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索小果型西瓜不同整枝方式与密度的综合效应,在日光温室内进行了6种不同整枝和栽培密度的对比试验,对不同处理的产量、品质和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整枝方式与密度对单瓜重、产量、效益有一定影响,对果实品质影响不明显.以吊单蔓留单瓜+爬地半蔓、栽培密度为28590株/hm2处理的净收入最高,达到641869.2元/hm2,具有明显的节本增效效果,可作为日光温室小果型西瓜适宜的整枝方式和密度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宜海南三亚市栽培的优质高产小果型西瓜品种,对7个早熟小果型西瓜品种(系)的单株产量、单株果数、心糖、边糖和节位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众天红无论在单株产量,还是在含糖量方面均表现最好,可在本地推广种植。通过不同栽培模式的比较,以自由爬网吊蔓模式小型西瓜的产量明显增加,心糖糖度明显下降。双绳吊蔓栽培模式要比单绳吊蔓栽培模式略好。  相似文献   

3.
<正>1.压蔓蔓生性蔬菜(西瓜、南瓜、冬瓜等)爬地栽培时,常用泥土或枝条将枝蔓压住或固定称为压蔓。压蔓的作用:一是固定秧蔓,防止风刮秧蔓造成秧蔓滚动,叶柄扭曲,叶片、花器或幼瓜损伤;二是使茎叶积累更多的养分而变粗加厚,有利于植株健壮生长;三是使植株排列整齐,茎叶在田间分布均匀,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4.
1整枝方式西瓜植株容易发杈,如任其生长则侧枝过多,耗费大量养分,影响瓜的生长,引起瓜落、生长慢、个头小、上市晚、品质差等不良后果,所以栽培西瓜要采取整枝、压蔓等植株调整措施。西瓜整枝方式主要有单蔓整枝、双蔓整枝、三蔓整枝3种形式。单蔓整枝是只留一个主  相似文献   

5.
长城红冠极早熟小型西瓜一代杂种。全生育期75~85天,从开花至瓜成熟24~26天。植株生长势强,维持壮秧可连续坐瓜。果实椭圆形,整齐美观,商品性好。瓜皮绿色,覆有齿形条纹。瓜肉红色,甜脆多汁,含糖量13%左右,品质上乘,风味独特。瓜皮薄,韧性较强,耐储运。单瓜重1.5公斤左右。适宜秋、冬、春茬保护地栽培。地爬栽培每667平方米(1亩)植1000株左右,立架栽培植1500~1800株。三蔓整枝,留第2~3个雌花坐瓜。长城金凤极早熟小型高档礼品西瓜一代杂种。全生育期75~85天,从开花至瓜成熟24~26天。植株生长势强,维持壮秧可连续坐瓜。瓜圆形,整齐美观,…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为2017年兵团引智成果示范推广项目。2017年4~8月份在新疆乌鲁木齐三坪农场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了6个西瓜品种的引种栽培试验,探讨这些品种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栽培的适应性及综合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小果型的西瓜品种吊蕾、黑美姬、春玉皇在大棚越夏栽培表现出生育期适宜、田间长势好,综合抗病性强,品质优、口感好等优点,适合在大棚中吊蔓种植并加以推广;甘湧、甘湧3号、全美8K属于大果型西瓜品种,可在露地、大棚中进行爬地栽培,不适合吊蔓种植。  相似文献   

