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有问有答     
盆土中有蚯蚓怎么办? 贵州的李炎同志问:我在花盆土中发现了蚯蚓,不知应该除掉还是留下? 答: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能使土壤疏松,它的粪便能使土壤肥沃,是益虫。但这是指在自然土壤环境中,在盆土中,由于土量少,蚯蚓的活动范围小,如果繁殖多了必然会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所以建议您还是把盆土中的蚯蚓除掉。  相似文献   

2.
决不能为盆花中的蚯蚓“平反”见贵刊88年11期《给蚯蚓平反》一文,有些不同看法。我并不否认蚯蚓在大田里的“功绩”:不停地疏松土壤,不断地提供富含养分的有机肥(粪便)。但在盆花中,它可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它吃不吃花卉根茎暂且不论,单是其最大的“本领”——打洞,就让盆花很难招架了。轻者盆中几条通道,重者“地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那些从洞中打出的土壤,一部分被输送到盆土上层,另一部分被输送到盆底排水孔处,天长日久,就会将底部排水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蚯蚓粪对果树根系生长和根际的影响,以“石硖”龙眼为试材,把龙眼的根系剪断后分别插入装有蚯蚓粪、牛粪和果园土的根际袋中,研究断根后龙眼根系的生长情况、根际袋中蚯蚓粪的养分变化情况以及根际微生物的情况。结果表明:与果园土相比,蚯蚓粪和牛粪诱导新根生长的量分别提高了342.3%和231.6%。蚯蚓粪中氮的含量分别比牛粪和果园土高144.3%和434.1%,磷的含量分别高366.5%和1256.0%,钾的含量分别高248.9%和392.0%。蚯蚓粪和牛粪中放线菌的数量分别比果园土高240.5%和211.1%,细菌的数量分别比果园土高255.9%和229.6%,蚯蚓粪中真菌的数量与果园土相差不大,而牛粪中真菌的数量比果园土高204.6%。蚯蚓粪是最适宜龙眼根系生长的基质。  相似文献   

4.
蚯蚓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蚯蚓是一种大型的土壤动物,在土壤碳氮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从植被生产力、有机质的矿化分解、生物利用等方面总结了蚯蚓在土壤碳循环和氮循环中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内在机理,蚯蚓通过对土壤的取食、钻孔,以及自身代谢产生的粪便和分泌物提高了植被生产力、增加了土壤碳库存量和土壤—大气碳通量、增加了生物固氮作用、加速了凋落物的碎屑和分解、加速了土壤氮素的矿化和反硝化作用的进行、减少了土壤氮的淋失,提出了蚯蚓在稻田生态系统的应用前景,为培肥土壤和土壤的可持续性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防虫治病     
1 广州李国钢问:盆栽朱顶红有大量蚯蚓为害怎么办? 蚯蚓对土壤肥力分解有益已众所周知,但对盆栽花卉则为害严重,不但为害朱顶红,几乎为害所有盆栽花卉,常因其活动而使植株倒伏、断根、土壤外溢、盆孔堵塞。7~8月为害最重。防治方法: ①脱盆捕捉,将成虫杀死,换新土。如仍使用原盆土,最好炒干或用开水浇烫,晒干后再用。②灌水,使土壤缺氧,待蚯蚓  相似文献   

