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马齿苋幼嫩叶片和茎段为试验材料,对外植体灭菌、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和试管苗生根的最佳条件进行研究,以期建立马齿苋再生技术体系,并为马齿苋的规模化繁殖和遗传改良等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灭菌方法为:用0.1%的升汞溶液浸泡8 min;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 0.5 mg/L+6-BA 0.5 mg/L;最佳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5.0 mg/L+NAA 0.4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2.0 mg/L。  相似文献   

2.
枫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实现枫杨优良种源和变异个体的种质保存和快速繁殖,选用枫杨带腋芽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枫杨外植体适宜消毒处理为75%酒精30 s+0.1% HgCl2 5 min,外植体接种成功率可达87.5%;枫杨愈伤增殖基本培养基以MS为宜,而试管芽苗增殖和根诱导DKW培养基明显优于MS、B5;试管芽苗增殖适宜培养基为(1.0~2.0) mg/L 6-BA+1.0 mg/L KT+(0.3~0.5) mg/L IBA,20~25天增殖4倍以上;根诱导以1/2 DKW+(0.5~0.7) mg/L NAA和1/2 DKW+0.5 mg/L NAA+0.2 mg/L IAA为宜,生根率82%以上。  相似文献   

3.
金果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小泉  薛艳霞  韦绍龙 《种子》2016,(3):122-125
以金果榄稍老茎节和嫩茎节为外植体,应用次氯酸钠和升汞对金果榄茎节进行单因素和两因素不同时间的处理,以优化外植体灭菌环节;通过附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不同浓度的培养基对金果榄初代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果榄稍老茎节在15%次氯酸钠中灭菌20 min,再用0.1%升汞灭菌10 min,污染率为6.7%、死亡率3.3%、出芽率达93.5%;金果榄初代诱导较好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金果榄增殖培养较好的培养基为MS+TDZ 1.0 mg/L+6-BA 0.5 mg/L+NAA 0.2mg/L;在生根培养过程中,金果榄芽基部在IBA 100 mg/L+6-BA 10 mg/L溶液中浸泡10 min,再接入1/2 MS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好,根诱导率为80%,每株根条数为3.7条.  相似文献   

4.
铁皮石斛原球茎诱导与增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铁皮石斛嫩茎为外植体,采用幼嫩茎段→原球茎诱导→原球茎增殖途径,通过单因子、双因子以及正交试验诱导原球茎。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灭菌条件为:70%酒精浸泡3s后,0.1%升汞溶液中浸泡8min,诱导铁皮石斛原球茎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5mg/L+ 2,4-D1.0 mg/L,原球茎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0.3mg/L。  相似文献   

5.
以蚊净香草的叶片和茎段作为外植体,用0.1%的升汞作为消毒剂,通过试验拟找出最佳的消毒时间及适于外植体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0.1%的升汞对两种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时间是5~7min,最适于诱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和不定芽,以及不定芽的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分别为:MS+6-BA0.5mg/L(单位下同)+IAA0.1+NAA0.3、MS+6-BA0.25 +IAA0.5、 MS+6-BA0.05+NAA0.5 +IBA0.5。  相似文献   

6.
摘 要:以阿月浑子良种‘科尔曼’的种子和枝条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1/2DKW和1/2DKW+6-BA 3.0 mg/L+NAA 0.05 mg/L作为种子萌发和茎段分化的培养基;1/2DKW +6-BA 4.0 mg/L + IBA 0.05 mg/L为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可达3.6;1/2DKW +IBA 5 mg/L + NAA 1 mg/L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75%以上,移栽在河砂与蛭石(3︰1)混合基质中,成活率达79%以上。  相似文献   

