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山东省的果树设施栽培从90年代初起步,90年代中期开始迅速发展,到2002年全省果树设施栽培面积已达1.54万hm2,产量18万t,栽培树种有草莓、桃、李、杏、大樱桃、梨、葡萄等,已经成为全国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果树设施栽培生产基地.但在生产中还存在不顾条件盲目发展,适于设施栽培适宜专用品种少、品种结构不合理、设施结构材料落后,商品化处理滞后等问题,亟待研究解决.本文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发展的对策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我国果树设施栽培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90年代中后期,我国果树设施栽培发展迅速,种植地域迅速扩大.据不完全统计,至1999年春季,全国果树设施栽培面积达4.67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北京、河北等省市.设施栽培树种以草莓、葡萄、桃、油桃为主,杏、李、樱桃为辅.设施类型以日光温室为主,塑料大棚为辅.生产模式以促早栽培为主,延迟栽培为辅.我国果树设施栽培在早期丰产方面成绩卓著,葡萄、桃、油桃、杏、李都取得了定植后13个月667米2产1500公斤以上的好成绩,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早期丰产技术.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果树设施栽培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近年来果树设施栽培有较大发展 ,栽培种类有草莓、葡萄、桃等。但生产中仍存在种植面积不大、品种结构不合理、设施结构差、栽培技术不到位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江苏省果树设施栽培的发展方向和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设施杏树栽培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果树设施栽培主要集中在草莓、葡萄、桃等果树种类,而杏树设施栽培的面积仅占设施果树面积的0.6%,其原因主要是杏树设施栽培的技术难度比其他果树要大,从而制约着设施杏树的发展。现将杏树设施栽培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设施果树生产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强 《新农业》2011,(11):4-6
近年来,辽宁省设施果树生产发展迅猛,由盖州市的设施葡萄栽培、辽中县的设施桃栽培和东港市的设施草莓栽培开始逐渐扩展到全省各地,甚至带动了邻近省份。据统计,到2010年底,全省设施果树栽培面积达到50万亩,年生产反季节水果65万吨,总产值近30亿元,已成为辽宁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设施杏树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莓、葡萄、桃等果树是我国果树设施栽培的几个主要的种类,而杏树设施栽培的面积在设施果树面积中只占有0.6%,主要原因就在于杏树设施栽培的技术难度要大雨其他果树,在此基础上,设施杏树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在设施条件下,通过选择优良品种,优质栽培,不仅使杏提高了品质,能够提前或延迟上市,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红地球葡萄日光温室延后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现代农业设施栽培反季节高档葡萄、桃、草莓等果品既可满足市场需求,又可增加果农的经济收入,是我国北方果树生产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空气干燥,光热资源丰富,是我国北方地区红地球葡萄栽培的理想地带。2005年,张掖市银先葡萄园首次引进红地球葡萄设施栽培技术,此后甘州区梁家墩镇五号村及党寨镇烟墩村相继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基地,  相似文献   

8.
我国果树设施栽培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我国果树设施栽培的现状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果树设施栽培发展迅速,种植地域迅速扩大。据不完全统计,至1999年春季,全国果树设施栽培面积达4.67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北京、河北、河南等省市自治区。设施栽培树种以草莓、葡萄、桃、油桃为主,杏、李、樱桃为辅。设施类型以日光温室为主,塑料大棚为辅。生产模式以促早栽培为主,延迟栽培为辅。  相似文献   

9.
据农业生态学原理,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间以及生物种群间相互作用,通过各种调控措施和改善的自然环境和人工建立的农业设施,把葡萄、草莓、蔬菜采用大棚保护地立体栽培,使葡萄提前17天成熟,草莓提前125天上市,蔬菜则可利用两者生产间隙栽培.三者都得到协调生长,并获得比各自常规露地生产更佳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葡萄在我国水果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香蕉、柑橘、苹果、梨和桃并称为我国六大水果。据统计,2013年浙江葡萄栽培面积已达2.55万hm2,产量60.6万t,其中宁波市葡萄种植面积达0.6万hm2,产量达13万t,已成为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由于葡萄生长存在季节性,休眠期较长,在大棚设施栽培中,可以利用葡萄休眠期间的温光资源在葡萄架下间作  相似文献   

