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温室大棚条件下,用UV-B(280~320nm)辐射番茄幼苗,以0.46w·m-2和0.6w·m-2剂量为处理,以自然辐射为对照,研究了UV-B辐射对番茄幼苗的内源激素含量以及IAA/ABA、GA3/ABA、ZR/ABA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幼苗IAA、GA3、ZR的含量随着辐射的增强而下降,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而减小;而ABA含量随着辐射的增强而升高,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大;ABA含量的升高使IAA/ABA、GA3/ABA和ZR/ABA的比值随之降低,最终产生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  相似文献   

2.
不同波段紫外辐射增强对黄瓜穴盘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L.)穴盘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波段UV辐射增强对黄瓜穴盘苗的生长发育指标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V辐射3个波段中,UV-A辐射不能抑制穴盘苗徒长;UV-B辐射株高比对照降低16.63%,壮苗指标和根冠比最高;UV-C辐射株高比对照降低23.27%,干物质含量比对照下降12.57%,G值和根冠比低于对照,抑制黄瓜根系生长。UV辐射降低黄瓜穴盘苗的光合作用,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因而UV-B为最佳的辐射波段。  相似文献   

3.
UV-B辐射对烟草形态、光合色素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以烤烟品种K326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UV-B辐射时间对烟草相关农艺性状、叶片光合色素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UV-B辐射增强,株高降低,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缩小;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UV-B辐射使类胡萝卜素含量得到显著提高,与处理时间、强度呈正相关。烟草的SOD活性、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但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这表明,烟叶SOD、POD和CAT的活性对UV-B辐射变化响应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控释氮肥对水稻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及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杂交水稻为试验材料,探讨了控释氮肥对水稻叶片中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赤霉酸(GA3)和脱落酸(ABA)等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处理水稻叶片中4种内源激素间的平衡关系.结果表明,与尿素相比较,控释氮肥能够显著提高早、晚稻各时期叶片中IAA,ZR和GA3等内源激素的含量,降低ABA含量.控释氮肥提高IAA,ZR和GA3含量效果最显著的时期是在孕穗至孕穗后第16天,而降低ABA含量效果最显著的时期是在孕穗后16~32d.控释氮肥处理早、晚稻各时期叶片中的IAA/(IAA ABA ZR GA3)值均显著高于尿素处理,ABA/(IAA ABA ZR GA3)值均低于尿素处理,两处理间的ZR/(IAA ABA ZR GA3),GA3/(IAA ABA ZR GA3)值差异不明显.由于水稻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及平衡与水稻产量密切相关,因此,控释氮肥通过对水稻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及平衡的调控,较施用尿素可以增产9.5%(早稻)和6.9%(晚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增强UV-B辐射对芒果成年树光合作用、产量和常规品质的影响,为制定芒果抗增强UV-B辐射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台农一号芒果成年树为试验材料,设6个增强UV-B辐射(采用UV-B紫外灯进行照射)处理(20、40、80、120、160和200 W),以自然光照射为对照(CK),测定分析各处理成熟叶片的光合指标、果实产量和常规品质.[结果]增强UV-B辐射处理芒果成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总体上均随增强UV-B辐射剂量的增加而下降,且表现增强UV-B辐射积累效应和剂量效应.160和200 W处理芒果的株产低于CK,其余增强UV-B辐射处理的株产与CK相当;可溶性糖含量、果实糖酸比和维生素C(Vc)含量总体上随增强UV-B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且除第2造果的200 W处理外其他处理果实的糖酸比、80 W以上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及120 W以上处理的Vc含量均显著低于CK(P<0.5,下同);可滴定酸含量总体上随增强UV-B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80 W以上处理显著高于CK.[结论]芒果成年树受增强UV-B辐射后其叶片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Vc含量降低,且具有增强UV-B辐射积累效应和剂量效应,引起果实减产和品质变劣.  相似文献   

6.
UV-B辐射对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UV-B辐射对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以期为研究UV-B辐射增强对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试验在室外条件下,以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材料,通过增加不同强度的UV-B辐射,测量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低辐射(T1)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平均值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2%、4%、3%;高辐射(T2)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1%、9%、10%、7%,其中,叶绿素a差异达显著水平。类黄酮的含量也随着UV-B辐射天数延长而显著增加,T1、T2平均值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3%、9%。[结论]葡萄对UV-B辐射增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加UV-B辐射可能不会对葡萄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野生稻和栽培稍为村料.宋用商教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了其根,叶中内源激素ABA(脱落酸)、IAA(生长素)、GA1(赤霉素)和Z(玉米素)的特性.结果表明:与栽培稻相比,野生稻幼根中GA1、ABA的含量显著升高,而Z和IAA的含量降低;野生稻叶中的GA1和IAA的含量显著升高,ABA含量则降低.  相似文献   

