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京地区油菜田杂草群落特点及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7 级目测法调查了南京地区油菜田31 个样点的杂草优势度级,并以其重要值为指标,对31 个样点的杂草群落进行计算机模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受耕作措施、除草剂的施用等因素的影响,南京地区油菜田杂草群落类型多样化。31 个样点主要聚为四种类型,其中旱( 大豆、玉米等) 茬油菜田样点聚为一类,主要以猪殃殃、波斯婆婆纳、野老鹳草等旱生杂草为优势种,稻茬油菜田样点聚为三类,分别以日本看麦娘、牛繁缕、硬草为优势种。旱生杂草猪殃殃、大巢菜等在稻茬油菜田发生量加大。多年使用盖草能、绿麦隆的田块,耐药性杂草野老鹳草、稻搓菜、硬草数量上升。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麦田和油菜田杂草发生种类及危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86~1988年在浙江省嘉兴、杭州、金华和温州4个农区,对大小麦和油菜田杂草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开展全面系统调查,涉及6个市、23个县(市)和1个大型农场,计7000多块样田,取样面积约667hm^2。调查结果,浙江省大小麦和油菜田共有杂草50科277种,杂草群落结构复杂,危害程度较高,杂草群落组成与地域、地势、土质、前茬作物及耕作习惯等有关。最后提出大小麦和油菜田杂草防除对策和措施,并附浙江省大小麦和油菜田杂草名录。  相似文献   

3.
湘中地区油菜田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掌握湘中地区油菜田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为油菜田主要杂草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五点取样法和文献资料查阅相结合,对湘中地区油菜田杂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湘中地区油菜田杂草共19科40种,其中优势科为禾本科和菊科,主要杂草种类有菵草、牛繁缕、繁缕、稻槎菜、酢浆草、珠芽景天、婆婆纳等,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采用五级目测法,对我省西北烟区的烟田杂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烟区烟田杂草共21科,44属,53种,其中优势种14种。优势杂草群落组合51种,出现频率较高的11种。达三级以上危害较严重的田块为31.1%。  相似文献   

5.
运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湖北省四湖地区涝渍地油菜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比较了各种杂草在油菜各生长阶段的相对多度和单位面积鲜重,结果表明该地区油菜田主要杂草有13科25种,棒头草,看麦娘,繁缕和稻槎菜为最优势种群,水芹和艾蒿的发生在油菜生长后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6.
1995~ 1999年采用系统监测与不同生态类型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查明在六安地区油菜田常见杂草有 5 8种 ,不同区域主要杂草群落组合共有 36种 ;田间杂草有 2个发草盛期分别在每年的 10月中旬至 11月下旬及翌年的 2月中旬至 3月中旬 ,秋冬出草量占总草量的 70 %以上 ,冬前平均杂草密度 413~ 82 0株 /m2。同时探讨了现阶段油菜田杂草草相演变及栽培因素与草情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7.
油菜田杂草发生规律及防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崇明县油菜种植面积稳中存升,但由于生态环境条件、耕作方式及栽培措施的不同,油菜种植环境与种植方式呈现多种多样,导致油菜田杂草种类和群落组成不尽相同,差异很大,且不断变化。我县油菜田杂草种类主要有看麦娘、稗、早熟禾、罔草、千金子、雀舌草等禾本科杂草和繁缕、牛繁缕、稻槎菜、猪殃殃、碎米荠、婆婆纳等阔叶杂草,其中前茬作物为玉米等的油菜田杂草由阔叶杂草构成优势种群,而前茬作物为水稻的油菜田则以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为优势种群。在生产中由于长期使用高效盖草能、稳杀得等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而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使用较少,使油菜田的阔叶杂草在没有禾本科杂草竞争的条件下生长茂盛,危害越来越重。因此,防除阔叶杂草已成为当前油菜田化学除草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根据崇明县油菜田杂草发生规律,提出相应的防除对策。  相似文献   

8.
利用7级目测法调查了都匀市丘陵旱地耕作地30个样点的夏季杂草优势度级,并以其重要值为指标,对30个样点的杂草群落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杂草共有25科92种,每个样点杂草种类均多种,杂草群落可分为猪殃殃-大巢菜-早熟禾、猪殃殃-大巢菜-看麦娘、繁缕-波斯婆婆纳-马唐、卷耳-牛繁缕、小白酒草-卷耳-繁缕5个群落型。  相似文献   

