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粮食收购入库环节,传统扦样方式常存在扦样区域划分不科学、扦取样品代表性不足、扦样效率不高等问题,以及“人情粮”等舞弊风险,提出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粮食智能随机扦样方法。首先使用双目立体相机获取散粮运输车的左右图像,利用图像分割技术自动识别车厢厢体及装粮区域,然后按照预先设定的随机扦样规则划分扦样区域并得到一系列扦样点,接着通过视差分析和立体匹配得到扦样点的三维坐标信息,最后自动生成扦样机控制指令,实现全过程智能随机扦样。  相似文献   

2.
粮虫陷阱检测技术应用及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以储藏期为1年和9年的散存稻谷为试验粮食,并对粮虫陷阱检测器和扦样选筛法应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粮虫陷阱检测器检测工作效率明显高于扦样选筛法.两种方法分析害虫群落物种组成、测定粮堆低密度和高密度害虫分布效果相似。说明粮虫陷阱检测器检测效果稳定,重复性、相关性和可比性强,是一种理想的储粮害虫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粮食储备库以及大中型粮食企业收购时所用的固定式粮食扦样机扦样量大造成的分样困难、劳动强度高等因素,根据我库在检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固定式粮食扦样机的连续自动分样器,大大地节省了来粮检验环节的分样时间,减少劳动强度,确保分样准确度,同时降低了分样过程中大量的灰尘对检化验人员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密码式封闭验质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粮食收购现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定质量,依质论价,杜绝收“人情粮”和“关系粮”的问题,一直是广大粮食收购企业、售粮客户及有关监督部门长期探索关注的焦点。由于当前收购现场验质作价一般以感官检验为主,而粮库收购扦样处一般与固定检化验室相距较远,当买卖双方对粮食新陈度、黄粒米、整精米率等品质发生分歧和争议时,要将样品送到较远的化验室进行出糙、碾白及比对或化学试剂试验鉴定。这些都给验质和收购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严重影响了粮食入库进度,增加了售粮农民在收购现场的滞留时间。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在2005年秋粮入库中,我们在收购扦样处,设计制作了移动组合式验质房,开展了“密码编号、隔手操作、封闭验质”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确保了验质结果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在第二十四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到来之际,国家粮食局今天表示,我国粮食产后损失浪费很大,节粮惜粮潜力巨大。 据有关科研单位和专家测算,由于农户家庭储粮设施简陋、粮食装卸运输抛撒遗漏、过度或粗放式加工,我国每年造成的粮食损失至少在700亿斤以上,相当于2亿人1年的口粮。其中,由于农户储粮装具简陋,保管技术水平低,受鼠害、虫害和霉变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粮食损失率约为8%,核算每年农户储粮环节损失约400亿斤。  相似文献   

6.
对散装粮采用两种扦样方法进行了试验,对所扦样品的杂质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电动扦样和手工扦样的测试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扦样是粮食貯运检驗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为确保貯粮安全,通常需要較多量的各层样品,尤其是深层和底层样品,用来检驗粮食的水分、含杂、虫、霉等情况。我国粮食仓庫中目前普遍采用矛状和双套筒式扞样器,这类扞样器完全靠人力插入粮堆內,然后打开口,进行扦样。广大粮食职工一致反映使用这类扞样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取样量少(如矛状扞样器一次只能扦取25克左右样品),一般扞取深度只能达3米,扦取的样品中破損粒增多,扞不到底层和靠近墙壁的样品。  相似文献   

8.
邢勇 《粮食储藏》2011,40(3):53-56
1研究背景粮食扦样是粮食交易、储藏、加工过程中,保留过程样本进行品质检测的重要工作,对保证公平交易以及控制粮食储藏、加工生产过程,保证粮食品质有重要意义。我国粮食流通中的质量检验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粮食流通的市场化改革以来,质量检验在粮食收储、贸易和加工中的作用越  相似文献   

9.
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新形势下,仓储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地方收购的粮食质量普遍降低,为了圆满完成中央储备粮的轮换及新仓压仓装粮计划工作,2003年11月我库在全区范围内各收储公司站点经过逐仓堆扦样检验筛选,并组织人员驻点监督质量,采取边收边整晒去杂、单收单存等多种灵活收购方式完成了新仓集并4200t粮食的前期工作。为了充分发挥新仓作用,且做到储粮安全达标,我们针对新仓粮层深、存粮多、水分高等特点,依仓房的性能结构、粮食的基本情况而采取了吸出式间歇机械通风降水综合实验。  相似文献   