8.
以矮牵牛 (Petunia hybrida Vilm.)幻想系列Mirage mid Blue为材料,采用72孔穴盘育苗.在幼苗2~3片真叶展开期,用4种浓度的S3307进行灌施处理,在6~7片真叶展开时取样,测定不同处理的植株高度、叶绿素含量、全株干重、根冠比、SOD和POD活性及内源GA3、IAA、ABA含量.结果表明,S3307可降低植株的高度,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全株干重和根冠比,提高SOD和POD活性,增加内源ABA的含量,降低内源GA3、IAA的含量,加快缓苗速度.综合各指标得出20 mg/L处理是培育壮苗的最佳S3307施用浓度.  相似文献   

9.
以桃叶杜鹃为材料,采用播种法接种2株杜鹃花类菌根(ericoid mycorrhizas,ERM)菌株培育桃叶杜鹃菌根苗,研究在持续干旱下ERM菌株对桃叶杜鹃内源激素生长素(indole-3-acetic acid,IAA)、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赤霉素(Gibberellin A3,GA3)和玉米素核苷(trans-Zeatin-riboside,ZR)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ERM菌株显著增加了桃叶杜鹃在正常水分及持续干旱条件下IAA,ABA,GA3,ZR的质量比.持续干旱下,桃叶杜鹃IAA和GA3的质量比呈升高降低变化,接种ERM菌株桃叶杜鹃IAA和GA3的质量比呈升高变化在重度胁迫时达到最大值;ABA的质量比呈升高变化,当田间持水量低于30%时接种ERM菌株桃叶杜鹃ABA的质量比急剧上升并维持在较高水平;ZR的质量比变化不一,对照组和TY29根系ZR的质量比呈降低升高变化,TY35根系ZR的质量比呈降低变化.持续干旱下,桃叶杜鹃IAA/ABA,ZR/ABA,(IAA+ZR+GA3)/ABA比值呈下降变化,其中ZR/ABA比值急剧下降,接菌处理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表明:ERM菌株能有效增加桃叶杜鹃内源激素IAA,ABA,GA3和ZR的质量比,增加干旱胁迫下的内源激素调节及协作能力,增强桃叶杜鹃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研究了不同浓度IBA与ABT组合对喜树嫩枝扦插生根效应及插条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IBA和ABT组合可显著提高叶及基部茎段内源激素IAA、ZR含量和IAA/ABA、ZR/ABA比值;降低GA3、ABA含量。进而提高喜树插穗成活率。各处理中,ABT 1 000+IBA1 000mg·L-1浸泡20s效果最好,处理后第40d插穗叶、茎内源IAA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57.5%、77.4%;叶内GA3含量第30d显著低于对照24.8%;茎段GA3含量第40d显著低于对照35.0%;叶、茎内ABA含量第30d时分别比对照降低19.2%、32.2%。叶、茎段内IAA/ABA第20、30d出现最高值,分别比对照提高114.0%、150.0%。叶、茎段内ZR/ABA变化与IAA/ABA变化类似,分别第20、30d达到峰值,较对照分别提高151.4%、39.9%。IAA/ABA、ZR/ABA可作为衡量喜树插穗成活质量的2个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水稻矮秆多分蘖突变体与野生型材料间的植物激素含量差异,并分析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其株高、分蘖的影响,探析植物激素在突变体形态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功能。【方法】以T-DNA插入引起的矮秆多分蘖突变体(CA648)及对照中花11(ZH11)为供试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三叶期、五叶期、分蘖盛期、拔节孕穗期的根、假茎(或茎)、叶中的赤霉素(GA1,GA4)、生长素(IAA)、玉米素(Z)和脱落酸(ABA)的含量,进行CA648与ZH11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不同器官中的植物激素含量差异比较分析;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拔节孕穗期根、基部、茎秆及叶片中的IAA、Z及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并进行根、茎、叶等不同器官中IAA与Z+ZR含量间的比值差异分析;在CA648与ZH11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GA3、IAA、Z及多效唑处理后统计株高、分蘖的变化特性,并比较分析CA648与ZH11对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的反应敏感性差异。【结果】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CA648与ZH11的不同器官中的植物激素存在不同变化趋势。GA1+4含量变化情况为在三叶期和五叶期的叶片中两者相差不大,而根和假茎中的含量则是CA648高于ZH11;从五叶期至拔节期,随着生育期延长,ZH11的假茎和根中GA1+4含量升高而叶片中含量降低,但CA648却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假茎和根中的GA1+4含量降低但叶片中含量却升高。IAA含量变化情况为五叶期、分蘖盛期时CA648叶片中的IAA含量低于ZH11,而假茎中的IAA含量却高于ZH11;拔节期时,CA648的根、茎、叶中IAA含量均与ZH11对应器官中的IAA含量相差不大。Z、ZR含量变化情况为三叶期CA648的根与假茎中的Z含量都低于ZH11;在拔节期,分蘖部位的基部和茎中的Z+ZR含量为CA648高于ZH11,而叶片中的Z+ZR含量却是CA648略低于ZH11。ABA含量变化情况为在三叶期、五叶期时CA648的ABA含量高于ZH11,而拔节期却显著低于ZH11。IAA与Z+ZR的比值情况为在顶叶、茎秆中是CA648大于ZH11,而在基部和根中则是CA648中的比值小于ZH11。不同浓度GA3、IAA、Z和多效唑喷施处理表明CA648的株高易受生长调节剂的影响。