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提前早稻的播种和移栽期,可能导致早稻减产,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早收获期,从而增加连晚全生育期天数,为晚稻和全年高产创造条件,因此,特进行了相同秧龄条件下机插早稻促早栽培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播种期和移栽期的提前,有效穗数逐渐减少,穗型逐步变大,产量逐渐减产,按照播种、移栽时间的先后,3个处理的产量分别为481.4、495.0、518.0kg/667m2,播种、移栽时间越提前,产量越低。  相似文献   

2.
以早稻金早09为研究材料,利用智能温室育秧机插,研究不同播种期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温室秧4月8日播种,4月21日机插产量最高,667 m2产量可达到592.2 kg.  相似文献   

3.
为合理安排e型杂交稻播栽期以及防御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通过e型杂交稻的分期播种资料找出对其影响的关键气象要素及阶段,对e型杂交稻新组合不同播种期的主要性状进行分析,并与其对应的气象条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e型杂交早稻对气象条件要求最敏感的时期是始穗前后0~10d,而e型杂交晚稻对气象条件最敏感的时期则是始穗前0~10 d;e型杂交早稻最适播种期为3月下旬,随着播种时间推迟其产量优势呈下降趋势;e型杂交晚稻e优21在赣南作一季稻栽培具有较好的高产潜力,且最适播种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不同播种期对早稻旱直播产量的影响,2012年在合浦县闸口镇福禄村进行了早稻旱直播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在3月5日、3月15日、3月23日播种的产量没有明显差异,但4月15日播种的比3月5日、3月15日、3月23日播种的产量分别少1 438.5、140 4.0、1 216.5 kg/hm2。因此,早稻旱直播播种期应在早稻适播期内播种,才有利于高产。  相似文献   

5.
<正> 杂交早稻比常规早稻一般每667平方米增产50千克以上。目前推广的主要组合有威优1126、常优48-2,都属中熟类型,全生育期110天左右。白田和绿肥田茬口,应在3月25~30日播种,4月底至5月初插秧;早油菜和早大麦茬口,在4月1~5日播种,5月10日前栽完。可用“线菌清”或“强氯精”浸种。每667平方米秧田播种20千克,栽4000~4670平方米大田,采用地膜保温育秧。播秧规格是株行距13~20厘米,每穴3~4苗。  相似文献   

6.
<正>1.适期播种根据2013年祁阳县早春的气象条件,根据种子的特征特性,将高产示范片播种期作了调整,大村甸片早稻株两优02、文富市片早稻陆两优996统一于3月22日播种,确保早稻适时收割,晚稻安全齐穗。2.稀播匀播2013年在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种子由祁阳县农业局集中统一采购、免费提供给各种植示范户,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  相似文献   

7.
以杂交稻陵两优268、株两优819和常规稻中早39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处理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生育期、分蘖能力、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播期对机插双季晚稻秧苗素质、生育期、分蘖能力及产量均有一定影响,在该试验条件下,作为双季机栽早稻,陵两优268、中早39以3月15日播种为宜;株两优819以3月20日播种为宜。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品种不同移栽期对早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本试验在其他试验因子相同的情况下,对余姚市目前的早稻主推品种中早39和甬籼15开展品种对比和移栽期试验。结果表明:在2016年早稻育秧期间温度适宜、孕穗期间梅雨天气较少的情况下,适当早播均能有效提高中早39和甬籼15的秧苗素质,加快分蘖,提前生育进程,最终提高实际产量。  相似文献   

9.
研究早稻中早39在直播栽培条件下,播种期、播种量对生育期,群体结构,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早39在4月16日至4月21日均可直播,生育期差异不大,均可在7月底前成熟,适当早播更能获得高产;在4月16日播种的,产量以667 m2播种6 kg处理的为最高,第2位是5 kg处理,4月21日播种以7 kg处理的最高,其次是6 kg处理;中早39 667 m2播种量以6 kg左右为宜,早播适当减少,迟播适当增加.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20,(1):23-24
为探明紫色甘蓝在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高海拔地区春季种植的最佳播种期,以泷井交配紫甘蓝为对象,在道真阳溪镇阳溪村次塘园组阳溪镇利民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海拔1 150m)进行了3月12日、3月22日、4月1日和4月7日4个不同播期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月22日播种有利于紫色甘蓝的生长发育,且产量最高,为3 741.7kg/667m~2。在道真种植紫色甘蓝的最佳播期为3月22日,随海拔高度升高播种期应适度延迟,但不宜超过4月1日。  相似文献   

11.
播种期对再生稻腋芽萌发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再生稻的适宜播种期,选用培两优500和汕优63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期对再生稻腋芽萌发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对再生稻生育期、腋芽萌发和产量均有明显影响,以3月31日播种的腋芽萌发好,再生季产量高,4月11日播种的腋芽萌发较差,但能正常成熟,4月19日播种的腋芽萌发差且不能在安全期内齐穗,导致部分穗子不能抽穗或能抽穗但不能正常成熟.从气候条件和高产角度出发,供试组合作再生稻栽培,在长沙地区的适宜播种期为3月底至4月初,最佳播种期为3月底。  相似文献   

