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丰收号大豆品种的亲本分析克山小麦研究所大豆室牛若超“丰收”号大豆品种的选育工作始于建国时期,是在前伪满克山农事试验场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至今已经历了五轮育种过程。其间共计审定推广了20个大豆品种。这些品种的育成。不仅为我省的大豆生产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陈玲 《大豆科技》1994,(3):20-21
黑龙江省最新大豆品种简介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4年2月审定了全省各育种单位最新育成的大豆品种11个,现简介如下:1、合丰34号:原代号合交87—1087。育成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科所。产量表现:1991~1992年区域试验,平均公...  相似文献   

3.
1999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大豆品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文馥 《大豆科学》1999,18(2):181-182
1黑农42号1.1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于1987年用Co608000伦琴处理黑农33原原种风干种子,按大豆高光效育种程序和方法育成,品种代号哈91-6045。1.2产量表现1996-1998年区试,平均公顷产量为2780.46kg,比标准...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黑龙江省农垦北安分局的大豆育种过程,相继育成和推广了一批大豆品种“北丰1-15号”,对垦区和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作出了一定贡献,但由于生产的发展以及“九丰号”、“黑字号”等大豆新品种的崛起,对“北丰号”大豆已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总结经验,调整育 种目标以及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大豆新品种冀豆8号的选育于秀普,杜连恩,魏玉昌,可福存(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利用化学诱变剂诱发大豆遗传变异的研究已有较大进展[1-4],而应用化学诱变的方法育成大豆新品种未见公开报道。自1979年以来我们应用化学诱变...  相似文献   

6.
“克4430-2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农科所育成的大豆优良种质,我省各育种单位直接或间接地以其为亲本材料,采用有性杂交或珈射诱变育种手段,育成了22个不同生态类型的大豆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成为我省大豆育种界的骨干亲本。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大豆品种对大豆分离蛋白加工及功能特性的影响,选取了5个品种的大豆为原料,对比分析了原料对大豆分离蛋白得率、粗蛋白含量、凝胶特性、持水性、乳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以冀豆12为原料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得率最高,五星4最低;采用质构分析法对凝胶特性进行分析,以冀豆12为原料生产的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强度值最高,五星3号最低;持水性最高为冀豆12,最低为五星3号;乳化性最高为五星3号,与冀豆12相差不大,乳化性最低为冀豆20。综上,以冀豆12为原料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具备极高的持水性、凝胶特性和极佳的乳化特性,冀豆12适合高凝胶、高持水力、高乳化性的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水分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夏大豆冠层发育及耗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防雨棚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阶段水分胁迫对4个夏大豆品种五星3号、冀豆15、冀豆16和冀豆17冠层发育和耗水特性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耗水规律为出苗后20 d内日耗水强度较低,初花期~鼓粒初期较高,最高峰出现在初花期前后,鼓粒中后期较低.最大叶面积指数(LAI)出现在盛花期,不同阶段水分胁迫使多数品种的LAI明显下降.从冠层发育角度,冀豆16苗期抗旱性较强,五星3号花期和鼓粒期抗旱性较强,冀豆15鼓粒期抗旱性较强.五星3号、冀豆15和冀豆16的LAI相近,但五星3号的耗水量较低,冀豆17 LAI和耗水量均较高.大豆主要耗水层在0~100 cm,尤其0~50 cm土层土壤水分状况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影响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9.
为给大豆育种选配亲本提供参考依据,对河南省1985-2020年育成的132个大豆品种进行系谱追溯,系统分析其育种方式、亲本组成、细胞核、细胞质遗传贡献率,并归纳骨干亲本.结果表明:常规杂交是河南省大豆品种选育的主要途径,占参试品种的85.5%.132个品种共有185个细胞核遗传的原始亲本,核遗传率最大的祖先亲本是齐黄1号,其次是沁阳水白豆和野岗1号;共59个细胞质遗传的原始亲本,遗传率最高的是郑80024-10.常被用作育成大豆品种直接亲本的有濮豆6018、郑9805、郑59、开豆4号和周豆23.根据衍生品种数归纳出6个骨干亲本,包括豫豆2号、豫豆3号、豫豆10号、豫豆18和豫豆22.其中豫豆2号作为亲本衍生出57个大豆品种,占参试育成大豆品种的43.2%,为河南省大豆育种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内豆4号早熟大豆新品种的特性与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豆4号早熟大豆新品种的特性与种植技术陈新民刘砚梅王淑芳于平郑桂茹(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农业科学研究所·扎兰屯市·162650)内豆4号大豆新品种是呼盟农科所采用中子物理辐射育种技术育成的,原品系代号呼幅6007,1994年1月经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相似文献   

11.
国家[八五]大豆育种攻关进展及[九五]育种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八五”大豆育种攻关进展及“九五”育种设想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邱家驯,盖钧镒,宋启建,游明安一、前言“八五”期间大豆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在高产、抗病虫、优质三个内容上育成大豆新品种64个,符合计划指标的品种58个。其中高产品种A2个,平均单产1...  相似文献   

