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江苏省不同种植方式水稻产量效益分析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水稻种植方式多元化明显,不同种植方式各有特点,但多元化的种植方式增加了统一生产管理的难度,也不利于水稻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严重影响大面积均衡增产。为科学选择水稻种植方式,平衡提高江苏省水稻大面积生产水平,本研究通过大面积生产调查研究,在对2000年以来全省手栽稻、抛秧稻、机插稻、直播稻4种种植方式水稻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2011—2014年不同种植方式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特征以及不同种植方式水稻产值、生产投入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进而对水稻不同种植方式发展应用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不同种植方式水稻的应用前景、存在问题及进一步提升产量的主攻方向,为江苏省水稻生产种植方式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直播水稻生产现状,以南陵县为例开展了直播稻的种植情况的调研。采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南陵县直播稻产量、经营主体、生产规模、施肥、病虫草害防治和经济效益等种植现状。调研明确了轻简化是直播稻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因,分析了直播稻养分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机械化、轻简化科学施肥和除草等是直播稻的发展方向,为推动直播水稻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灌南县直播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灌南地区水稻种植的重要方式,原因有条纹叶枯病的暴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新技术的发展等。但是直播稻在生产中暴露出很多问题,笔者对灌南直播稻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直播稻生产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稻种植方式发展与转型(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我国水稻种植方式发展和转型特点,明确各稻区水稻种植方式的发展方向及需要研发的关键技术。[方法]分析国外代表性产稻国及我国主要稻区水稻种植方式的演变,水稻种植方式的特点,适应性及问题。[结果]国内外水稻种植方式的发展分析表明,水稻种植方式与水稻种植制度和生态环境相适应,随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展而演变。我国90年代以来,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水稻抛秧面积逐渐发展,近十年来,水稻直播和机插秧面积发展较快。目前,手工插秧仍是主要种植方式,占水稻面积50%左右,抛秧、直播和机插秧分别占25%、12%和13%左右。[结论]水稻机插秧是我国未来水稻生产的主导种植方式,虽然目前机械直播面积还很小,机械直播因节本省工效果明显在部分地区可以发展。提出了不同稻区将来主导的种植方式及需要研发的关键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5.
浅析水稻机械化直播高效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种植机械化是水稻生产合理机械化的重要环节,机械化直播种植水稻成为高效轻简稻作方式受到普遍欢迎。根据扬中市近几年水稻机械化直播高效栽培的实践,针对不同种植类型,分析了机直播稻的主要特点,总括出水稻机械化直播种植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江苏淮安楚州区直播水稻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稻直播方式,可省去育秧与插(抛)秧生产环节,具有节省用工和秧田、减轻劳动强度等优势。为促进直播稻种植技术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高楚州区水稻种植水平,在总结直播水稻生育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直播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水稻室主任尹海庆透露,经过2年试验,他们结合当下生产实际提出的直播稻技术在河南省沿黄稻区的开封市和南部的信阳市种植成功,并获得丰收。据悉,直播稻技术是一项古老的种植方式,是指不用育苗移栽,直接利用种子播种,播种出苗期采取旱管或湿管,成苗后与移栽水稻管理一样。在我国水稻生产大多采用育苗移栽种植方式后,直播稻技术逐渐被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初在劳动力大量转移、务农劳力年龄趋于老化的现实状况下,直播稻得以快速发展。直播稻生产方式存在着全苗难、草害重、易倒伏、杂草稻发生严重等问题而导致直播稻产量与品质下降,增加了水稻生产的风险。要合理规避直播稻种植风险,提高水稻种植水平,必须疏堵结合,从规范直播稻生产技术和扩大机插秧进行替代两个方面入手,以确保粮食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水稻直播具有省工、省力、省本等优势,早熟高产,有利于发展适度规模生产。为了促进四川直播稻栽培的发展,本文作者对国内外水稻直播种植方式的概况进行了阐述,介绍四川水稻直播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直播稻技术应用特点和优势,并提出四川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推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阜宁县水稻生产现状和直播稻生产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直播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的成因.针对全县直播稻种植面积较大的现状,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需要全面控减直播稻的种植,提出“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加大推广普及机插秧,积极恢复抛秧和手栽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政府考核力度”等应对措施,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水稻机械化直播种植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种植机械化是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重要环节,机械化直播种植水稻是一种高效、轻简的稻作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稻农的普遍欢迎。根据扬中市近几年水稻机械化直播栽培的实践,分析了机直播稻的主要特点,了关键配套农艺措施,并为发展这一新型技术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直播稻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3):154-155
近年来,湖北省直播水稻种植面积迅猛发展,已成为我省不推而广的主要栽培方式之一。为了保证湖北省粮食安全,促进其更好更快的发展,介绍了湖北省直播稻生产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直播稻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1951—2015年宁夏稻区直播和插秧两种种植方式的水稻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宁夏气候条件,得出插秧种植为宁夏水稻最佳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4.
