外培养条件和成熟培养液中添加成分等对卵母细胞IVM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胚胎的体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科研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选择4~8、8~12、12~16周龄羔羊进行超排处理,研究羔羊卵巢与卵泡的发育情况、卵母细胞活体采集效果及其体外发育能力。结果表明:羔羊超排处理后卵巢大小随着周龄的增加明显下降;4~8周龄组可用卵泡数、回收卵母细胞数极显著高于8~12周龄组和12~16周龄组(P0.01),但卵母细胞的回收率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升高;12~16周龄的A、B级卵母细胞所占比率较高,A、B级与C级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差异极显著(P0.01);对成熟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C级卵母细胞卵裂率显著低于A级与B级卵母细胞(P0.05);酉州乌羊幼羔体外胚胎移植妊娠率为27.03%,生产羔羊14只。结果提示,4~8周龄酉州乌羊羔羊超排效果优于8~12、12~16周龄段羔羊,活体采集的羔羊卵母细胞可经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获得后代。  相似文献   

17.
有关卵子发生的现有文献是十分丰富的,但主要是试验动物的材料。对人、猪和骆驼的卵子发生及母牛卵子发生的某些阶段做了研究。在哺乳动物界里,甚至连卵巢组织结构也具有特殊性。对卵母细胞和卵泡进行体外培养时,应对正常发育的卵巢进行全面的形态生理学过程的分析。我们的工作是专门研究母牛卵巢上的卵母细胞和卵泡的生长。其卵巢是来自肉联加工厂屠宰的母牛,挑出病理性卵巢(囊肿,出血多的卵泡以及卵泡数量较少者等)。卵巢上的卵泡和卵母细胞的活动性闭锁及排卵后和妊娠时的卵巢也除去。余下的卵巢,即能够供给卵母细胞及卵泡在体外培养的卵巢作研究用。曾研究了五个卵  相似文献   

18.
对53头成年黄牛和44头成年牦牛卵巢形态、表面卵泡数量、黄体状况以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等进行了比对研究,探讨牦牛和黄牛卵巢的形态学差异和卵泡卵母细胞发育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成年黄牛卵巢的体积(11.12±5.77vs.6.92±7.0)和重量(5.85±2.98vs.3.19±1.58)显著大于成年牦牛卵巢(P0.05);成年黄牛Ⅰ级卵泡数(13.04±8.12vs.7.97±3.72)、Ⅲ级卵泡数(0.42±0.52vs.0.02±0.15)、总卵泡数(14.46±8.92vs.8.98±3.87)和卵巢黄体直径(1.54±0.44vs.1.2±0.51)显著大于牦牛(P0.05);采集卵巢卵母细胞,黄牛卵母细胞数量显著多于牦牛,经体外成熟培养A级卵母细胞培养24h第一极体的排除率显著高于B级和C级卵母细胞,同一体外成熟时间和相同分级的黄牛和牦牛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的排除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胚胎工程相关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不断发展,研究者越来越需要数量更多的高质量卵母细胞以满足试验和科研需求。早期研究已表明,卵巢在其保存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对卵母细胞成熟和后期发育潜力具有重要影响。目前获取卵巢的方式主要有体内和体外两种,体内获取操作复杂、成本高、耗时长、成功率低,而体外获取主要是从屠宰场收集卵巢,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速度快、数量足。因此,体外卵巢已经成为科研人员开展胚胎工程相关研究的主要获取方式。现实情况下,运输距离远、生猪养殖和屠宰区域限制等等原因往往导致卵巢从离体到送达实验室时间较长,这对卵巢保存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Matías NicolásTellado、Pim Pra Par等报道,猪卵巢35℃保存条件下,随着保存时间延长,卵泡液会因微环境酸化引起卵母细胞中毒,对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氧化状态和体外受精胚胎发育能力造成负面影响。Kamoshita K等将小鼠卵巢在不同温度下保存24 h发现,保存在4℃条件下的卵巢组织结构异常变化率显著低于保存在14℃和37℃条件下的卵巢。上述前人实验表明,卵巢在体外保存过程中,不同温度对卵巢保存效果具有较大影响,并进一步影响着卵泡质量和卵母细胞成熟及发育潜力。  相似文献   

20.
哺乳动物卵巢皮质中有大量的腔前卵泡,这是体外生产胚胎的一个潜在的卵母细胞来源。通过腔前卵泡体外培养获得成熟卵母细胞,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良母畜的遗传和繁殖潜力。然而腔前卵泡分离效率一直制约着有关研究工作的开展。牛卵巢组织结构致密,纤维化程度高,机械分离牛腔前卵泡技术上有很大难度。许多研究者尝试酶消化分离腔前卵泡。虽然能分离到相对较多的腔前卵泡,但酶处理不但费用昂贵,处理时间长.而且酶处理及酶的残留都会降低卵泡活力。有人用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