7.
红叶乌桕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实现红叶乌桕优良种源和变异个体的种质保存和快速繁殖,以带腋芽茎段、茎尖、叶片为外植体,进行了红叶乌桕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6月中旬取半木质化茎段,用0.1%HgCl2灭菌5min,外植体接种成功率达79.5%;MS+KT0.5mg/L+IBA0.5 mg/L培养基适于试管苗继代增殖,20~25d继代一次长势良好;试管苗在MS+IBA0.5mg/L+KT(0.5~1.0)mg/L和1/2MS+IBA (0.1~0.5)mg/L培养基中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在91.14%以上,平均主根数为6.49~13.03条/株。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蜈蚣珊瑚茎段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研究,并建立植株再生体系。研究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为带叶茎段,最佳灭菌时间为0.1%的升汞6 min;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4.0 mg/L 6-BA+0.2 mg/L IBA+0.1 mg/L NAA;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3.0 mg/L 6-BA+0.3 mg/LNAA,最佳继代次数为4次;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最佳碳源为蔗糖;生根培养最佳培养基为1/2 MS+0.4 mg/L IBA。本研究通过对蜈蚣珊瑚进行离体培养,初步获得组织培养各阶段最佳培养基配方,从而实现蜈蚣珊瑚离体快繁的目的,为蜈蚣珊瑚工厂化育苗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重瓣长寿花叶片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以重瓣长寿花幼嫩叶片为试材,筛选各个培养阶段的培养基配方,研究重瓣长寿花的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 0.1%升汞灭菌4min,外植体污染率为12.5%,死亡率2.5%,效果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MS+6-BA1.0 mg/L+NAA0.1~0.3 mg/L最佳,不定芽分化和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0.5 mg/L+NAA0.1 mg/L,生根培养基用1/2MS+NAA0.5mg/L最好,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9%。  相似文献   

10.
金钻蔓绿绒的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金钻蔓绿绒根茎、叶片、叶基、叶柄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植体类型与取材时间、消毒处理方法,植物激素种类与浓度筛选出适宜诱导愈伤组织、不定芽与继代培养基。结果表明:叶片和叶基最佳灭菌时间:75%酒精30 s+0.1%升汞10 min,叶柄:75%酒精30 s+0.1%升汞16 min,根茎:75%酒精30 s+0.1%升汞20 min;最佳取材时间为夏季,愈伤诱导率高,且诱导时间短;叶片、叶基、叶柄最佳诱导愈伤培养基:MS+2.0 mg/L TDZ+0.2 mg/L 2,4-D,增殖培养基:MS+3.0 mg/L 6-BA+0.2 mg/L NAA;根茎诱导不定芽及继代增殖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1 mg/L 6-BA+0.3 mg/L NAA+1 mg/L GA3与MS+0.8 mg/L 6-BA+0.2 mg/LIBA。  相似文献   

11.
以紫叶加拿大紫荆(Cercis canadensis ‘Forest Pansy’)当年生嫩枝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如6-BA、IBA、NAA、TDZ对试管苗增殖以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增殖培养基为DKW+TDZ 0.03 mg/L+PVP 0.5 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 + IBA 25 mg/L+AC 0.6 mg/L。此体系中增殖系数可达4.27,生根率73.3%。  相似文献   

12.
莱阳矮樱桃的离体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莱阳矮樱桃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6-BA对外植体芽诱导的影响,研究两种激素6-BA和IBA不同浓度组合的芽增殖效应,及研究IBA的生根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莱阳矮樱桃的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6-BA1.0 mg/L+IBA0.1 mg/L+Sugar30 g/L+Agar6 g/L,最有效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 mg/L+Sugar30 g/L+Agar6 g/L。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建立绒毛白蜡组织培养快速繁育体系,本研究以绒毛白蜡带芽茎段为材料,探讨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配比对绒毛白蜡组培快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S、DKW均可作为绒毛白蜡繁殖的基本培养基,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5 mg/L TDZ+0.5 mg/L 6-BA+0.5 mg/L IBA,平均增殖系数达7.1,最佳壮苗培养基为MS+0.1 mg/L KT+0.5 mg/L TDZ+0.01 mg/L NAA,平均苗高达7.15 cm。  相似文献   