《天津农业科学》2017,(7):89-93
由于水稻直播栽培具有省工、省力、低成本的技术特点,使其得以在我国迅速推广。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直播水稻生产发展现状,以及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进展,以期为直播稻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生产力差异,以杂交水稻品种江优919为试材,设置手插秧、丢秧、机插秧和直播4种种植方式,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以手插秧丢秧机插秧直播;有效穗数以丢秧和直播高于手插秧和机插秧处理;每穗粒数以手插秧最高,直播稻最低;结实率以丢秧和机插秧处理略高于手插秧,直播稻的最低;千粒重为手插秧最高,直播稻最低。水稻全生育期以手插秧丢秧机插秧直播,茎蘖高峰苗数以丢秧直播机插秧手插秧,成穗率以手插秧机插秧直播丢秧,主茎叶片数以手插秧丢秧机插秧直播,株高以手插秧机插秧丢秧直播。水稻生产总成本投入以手插秧机插秧丢秧直播,纯收入以丢秧手插秧机插秧直播,产投比以丢秧直播机插秧手插秧。  相似文献   

16.
直播水稻最适宜品种(系)筛选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播水稻具有省工、节本、节水等优点,是一种农民自发种植的新型栽培方式,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近年来我县直播稻种植面积直线上升,针对这一实情,通过种植不同的水稻品种(系),筛选出适宜本县种植的直播水稻品种,为指导全县直播稻大面积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的形成与发展看,每一种植稻方式都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稻作实践中为适应不同生产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人群需求而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因此,各植稻方式均有其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传统育秧手栽方式能延长水稻生育时间获得高产,并有利于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的产出率。但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及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已不相适应。所以,告别手栽稻只是时间问题。抛秧稻在机插稻种植技术没有普及的情况下,是替代手栽稻、直播稻的一种好的播栽方式。但抛秧稻和直播稻因种植粗放,带来植株分布无序且不均匀,根系浅生易倒等问题。尤其是直播稻在稻麦两熟热量资源偏紧地区存在问题更为突出。因麦后直播简化了育秧,推迟播种,使水稻有效生长时间过度缩短,这不仅限制了生育期长的高产品种应用,而且也给水稻稳产带来了风险。机插稻不仅可以把农民从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有利发展稻作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通过延长水稻生长时间和提高栽插质量来增加产量。从省力栽培和稳定稻作产量看,机插秧是中国稻麦两熟地区发展的主要方向,一定要大力发展。只有通过机插替代直播,才能真正提高单位耕地面积、单位劳动时间和单位成本的农业生产效率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插植方式相比,直播稻无育秧和移栽环节、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目前广受欢迎的一种重要种植方式.但易倒伏是直播稻生产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常常导致水稻减产,甚至绝收,同时降低稻米品质.生产上,氮素用量及运筹是提高直播稻抗倒伏能力的关键途径之一.就直播稻的倒伏类型、氮素对直播稻倒伏的影响、直播稻的氮素吸收特征、优化氮肥管理措施对直播稻抗倒伏的作用加以综述,为直播稻抗倒的氮素调控栽培技术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湘北地区直播稻发展较快,2010年,仅常德市鼎城区直播稻面积就达6万公顷,占该区水稻种植面积的二分之一。自生稻在直播稻田中大量发生,对直播稻的产量、品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已成为水稻高产稳产的严重障碍。此外,由于自生稻的形态、生育特性与栽培稻相似,生产中常被农户误认为是种子质量问题,时常引起纠纷。因此,正确认识自生稻的发生规律,切实搞好综合防治措施,严格控制自生稻,对稳定发展水稻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我市种植面积达200多万亩。近年来,市郊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粮食总产逐年增产,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目前,随农村种植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市郊生产水稻种植模式有了较大的变革,有直播稻、移栽稻和抛秧稻等多种种植方式。由于稻田生态发生了变动,导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