7.
大棚西瓜由于连年种植,严重影响了西瓜的产量和品质,尤其是枯萎病,导致西瓜死苗减产,严重的甚至绝产.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大蒜-西瓜伴生栽培模式为研究对象,设西瓜单作、大蒜(苗期伴生)-西瓜、大蒜(全生育期伴生)-西瓜等3个处理,伴生后统计枯萎病的发病率,以及测定西瓜的株高、蔓长、干鲜重、果实形态指标、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大蒜伴生后,生长前期植株的蔓长和叶片数略有减少,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生长后期植株的地上、地下干鲜重均比单作增加,差异显著;西瓜枯萎病发病率比单作显著减少;西瓜的单瓜重和产量增加;果实形态指标的中心糖、边糖、纵径、横径增加;皮厚减少,果实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均比单作增加,VC、亚硝酸盐、总酸降低,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大蒜伴生西瓜后,显著抑制了西瓜枯萎病的发病率,促进了植株生长、提高了单瓜重和产量,改善了西瓜果实形态指标及品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西瓜连作障碍,在西瓜绿色优质可持续栽培方面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棚西瓜由于连年种植,严重影响了西瓜的产量和品质,尤其是枯萎病,导致西瓜死苗减产,严重的甚至绝产。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大蒜-西瓜伴生栽培模式为研究对象,设西瓜单作、大蒜(苗期伴生)-西瓜、大蒜(全生育期伴生)-西瓜等3个处理,伴生后统计枯萎病的发病率,以及测定西瓜的株高、蔓长、干鲜重、果实形态指标、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大蒜伴生后,生长前期植株的蔓长和叶片数略有减少,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生长后期植株的地上、地下干鲜重均比单作增加,差异显著;西瓜枯萎病发病率比单作显著减少;西瓜的单瓜重和产量增加;果实形态指标的中心糖、边糖、纵径、横径增加;皮厚减少,果实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均比单作增加,V_C、亚硝酸盐、总酸降低,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大蒜伴生西瓜后,显著抑制了西瓜枯萎病的发病率,促进了植株生长、提高了单瓜重和产量,改善了西瓜果实形态指标及品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西瓜连作障碍,在西瓜绿色优质可持续栽培方面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穗小1号是广州市白云区蔬菜科学研究所最新选育的杂交一代冬瓜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叶色深绿,抗病性、抗逆性强;春播生育期约95天,秋播生育期约80天;瓜皮墨绿色略带白花点;瓜短圆柱型,头尾均匀,外观好,小果型,瓜长28.6cm,横径17.5cm,肉厚4.0cm,单果重2.5~4.0kg,质感粉、甜,平均667m2产量4500kg。它适应性广,不仅适合南方的竹架栽培,也适应北方的爬地栽培。穗小1号冬瓜果型以“小”为特点,栽培技术与一般冬瓜近似,但应特别注意其主侧蔓整理及留瓜技术。下面介绍一下其北方爬地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雪峰小玉九号是湖南省瓜类研究所最新育成的早熟、优质小果型西瓜新品种,全生育期春季栽培85d左右,果实成熟期24d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抗病性较强,抗逆性强,耐低温弱光性好,易坐果。果实椭圆形,果皮绿底有墨绿窄条,果皮厚约0.35cm。单果重2.0kg左右。果肉鲜红色,肉质细脆,口感风味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3%,中边梯度小。667m2产量爬地栽培2000~2500kg,立架栽培2500~3000kg。该品种于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瓜2007003)。  相似文献   

11.
为给农户和市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小果型西瓜品种,以及为北京地区新优小果型西瓜品种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数据依据,笔者选用了近两年引进的新品种桂瓜3号、KM、九龙迷你、L-800、L-600,以京秀为对照,对产量、抗病性、果实品质等指标进行筛选研究。结果表明,6个品种在植株长势、抗病性、坐瓜率及商品瓜率各方面均处于较优水平。从产量、效益和品质综合考虑,九龙迷你、L800与L600表现优良,推荐北京瓜农种植。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的西瓜栽培方式一般为爬地栽培,为提高种植密度和观赏性,有的园区采用立架吊蔓栽培方式,产量高、瓜品质好,但需用搭架吊蔓架材,而且费工费力,大面积推广应用受到限制。针对近年来劳动力成本高和观光采摘游的需求,浙江省德清县雷甸镇瓜农采用嫁接小型西瓜大棚避雨网架栽培取得成功,比常规栽培效益可增加30%以上。通过采用网架爬蔓栽培采光面积  相似文献   