14.
以樱桃的优良杂种优系F8、F10(Prunus.avium L.×Prunus . pseudocerasus L.)以及H8、H10(Prunus. cerasus L ×Prunus.pseudocerasus L.)为材料,MS和F14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 3-吲哚丁酸(IBA) 、赤霉素(GA3)进行杂种樱桃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F14+6-BA (0.3~0.5)mg/L+GA30.1(单位下同)适合各个杂种优系初代培养诱导出植株,F14+6-BA (0.5~1.0)+IBA (0.1~0.3)+GA30.1能够很好的促进各个杂种优系分化不定芽,1/2MS+IBA0.5(或NAA 0.8)是各个杂种优系的最佳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15.
山桐子茎段离体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山桐子是具有较高观赏树种和利用的树种。通过正交试验等方法对山桐子茎段组织培养外植体灭菌、玻璃苗预防、增殖培养、根诱导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南京山桐子最佳取材时间为4月下旬,在引进日本种源优良母株上选取外植体,经过0.1% HgCl2 消毒15s,灭菌成活率为76.7%;添加3.5%的白砂糖和增加培养容器的透气性,能很好地预防玻璃苗的发生;改良MS附加TDZ、BA、N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有效促进试管芽苗增殖和生长,其中TDZ0.05mg/L+BA1.5 mg/L+NAA0.05 mg/L组合最适宜增殖与生长,增殖倍数达5.3,生长高度为2.7cm;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 mg/L +NAA0.3 mg/L+LH100 mg/L+S2%,生根率可达87%;经生根的试管苗移栽于蛭石(V):珍珠岩(V):泥炭(V)=6:3:1的混合基质,控制温度20~30℃,相对湿度85%~90%,保湿15~20d,其间适当遮荫,30d后成活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6.
沙冬青是濒危的第三纪孑遗植物,也是中国北方干旱半荒漠地区惟一的常绿阔叶灌木,具有很好的抗逆基因资源。为了探索在不影响沙冬青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开展其组织培养技术研究,首先将消毒的沙冬青种子在含有1/2MS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发芽和培育无菌苗;然后将无菌苗部分侧根附着在培养基表面,发现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侧根能被诱导形成大量带有根毛的短侧根;相比传统的外植体组织培养技术,主要利用毛状侧根作为幼嫩外植体,结果在CDB1(MS 1.0 mg/L 2,4-D 0.1 mg/L 6-BA,pH 5.8)培养基上能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并在CDB6(MS 0.2 mg/L IBA 0.1 mg/L KT 0.5 mg/L GA3,pH 5.8)培养基上能对愈伤组织进行继代与扩繁。与此同时,研究发现沙冬青具有腋芽生长特性,以及沙冬青幼苗在RA(1/2MS 0.5 mg/L IBA,pH 5.8)培养基可以诱导大量不定根的形成。以上研究发现将有利于在保护沙冬青有限种质资源的前提下,开展沙冬青的无性繁殖和组织培养研究,以及沙冬青种质保护与生态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六出花(Alstromeria aurantiaca)的繁殖效率,以其顶芽和叶片为外植体材料,比较不同实验时间外植体的筛选诱导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进行种子萌发及分株繁殖实验,初步建立六出花分株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顶芽初代培养以MS 6-BA 5.0 mg/L NAA 1.0 mg/L培养基为最佳;生根培养以3/4MS NAA 0.2 mg/L IBA 0.5 mg/L为好;种子发芽实验基质选择以泥炭:沙:蛭石=1:1:1,(22±2)℃左右环境下3周,再放入5℃左右冰箱中处理3周最佳,分株繁殖最适合的基质配方为泥炭土:珍珠岩:蛭石=3:2:1。分株繁殖选取生长健壮、花色鲜艳、无病虫害的植株,分株时的温度应控制在(22±2)℃。  相似文献   

18.
黄花矶松组织培养及培养基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选用种子培养的黄花矶松无菌苗的子叶、茎段、下胚轴作为外植体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的离体培养技术及其适宜的培养基。结果表明,生长素2,4-D对不定芽诱导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其浓度为1.5 mg/L时诱导率最高,子叶是诱导不定芽的良好外植体,最适培养基为MS+ 2,4-D 1.5 mg/L+ 6-BA 2.0 mg/L+ NAA 1.0 mg/L。黄花矶松的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 NAA 1.0 mg/L,而且是以丛生芽的方式进行增殖的;最适生根培养基是1/2 MS+ KT 1.0 mg/L+ IBA 1.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