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2017年1月8日,中国辣木产业联盟在广东中山组织开展联盟成立一周年研讨交流活动。联盟成立一年来,各项工作开局良好,在完善运行机制、促进产学研合作、协调支持政策、构建标准体系、搭建产业平台等五大方面取得实效,行业影响力日益增强,为促进辣木产业规范、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辣木产业进入转型提档升级的关键阶段,联盟要紧紧围绕"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集团、引领产  相似文献   

2.
黄娟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9):246-250
为了对独山县及黔南州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在对独山县西红柿产业要素禀赋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制约西红柿发展的因素:农户蔬菜生产技术水平低,生产技术服务不到位;龙头企业带动型和合作组织带动型模式在蔬菜产业中带动作用有限;市场带动型模式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大,竞争激烈;西红柿产业生产链短,多为初级产品;政府在蔬菜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有限。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独山县西红柿产业发展相应对策:健全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实施品牌战略重视蔬菜采后加工增值,加大产业融资力度;改革政府的管理体制和完善蔬菜产业发展模式,以促进独山县西红柿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校农业综合试验站作为高校服务地方的桥梁和纽带,在产业振兴、技术推广、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具体表现为:试验站是推动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是助力人才振兴的重要阵地、是区域乡村治理的重要基地。综合试验站的建设不仅有效破解了区域乡村振兴过程中人才资源短缺、产业发展乏力、农业技术落后、制度体系不健全等难题,并且进一步解决了新农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系列难题,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阶段性成效。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综合试验站的实践探索对于服务现代"三农"发展,赋能乡村振兴起到了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
竹镇羊业协会是六合区首个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笔者通过对其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阐述了竹镇羊业协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成效,提出了羊业协会在下一步工作中促进产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产业型专业合作组织存在形式及内部成员利益联接机制,分析了合作组织内部成员利益联结关联度,提出了加强产业型专业合作组织内部成员利益联接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陇南市花椒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了陇南市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发展对策是:充分发挥政府的扶持与引导作用;健全花椒产业合作组织;增加资金投入;推进系列产品开发;加快市场建设;改进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研院所在产业融合发展中的角色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农业发展进入瓶颈期,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引领转型升级。文章回顾了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演变过程,分析了农业科研院所在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并结合科研单位实践探索,提出加快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以及调整优化科研方向,推动科技与产业相结合;强化科技服务功能,打造产业融合发展载体;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搭建对外合作交流平台等对策,以期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符合新时期乡村产业动能转换的现实需求,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助推器。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及其动力机制,破解农村经济发展瓶颈,构建坚实的乡村产业经营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分工理论,利用2010—2020年度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总体作用、间接机制和异质性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整体呈平稳上升趋势,东部区域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持续高于中西部区域,各区域总体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进一步分析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越高,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作用越强。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在其中发挥了正向传导作用,其中资本积累的中介作用最为显著。此外,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乡村产业振兴不同维度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其对农业综合生产、产业现代化和产业增收带动水平有显著提升作用。因此,本文从开展多种农业社会化服务、构建多元投入格局、引导绿色产业化生产方式、完善服务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明确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加快乡村产业振兴进程。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小农户依然是农业生产主体的基本国情下,要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就必须让小农户参与农业现代化,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文章从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关键性问题——农业社会化服务这一理论与现实问题出发,探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户增收的关系,指出有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能促进农户收入增加,并分析了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培育和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与金融部门合作以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与政府部门对接以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化发展等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对策,以期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扶贫开发的过程中,农村产业扶贫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提升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方面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总体目标实现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产业扶贫衔接产业振兴是关键点,也是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重要举措。分析了产业扶贫衔接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从顶层政策设计、产业规划拓展、产业分层分类、小农户与大产业和市场、基层组织保障5个方面提出了产业扶贫衔接产业振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稻农绿色生产行为、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及其收入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中国水稻主产区黑龙江、吉林、安徽和湖北4省1 487份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采用带有工具变量的CMP模型分析绿色生产行为对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不同产业组织模式的收入效应。结果表明:1)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以传统市场交易模式为主,纵向协作模式和横向合作模式较少;就纵向协作模式和横向合作模式占比来看,黑龙江比例最大,吉林和安徽次之,而湖北占比最小,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2)进行绿色生产正向推动稻农选择纵向协作模式和横向合作模式,而对选择传统市场交易模式产生负向影响。3)相比传统市场交易模式,稻农选择纵向协作模式和横向合作模式分别提高15.9%和5.3%的水稻收入水平。因此,为了推动产业组织模式发展、保障农户持续增收,应加大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多角度挖掘双方盈利空间,增加彼此紧密度以建立全面深入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业兴旺之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战略把产业兴旺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产业兴旺就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引领,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从我国现阶段农村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可探究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利用科技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开展乡村旅游打造产业增长极、大力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产业循环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农产品质量全过程管理、利用互联网创新农业产业运营模式等路径。  相似文献   

