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甘蓝型油菜3种类型雄性不育系花药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甘蓝型油菜不同类型雄性不育系的败育时期与细胞学特征。【方法】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92A、隐性核不育系86A与显性核不育系629A为材料,保持系392B作对照,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的花药败育过程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86A花粉母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629A花粉母细胞进入减数第一分裂后解体、不能完成减数分裂;而392A是否败育,则受温度的影响,在高温下(日均温≥10℃)不产生花粉囊,花药败育,低温条件下则发育正常,雄蕊可育。【结论】86A和 629A同属花粉母细胞败育型,392A属无花粉囊败育型,392A的温度敏感时期是在孢原细胞期前。392A、86A和629A的花药败育与绒毡层发育异常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粱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3197A育性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197A是我国杂交高梁生产上广泛应用的雄性不育系,这个雄性不育性状是细胞质细胞核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它既可以找到保持系,又可找到恢复系,实现三系配套。为了生产上的需要,已选育了许多高梁雄性不育系,但这些不育系的细胞质不育基因都是来源于3197A。所以,目前高梁的不育型同属3197A型号,就是说,对3197A是保持型的,那么对  相似文献   

3.
糯质高粱不育系M17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17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本院利用育种材料原1去雄后作母本,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W3B变异矮秆株作父本,在杂交后代中选择不育单株进行成对保持,通过8年8代的成对保持,培育出的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该不育系性状稳定、配合力强,产量和性状均优于TX623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也优于M07A、M08A,是目前夏播区比较理想的雄性不育系之一。  相似文献   

4.
根据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利用现有白菜雄性不育系(Z05-31A)作为不育源,以晚熟菜心品种迟心4号为轮回亲本,经过杂交、回交、自交、测交等转育方法,将核不育基因转入迟心4号中,其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到100%。育成了具有白菜核不育基因的迟心4号新甲型雄性不育两用系、临时保持系和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5.
辣椒雄性不育系2A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辣椒雄性不育系8A为不育源,以优良自交系2为回交亲本材料,经过连续5代回交,选育出不育性稳定、综合性状优良的辣椒雄性不育系2A。其不育株率达到100%,不育性稳定,且综合性状优良,果实商品性好。利用不育系2A与32个辣椒自交系测交,仅有4个组合全部植株育性恢复并能正常结果。  相似文献   

6.
榨菜不育系09-05A是由欧新A雄性不育源转育而成的新型春榨菜雄性不育系。本研究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对春榨菜雄性不育系09-05A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药和花粉进行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发现,小孢子从单核时期开始发生异常,并随着花粉发育的进行,细胞内含物不断降解,最终形成空瘪、畸形的花粉粒。本研究阐明了不育系09-05A花粉败育的发生时期和细胞学特征,为深入进行榨菜雄性不育的发育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国外引进的高辣度辣椒不育系103A为不育源,通过回交转育方法,成功育成了高辣度辣椒雄性不育系金椒3A。该不育系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可恢复性好,配合力强,综合抗性突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具有100%不育株率的大白菜细胞核复等位基因型雄性不育系转育难的问题,根据该不育系的遗传特性,设计了不育系的转育方案。采用常规的有性杂交、回交和自交方法,将青帮核不育系3A的不育基因转入白帮自交系C34中,育成了新的核基因雄性不育系A4。植物学性状鉴定结果表明,新育成的核不育系A4的株高、株幅、叶长、叶宽、叶柄长、叶球高、叶球粗、叶球毛重和叶球净重等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均接近于C34。  相似文献   

9.
以耐热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通过3代回交转育成的雄性不育系Z49A为不育源,特青迟心4号菜薹为轮回父本,根据"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设计回交转育方案,经过4个世代的回交转育,获得新的晚熟菜薹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的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该不育系结荚能力强,不育度和不育率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0.
高粱新型不育系M08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高粱研究室利用TX623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择变异穗做母本,利用育种材料做父本,通过4年7代的测交并成对保持,培育出来的高粱新型不育系。该不育系配合力强,产量和性状都优于TX623A,是目前夏播区比较理想的不育系之一。2010年通过商丘市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1.
以辣椒雄性不育系 10-05A 为不育源,以优良自交系60-1 为回交亲本材料,经过连续6代回交,选育出不育性稳定、综合性状优良的辣椒雄性不育系Y32-3A。其不育株率达到 100%,不育性稳定,果实商品性好。利用不育系 Y32-3A与28个辣椒自交系测交,有10个组合育性100%恢复,7个组合产量超过对照,一般配合力较好。  相似文献   