与喷水对照相比,喷施GA3、IAA、Z均能增加CA648的株高,其敏感性依次为GA3处理>IAA处理>Z处理;喷施多效唑后CA648与ZH11的株高均明显降低;虽然CA648与ZH11的株高均受GA3、多效唑等生长调节剂的影响,但CA648更敏感,当喷施的GA3浓度≥288 µmol•L-1时,CA648的株高能够达到或超过ZH11的株高;与株高易受生长调节剂的影响不同,CA648的多分蘖特性几乎不受长调节剂处理的影响,无论是否喷施生长调节剂,CA648的分蘖数均远远多于ZH11。【结论】与对照相比,CA648体内的GA1、GA4、IAA、Z、ZR含量及其IAA与Z+ZR的比值有利于矮秆多分蘖性状的形成,即植物激素含量与比例能够反映CA648的生理特性;生长调节剂对CA648的分蘖与株高具有不同调控效果,喷施GA3、IAA、Z和多效唑能够显著改变株高,但其多分蘖特性不受株高改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任培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25-10226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桑树后其叶片的激素含量及糖分含量变化动态。[方法]设缩节胺200 mg/L、天丰素200 mg/L、清水3个处理,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湖桑32叶片GA3、Z+ZR、IAA、AB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3个处理GA3含量在第3~14 d无明显差异,200 mg/L缩节胺处理GA3含量在第3~14 d略低而在第14~19 d又有所升高。200 mg/L天丰素处理中GA3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对照中Z+ZR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200 mg/L缩节胺处理抑制Z+ZR含量,200 mg/L天丰素处理在处理中期Z+ZR含量有所升高。3个处理中AB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在初期200 mg/L缩节胺处理IAA/ABA较高,200 mg/L天丰素处理后期IAA/ABA略高。在后期3个处理间的糖分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和不同的桑树品种对植物调节剂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3.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采用可调式UV-B辐射增强自动控制系统对晚稻品种“协优432”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对该水稻品种光合及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具体表现在:(1)叶绿素a、叶绿素b在分蘖期分别上升4.60%和8.37%;拔节期叶绿素a下降3.20%,叶绿素b上升0.20%;孕穗期叶绿素a、叶绿素b上升2.57%和1.52%;(2)最大光合速率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分别上升1.38%和下降1.29%;(3)孕穗期叶绿素荧光参数PSII效率(PhiPS2)、电子传递效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上升幅度为10.22%、10.22%、10.21%;(4)株高在分蘖期上升0.18%;拔节期上升0.87%;孕穗期上升3.90%;成熟期上升0.14%;(5)水稻成熟后,经UV-B辐射的水稻平均穗长增加了0.16%,每穗穗粒重、每株有效穗数、千粒重分别下降了0.35%、3.02%、1.23%。以上指标和自然日光UV-B辐射组进行方差分析,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NAA)、赤霉素(GA)、生长素(IAA)及其与钼(Mo)、维生素C(Vc)配施对烟草农艺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后明显促进了烟草生长发育,倒一叶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最大增幅分别达15.24%、34.23%和57.98%,倒十叶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最大增幅分别达9.74%、17.31%和29.85%;株高比对照增幅达19.07%,产量提高也较为显著;还原糖含量略有提高,烟碱含量降低显著,对多酚含量影响较小.处理中以NAA GA IAA Mo和 NAA GA IAA ABA效果最佳,降碱效果显著,两糖差分别为3.50%和3.97%,糖碱比为7.80和7.96,协调了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响应干旱胁迫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采用5%、10%和20%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轻度、中度与重度干旱胁迫,在胁迫开始的第5、10、15 d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栀子幼苗叶片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处理,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轻度与中度干旱胁迫下栀子叶片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含量逐渐上升,重度胁迫下AB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IAA)与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GA)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玉米素核苷(zeatin ribiside,ZR)含量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IAA/ABA、GA/ABA值逐渐下降,并且下降幅度较大;ZR/ABA、IAA/GA、IAA/ZR、GA/ZR值发生不同波动。综合分析,在遭受干旱胁迫后,栀子将会通过调节自身内源激素含量及比例来抵御干旱。  相似文献   