12.
杂交稻天优3301再生高产的产量构成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明天优3301再生稻高产的产量构成及其调控途径,2007、2008年在福建省尤溪县设置分期播栽试验,调查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天优3301从头季播种至再生季抽穗的积温为4000℃;早播早栽田头季显著延长营养生长期,结实期与光温高值期重合,再生季在安全齐穗期前抽穗,有利于建成多穗大穗、高结实率的群体;早播早栽田决定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是穗数和每穗粒数,二者对产量提升的贡献率合占95%以上,其中头季以每穗粒数对增产的贡献率最高,再生季以穗数对增产的贡献率最高;迟栽迟播田头季结实期寡照,再生季花期和结实期遇冷害频繁,最终结实率低限制了高产。天优3301作再生稻栽培,宜早播早栽、适当密植;头季高产须在形成足额穗数基础上,主攻大穗;再生季高产的关键是促进腋芽萌发,形成比头季多70%~100%的穗数。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期与收获期对水稻灌浆期、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水稻品种(系)的适宜播种时间,确保水稻生产的优质高产。【方法】以6个恢复系及其所配的12个组合为材料,采用4期播种(前后两期间隔6 d),利用二因素两向分组资料无重复观察值模型与最小显著差数测验法(LSD法)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比较,研究不同播期对籽粒产量、灌浆期、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以及成熟后推迟收获对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播期的恢复系糙米率有显著差异,随着播期的推迟糙米率有降低趋势;籽粒产量、灌浆期、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和垩白度在不同播期间无显著差异。II优组合不同播期间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宜香优组合1~3期间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第4期显著减少;不同播期对杂交稻的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影响较大,推迟播种会降低糙米率、垩白率和垩白度,但对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影响不显著。第4期推迟收获会导致糙米率、垩白率和垩白度增加,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不同程度降低。【结论】恢复系和杂交稻在川南3月27日后推迟播种,产量有减产趋势,4月上中旬播种产量减少极显著;恢复系和杂交稻谷粒长宽比不受播期影响;杂交稻灌浆期、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受播期的影响比恢复系大;杂交稻成熟后不及时收获会导致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变差。  相似文献   

14.
为探寻药用植物西洋甘菊在三明地区避雨栽培的适宜播期,2012~2014年对西洋甘菊株系sm-3进行研究,共设2个不同时期的播期试验,研究播期与株高、冠幅、开花习性及产量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株高、冠幅和鲜花产量有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株高降低,初花期延迟,开花期明显缩短,鲜花产量减少。sm-3平均株高60.53~79.96cm,开花期26~40d,平均单株产量58.55~108.80g,每667m2鲜花产量167.28~339.22kg。鲜花产量以2013年10月16日播种的最高,每667m2产量为339.22kg;其次是2012年11月1日播种的,每667m2产量为310.84kg。初步结果表明,西洋甘菊在三明地区的适宜播期为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最晚播种时间应不迟于11月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冀东地区玉米播期与禾蓟马发生量和玉米产量之间的关系,以生产常用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材,在4月30日~7月19日每隔10d设定1个播期,研究了9个不同播期处理对禾蓟马发生量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以确定冀东地区玉米禾蓟马为害率较低且产量较高的适宜播种日期。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禾蓟马发生量呈增加一减少一增加的趋势,玉米产量呈减少一增加一减少的趋势,其中,4月30日播种的玉米未见到禾蓟马发生、产量最高,5月10日和6月29日播种的玉米虫害率较低、产量较高,但3个播期处理的玉米产量差异均不显著。建议冀东地区春播玉米选择4月30日~5月10日播种,夏播玉米选择6月29日前后播种,以降低禾蓟马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研究木薯间套作模式下绿豆适宜的播种时期,旨在为木薯间作绿豆提供科学参考。2014、2015年以绿豆品种中绿5号、桂绿豆L74号为试验材料,在木薯/绿豆间作模式下,开展绿豆的5个不同播种时期试验。2014年试验3月31日播期的绿豆子粒产量最高,中绿5号908.37 kg/hm~2,桂绿豆L74号832.92kg/hm~2;2015年试验3月17日播期的绿豆子粒产量最高,中绿5号1 384.56 kg/hm~2,桂绿豆L74号1 335.22kg/hm~2。在木薯间套作模式下,3月中旬播种中绿5号、桂绿豆L74号收获子粒产量最高,间套作效益最好,为最适宜播期。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对迟播迟栽水稻的秧苗素质、生育期及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栽期和寄栽规格的秧苗素质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迟播迟栽的水稻本田期缩短5-10天。寄栽密度稀的秧苗素质优于寄栽密度大的。早播早栽有利于增加有效穗、着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寄栽稀的可以增加有效穗数,但穗子较小,千粒重随密度减小而增大。播栽期和寄栽规格对产量均有影响,但互作效应不显著。研究认为:适当地进行迟播迟栽,虽然获得的水稻产量相对偏低,但可以比常规栽培模式多收获一季玉米,可大幅度提高周年的粮食总产量。  相似文献   

18.
2006-2007年在贵州省玉屏县(海拔450m),对优质杂交香稻黔香优302进行了制种技术研究.根据其双亲的特点和在黔东玉屏县的表现,安排父本3月26日播种,母本4月26日播种,花期相遇良好,确立了适宜的制种技术,并讨论了该杂交稻制种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不同播种期对宜优673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宜优673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不同播种期对产量和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宜优673的产量随播期推迟呈先增后减的趋势,5月20日播种产量最高,6月20日播种产量最低;随播种期推迟,灌浆结实期日均温的降低,宜优673的整精米率、透明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提高,而垩白度、垩白粒率降低,理化指标得分逐步上升,稻米品质逐步提升。因此,在保证安全抽穗的前提下,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高宜优673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