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处理大豆种子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机处理后提高了大豆种子的出苗率,对提高大豆的产量性状具有促进作用,并可提高大豆产量.其中处理剂量为1.5A的效果较好,增产率为6.2%.  相似文献   

2.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处理水稻种子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在农作物播种前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对种子进行处理使农作物增产的高新技术。2010年江川农场进行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处理水稻种子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和大连博事等离子体公司共同承担攻关研发的国家科技部"863"农业发展计划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和科技成果鉴定,等离子体机种子处理技术和等离子种子处理机分别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等离子体种  相似文献   

4.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模拟太空环境,采用高压电弧等离子体辐射与交充电磁场作用相结合,激活种子的生命力,提高发芽率,使作物根系发达、苗期提前、长势旺盛、抗旱抗病能力增强。等离子体处理机就是这样一种机器。  相似文献   

5.
摘要: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模拟太空环境,采用高压电弧等离子体辐射与交充电磁场作用相结合,激活种子的生命力,提高发芽率,使作物根系发达、苗期提前、长势旺盛、抗旱抗病能力增强。等离子体处理机就是这样一种机器。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17,(2)
<正>等离子体具有能量,发光、形成高温、产生电磁场和电磁波还可以辐射出带电粒子,能够吸收无线电波。等离子体科学发展较晚,应用范围不普遍。目前主要用于航天试验、军事国防、金属切割、材料表面镀膜、电子工业、核聚变能源研究等领域。等离子体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属于刚刚开始,它开辟了等离子体应用的一个新领域,也为农业增产创造了新的途径。1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的原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发明是受航天育种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针对不同作物进行剂量(电流强度)可调的类太空射线辐照,从而达到使农作物发芽率、发芽势提高,促进生长、抗病抗旱、提高产量的效果。2013年八五○农场在玉米上进行了应用效果试验。1试验材料与方法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由大连博事等离子体有限公司生产。供试玉米品种为垦单5号。试验地设在科研站3#-1区,土质草甸白浆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小麦。伏翻,秋耙,秋起空垄,春施肥。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1~4电流强度分别为0、1.0、1.5、2.0A,其中处理1为对照(CK),各处理种子在  相似文献   

8.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国家“863”科研成果。1999年大连博事等离子体有限公司开发研制出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该机器采用高压电弧等离子体辐照与交变电磁场相结合.机器内部形成部分宇宙等离子体环境.种子通过机器时接受光辐射、电磁辐射和臭氧的共同作用,种子的生命力被激活.病菌被杀死.离子交换能力增强,酶的转化加速.可容性糖和可容性蛋白增加.[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室内冷等离子体处理机不同功率的种子发芽试验和大田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的效果与品种和处理功率相关,在实际生产应用上,要根据品种选择适宜功率进行处理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经过冷等离子体处理后,小麦种子发芽率、成苗率显著提高,出苗整齐度也高于空白对照和常规拌种处理。另外,种子经冷等离子体机处理后,显著提高了小麦的株高、分蘖数和穗粒数等,说明其在促进种子萌发和小麦生长方面作用明显;且增产效果明显,产量相对空白对照增加43.21%,相对常规拌种处理增加10.37%。因此,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几年来我市多个乡镇的试验结果证明。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对农作物的生长和粮食增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十五”第一生物和现代农业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农业发展的科研项目.是一项使农作物显著增产的国家高新技术。极具推广价值,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综合优势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是实施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前提条件,被农民朋友称为可致富的“太空机”。  相似文献   

11.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体系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应用等离子体处理种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农业增产新技术,属于物理方法在农业中的应用。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是由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来完成,通过等离子体处理能够激活种子的酶活力,使植物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和生命力,发芽势和发芽率明显增高[1-3],植物出苗期提前1~2d,产量提高,品质得到改善[4-8];还可以提高大豆和玉米的养分吸收量、化肥利用率以及增产增收[9-10],为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及增产增收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民致富之友》2012,(13):109-110
4月15日,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在富裕县组织召开了"齐齐哈尔市现代农机作业合作社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培训班",邀请省农机推广总站魏成礼总工程师授课,共有150名现代农机作业合作社理事长和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全市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的保有量为216台,今年推广面积403万亩,农作物增产幅度在8%-17%,创经济效益3.5亿元。  相似文献   

