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应用沼气(厌氧)+A/O处理+三级氧化塘/农田消纳模式对规模化猪场粪污进行处理。该处理模式由4个系统构成,包括废弃物排放控制系统、沼气回收利用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物质循环利用系统。废弃物排放控制系统通过水泡粪工艺使养猪场污水日排放量减少70%,沼气回收利用系统通过全混式厌氧反应器对粪污中温厌氧发酵产生清洁能源沼气,污水处理系统由A/O池和三级氧化塘处理实现污水无害化,物质循环利用系统充分利用猪场粪渣、沼渣和沼液。年出栏10万头规模化猪场应用该模式,运行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解决规模化猪场区域内部产生的废弃物再利用问题,避免粪污排放造成环境污染,有望为规模化猪场建立一种实用生态型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2.
有机固体废弃物对环境有较大的危害,厌氧消化技术可以实现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概述了厌氧消化的机理、影响因素和厌氧消化技术在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消化残渣的农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有机固体废弃物对环境有较大的危害,厌氧消化技术可以实现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概述了厌氧消化的机理、影响因素和厌氧消化技术在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消化残渣的农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规模化猪场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为目标,结合污染特点、处理条件及农村环境,通过对猪粪水分离沉淀、厌氧消化、沼液添加活性微生物菌剂、生化曝气、生物滤池和沼渣堆肥化处理及沼肥农用等各级针对性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总结,优选出一套规模化猪场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规程,在保证污水全面实现资源化利用、达标排放和猪粪(渣)无害化处理的前提下,这种处理工艺将各个单一处理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综合处理与利用的系统工程,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为热带亚热带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治理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人类及牲畜排泄物的综合利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述及厌氧消化技术处理人及牲畜排泄物的生态环境和卫生效果,以及厌氧消化后的沼气,沼液和沼气发酵残留物的各种可能利用途径,农村处理人畜粪便的沼气技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联系紧密,能合理兼顾能源,生态(环境和卫生),社会和经济各个方面的效益,并可因地制宜建立以沼气为纽带的各种生态农业模式,在利用厌氧消化技术无害化处理城市公共厕所粪便同时,可开发精制人粪高效有机液肥。  相似文献   

6.
厌氧消化是处理有机废弃物比较理想的方式。在农村推广使用沼气池发酵处理畜禽粪便污染具有积极意义,而沼气发酵必须在严格的厌氧环境下才能实现。在具体应用中,有许多可选择的厌氧消化工艺.这些厌氧消化工艺在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有着诸多严格的要求。现有传统的沼气厌氧消化器一般采用粪污与废水完全混合.反应器内固体停留时间(SRT)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基本相等,负荷较低,一般由砖混结构和混凝土现浇建成,密封采用刷密封剂及七层作法实现厌氧环境。  相似文献   