11.
我国果树设施栽培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我国果树设施栽培的现状90年代中后期,我国果树设施栽培发展迅速,种植地域迅速扩大。据不完全统计,至1999年春季,全国果树设施栽培面积达4.67万hm2,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北京、河北、河南等省市自治区。设施栽培树种以草莓、葡萄、桃、油桃为主,杏、李、樱桃为辅。设施类型以日光温室为主,塑料大棚为辅。生产模式以促早栽培为主,延迟栽培为辅。我国果树设施栽培在早期丰产方面成绩卓著,葡萄、桃、杏、李等都取得了定植后13个月667m2产1500kg左右的好成绩,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早期丰产技术。近年来,由于设施生产的树种少,生产模式单一…  相似文献   

12.
桃树是中国设施栽培的主栽品种,其栽培面积现仅次于草莓、葡萄,位于第三位。桃树设施栽培经济效益高,深受广大农户欢迎。桃经设施栽培,一般,在3月底~5月中旬桃陆续采收,棚膜也将揭去。桃树又将在露天条件下进行新的生长发育。在已有的器官建造基础上,新梢生长、花芽分化、根系发育又重新开始。如何让桃树生长节奏适宜,不徒长郁闭?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农业科技的发展和设施园艺技术在葡萄上的应用,使葡萄生产正从传统的粗放型栽培向设施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高效优质栽培转变,目前设施栽培正成为南方葡萄优质栽培的重要途径.品种的正确选择是设施葡萄栽培成败的关键之一.设施条件能使植株避开雨水冲淋,减少病虫害,同时生长环境也有所改变,使原来在南方不能露地栽培的欧亚种葡萄也能栽种,拓宽了品种范围,而且欧亚种品种已成为南方设施栽培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从提高园艺作物种植效益和设施的利用率及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出发,介绍了早春促成栽培葡萄与茼蒿套种、未封园梨树与毛豆套种、冬春大棚促成栽培草莓与夏丝瓜套种三种果树与蔬菜相结合的立体高效模式。阐述了套种模式的互补优势、种植效益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设施葡萄“反季节”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城县位于内蒙古、辽宁、河北三省的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农业大县。自1997年以来,设施农业(主要是蔬菜)不断发展,已成为宁城人民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调整种植结构,设施水果、草莓、火龙果等栽培也获得了成功,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尤其是葡萄的“反季节”栽培,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果树设施栽培发展迅猛,有些地区已成为发展高效农业新的增长点。阳曲县于1996年引入设施栽培技术,先后栽植了油桃、葡萄、草莓等果树。但是,随着设施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却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由于缺乏配套的管理技术,生产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渐显露。如:从大棚  相似文献   

17.
正果树设施促早栽培是近年兴起的高产值种植模式,可大幅提早春季水果上市时间,用于樱桃、草莓、枇杷、桃、葡萄等栽培。设施栽培植物冬季仍处于生长期,易受寒潮影响。现以葡萄为例,讲讲设施促早栽培果树的防冻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大规模发展寒地草莓设施栽培,在介绍草莓保护地栽培设施的基础上,总结了设施栽培草莓在品种选择、地块选择与茬口安排以及保护地的环境条件方面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通过葡萄、草莓间作优质、高效栽培模式田间试验研究,探索了大棚葡萄园套作草莓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且试栽示范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从地块选择、品种选择,栽培要点等方面介绍了葡萄、草莓间作栽培模式,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是果树设施栽培起步较早的省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国内首次成功地进行了"巨峰葡萄保护地栽培技术研究",并在省内及部分邻近省份大面积开发,20世纪90年代后相继对桃、李、杏、甜樱桃等进行了保护地栽培研究,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均居领先地位.由于通过设施栽培生产出的果品价格好、效益高,使这些成果不仅在辽宁省内迅速得到开发和推广,而且也带动了全国,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大力发展设施果树的热潮,到2005年末,全省设施果树生产规模居全国首位.辽宁省果树设施栽培在长达30年的发展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教训,为使全省果树设施栽培再上一个新台阶,真正成为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现对其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