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江苏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探索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1):85-91
在阐述江苏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十二五"以来江苏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过程中探索成功的10多种创新模式进行分析与总结,其创新模式可归纳为四大类型,即公益机构主导型、科技项目带动型、市场引导型和产学研结合型,并就其主要创新模式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不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经费保障不足、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力量不足、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高以及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不规范是制约江苏农技推广体系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培育多元化农技服务体系、加大政府农技推广投入、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和培养高素质的农技推广人员等创新江苏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田云峰  苏磊 《农业科技管理》2012,31(2):64-67,78
文章阐述了河南省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制约河南省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因素,并从加强农业科技公益性研究与示范推广、扶持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增加财政支持农技推广、建设基层农技队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培育农业科技推广市场化主体等方面提出促进河南省农技推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华银  张骏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9-10,101
阐述了马鞍山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确立了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及优化农技推广机构、落实农技推广责任制、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展多元化科技服务组织和实施产学研等发展重点,提出了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技推广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关于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技术推广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推广力度;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不能适应变化中的农业生产需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积极性不高,影响农技推广效率;农技推广力量薄弱,缺乏有效保障机制农技人员知识老化。当前针对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及现状,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稳定农技推广队伍,加快推进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创新,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创新推广理念,改进推广方法,建立农村科技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管理》2017,(5):21-24
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服务效能,是当前一项紧迫的改革任务。文章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资料,总结了当地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的主要成效,分析了当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农技推广人员待遇偏低、农技推广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农技推广手段单一落后、农技人员参与经营性服务存在政策制约、农技推广服务主体的联结机制尚未贯通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应健全农技推广机构的精准支持机制,强化条件能力建设;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整合农技推广机构与科研教学单位的推广资源;探索多元化推广体系融合机制,鼓励农技人员领办或参与经营性农技推广组织;强化农技推广人才培养与储备,优化农科专业大学生的培养模式;加快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技推广服务的针对性和及时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西藏自治区贡觉县以农牧业发展为主,农业与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农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严重制约着贡觉县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强对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的引进与管理方式的创新,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利用高新科技促进农业发展,打通农牧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迫在眉睫。本文立足贡觉县实际情况,从推广机构设置、队伍组成、管理机制、配套设施等方面系统分析了贡觉县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机制完善、政策帮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为农业发展服务的农技推广服务部门,卫辉市农林局在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上积极探索,转变推广方式,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坚持推广方式不断创新巩固完善以"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提高技术到位率,提升农技推广效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辉县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发展持续推进,目前“一主多元”的农技推广体系基本完善,科技示范平台初步建立,农技人员业务素质稳步提升,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但按照新阶段的要求,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农技推广体系进一步发展。如技术与产业需求融合程度偏低,部分基层农技人员业务水平偏低,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不稳,农技推广信息化支撑能力不够,农技推广工作资金投入不足等。因此,为进一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应大力示范推广高产高效实用技术,有效提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服务能力,积极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建设稳固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加快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相似文献   

9.
<正>1、中国知网研发推出了"______"是基于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的个性化知识服务系统和20万农技人员的应用,旨在利用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农技推广移动服务体系,提高各级农技推广机构行政效率,满足农技推广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实时、快捷获取知识的需求,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进一步提高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手段,将实用的技术与经验真正送到以示范户、种养大户为主体的新型职业农民手中。  相似文献   

10.
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是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深化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内涵,巩固提高"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成果,创新农技推广新模式、人才培养模式、集成性管理模式以及信息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为农服务效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文章针对这四种创新模式分别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科技小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组织模式,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科技支撑。本文基于宏观和微观层面阐释科技小院产生的现实需要,结合实地调研系统分析其发展演变与功能定位,探讨其运行保障机制与取得的实践成效,提出引导科技小院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研究表明,科技小院的产生顺应了微观层面农户对先进农业技术需求增加,以及宏观层面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进步依赖加大的现实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演绎出“自下而上”式农业科技创新、“科普志愿”式农业社会服务和“产教融合”式农业人才培养三重功能,且三重功能定位以科学技术为纽带,形成了激励相容关系。科技小院以高校科研院所为内核,各主体之间形成了不同目标导向的利益联结机制,其中正式制度施加规范约束、服务互动融入社会规范、多方支持构成物质保障,推动科技小院有效运行。科技小院创新了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促进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水平、开创了农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因此,未来科技小院发展应深入明确功能定位、强化制度约束、加强组织创新和推广经验典型,走错位发展、规范发展、融合发展和共享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技传播学的学科发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科学技术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有效的传播手段,大量的农业科学技术和成果才能为广大农民所应用并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需求,大量农业科技传播实践活动尚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基于此,通过大量调研,提出了建设农业科技传播学科的发展构想。以期通过学科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实践活动的传播学研究;通过人才培养,充实农业科技传播队伍,为我国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注入活力,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业科学学报》2019,18(8):1657-1666
Sustainable feeding of the growing population in China without ecological destabilization is a grand challenge. In this populous country where agriculture is dominated by smallholder farming, developing innovative technology and translating scientific knowledge into action for smallholder farmers is a crucial step in addressing this challenge. Here, we present a novel approach for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dissemination to achieve sustainable intensification in the fields of smallholder farmer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ckyard(STB) is a hub in a rural area that links knowledge with practices to promot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exchange. In this study, the framework and functions of STB are introduced, and the key implications for sustainable intensification across millions of smallholder farmers are explicitly stated:(i) develop innovative technology based on stated demands of farmers;(ii) disseminate technology by innovative social service models though combined top-down approaches with bottom-up measures to enable smallholders in rural areas. This paper provides a perspective on transformation of small-scale agriculture toward sustainable intensification in China and useful knowledge applicable to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中国热带地区农业科技基层推广机构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区域性农业科技推广站,并从人才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推动现代热带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军  郑末  李娟 《农学学报》2019,9(7):87-90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文章简述了获得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进步奖)的重大科技成果典型案例及其推广成效,表明科技进步对中国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现代农业建设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国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因此要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机制,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和激励办法,提高农民和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承接成果转化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志愿精神和科学精神为统领,通过高层与基层两类科技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及“两带两促”科普新模式推广,用崇德向善和雷锋精神驱动城乡科技人员和高素质农民,在不需政府投资、不占国家资源、尽其所能不计报酬情况下,无偿服务农村农民,是今后构建农村科普新格局、做好农村科普工作的有效途径。中国农学会广泛动员和吸纳涉农科教工作者及农技推广人员、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涉农企业家、退伍军人、在校大学生等加入中国农学会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塑造体制内与体制外相结合的多层次、多主体的社会化队伍结构,建立起了一支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村科普志愿服务队伍。截至2022年5月,已建立136支服务分队,志愿者近3000人,形成一支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用得上、留得住、常在村”的乡村本土科技志愿服务队伍,保障了科普资源常年扎根农村,形成了农村科普常态化、长效化发展机制,有效破解农村科普“最后一公里”难题,将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中心是一个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依托,也是发达国家统筹布局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探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在深入论述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分析了国内外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现状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存在问题,从统筹总体布局、明确功能定位、突出设施引领、创新体制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为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切入点,分析新常态下,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应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并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科研所建设、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激发农业科技工作的创新积极性三方面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农科:为安徽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从对策分析、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3个层面对安徽省农科: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策略进行了研究,以为安徽省农科: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三农"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文章总结了辽宁省农业科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国内外农业科技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建立健全辽宁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农业创新管理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体持续稳定增加农业科研投入的长效机制、打造高水平的农业科研团队、改革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推进新兴学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快辽宁省农业科技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