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养蜂体会谈(九)浙江省蜂业协会会员黄坚1蜂群防暑降温九法养蜂者都有体会,每年夏季王浆产量逐步下降,群势不断变弱,出现规律性的“夏衰”。“夏衰”导致产量降低,收入减少,是养蜂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出现“夏衰”的根本原因在于天气热、温度高。改变这一被动局面的...  相似文献   

2.
胡福良  黄坚 《中国蜂业》2006,57(6):17-18
养蜂者深有体会,每年夏季高温季节到来之后,蜂群群势不断下降,蜂王浆产量骤减。到秋季时,一般蜂群群势下降1/3,有的甚至1/2以上。蜂王浆产量一般减少1/2以上,有的甚至停产。这种现象养蜂人称之为“蜂群变衰”。蜂群变衰是全年养蜂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全年蜂王浆产量最低的时候,因此预防蜂群变衰是获得全年蜂王浆高产的重要措施,更重要的是还为强群秋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养蜂者和养蜂文章都把蜂群春衰的原因归结于——蜂群内老蜂死亡的数量比羽化出房的新蜂多的多,以致蜂群中的蜜蜂无法维持蜂群的生存,最终导致整个蜂群的灭亡。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发现,除去这些已知的蜂群春衰的表面现象,引起蜂群在冬末和春初春衰的真正原因——却是蜂箱透风或保温不当引起蜂箱内产生的“穿堂风”。  相似文献   

4.
春繁防春衰     
春繁是一年养蜂的关键,搞好春繁,为全年养蜂生产打下良好基础。倘若春繁期间蜂群繁殖不起来,造成春衰,会导致蜂群难以复壮,不能上继箱,严重影响上半年收成,辛勤劳动得不到好收益。笔者见过很多养蜂者,尤其是初学养蜂者,因养蜂技术不过硬耽误了春繁时机,蜜蜂越养越少,只投入没回报,对养蜂失去信心。造成春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没抓好秋繁;二是不按春繁的规律要求办。下面具体谈一下造成春衰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何邦春 《蜜蜂杂志》2012,32(8):31-31
蜜蜂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到蜂群群势的盛与衰,从而直接影响到蜂群繁殖力与生产力。采取有效措施延长蜜蜂寿命,是提高养蜂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1常年保持充足的粉、蜜充足的饲料是蜂群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江汉平原芝麻、棉花花期,由于气温高、天气炎热,如不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就会发生蜜蜂生理性卷翅病,使蜂群群势严重削弱,产量减少30 %~50 %。在芝麻、棉花花期以前采取有效措施,从基础蜂群抓起,提前1代培育强群,保证饲料充足,选好靠近水源的场地,给蜂群遮荫,防暑降温 ,通风,创造适宜蜂群生活的小气候;适时适当限量产卵,减轻哺育负担,适当加大蜂路,增加子脾护脾蜂,有利于蜂群振翅扇风调节温湿度。进入7~8月高温低湿的芝麻、棉花花期,不仅产量高,而且能有效地调节幼虫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温湿度,蜜蜂能正常地哺育后代,使器官发育健壮齐全,防止蜜蜂生理性卷翅病发生  相似文献   

7.
《中国蜂业》2015,(11):42-43
<正>自从1851年美国人发明了蜜蜂活框饲养技术和使用木板制造标准蜂箱养蜂至今,蜜蜂养殖在世界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形成了强大的产业。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养蜂大国,但还不是养蜂和蜂产品强国,如何能使我国从养蜂大国变成世界的养蜂强国,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是最根本有效的途径。在养蜂生产中需要解决问题中,木板蜂箱的保温隔热性能差,常常造成"夏衰","冬伤"严重地影响着蜜蜂的生存,繁殖和发展。采用保温隔热性能优异的泡沫  相似文献   

8.
在华北地区,夏季蜂群经常出现"夏衰"现象,而这种现象往往被忽视。为了引起养蜂人对蜂群夏衰现象的重视,总结几点引起夏衰的原因及相应对策。通过多年养蜂实践与观察,夏衰的原因有:一是自然因素引起,如气候因素、蜜粉源因素等;二是人为因素和敌害,如管理不善、农药中毒、饲料缺乏等,敌害有蜂螨、胡蜂、蟾蜍等。因此,在养蜂生产中要注意防范夏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一直以来,养蜂界认为中华蜜蜂的扇风方式是头朝外向蜂箱内扇风,为"鼓风式";而意大利蜜蜂头朝内向蜂箱外扇风,为"抽风式"。但我在2013年8月份的一次下乡调查蜂农养蜂情况时有了新的发现:一群中华蜜蜂正在用"抽风式"进行扇风。此蜂群共有9足框中蜂,可放11个巢框,并已上继箱。相比"鼓风式","抽风式"能表现出更高效的排湿降温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蜂业》2011,62(8)
在山西,蜂群春衰现象屡见不鲜,直接影响蜂群的正常繁殖和养蜂生产的经济效益。 一、春衰的原因 1.蜂群内部结构不合理 未能合理的培养适龄越冬蜂,使蜂群结构老龄化、两极分化或蜜蜂个体的营养贮备不足,使得蜜蜂体能下降而缩短寿命。老龄化是因秋季工蜂参与了哺育工作,蜜蜂个体过早衰老,在春繁时很快淘汰引起春衰;两极分化是蜂群内部结构不合理,秋繁时没有限制蜂王产卵,一部分出房幼蜂未能爽飞排泄,  相似文献   