12.
为给大豆亲本选配和育种提供有益借鉴,本文对1973-2017年山西省审定的84份大豆品种进行了系谱分析,归纳出山西省大豆品种的祖先亲本和骨干亲本。山西省审定的84份大豆品种,主要来源于晋豆1号、晋豆19和徐豆1号三大家族。84份大豆品种基因库源于110个祖先亲本,细胞核祖先亲本有110个,细胞质祖先亲本有39个。核遗传贡献率最大的祖先亲本有大白麻,其次是滨海大白花、铜山天鹅蛋、Mamatan等16个种质。细胞质遗传贡献率最大的是大白麻,其次是丹66-12、京谷玉。山西省育成的84个大豆品种中,形成系谱的品种占育成品种总数的80.95%。晋豆1号作为亲本育成36个大豆品种,占育成品种总数的42.9%,为山西省大豆育种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应用0.8%EMS处理冀豆1号及冀豆6号大豆湿种子,从M2代起,累代选择籽粒蛋白质或脂肪含量的变异株,选出高蛋白突变系3个,高脂肪突变系2个。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获奖大豆品种黑河3号、合丰25号和绥农14号的系谱分析,归纳出获奖大豆品种的直接亲本和祖先亲本,总结了这些亲本的来源和类型,梳理出获奖品种培育过程中亲本选择和组配上的共同特点,分析了获奖品种在亲本选配上的方法,直接亲本对获奖品种的遗传贡献率。获奖品种比普通品种含有较多的祖先亲本血缘,遗传基础比较丰富,新育成的获奖品种比早期育成品种更加拓宽了遗传基础。对大豆杂交亲本选配和提高育种工作效率有重要的预测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张子金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大豆育种家,他主持选育了早丰号系列大豆品种,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育成的一批耐肥抗倒的高产品种,后来从早丰1号中系选了不少品种,如桦丰1号、早丰1-17等。他主持选育了系列抗大豆食心虫品种,如吉林1号、吉林3号、吉林16等,其中吉林3号不仅  相似文献   

16.
“垦丰9号”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大豆育种室育成,2002年经黑龙江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多年的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植株繁茂,秆韧性强,荚密粒多,脂肪含量高,高产稳产的特点。是适应范围广,推广种植前景好的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开源市农科所从事大豆杂交育种工作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已选育出十余个大豆品种。其中开育3号、8号、9号、10号、11号等品种,均在大豆生产上发挥了较明显的增产作用,创造了较为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回顾几十年的育种工作,我们体会到:育种目标正确与否,是决定...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大豆品种血缘组成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孙志强  田佩占 《大豆科学》1990,9(2):112-120
用系谱分析法研究了东北地区168个杂交育成大豆品种与其祖先品种间的亲缘系数,估计了各祖先品种对辽,吉、黑三省大豆基因库的相对遗传贡献。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地区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较窄。满仓金,紫花4号,丰地黄,元宝金,荆山朴,铁荚四粒黄,克山四粒黄,金元1号,十胜长叶和黄宝珠10个祖先品种对东北大豆杂交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的总贡献为57.7%。因满仓金,元宝金是金元×黄宝珠的后代,而荆山朴是由满仓金系选而来,因此,金元和黄宝珠约贡献了东北大豆育成品种约28.7%的遗传物质。三省比较,黑龙江省杂交育成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最窄,辽宁次之。为了保证持续稳定的育种进展,有必要加强对国内外大豆种质资源利用的研究。扩大种质资源的利用范围,使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多样化。  相似文献   

19.
抗大豆孢囊线虫病育种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自1979年开始进行抗大豆孢囊线虫病育种,通过系统选择育种,首先育成推广了抗病品种“嫩丰14号”,相继通过杂交育种,育成了一批不同熟期类型的高抗高产新品系。其中嫩抗8408—6是一个中熟的高产高抗的新品系,经抗性鉴定其根部平均孢囊数为0.6,达到高抗水平。1991年在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七个点平均比对照品种合丰25号增产54%。嫩抗8404—5是一个早熟的高抗高产的新品系,熟期与丰收19号相近,经抗性鉴定根部的平均孢囊数为0.3,达到高抗水平,1989—1990年在所内病圃发病条件下进行产量鉴定与对照品种“丰收19号比较,平均增产30%。嫩抗8728—1是一个高抗大豆孢囊线虫兼抗大豆灰斑病的品系。这批新育成的抗病新品系目前分别进入了全省大豆区域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和品种鉴定试验,这批品系的育成将对解决黑龙江省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危害,促进全省大豆生产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依据大豆品种志和选育报告(1941~2011年)登记的黑龙江省育成大豆品种的育种方法和各性状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所育成大豆品种的育种方法、产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结荚习性、种植密度、植株高度、百粒重、叶形、花色等性状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的育种方法以系谱法为主,呈多元化发展。系谱法育成品种占所有品种的90.4%,其余为整理单株、辐射育种、花粉管通道等方法育成。大豆品种产量呈持续增加趋势,植株增高是构成产量增加重要因素之一;叶型和结荚习性发生了定向变化,亚有限结荚习性和披针叶形品种明显增多;花色以紫花居多,紫花与白花的品种符合自然分配比例;脂肪增加明显,蛋白基本无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