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续第4期第19页)一、蛋鸭常见病1.鸭瘟鸭瘟是鸭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主要感染成年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该病初期体温42℃以上,精神、食欲较差,体温高达44℃时,拒食,口渴喜饮水,两脚发软,羽毛松乱,翅膀下垂,行动迟缓,严重时伏地不能行走。排绿色或灰绿色稀便。眼睑肿胀,流泪,分泌浆液或脓性黏液。鼻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2.
<正>1.鸭瘟 俗称“大头瘟”,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鸭体温升高,两脚发软,下痢,流泪。部分病鸭头颈肿大。本病传播迅速,常引起大批死亡。本病治疗效果不佳,重在预防,在鸭20~25日龄时肌肉注射鸭瘟弱毒疫苗,保护效果很好。考虑我地蛋鸭生产实际情况,青年  相似文献   

3.
鸭瘟的防御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是病鸭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两脚麻痹无力,流泪,眼睑、颈部和头部肿大,卧地不动,排灰色或绿色稀粪。鸭四季都易染此病,以秋冬季发病最为严重,常导致鸭群大批死亡。生产中常  相似文献   

4.
番鸭是一种肉用型品种,养殖经济效益高,是农村致富的好项目.提高成活率是批量养殖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前提.雏番鸭易感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番鸭细小病毒病和小鹅瘟等,必须进行强化免疫.现介绍强化免疫时应注意的事项.①1日龄雏鸭全部注射鸭瘟活疫苗;同时口腔滴服雏鸭病毒性肝炎活疫苗.鸭瘟活疫苗使用方法为按瓶签注明的羽份,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雏番鸭每只腿肌注射0.25毫升,3天~4天产生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正>一、鸭瘟1.发病规律及症状。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不同品种、日龄及性别的鸭均可感染该病。成鸭发病死亡较多,雏鸭较少大批发病。鸭瘟潜伏期一般为2~4天。病鸭初期表现为精神萎靡,头颈缩起,呼吸困难,食欲降低,不愿下水,眼四周湿润、怕光、流泪,有的因附有脓性分泌物而两眼黏  相似文献   

6.
鸭瘟的防御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的症状是病鸭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两脚麻痹无力,流泪,眼睑、颈部和头部肿大,卧地不动,排灰色或绿色稀粪。鸭四季都易染此病,以秋冬季发病最为严重,常导致鸭群大批死亡。生产中常采取综合措施防治本病。  相似文献   

7.
黄河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851-1852,1863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烈性传染病,具有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和死亡率大等特点。介绍了鸭瘟病毒和鸭瘟诊断方法及鸭瘟(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正>入秋后气候变凉,昼夜温差大,很容易造成鸭病的流行,应主要做好以下疾病的防治工作。一、鸭瘟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不同品种、日龄的鸭均可感染,在秋季鸭群运销旺季和低洼多水的污染地区最易发生和流行,成鸭发病及死亡较多,雏鸭较少大批发病。  相似文献   

9.
<正>如我们所知,病发于畜禽类身上的疾病,很多都存在着很强的传染性,鸭瘟就是此类疾病中的常见的一种。鸭瘟是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这种疾病传染性强,并且还伴随着极高的死亡率。鸭瘟一旦蔓延就会为水禽业的发展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为人们的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对于鸭瘟的临床症状的明确分析和对其病理的详细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下文中笔者将对于鸭瘟的临床症状及其防治措施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1.鸭瘟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高热、流泪、下痢、腿瘸、头肿,俗称"大头瘟"。该病以夏、秋季多发,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主要病变为全身性急性败血症,皮肤、全身的浆膜、黏膜有出血斑点或坏死灶;消化道黏膜出血或形成灰黄色假膜;实质性器官出血,肝脏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点。  相似文献   

11.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因有些病鸭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治疗鸭瘟的有效办法,只能通过接种疫苗或喂一些药物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2.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急性、败血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俗称“大头瘟”。任何品种、年龄、性别的鸭子一般都会感染此病,尤以秋冬发病流行较为严重。此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出现症状后1天~5天死亡,死亡率高达60%~90%。  相似文献   

13.
<正> 雏鸭由于体温调节机能差,消化机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抵抗能力较弱,容易感染疾病。因此,掌握和了解雏鸭常见病的症状与防治技术是养鸭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1 鸭瘟: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通过眼结膜、呼吸道及接触等也能感染。该病四季可发,多在春夏之交及秋季  相似文献   

14.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区一蛋鸭场饲养3000多只蛋鸭,200日龄开始发病,1周内死亡240多只,诊断为鸭瘟。  相似文献   

15.
陈昌海 《农家致富》2013,(10):43-43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头肿大(大头瘟)、流眼泪、腿发软、拉绿屎。一、病原和流行病学特点所有鸭瘟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相似,但彼此间存在毒力上的差异。病鸭和带毒  相似文献   

16.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常引起鸭群大批死亡,有时死亡率可达90%,给养鸭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原因鸭瘟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鸭和带毒鸭,通过其排出的粪便及其分泌物污染饲料、饮水等散播病毒,引起鸭瘟流行。各种龄期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  相似文献   

17.
徐燕 《农家致富》2013,(18):40-40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和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两脚发软无力、下痢、流泪,部分病鸭头颈部肿大,俗称"大头瘟"。一、发病及流行病学不同年龄和不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该病,以番鸭、麻鸭、绵鸭和天府  相似文献   

18.
卞国宝 《农技服务》2010,27(6):768-768,801
鸭瘟是由鸭瘟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影响了养鸭业的发展。介绍了鸭瘟的病原、流行特点、临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鸭瘟的发生特征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瘟(Duck plape0)由鸭瘟疱疹病毒引起鸭、鹅和天鹅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enteritis,DVE)。鸭瘟作为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发病率和致死率都非常高,尚无特效药物可用于治疗,除做好生物安全性措施外,按照免疫程序定期注射疫苗,采用鸭瘟弱毒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能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王金田 《新农村》2014,(6):26-27
1.鸭瘟 鸭瘟俗称“大头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流行广、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