10.
应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初级产业部 (QDPI)邀请 ,2 0 0 0年 12月 10~ 2 5日 ,由国家粮食局粮食行政管理司组织的粮食储藏环流熏蒸等新技术考察团一行11人 ,对澳大利亚粮食环流熏蒸及散粮流通技术进行了考察。考察团重点考察了昆士兰州散粮流通公司下属的Malu粮食收纳库、Fisherman和AppletonDock粮食港口库、检测中心站 ,及新南威尔士州散粮流通公司下属的Kembla港口库的粮食储藏环流熏蒸技术、CO2 气调储粮技术和散粮流通技术装备等。考察期间还访问了澳大利亚小麦局有限公司(AWBLimited)和其…  相似文献   

11.
卫萍  王锋  齐志高 《粮食储藏》2004,33(4):52-54
论述了我国目前以区域性流通为主的粮食流通现状,提出建立区域性散粮流通体系、开展散粮汽车运输,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且将成为实现我国粮食“四散”流通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生产大国之一,也是粮食储备大国。研究粮食品质变化规律,掌握在现有条件下粮食储藏的第一手资料,对于确立储备粮经济合理的运行模式,指导轮换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储粮总公司成都分公司的安排部署,我库于2003年7月对部分仓间储粮分区分层设点广泛采集样品进行品质测定,并结合历年来综合扦样的检测结果,探索常规储藏方式下小麦、稻谷和玉米的品质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智能出入库管理系统用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实现粮食的入库、计量、入仓以及出库的作业无人值守,信息自动生成、自动统计和传输。该系统由门禁安防管理子系统、自动司磅称重子系统、自动扦样子系统、品质自动检测分析子系统、一卡通管理子系统、物流档案管理子系统、流程配置子系统、仓库管理子系统、查询统计汇总报表分析子系统等部分组成,以地上衡过磅计量为基础,将门卫、取样、质检、业务大厅、仓房装卸等多个业务节点串联起来,以一张IC卡为信息流转的载体,实现业务信息全面共享,流程规范化,过磅自动化,同时以多种防作弊技术为支撑,确保出入仓数量真实、及时。  相似文献   

14.
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在不断的创新,如何为国家的粮食储备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我们粮食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新建高大平房仓一般仓长60m,跨度18m,仓容在4500t左右,散装粮面高度近6m。由于粮面的高度增加,给经常全面检查散装仓粮情的取样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为了减少取样时的使用不便,对扦样管进行了小小的改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中央储备粮的轮换收购中,农民和购销经纪人已经成为储备库的主要供应商,他们出售的粮食数量从几百千克到几十吨不等,且品种多样,质量不一,给粮食入库时的扦样检验造成一定的不便。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我库在小麦收购方面形成了一整套检验流程。我们收购小麦时严格按照2008年新标准收购,不仅注意粮食的质量指标,同时注意粮食的储存品质指标,保证真正购入的是新粮、好粮。  相似文献   

17.
扦样是种子检验的重要环节,扦样的方法、程序决定了扦取的样品有无代表性,决定着种子检验结果是否有效;错误的扦样将导致种子检验部门对整批种子质量作出错误判断,进而对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以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巨大损失。作为种子检验机构的扦样员,必须在熟练掌握扦样方法的前提下依据扦样程序依法对监督抽检对象进行扦样,以确保后续检验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了浅圆仓储存小麦在谷冷作业后水分变化情况、变化规律及原因分析。对谷冷后局部出现水分较高的现象提出对策,并对浅圆仓粮食进行质量监控时扦样点的选取给予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内粮库调查,发现目前的楼房仓一般采用框架结构承重体系,其用途主要用于储存包装粮食,楼房仓现在还不是储存粮食的主要仓型。粮食楼房仓内温度、湿度等储藏条件显著好于平房仓,相同储藏时间楼房仓储藏粮食品质比平房仓优越,且有多种方式实现散粮和包粮的进出仓作业。但是散装楼房仓受到粮食竖向和水平侧压力的作用,不同粮堆形式和裝粮方式对结构产生的影响研究还不透彻,一直还没有针对粮食楼房仓的设计规范,造成结构设计依据不充分,制约了楼房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上海市区粮食储藏普遍采用包装形式,包装袋主要是麻袋和少量的编织袋、复合塑料袋,而这些包装袋在某些方面还有其不适用性。麻袋包装的缺陷是在粮食进出时,人力装卸作业量大、劳动强度高、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塑料编织袋存在防虫、防湿性能差,污染环境等缺点;复合塑料袋虽然能基本解决粮食包装上的防霉、防虫、保质等问题,但会导致环境问题。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加入WTO,对粮食品质、营养、卫生有了更高更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包装袋的弊端会对粮食的安全储藏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