13.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data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if the reverse logistics of agricul? tural products is to be sustainabl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among the participants of the reverse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nhance the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 of the parties involved in the reverse logistic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ird-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nd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platform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resource efficiency, reducing economic cost and promoting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so as to bring ecological and social benefits into full play.  相似文献   

14.
论产业集群与西部县域工业园区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园区是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而工业园区的组织结构、低成本、创新能力、协同效应的优势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原因.园区是西部县域经济增长的有效模式,但西部县域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表现:产业结构松散,组织分工协作不紧密,经济效应不明显.西部县域园区产业集群培育思路是:因地制宜培育园区产业集群,政府部门应为企业集群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从制度创新上为我国实施企业集群战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拓展农业产业链内涵及意义、农村信息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信息化对拓展农业产业链的作用,其作用体现在增强产业链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产业链的运作效率,提高产业链上的农民收入和农民素质。在拓展农业产业链视野下,提出了农村信息化的建设的思考:一是促进政府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二是加强信息化基础网络设施建设;三是整合农村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质量;四是搭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五是提高个体农户的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六是加强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七是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和信息意识。  相似文献   

16.
无锡洛社六次产业园三产融合发展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三产融合发展处于快速提升阶段,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对无锡洛社六次产业园的实地调研,发现产业园三产融合主要存在与农业融合力度较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生产体系缺乏科技创新、农业专业人才缺乏,以及信息化和营销品牌建设落后等问题。对此,提出加强与农业的融合力度、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力度、积极培育职业农民,以及加强信息化和营销品牌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批农民工进入城市寻求发展。本文通过对农民工领域研究热点主题以及研究前沿分析,有利于厘清农民工领域的研究状况以及研究前沿趋势。[方法/过程]通过计量学方法,借助CiteSpace工具对2010—2020年7月间CSSCI期刊中与农民工相关研究的文献数量、核心作者分布、发文机构来源以及关键词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过去近10年间农民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子女、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农民工社会保障、农民工相关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该领域最新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精准扶贫、幸福感、市民化意愿、农民工创业、职业发展、心理健康。另外,各高校师生是现阶段农民工群体研究主力军,但各高校间缺乏长期大范围合作,仅存在少量内部合作,跨机构合作研究较少。未来可加强跨机构、跨领域的合作研究;完善农民工政策法规体系,保障农民工在就业、教育、健康医疗等方面的基本权益,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促进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8.
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体现出了 鲜明的复杂性与长期性。必须切实增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能力,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受 惠,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为此,要强化研究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农 民专业合作社应该确定恰当的发展目标、寻求内外部合作,增强内部治理能力。国家和社会要 打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加速培养适应农业合作社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稳步增强合作社带头 人和社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更好地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鄢陵花木产业集群的构成、现状及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对鄢陵花木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花木产业集群年产值与鄢陵县GDP、农民人均收入具有显著相关性。然而,近年来,花木产值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为更好地促进花木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优惠政策的激励,加快花木产业集群的建设,延伸花木产业链,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以实现鄢陵花木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龙门风景名胜区建立战略发展系统,积极推广旅游电子商务,依托龙门石窟门户网站平台,加强产业合作,完善旅游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提高河南省洛阳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推动洛阳市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