13.
<正> 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主持的省重大科技专项已经育成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西瓜新品种(组合),现将品种简介如下,供您选择。 一、小果型西瓜 1.秀丽 椭圆形瓜,花皮,瓤色鲜红,皮薄有韧性,籽少。果实发育期24-28天。中心糖含量13%~14%,边糖含量10%-11%,瓤质细嫩酥脆,口感爽甜。单瓜重2-2.5千克,一般亩产量3 500~4 000千克。抗多种病害。栽培时,可采取2-5蔓整枝,每蔓留1瓜,少蔓整枝瓜大,多蔓整枝  相似文献   

14.
西瓜割蔓再生高效栽培,是指采收春播西瓜后,利用其植株基部潜伏芽再萌发新茎蔓的能力,将老蔓割去,通过增施肥水促使重新抽蔓、开花、结瓜,实现一次种植两次收获的一种栽培方式。西瓜割蔓栽培从割蔓至秋瓜成熟在湖南湘西地区只要45~50天,比夏播西瓜生长期可缩短15天左右,有利于  相似文献   

15.
科富一号是山西农业大学选育的小果型西瓜一代杂交新品种,一年可栽培春提早和秋延后两茬,产量高,品质优.2020年通过了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1.特征特性.该品种早熟,全生育期93天,瓜发育期30天.植株长成后主蔓长度可达2.5米,主蔓第一雌花节位平均为8.4节,平均雌花间隔节位7.6节.  相似文献   

16.
不同栽培方式对甜瓜绿皮9818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杭州地区春季和秋季栽培甜瓜绿皮9818采用搭架和爬地两种栽培方式,双子蔓整枝,通过植株茎粗、叶片大小、节间距、果实大小、果肉厚度、单果重和中心糖度等性状比较,结果发现春季搭架和爬地栽培,茎粗、叶片大小、节间距、果实大小发生极显著变化,单果重发生显著变化,果肉厚度和中心糖度没有显著差异;秋季搭架和爬地栽培,对绿皮9818植株和果实的性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科技》2001,(5):17-17
该品种植株长势中等,叶色浓绿,蔓中粗,节间稍短,株型紧凑.坐果容易,适宜大棚或小拱棚栽培.果实圆球形,果皮灰绿色,网纹稍细而密,均匀凸起.单瓜重1.5千克左右,果肉淡黄绿色,内厚而质软,香味浓,甜度高,含糖量在16度以上.坐果后50天左右收获,耐贮性较好.立架栽培和爬地栽培均可.爬地栽培,一般行株距2.00米×0.45米,留2条子蔓,在子蔓12~14节的孙蔓上坐果、留果.大棚立架吊蔓栽培,于元月份播种,2月份定植.小拱棚爬地栽培,于2月份播种,3月底定植,6月份收获.  相似文献   

18.
<正>西瓜割蔓再生栽培是在第1茬瓜采收后,剪去老蔓,立即浇水施肥,促使西瓜植株基部潜伏的芽再萌发出新的秧蔓,培养其重新结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西瓜是地区要经济作物,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瓜农种有设施的早熟西瓜、双层地膜的中熟西瓜和单层地膜的晚熟西瓜.而利用西瓜二次结瓜技术既减少种子和地膜的投入,又增加了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本文向您介绍西瓜二次结瓜的技术要点如下: 西瓜二次结瓜栽培即在正茬西瓜收获后进行割蔓,促使西瓜萌发新蔓再结瓜. 二次结瓜原理:西瓜结果时,植株负担较重,营养生长减慢,叶片逐渐老化,但根系仍然保持良好,果实采摘后,营养生长恢复,通过科学管理促使老枝条萌发新瓜蔓,可实现二次结瓜.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株西瓜任其自然生长发育,可形成40~50朵雌花,能够发育成果实的有4~10个,生产上为了保证果实的商品价值,一般每株只留一瓜,这样就使西瓜的多瓜丰产性受到了限制。早熟栽培的西瓜第一茬瓜收获后,气温较高,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比较适于西瓜的生长发育,因此,只要西瓜秧蔓生长正常就能够座二次、三次果,且二茬、三茬瓜产量不低于一茬瓜。现将一栽三收栽培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