11.
《中国蜂业》2020,(1):48-49
<正>蜂群数量和蜂蜜产量是养蜂生产统计常用指标,它们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养蜂规模和养蜂生产情况。在编制养蜂业发展规划时,蜂群数量和蜂蜜产量经常被作为主要指标来陈述发展目标。通过蜂蜜产量和蜂群数量计算的年群均产蜜量是反映养蜂生产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中蜂和意蜂是广西饲养的主要蜜蜂品种,在放蜂方式、生产投入和产出效益等方面有较大差别,非活框饲养中蜂与意蜂比差别更大。在蜂群数量和蜂蜜产量的统计上,由于国家统计和农业部门统计均没有按蜜蜂品  相似文献   

12.
<正>蜜蜂生存对温度有较高的条件要求,当温度超过35℃时,蜂群就不适宜育子。有些地区,高温干燥必须停止产子。大多数地方的夏天温度超过30℃时有1个月左右,如果长期少子,可能会造成蜂群衰竭。那么,夏季蜂群怎么管理?在入夏之前,我们要让蜜蜂多繁蜂,尽量让蜂王多产子,培育大量子脾,达到平安度夏。也就是温度达到36℃前的  相似文献   

13.
在我地危害蜜蜂的寄生虫主要是大小蜂螨,对蜂群的群势和产量造成极大的影响。1.养蜂周年中蜂螨的发生规律养蜂周年生产中,蜜蜂的数量消长规律和生活规律分为春季发展期、越夏期、秋季更新期和越冬期,同时大小蜂螨的发生情况也出现了有规律的数量消长。蜂群在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4.
蜜蜂属“社会性”昆虫,一只蜜蜂离开群体绝不能长期生活,唯有过集体生活才能生存和繁衍。其群体称为蜂群。蜂群的概念,通常指的是由三种形态和职能不同的蜜蜂组成,也即包括一只蜂王、大批工蜂和在繁殖季节出现的若干雄蜂。在养蜂生产上,对蜂群的含义,千差万  相似文献   

15.
<正>当外界气温达到35℃时,蜂王会减少产卵;38℃以上,蜂王几乎停产。蜂群能通过采水,加强扇风,降低密集度等来调控箱内的温度,但蜂群的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较长时间超过蜂群的调节能力,蜂群则会迁徒飞逃。因为长期的调节巢内温度相当劳累,会缩短工蜂寿命,降低蜜蜂的免疫力和预防疾病、防御敌害的能力。夏季高温往往引起蜜源植物生长困难,因此蜜粉源缺乏。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蜂群衰退,生存能力的降  相似文献   

16.
曾传勇 《中国蜂业》2004,55(4):10-10
南方的初夏气温不断上升,特别是7~8月小暑至大暑,一年温度达到最高点,气温高达35~38℃,有时甚至到达40℃,巢箱里的温度比气温更高出8~10℃.这样的高温(超过蜜蜂生活适温13℃)加上花蜜短缺和敌害严重,可想而知此时是养蜂最困难的阶段,故在养蜂上有"蜂群度夏如过鬼门关"的说法,的确南方蜂群的度夏不亚于北方的越冬,切切不可掉以轻心,具体对策于下.  相似文献   

17.
蜂舞 Dancing Of bees蜂舞(蜜蜂舞蹈)是蜜蜂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通常有指示近距离的圆舞和指示较远距离及方向的摆尾舞两种。迷巢 To drift指蜜蜂误入他群的行为。当蜂场上蜂群成直线排列,幼蜂试飞及笼蜂过箱时,都容易造成蜜蜂迷巢。扇风 To fan是蜂群的一种本能反应。通常有三种功能:其一是蜜蜂在巢门口扇风,使蜂巢通风,用以调节蜂巢内的温湿度;其二是用以传递信号(通常又称“发臭”),即蜜蜂通  相似文献   

18.
<正>春繁是养蜂生产的关键环节,如果蜂群基础好,加上得当的管理措施,蜂群就会快速发展,从而投入到蜜源采集中去。但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多种原因,常出现春繁后蜂群发展缓慢或群势不升反降的现象,就是所谓的“春衰”。蜂群一旦发生“春衰”,待大蜜源开花流蜜时,只能望花兴叹,直接影响养蜂效益。本文就蜂群发生“春衰”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防止“春衰”的建议,供广大养蜂人参考,以期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在黑龙江地区,蜂群的越冬期长达5~6个月,北部最低气温达零下40℃。搞好蜂群的安全越冬对发展养蜂生产极为重要。蜜蜂在越冬期间,处于半休眠状态,其活动是有规律性的。它通过感觉器官来感受外界的刺激,完成冬团的活动和早春的育儿活动。蜂群安全越冬的措施是:  相似文献   

20.
向日葵是吉林西北部唯一的主要秋季蜜源,然而转地到该地采集的蜂群数量却在逐年减少。通过调查发现,当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蜜粉源花期推迟、蜂蜜价格偏低、蜜蜂中毒、缺乏水源、盗蜂严重等诸多问题,是导致养蜂者弃蜂改行、弃花躲蜜的因素。尤其盗蜂导致蜂群秋衰问题至关重要,解决了盗蜂自然会吸引养蜂者前来放蜂采蜜,蜂群数量增加,促进蜜蜂为向日葵授粉,提高向日葵产量,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