13.
《农民致富之友》2012,(23):89-90
4月15日,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在富裕县组织召开了"齐齐哈尔市现代农机作业合作社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培训班",邀请省农机推广总站魏成礼总工程师授课,共有150名现代农机作业合作社理事长和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全市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的保有量为216台,今年推广面积403万亩,农作物增产幅度在8%-17%,创经济效益3.5亿元。  相似文献   

14.
《农民致富之友》2012,(15):93-94
4月15日,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在富裕县组织召开了"齐齐哈尔市现代农机作业合作社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培训班",邀请省农机推广总站魏成礼总工程师授课,共有150名现代农机作业合作社理事长和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全市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的保有量为216台,今年推广而积403万亩,农作物增产幅度在8%-17%,创经济效益3.5亿元。齐齐哈尔滨市农机推广站供稿2011年6月30日,  相似文献   

15.
<正>"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是一项物理技术,在农作物播种前5~12天,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设备对种子进行处理。种子在等离子体能量的刺激和臭氧的强氧化下杀死表面的细菌,提高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病、抗旱、防倒伏等能力。2011年初引进等离子种子处理设备开展了40公顷春播玉米,100公顷夏播玉米等离子种子处理试验,对玉米生长的几个环节进行了观察、研究。1对春播和夏播玉米对比试验在播种前5~12天使用等离子种子处理机,电流强度选用1.5安培的电流对种子进行连续的2次处理,5天后可以进行播种,但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大庆油田原油总外输计量站计算机系统技术改造的原则、系统功能特点及改造后的成套原油仪表计量系统的主机配置,包括AW51B应用/操作处理机、WP51B操作站处理机、COMM10通信处理机、CP30FT容错控制处理机和FBP12现场总线处理机、数据试验与实践证明,改造后的成大原油仪表计量系统技术先进、运行安全可靠、计量精度高、维修操作方便,便于管理。  相似文献   

17.
针对硬实种子处理机结构设计,分析了转盘离心应力产生的原因;利用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单元节点方程和整体刚度矩阵,并利用ANSYS软件对处理机转盘结构进行了动力学建模和有限元分析,以满足转盘强度、刚度使用要求,为转盘结构改进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陈忠 《长江大学学报》2005,2(1):1-3,i001
假设可供使用的处理机p q台,将其分成两组,两组处理机之间进行异步并行计算,由此提出了一种求解非凸函数极小的并行算法.若目标函数连续可微,且其一阶导数Lipschitz连续,证明了并行拟牛顿算法的全局收敛性.  相似文献   

19.
畜禽粪便发酵处理机目前尚无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企业只有依据企业或团体标准生产该产品,农机鉴定机构依据推广鉴定大纲对该产品进行推广鉴定,不同企业和行业同仁对该产品的型号编制存在不同的见解。本文通过举例盛料容器容积为100m3的罐式畜禽粪便发酵处理机,依据农机具产品型号编制规则标准、农业机械分类标准及文件、推广鉴定大纲等相关资料,提出了笔者对畜禽粪便发酵处理机型号编制的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森林火灾智能预报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导致森林火灾的几个重要因素,即温度、湿度、风速和大气压力等出发设计了一台智能检测仪表,它能实时地检测林区某点的上述几个参数,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定时地传送到中央处理机,中央处理机与各处的仪器相连,每个仪器测得的数据能储存在中央处理机构,中央处理机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分析处理,绘制出各类参数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在显示器上显示或从打印机上打印。根据历史参数设置报警点,当上述各类参数达到警界限时,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系统中所有信号的采集、传输、处理等各项功能均通过适当的软、硬件完成。硬件部分由检测仪、通信系统和中央处理机三大部分构成,并结合软件来实现监测和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