6.
蚯蚓对污染物的生物富集与环境指示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蚯蚓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是污染物从土壤到生物,进而向食物链更高营养级转移的重要环节。总结了蚯蚓对土壤污染物进行生物富集的途径:扩散作用和摄食作用;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在蚯蚓体内的生物富集规律和蚯蚓对污染胁迫的生理响应,提出利用蚯蚓体内的敏感生理生化指标作为生物标记物对污染土壤进行生态毒理诊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金属铝对蚯蚓急性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铝对植物具有高细胞毒性,但其对中性土壤中无脊椎动物的生态毒理研究极少。本论文采用国际标准组织(ISO)和OECD(207)指南中的滤纸接触法和人工土壤法,测定金属铝对蚯蚓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铝对蚯蚓具有较高的毒性。滤纸接触法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20-200 mg Al /l;人工土壤法LC50为518.20 mg Al /kg干土。在滤纸接触法试验中,金属铝对蚯蚓的急性毒性高于重金属镉和铜,而在人工土壤法试验中金属铝对蚯蚓的急性毒性高于重金属镉低于重金属铜。蚯蚓对铝的污染很敏感,尤其是其上皮组织。因此,必须重视铝的毒性。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铝在蚯蚓体内的富集和生物降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蚯蚓活动对免耕条件下农田土壤含水量、土壤团聚体、土壤容重的影响,揭示蚯蚓种群数量对土壤水分特征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机制。在免耕条件下,以接种蚯蚓数量为试验变量,设置NT0(对照,0条/m2)、NT20(2条/m2)、NT50(5条/m2)和NT100(11条/m2)4个接种水平。结果表明:(1)蚯蚓活动提高了0~100 cm土壤深度土壤含水量(0.32%~20.06%),且土壤含水量受接种蚯蚓数量的影响。(2)蚯蚓活动增加了土壤大团聚体数量和稳定性,增加了土壤0.25~0.5、2~5、>5 mm粒级团聚体百分占比。(3)接种足够数量的蚯蚓会减小表层(0~10 cm)的土壤容重,接种蚯蚓会使犁底层(10~20 cm)的土壤容重增加。(4)土壤含水量与2~5 mm粒级团聚体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土壤容重(10~20 cm)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可为关中塿土区寻找适宜的耕...  相似文献   

9.
赵丽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4):399-402
土壤中重金属铜的污染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了土壤生态系统,并引起铜在食物链中迁移。为了评价铜的毒性,在重金属铜处理过的人工土壤中培养蚯蚓,测定铜对蚯蚓的急性毒性以及蚯蚓对铜的富集。蚯蚓生态毒理试验参照国际标准组织(ISO)和OECD指南进行。铜富集试验以各个观察时间点土壤和蚯蚓体内铜含量为试验终点,试验周期32天。铜离子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显示蚯蚓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116.91 mg Cu /kg干土;蚯蚓对铜富集系数在2.55-11.93范围内,富集平衡后,线性回归方程:y=-0.9870x+1.76,相关系数r2=0.9994。试验表明铜对蚯蚓急性毒性强;蚯蚓对铜富集,富集系数的对数值与土壤铜浓度的对数值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土壤中蚯蚓活动与重金属化学行为的相互影响关系,降低重金属对土壤生物的毒害作用,国内外众多学者就土壤中蚯蚓对重金属的累积效应以及利用蚯蚓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指示生物等方面 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研究从材料选择、评价方法及蚯蚓对重金属影响机理等3个方面综述蚯蚓对土壤重金属的化学行为以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艺兰偶得     
莳养兰花,由于水肥、空气湿度和土壤通透性等不易掌握,一般比较困难。在此,笔者介绍几点艺兰体会。栽兰时,在培土快至盆缘处放入一些蚯蚓,然后继续培土,掩埋蚯蚓,盆土表面最好是较细的土壤。栽好后,在兰盆表面再种植一些覆盖植物,以具有一定观赏性,根系又较为深长的酸浆草、水松等为佳。随即将兰盆浸或喷透水,置阴凉通风处两周左右,即  相似文献   

12.
不少花卉爱好者,为弄盆理想的盆土,不辞劳苦去外地挖取或上花市高价购买。其实,现挖或高价购买的,不一定很合用,我认为最理想的还是自己动手加工。本人给读者介绍一种简便而省力的盆土加工法。我家的车棚内,多年来一直有几个盆土加工箱,加工者便是蚯蚓。平时把调换下来的旧盆土,经清水浸泡数日,去除花卉排放于盆土中的碳酸盐等有害杂质,混拌5~6成锯木屑,倒入泡沫箱内(泡沫箱隔热避寒,恒温防冻),然后放人尽可能多的蚯蚓种群。我的盆土加工箱,平时不需本人关照。几位爱钓鱼的朋友,每次取蚯蚓的同时,顺便放些蚯蚓爱吃的人们生活废弃料,气候干燥时再加些水。蚯蚓们就在箱内生儿育女,舒适自在地生活,个个养得红润健壮,生机勃勃。它们也很讲情义,尽心尽职地将主人的盆土加工得又黑、又肥、又疏松。利用蚯蚓加工盆土,优越性在于盆土的物理结构得以充分地  相似文献   

