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运用ARCGIS9.3分析城市安全空间,筛选城市绿地避难场所,根据避难场所的规模确定其服务半径从而计算出加权半径和加权距离.通过运用OVD和WVD方法分别得出避难场所的责任区.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OVD方法确定的避难场所责任区间的空间关系,使用WVD方法划分的避难场所责任区的覆盖范围更直观,划分的结果也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上海城市绿地防灾避难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康亮  朱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2945-2947
在现有上海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础上,着重论述城市绿地对部分城市灾害的防灾减灾作用,结合上海城市绿地系统在防灾避难方面的作用,探讨了城市绿地的防灾避难功能,提出加强城市绿地防灾避难功能的措施,为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供规划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绿地防灾减灾功能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根据地震灾害发生时人们紧急避难的要求,提出了我国城市绿地防灾避难功能建设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系统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及生物多样性,提供游憩及防灾避难场所,提示城市景观及形象等。随着生态学特别是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从早期的绿地规划向绿地系统生态网络规划演变,具有更加重要的生态学意义。马鞍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经过三次编制,逐步形成斑块廊道生态网络系统,正从国家园林城市逐步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现生态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用ARCGIS 9.3空间数据管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工具,对三明市建成区绿地应急避难场所的避难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明市106块绿地中,仅47块处于城市安全区范围内,总面积为126.32 hm2;建成区的有效避难面积共计84.65 hm2,城市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为2.72 m2,但5个组团叠加相应的人口数量后,人均有效避难绿地的比率为1∶2∶2∶8∶5;建成区内,以紧急避难场所的服务半径500 m提取的缓冲区所覆盖的居民区面积为2311 hm2;避难场所空间分布上较不均匀,局部区域低于平均值高达50%以上;通过对灾后3、5、10 min逃生距离内的绿地分布分析,仍有5.4%的人口未处于避难场所的覆盖范围内,各组团间可达性较弱。  相似文献   

6.
王仕莲 《农技服务》2007,24(4):91-92
针对合肥市老城区公共绿地现状,分析了进行合肥老城区公共绿地规划的必要性,介绍了其他城市绿地规划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合肥老城区公共绿地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合肥市特殊的气候现状、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调查地被植物在合肥城市绿地中的应用现状。归纳了在合肥绿地中常见的一些地被植物,对其在合肥绿地中的应用种类、面积、配置等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合肥地区气候特点,提出年度间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技术要点及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国内应急避难场所的产生和发展背景,提出基于避难场所的城市公园的防灾设计原则,以哈尔滨市尚志公园为例,以园林设计的地形、道路、水体和建筑的4个要素与防灾设计相结合,重点分析城市公园景观与防灾的融合与转化,旨在对城市现有公园的防灾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摘 要:在城市各类防灾系统中,应急避难绿地是一种既能为城市提供自然空间又有助于防灾救援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应急避难绿地的概念及其建设条件等内容的分析,结合黄山市屯溪区规划布局特点、灾害类型以及城区防灾避难工作现状调查,提出建立屯溪区绿地避难场所的必要性和规划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方大凤  张昌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58-15361
以2001~2010年在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城市防灾绿地规划研究的51篇文献为样本,分析了文献研究的状况、文献研究的方法和文献研究的内容。结果表明,2008年之后城市防灾绿地研究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当前我国防灾绿地规划,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防灾绿地的规划模式、规划过程中的具体指标仍需进一步研究,在实践中修正与完善;应加强新兴的小城镇的防灾绿地规划。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合肥市中心城区绿地可达性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对合肥市中心城区(二环内)绿地进行可达性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运用景观可达性的概念与原理,建立城市绿地可达性模型,采用费用加权距离方法,结果表明:1)绿地破碎化较为严重,但绿地可达性总体较好;2)绿地可达性的空间格局仍存在不均衡;3)一环内外绿地可达性存在明显差异;4)城市绿地可达性分析是衡量城市绿地服务功能社会公平性的有力手段,充分体现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城市绿地可达性分析结果能有效地评价城市绿地格局和服务功能,可为合理调整与设计城市绿地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探讨合肥市绿地景观结构特点及其降温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838-15841
以我国中东部城市合肥市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区域为研究范围,根据城市气候调查和小气候观测,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城市绿地案观结构、城市热岛的特点以及二者关系。对热岛强度和影响城市温度的温室气体CO2等的观测表明,合肥的热岛强度和热岛中心均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争季热岛中心位于市中心,夏季热岛中心分裂为3个,分别位于绿化程度低的地区。热岛强度的日变化出现两个峰值,分别为8:00、16:00。接着分析合肥市中部、东部、西部和北部等温线。最后与城市园林研究的特点相结合,研究绿地景观的降温效应,对合肥市城市绿地生态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应急防灾的城市绿地系统优化思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汶川大地震引发的巨大的灾害损失,促使人们深刻反思当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中的误区,进而引发了对防灾绿地的研究热潮,在现有城市格局和绿地系统布局的基础上,优化城市绿地的应急防灾功能,构建具有合理的功能层级和布局结构的城市防灾绿地体系,切实提高整座城市的抗风险机能。  相似文献   

15.
空间句法理论中的可达性程度已成为衡量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重要指标。为了给南陵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合理空间布局提供指导与科学依据,以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构建线段模型并进行句法测度与量化分析,结合ArcGIS从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感知可达性和心理可达性4个维度指出南陵县在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结果表明:1)南陵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全局和局部可达性良好,能在总体层面上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游憩要求。但其空间聚集性呈现多核心的圈层分布特征,新老城区公园布局不均衡,部分公园周边道路体系建设不完善;2)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整体感知可达性较差,不利于城市居民通过局部路网感知公园的整体空间信息,并且公园整体空间渗透能力不足,心理可达性一般;3)在依据完善城市道路结构、合理增加公园绿地、优化绿地分类分级体系和丰富绿色开放空间等策略优化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后发现,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的全局与局部整合度值均明显提升,公园空间分布系统性与均衡性方面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昆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能力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昆明市2008年人口数量、公园面积等数据全面详细的调查,应用GIS的空间插值技术对昆明市区城市人口统计数据进行了空间分布化分析;运用人口密度分布与公园绿地缓冲区的叠加分析,对城市公园绿地的应急避难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改造公园绿地使其具有防灾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城市绿地系统的主要功能,针对城市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建设的几点原则。  相似文献   

18.
贵州山区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以贵阳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景观,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贵州山区城市道路绿化存在道路绿地率低,树种选择不合理,道路绿化水平落后,道路绿化管理养护水平低等问题,通过对贵阳市城市道路绿化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提出科学的规划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和改进贵州山区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措施:提高山区城市道路绿地率和绿量;合理选择山区城市道路绿化树种;完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以合肥市区二环以内建成区为研究区域,选取10个街旁绿地进行景观现状调查,并应用统计学、生态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游憩满意度,探寻街旁绿地景观构成要素与游憩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合肥市不同街旁绿地的综合游憩满意度不同,10个街旁绿地满意度得分范围3.044~4.320,整体满意情况一般;其中建于2010年的瑞园游憩满意度最高,建于2000年的长江东大街与南陵路交口游园最低。建立满意度和绿地景观要素之间的相关模型,评价结果表明,市民满意度较高的街旁绿地表现为,绿地和铺装表面比例恰当,常绿和落叶乔木搭配比例合适,有较好的树荫,人行步道宽度合理。运用SPSS 23.0分析软件,通过曲线估算回归分析合肥市街旁绿地各景观构成要素与游憩满意度关系,并得出相应的最优估算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