7.
秸秆原料的结构组成复杂,阻碍了其有效厌氧消化。沼液预处理技术能有效改变秸秆类原料结构,促进其厌氧消化。本文在介绍秸秆类原料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对秸秆原料沼液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目前秸秆原料沼液预处理技术的处理对象、方法、评价指标等,同时针对现状分析评价了目前秸秆类原料沼液预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选择某商品猪场将沼液的资源化利用与农业和林业生产相结合,进行废弃物处理模式及效果的探讨。结果表明,沼气池→沉淀池→废水外排→生态水沟→稻田灌溉系统处理模式能彻底降解猪场废弃物,其远低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是较好的因地制宜养猪废弃物处理模式。沼气池排出的沼液在一沉淀池及二沉淀池的作用下CODCr、氨氮、总磷的浓度分别降解了96.10%、82.50%、98.12%,沼气池及沉淀池对养猪废弃物有较好的降解效果;此后,在生态草沟及稻田的作用下,得到彻底降解。搞好沼液农用和林用,足以消化猪场排出的沼液,既降低猪场的排污成本,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又增加作物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污染治理工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厌氧消化技术在猪场废水的生物质能源开发与污染治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地抑制了猪场废弃物的一次污染。但许多规模养殖区的厌氧消化液产生了严重的二次污染,危害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介绍南昌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与江西省萍乡地区泰华猪场合作开发的生态能源试点项目工程,阐述泰华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污染治理工程的工艺流程和运行效果。此工程将小流域内的猪场、农田、丘陵山地、小河流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经济系统,设计包括沼液三级沉淀净化、“猪-沼-粮”分流排灌系统、冬闲田开发、山旱地“猪-沼-菜”四个子工程的二次污染治理工程。这一系统工程的实施,确保了小流域内农民增收,粮食安全,冬闲田开发,种养循环经济发展。出水完全达到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实现了养殖污水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业集约化种植的迅速发展,农产品废弃物的产生量急剧增加.果蔬废弃物(废弃脐橙)是一种良好的生物质能源原料,非常适宜采用厌氧技术进行处理.对果蔬废弃物厌氧消化的各种技术进行简单综合和比较,认为采用连续流单相反应系统的混合发酵技术对废弃脐橙有较好的效果,是未来废弃脐橙处理、处置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快推进上杭县生猪养殖面源污染的综合整治工作,为生猪污染防治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本研究在深入上杭县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杭县规模化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污染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存在养殖布局不合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养殖总量大,环境容量小;污染治理技术单一,处理水平低下;环保意识薄弱,污染治理设施形同虚设等问题。提出通过规模化养猪场改造升级来有效解决污染问题,具体措施为:(1)将水冲式地板升级为漏缝(半漏缝)地板;(2)强化前处理设施,提高固体废弃物的收集率;(3)适度配套建设有机肥厂,实现固体废弃物标准化利用;(4)强化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防止疫病蔓延。经过措施实施,污染物总量排放将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控制,流域水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沼液深度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针对我国大中型沼气工程沼液产生量巨大,沼液还田无法广泛实施,而直接排放又会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通过对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沼液处理的2种主要途径:①降解其中的污染物使其能够达标排放或安全回用,②浓缩并回收沼液中营养物,使沼液体积减量化。建议今后的研究应选择适合的工艺,克服技术难题,以沼液高效利用为目标,以防止环境污染为前提,探索低运行费用的沼液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有机固体废弃物引起的环境污染风险日益增加,好氧堆肥是对有机固体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的研究热点。微生物是驱动有机固体废弃物进行生物转化的主要分解者,在好氧堆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以及相关物质转化的功能基因,对促进有机物矿化、控制氮素流失、减少臭气排放、生产优质有机肥产品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好氧堆肥中的微生物因受其复杂的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在好氧堆肥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及氮硫物质转化等研究方面获得诸多进展。重点阐述了基于好氧堆肥工艺的有机固体废弃物生物转化过程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好氧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群落演化机制,以及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化过程的影响机制等方面,为构建生物转化模型,调节好氧堆肥中的生物转化过程及提升有机固体废弃物高效生物转化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城市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液对番茄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番茄品种无限大果T-63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试验中设置不同叶面施肥配方。[结果]不同配方叶面肥均可促进番茄植株生长,但喷洒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液的效果最好,其番茄植株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干重均为各处理组最高。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液处理组的番茄平均单果重达到101.4g,相比对照增加了16.27%,同时显著提高番茄品质,番茄Vc含量达到264.78mg/kg,高出对照组17.76%。[结论]城市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液在番茄叶面施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EM技术在工业废水治理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EM(有效微生物群)技术对组分多样、环境风险极高的工业废水进行综合处理是近年来水污染控制工程中研究的热点.文章详细阐述了EM技术治理工业废水的机理,并具体介绍了EM技术在处理造纸废水、纺织废水、制革废水以及炼油废水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猪场粪便是主要污染源,但又是一类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在研究中采用生态工程与资源化综合技术处理猪场粪便,固态粪堆肥发酵后转化成优质有机肥,粪水经厌氧产沼、光合细菌液肥化、水生植物氧化塘多级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出水可达排放标准,为猪场粪便的处置提供了可供选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有机固体废物超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固体废物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和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源头,解决废物资源化高效利用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与关键.虽然传统高温堆肥作为废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已经成熟,但是存在发酵周期长、发酵温度低、无害化不彻底等缺陷,严重制约其工厂化推广应用.本文推出一种有机废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超高温好氧发酵技术.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发酵参数以及在废物资源化利用方面的优势.该技术通过添加嗜热菌剂使发酵温度比传统高温堆肥高出20~30℃,能够显著缩短发酵周期、强化无害化效果.因此,该技术有望成为一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的废物资源化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消化出水水质较差,用氧化沟工艺补充处理收效良好。当厌氧出水的COD浓度低于700mg/L时,补充处理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但当COD浓度高于700mg/L时,补充处理难以达标,究其原因,可能与曝气刷的充氧能力较弱有关。  相似文献   

19.
研究表明上海浦东东滩盐碱滩涂利用项目所在区域内的土壤全为碱性,且盐化严重,有机质含量偏低。根据各局部区域土壤主要性状,对项目周边的4类影响因素进行了植物隔离带配置研究:针对垃圾焚烧厂和垃圾填埋场设置了以抵抗空气污染为主要功能的植物隔离带;对于爆炸物堆放仓库设置了以防火阻燃为主要功能的植物隔离带;在底泥堆场设置了以阻隔重金属污染为主要功能的植物隔离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