13.
蚯蚓活动对生态滤池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活污水的蚯蚓生态滤池工艺是在污水生物处理反应器中引入蚯蚓,改善生态滤池的处理环境,提高处理效率,适宜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笔者以蚯蚓生态滤池(+E)和普通生态滤池(-E)为试验对象,研究了蚯蚓活动对生态滤池基质微生物功能群落结构及代谢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能力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不同深度的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特征已基本分异;相比无蚯蚓对照滤池,蚯蚓活动对0~20 cm各基质层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能力有显著促进作用,基质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度均得到增强;同时,在蚯蚓作用下,蚯蚓生态滤池0~5 cm和5~10 cm基质层的微生物群落差异减小。蚯蚓通过掘穴、摄食、排泄等生理行为影响了生态滤池0~20 cm基质层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状况。  相似文献   

14.
探讨施用蚯蚓粪肥配缓释肥对‘玉露香梨’果实品质及土壤综合肥力的影响,为‘玉露香梨’果园推广施用蚯蚓粪肥提供数据支撑。连续3年对‘玉露香梨’果园设置不施肥、施牛粪堆制肥和施蚯蚓粪肥配缓释肥3种施肥处理,对比不同处理的果实品质、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变化,并对果实品质和土壤综合肥力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施用牛粪堆制肥相比,梨园施用蚯蚓粪肥和缓释肥,果糖含量提高1.93%,维生素C提高10.90%,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20.99%;土壤有机质提高19.59%,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6.087 μmol/g),脲酶活性显著提高(1.249 mg/g)。土壤综合肥力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中果糖、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酸性磷酸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玉露香梨’果园连续施用蚯蚓粪配施缓释肥4 kg/株,较施用牛粪堆肥组,提高了土壤的综合肥力,在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的同时,亦提高了‘玉露香梨’的果糖、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改善了‘玉露香梨’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5.
每当我们翻开潮湿的土层,就会看到蠕动其间的小动物——蚯蚓。这种小动物太平常了,但您可知道它是农业生态的“功臣”、保卫环境的“卫士”吗?天然的松土机地下许多纵横交错的土纹,  相似文献   

16.
蚯蚓粪是高效生物肥,可以改善过肥土壤或瘠薄土壤形成的团粒结构。天津市宁河县蚯蚓养殖总场出口日本的蚯蚓粪,每千克售价高达0.6~1元。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郯城县郯城镇岭南头村村民颜士全积极探索“链条式”科学种养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利用“秸秆养牛——牛粪养蚯蚓——蚯蚓喂黄鳝——蚯蚓粪种蔬菜”的“一种三养”高效农业开发新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态循环再利用,走出了一条效益倍增和生态环保的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8.
施用蚯蚓粪对草莓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布置蚯蚓粪用量试验,设置对照、每公顷施用15、30、45、60 t处理,研究蚯蚓粪对草莓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对土壤的培肥效果。结果表明:蚯蚓粪对草莓植株性状影响较小,但是提高了果实固形物含量,低用量处理显著降低了硝酸盐含量,提高了草莓品质;蚯蚓粪可以提高草莓产量,每公顷草莓产量提高221.1~1458.3 kg,产量增加量和蚯蚓粪用量成显著正相关关系,产量增加量主要发生在前期;蚯蚓粪可以明显培肥土壤,蚯蚓粪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幅度4.5%~10.4%;当蚯蚓粪每公顷用量大于30 t时,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土壤养分和草莓性状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硝酸盐含量和土壤碱解氮、pH成显著性负相关关系,草莓产量和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成极显著性正相关关系,表明土壤养分的增加利于提高草莓产量。  相似文献   

19.
土壤中蚯蚓资源的开发应用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阅读国内外有关蚯蚓研究的100余篇论文的基础上,总结了土壤生态系统中蚯蚓资源的开发应用研究状况,梳理了蚯蚓资源开发应用的10个重要方面,提出了目前蚯蚓资源应用与开发研究的重点内容。建议进一步加强有关蚯蚓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领域应用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根系吸水与土壤水分条件关系的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田间试验表明,在冬小麦生长前期,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主要集中在80cm以上的土,随着根系向纵深方向的伸展,根系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逐步增大。影响根系对某一层次土壤水分利用的主要原因是该土土壤中根量的大小、根系本身的吸水活力和土壤水分状况。在冬小麦生长后期,其上部土层中根系吸水活力出现下降。根系吸水在土壤中的分布可用活根的根长密度在土壤中的分布和根系吸水与土壤湿度有关的以数与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