16.
以23年生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变产结果树(以稳产树为对照)生长期短枝顶芽以及休眠期花芽和叶芽内源激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休眠期和生长期,顶芽、花芽和叶芽中IAA、ZR、GA和ABA的含量均为大年树稳产树小年树。三类结果树花芽和叶芽中IAA、ZR、GA3和ABA含量在休眠期较为稳定,进入萌芽期后除ABA外均有所增加,且均以叶芽中各激素含量增加较明显,增幅分别为3.0%~7.6%、4.3%~22.3%和8.6%~10.3%,而叶芽中ABA含量明显降低,降幅为30.8%~41.2%。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下枳橙和山下红蜜柑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干旱胁迫下枳橙和山下红密柑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不同程度干旱处理的枳橙叶片GA3I、AA、Z含量都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ABA含量随着失水率的增加逐渐上升;而山下红叶片GA3I、AA含量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Z含量变化有些起伏,ABA含量随着失水率的增加逐渐上升。干旱胁迫下枳橙根赤霉酸(GA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含量低于对照,吲哚-3-乙酸(IAA)含量高于对照,而叶片GA3和Z含量低于对照,IAA和ABA含量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8.
脱毒和生长调节剂对甘薯内源激素含量及块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脱毒苗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薯内源激素含量及块根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徐薯18甘薯苗为材料,设置脱毒原种苗(VF)、氯化胆碱(LH)浸根、叶面喷洒壮丰安(ZFA)、未脱毒徐薯18苗(CK)4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对块根产量、块根日增长速率、T/R值、不同时期叶片及块根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VF和LH处理使甘薯块根干物质产量两年平均分别增产21.0%和24.2%,达极显著水平;ZFA处理使块根干物质产量两年平均增产5.2%,未达显著水平;与对照比较,各处理均可显著提高膨大高峰期块根的日鲜重增长速率;脱毒和氯化胆碱浸根处理可显著降低生长前、中期的T/R值,不同程度地提高功能叶叶片的IAA含量、CTKs含量和GA4含量,提高膨大高峰期块根的CTKs含量、ABA含量和IAA含量,并使高峰期提早出现3~4周;壮丰安处理显著降低了中后期叶片的GA4含量和ABA含量,提高了叶片CTKs含量、IAA含量及生长后期块根的CTKs、ABA及IAA含量,但均未达显著水平。【结论】VF、LH和ZFA处理全面改变了甘薯源、库器官多种激素的含量水平,有效延缓叶片的衰老,延长叶片功能期,控制甘薯地上部的群体并防止茎叶的徒长,使地上部茎叶的生长与地下部块根的膨大更为协调。有利于块根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光周期对菊花花芽分化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以菊花品种"秀芳白"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光周期(昼/夜分别为16h/8h,12h/12h和8h/16h)对菊花花芽分化及其过程中内源激素IAA、GA3、CTK和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6h/8h处理的植株始终没有花芽分化;8h/16h处理的植株从处理到花芽分化开始和花芽分化完成所需天数分别为12.8 d和25.1 d,比12h/12h处理的分别提前2.4 d和4.7 d。花芽分化过程中16h/8h处理的IAA和GA3含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8h/16h处理和12h/12h处理的呈现迅速下降趋势;16h/8h处理的CTK和ABA含量没有出现明显变化,而8h/16h处理和12h/12h处理的呈现上升趋势。CTK/IAA、CTK/GA3、ABA/IAA以及ABA/GA3在16h/8h处理区没有明显变化,而在8h/16h处理和12h/12h处理区呈现上升趋势。说明短日照促进菊花花芽分化,而且日照时数越短,花芽分化越快;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片GA3和IAA含量减少,CTK和ABA含量增加,而且CTK/IAA和CTK/GA3以及ABA/IAA和ABA/GA3比值增加,有利于菊花花芽分化和提早开花。  相似文献   

20.
白桦插穗生根的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了白桦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含量变化 ,以及生根促进剂等处理对内源激素和营养水平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生根过程中IAA、ABA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明显 ,可用IAA/ABA的比值作为衡量白桦插穗生根能力的指标。生根促进剂在根原基孕育期间能显著增加IAA和ZR含量 ,减少ABA和GA4的含量。IAA/ABA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母树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不同年龄母树插穗的生根能力与总氮关系不密切 ,而主要决定于可溶性糖水平。无性系间IAA/ABA存在明显差异。插穗留 1片叶时生根率高 ,其插穗的IAA/ABA、可溶性糖及C/N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