9.
油菜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化学防除技术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总结分析了湖北省油菜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种类和群落变化,明确了油菜田杂草的发生高峰主要在冬前10月初至11月中旬,冬前杂草占油菜整个生育期杂草总量的70%~80%,对油菜的生长和产量影响极大,是杂草防除的关键时期;较详细地叙述了20种除草剂的防效和使用方法;并讨论了油菜田杂草化学防除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运用七级目测法对合肥地区三县(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的油菜田样点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根据相对盖度、相对高度、相对多度等计测重要值、生态位宽度、生态相似系数,结果表明:合肥地区油菜田常见杂草有31种,隶属18个科,生态位宽度前10位的杂草分别是野老鹳草、日本看麦娘、粘毛卷耳、猪殃殃、一年蓬、看麦娘、酸膜叶蓼、罔草、大巢菜、抱茎苦苣菜.各样点间的相似系数较高,由于各杂草间普遍存在生态位的重叠,群落组成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11.
江都市地处苏中地区,油菜是该地区主要油料作物,栽培方式直播、移栽并存,杂草种类多,密度高,危害重。为此,进行了油菜田杂草种类及发生特点普查,并提出油菜田杂草综防技术,以较好地控制油菜田草害。  相似文献   

12.
陕南地区是黄淮地区重要的油菜种植区,由于倒茬及农时的原因,油菜田草害严重,严重制约单产水平的提高。通过对汉中安康地区不同类型油菜田的杂草分布情况及防治现状进行调查,摸清了陕南地区油菜田杂草分布规律,并对杂草综合防治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防除禾本科杂草除草剂的大力使用,冬种油菜田禾本科杂草优势种的比例已逐渐下降,阔叶杂草已明显上升,如牛繁缕、猪殃殃等越来越严重,形成单、双子叶杂草混生群落。因此,必须选用油菜田的混用除草剂,做到既能防除单子叶杂草,又能防除阔叶杂草,以扩大杀草谱。  相似文献   

14.
杂草是影响油菜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受杂草危害轻则减产一、二成,重则减产三至五成.因为长期使用单一的除草剂,已引起油菜田杂草种群变化,尤其是繁缕、雀舌草等阔叶杂草密度大幅度上升,形成了新的杂草群落;同时,除草效果降低,杂草危害日趋严重.为有效地控制油菜田杂草危害,我们开展了草情系统监测和普查工作,摸清了我县油菜田杂草种群区域分布特点和草相变化特点,制订了油菜田化学除草技术规程,1999~2000年度实施面积达30万亩,占种植面积的85.7%,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油菜田草相变化特点及化除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运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场示范区油菜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油菜田杂草的发生特点与耕作层土壤水分含量存在明显关系:对产量危害较大的禾本科杂草在重渍害区为优势种群,其相对多度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增高;稻槎菜在本地区所有油菜田均为优势种群,以轻渍害区发生最为严重;牛繁缕在本地油菜田为中等发生,以轻渍害区发生稍重;荠菜、泥胡菜等杂草在土壤水分含量较低的田块的相对多度较大。改良区杂草种类最多,但总重量最低;轻渍害区杂草总重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禾本科杂草历来是浙北地区移栽油菜田的主要杂草,控制好禾本科杂草的危害是确保油菜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24%烯草酮EC是沈阳化工研究院试验厂生产的一种防除移栽油菜田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为明确该药剂对移栽油菜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油菜安全性等,笔者于2003~2004年对  相似文献   

17.
浙北丘陵地区直播油菜栽培面积较大,杂草为害严重。通过对直播油菜田杂草的定点、不定点调查及杂草普查和药剂的试验、示范,探明了直播油菜田杂草的基本发生规律,并对直播油菜田杂草的防治技术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无为市油菜田杂草危害情况,指导农民科学防除,对该地区油菜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无为市油菜田主要危害性杂草有看麦娘、菵草、棒头草、繁缕等。其中,看麦娘、菵草、繁缕为本地的优势杂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安徽省无为市油菜田的杂草危害情况,指导农民科学防除,我们对该地区油菜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无为市油菜田主要危害性杂草有看麦娘、菵草、棒头草、繁缕等。其中看麦娘、菵草、繁缕为本地的优势杂草。  相似文献   

20.
春季是油菜田杂草发生危害的重要季节,如何有效地防除油菜田杂草是确保油菜优质、高产的重要环节。我省油菜田杂草主要有看麦娘、繁缕、牛繁缕、猪殃殃、狗尾草、雀舌草等十多种。近年来,由于大量使用禾本科杂草防除剂,油菜田杂草群组合发生了变化,阔叶杂草日趋严重,已成为油菜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春季油菜田化学除草要根据田间杂草类型,选择对路除草剂,适量、适期开展防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