12.
高粱新型不育系M07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能源作物研究所高粱研究室,利用TX623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择变异穗作母本,利用育种材料作父本,通过4年7代的测交并成对保持,培育出来的高粱新型不育系。该不育系配合力强,产量和性状都优于TX623A,是目前夏播区比较理想的不育系之一。2010年通过商丘市科技成果鉴定,2011年获商丘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3.
辣椒雄性不育系144A是宝鸡市农技中心利用辣椒雄性不育源1012A与百里香杂交得到的,本文介绍了144A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该不育系的利用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4.
3238A属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具有不育度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等特点,是培育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的优良不育系。本文阐述了不育系3238A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以3个光温敏核不育系W7415S、安农S、培矮64S和4个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夜公胞质)、珍汕97A(野败胞质)、华农A(夜公胞质)和华农A(野败胞质)为材料,通过观察各不育系成熟胚囊结构,并对异交结实率进行调查,以明确水稻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是否与胚囊育性有关。结果表明:不同水稻雄性不育系的胚囊育性与异交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对于光温敏核不育系,胚囊育性受不育系遗传、环境以及两者互作的影响,不育期的胚囊育性比可育期低,可育期的胚囊育性接近早季质核互作不育系;对于质核互作不育系,胚囊育性主要受环境的影响,早季比晚季的胚囊育性低;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胚囊对环境的敏感度高于质核互作不育系,尤其是W7415S对环境的影响较为敏感。水稻雄性不育系的胚囊育性是影响其异交结实的重要因素,在选育不育系时需考虑胚囊育性及其对环境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6.
M08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本所利用TX623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变异株作母本,利用散穗育种材料作父本,通过4年8代的测交并成对保持,培育出的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该不育系性状稳定、配合力强,产量和性状均优于TX623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目前夏播区比较理想的雄性不育系之一。  相似文献   

17.
M07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商丘农林科学院能源作物所利用TX623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变异株作母本,利用育种材料作父本,通过4年7代的测交并成对保持培育出的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该不育系性状稳定配合力强,产量和性状均优于TX623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目前夏播区比较理想的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18.
以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和6311S为母本和轮回亲本,与保持系新协黄B杂交,采用回交-测交的方法,排除恢复基因和温敏核不育基因,首次育成了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的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近等基因系培矮64A和6311A.并配组了一套4个不育系×6个恢复系的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研究了温敏核不育系和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近等基因系培矮64S和培矮64A及6311S和6311A的育性、形态特征和一般配合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遗传背景相同的前提下,不育期的温敏核不育系与其相应的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除花粉特征、柱头大小和异交结实率有一定差异外,其他农艺经济性状均表现一致.近等基因系培矮64S和培矮64A与6311S和6311A产量及其他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培矮64S和培矮64A、6311S和6311A的产量及其他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水稻杂种优势的高低与两系三系法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了解水稻雄性不育现象,研究了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水稻不育系451A及保持系451B分蘖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育系水稻营养生长阶段的分蘖期SOD、POD、CAT活性以及MDA含量表现异常,不育系水稻SOD活性高于保持系,不育系水稻CAT活性低于保持系,导致不育系水稻MDA含量较高,这可能引起了水稻能量、物质代谢异常,膜脂过氧化逐渐积累,从而造成了花粉败育。  相似文献   

20.
一个有芽黄标记性状的棉花雄性不育系的遗传鉴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报道一个带有芽黄指示性状的陆地棉81A核型雄性不育系的遗传鉴定结果。81A雄性不育系的染色体数是正常的,2n=52。不育花小,花药小又少,花粉粒有刺状外突,但比可育的花粉粒小。遗传研究表明,这一不育系中的不育性和芽黄性状都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并且两者还表现为紧密连锁或完全连锁。它和国内发现的3个隐性不育基因msc#-1,msc#-2,msc#-3彼此是非等位基因,作者建议把81A雄性不育基因符号暂定为msc#-7。这一不育系的发现,有助于提高核不育系的制种效率,并且还便于利用F#-2代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